大家好,我是千妈。
前几天分享了五部不错的纪录片(错过可戳👉《能省几万补课费的五部罕见纪录片,今天一并分享出来!》,很多家长给《河西走廊》打call,留言问有没有同类型适合孩子读的历史书推荐,诱发了我想聊聊“历史”读物的心思。
很多推书人喜欢把历史书籍跟大语文联系在一起,突出刚需,让家长觉得,孩子如果不读历史书,不了解历史,语文学起来就会很艰难。
其实这些年陪千寻读书,我愈发觉得,阅读的价值用“刚需”来解读,实在是狭隘。
比如历史,孩子读历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我觉得大语文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
更重要的目标,应该是历史学家杨照对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解:
 “学历史最重要的不是学What——历史上发生了什么,而是要探究How和Why,去了解这些事是如何发生的,为何会发生。” 
“我们要超越表面的变化,探究历史背后的通则—什么样的人,碰到什么样的状况,依照什么样的信念,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从而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我用通俗的语言翻译一下,即:
以历史为思考材料,锻炼孩子明辨是非、解决问题、预判未来的思维能力,构建一个对世界的观察系统。
这个系统,就是我们俗称的“格局”。
这才是孩子读历史真正的目标。
基于这个目标,该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历史读物,又是一门家长需要掌握的“学问”。
这门“学问”还挺重要~
我自己就在这上面走过弯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大boss高育良青睐的《万历十五年》,就是我走过的弯路之一。
看完它,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敢再看其它历史书,就好像初中读了《百年孤独》,不敢再看文学经典一样。
不是说《万历十五年》不好,书是好书,黄仁宇老师的成名之作,融汇数十年人生阅历和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来分析明代社会,非常厉害。
但它对刚入门者并不友好,我回头看才意识到,像这类带强烈个人史观的作品,对连基本历史知识都没掌握的初级读者来说,太—太—太难啃了。
如果你一头扎进去,就会像我一样被“打懵”,懵到连普通历史书都不敢读。
想想成人读书尚且如此,何况是孩子?孩子更需要选到合适的书,才能打开他对历史的热情,萌生兴趣、独立思考。
接下来,我就把我给千寻规划的历史阅读路径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其中推荐的书,只是适合我自己孩子的阅读选择,不一定符合所有孩子喜好,但我觉得选书的基本逻辑和方法,是可以传递的。
#1
故事引导
启发历史兴趣
(6岁+)
很多孩子都会在这个年龄,开始表现出对历史的好奇。
记得那会千寻会问我:
“妈妈,古代有学校吗?古代的小朋友也要上小学吗?”
从孩子的提问我们不难发现,她们对历史最初的兴趣点都落在“实实在在”四个字上。
不能太抽象,太抽象理解不了。
也不能太宏大,太宏大抓不住。
于是,很多家长的历史启蒙就卡壳在这里,耗资不少买回大部头,孩子却兴致索然。
这时候给孩子选书,我们需要有一些“绘本思维”。
绘本就是擅长用故事演绎哲理,调动孩子对历史的兴趣,完全可以先用趣味性强的历史故事来吸引注意力。
当时我给千寻选的是《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
出品:步印童书馆
(图1 当当)
这套书官方推荐阅读年龄6岁+,我自己觉得整个小学阶段,甚至初中都可以看。
整套书共14本,从盘古开天地到近现代新中国成立,99个历史故事串起完整清晰的历史脉络。
它的讲述方式也很“故事化”,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妙趣横生,将历史娓娓道来。比如讲生命的出场顺序,大量运用了形容词、比喻和语气词,再配上栩栩如生的插画,孩子脑海里自然就浮现出历史演变的情景。
来源:《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内页
它的配图也蛮有特色,除了常规插画,还有很多实景,可以全方位还原历史真相,让孩子真真实实看到当时人们生活的场景。
我感觉有点像桥梁书,图文搭配相得益彰,读起来不累,特别适合刚进入小学,想激发历史兴趣的小朋友。
#2
细节探索
培养历史爱好
9岁+
孩子在对历史有了基本兴趣后,就会萌生探索的欲望。
这时候选一些帮助孩子从服饰、吃住、文物、诗词等不同角度去了解历史细节的书籍再合适不过。
如果说故事类历史书点燃了孩子的兴趣,细节探索类书籍就是给出历史的“烟火气”。
比如,孩子仅仅是了解文字的发展,历史记忆依然不会很丰富。
但如果探索到一些细节,诸如文字发明前,人们只能用结绳记事。古人写个日记,还得把长短不一的绳子,打上不同形状的绳结,慢慢,绳结才演变为简单的符号。之后符号越来越复杂,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上开始出现像日、山这样带有特殊涵义的符号.......就会对历史形成更有画面感、有层次、有思考的记忆。

当时在书中读到文字演变的历史细节,千寻就忍不住感叹:
“妈妈,看来我们今天能用笔写字还算幸福了,至少不用打绳结,不用在陶罐子上刻啊刻......”
因为细节更容易产生共鸣,当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吃穿住行、钱货交易通过文字在孩子眼里重现,内在精神才有实实在在的感悟和传承。
探索细节类的历史书,我推荐两套:
一套是中信的《太喜欢历史了!给孩子的简明中国史》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来源:当当)
这套书一点也不宏大,它的侧重点都放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衣食住行上,看小标题就知道:
“最初的皇帝需要做什么?”
“商朝有一位‘超长待机’的宰相”
“隋炀帝的‘作死’之旅”
“在周王朝,怎么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
来源:《太喜欢历史了!给孩子的简明中国史》内页
让孩子化身故事里的角色,去经历不同朝代的生活细节。
对于让人头疼的朝代频繁更迭和国家分类的时期,这本书则采用了图表的形式,帮孩子更好地理解。
每天基本上只需要花10分钟,就能从一个“小切口”渗入,真正读懂一段历史。
另一套可能很多妈妈都比较熟:《少年读史记》
来源:当当
这套历史书口碑很好,是中国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嘉骅编写的,它在中国台湾荣获了“金鼎奖”推荐优良读物、“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少儿读物奖。‍‍
在大陆,也获得了中宣部2015年“中国好书”称号,还荣获了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史记》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历史地位不用我多说,大家都清楚,基本就是每个孩子必读。
我自己觉得,《少年读史记》最大的亮点有两个:
一是人物故事的写法,张嘉骅在书里大量利用现代文学表达手法,对人物心理进行刻画描写,使其更契合现在孩子的阅读口味;
二是每篇故事后面,还设置了一个版块叫“三分钟读历史关键”,从文学史学,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角度,来对人物和事件进行诠释,可以直接用来引导孩子精读。
来源:当当
#3
思考逻辑
建立历史框架
12岁+
从故事中建立兴趣,又在细节探索中进阶为爱好后,孩子就算入了历史的门。但这时候拥有的知识还是零碎的,就像散落在海滩上的贝壳,固然美丽,却不成体系。
此时,从历史中去思考,建立历史框架就摆上了议事日程。
所谓有框架的思考,就是要摆脱帝王将相、英雄人物的事迹等同于历史的认知模式,学习从社会、心理、文化层面去剖析历史人物,从历史区域的演变思考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格局发生过怎样的变化。
不夸张地说,这是一次厚积薄发,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为了配合这次关键的飞跃,我们帮孩子选书,也要突破儿童的局限,要大胆涉足史学泰斗、专家学者的大作。
我为千寻准备的,是中信的《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
来源:当当
作者杨照先生有着深厚的历史学术功底,曾就读台湾大学历史系,兼修文化人类学和考古学,后前往哈佛大学东亚语言和文明系主攻中国古代思想史。 
不过,他没有选择躲在书斋一心做学究,而是志在用浅显易懂的方式普及文化经典和中国历史。
来源:网络
《讲给大家的中国历史》共13册,分为4辑:
“起源与定型:从共主到君主”
“生长与进取:帝国治理下的和平”
“成熟与巅峰:从陆地到海洋”
“危机与变革:帝制的黄昏”
它关注的不是考证也不是细节,而是中国如何从满天星斗一般的诸多新石器部落,演化为大一统的帝国,游牧与农耕的帝国在历史上又是如何彼此冲击,塑造出今天的中国。
在这套书里,我们看不到常见的“历史王朝”划分,它把中国看作一个独特的生命体,探索其如何诞生、成长、进取、挑战、变革,成体系地讲透历史的深层逻辑,提供了一种中国通史的全新读法!
豆瓣评分一度达到了9.2,读过的人都忍不住感叹:
文学读蒋勋,历史看杨照。
这套书千寻大概要上初中才用得到,但我还是提前入了,因为它同样适合像我这样,期待从独特视角了解中国历史的成年人。
EASTWEST
写到这里,准备收尾了,正好转头看见千寻端坐在沙发上,手里捧的就是一本历史书,忍不住有些感慨。
现在的孩子虽然学习压力比我们那时候大,但拥有的资源也确实更丰富了。
回想我读高中那会,历史全靠背,真的就是纯粹应试,本该有的好奇、兴趣、探索、思考,全都被那一段段乏味的文字,一行行冷冰冰的年代记号消磨殆尽。
我也曾试图“革新”,没有好书,就突发奇想用历史课本做原型,循着朝代顺序,把重要人物、事件画出来,画的过程就是复盘和思考的过程,无奈被我妈发现,骂我都快高考了还不认真复习,深更半夜画什么小人书!可怜我那好不容易创作一半,还没进入唐代的“巨作”就这么被撕掉,丢进了垃圾桶。
如今长大了,自然可以用淡然的心态,去重现这些少年记忆。但我知道,不论我怎样美化,也抹不去它留在我心中那些浅浅的伤痕。
这伤痕其实就是一个问题:
我们只能如此吗?
只能用落后的方式去学习,像骡子一样为生存努力吗?
不,我相信,即便我这代未能实现,我的孩子,或者我孩子的孩子,也应当为热爱,为好奇,为自主思考去学习。
幸运的是,当我终于看到,这些好书捧在自己孩子手中,能感觉到心底的伤痕,在慢慢被抚平:)
除了书籍,我还为孩子们梳理出了一套以朝代更迭为顺序的“历史好片观看资源”,如果大家需要,可以点亮“赞和在看”让我看见,周五来分享~
文章封面:《但是还有书籍》电影截图
文章配图:采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