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535
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前看到一条新闻,让读叔的三观碎了一地。

印度某所学校,强迫68位女学生,脱下内裤检查她们是否处于生理期。
这个地方规定,学生在生理期间是不允许住宿舍的,必须集中到地下室隔离。
在他们看来,女性的经血是肮脏的。
更有甚者,他们会在荒山野岭搭建简陋的棚屋,给月经期的女性居住。
这些屋子被称作“月经小屋”,这里没有床铺,环境阴冷,甚至连自身安全都成问题。
很难想象,这是发生在21世纪的事情。
让读叔一度以为,时间回到了上个世纪。
在上个世纪末的阿富汗,女性就不被当作人看待,反而更像是一件发泄性欲、生儿子的工具。
有一本名叫《灿烂千阳》的小说,就真实地反映了当时那个社会的丑态。
也正因为“真实”,这本豆瓣评分8.8的书,竟然被当地联名抵制。
被迫远嫁的私生女
玛丽雅姆是父亲和家里的仆人所生的私生女,由于母亲地位低下,她的身份也从未被承认。
15岁那年,母亲去世,她被父亲逼迫嫁给一个四十几岁的鞋匠。
直到婚礼当天,她才第一次见到自己的丈夫拉希德。
红红的国字脸,两颗门牙凸起,指甲黄得像烂苹果的果肉。
她别无选择,只能嫁给面前这个人。
起初,玛丽雅姆的婚后生活还算和睦,拉希德会带她逛街,给她买礼物,照顾她的喜好。
不久,玛丽雅姆怀孕了,她第一次感受到了幸福的滋味。
但令她不安的是,拉希德只想要男孩,甚至先入为主地觉得,她肚子里怀的就是男孩。
在这样的忐忑之下,玛丽雅姆流产了。
自此,拉希德对她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无论玛丽雅姆做什么,都会惹他生气。
不是挑剔她的饭做得不好吃,就是指责她打扫卫生不够干净。
哪怕只是买个油盐酱醋,都会引来拉希德的耳光和拳打脚踢。
玛丽雅姆每天都活得战战兢兢,夜里听到拉希德的脚步声都会被惊醒。
就这样她熬过了4年。
在这期间,她又接连怀了6次孕,但都没能保住。
拉希德对她的态度彻底跌落谷底,玛丽雅姆在他眼里不再是一个妻子,而是任人打骂的奴仆。
玛丽雅姆本以为自己的一生,将会就这样灰暗地过下去,直到一个名叫莱拉的女孩出现......
家破人亡的少女
莱拉与玛丽雅姆住在同一个小镇,她不仅有着温馨和睦的家庭,还有青梅竹马的恋人。
然而,战争夺走了这一切。
一枚炸弹落在了她的家里,一家老小,除了莱拉,都不幸炸死。
幸运的莱拉,被路过的拉希德救出,并带回了家。
即使如此,噩运也并没有就此离开。
在拉希德家养伤期间,拉希德告诉她:
你的爱人不幸被炸死了。
莱拉万念俱灰。
不怀好意的拉希德看上了莱拉的美貌,趁此机会想要娶她。
此时,莱拉却发现自己怀上了爱人的孩子,为了保住这个孩子,她答应嫁给拉希德。
婚后的生活,莱拉并不自由。
拉希德禁止她出门,不让她和任何人接触,她就像一只关在笼子里的小鸟。
拉希德依然故技重施,刚开始对她百般呵护,可莱拉生下女儿后,他的态度立马急转直下。
从前他称莱拉为“我的花儿”,现在连正眼都不瞧她一眼,对这个女儿也是充满嫌恶。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莱拉与玛丽雅姆成为了好朋友。为了摆脱拉希德,她们开始酝酿一个逃跑计划。
每天,莱拉都会从拉希德的钱包里拿出一张钱存起来,甚至把拉希德给她买的礼物拿去变卖。
她把这些钱当作未来的逃跑基金。
等到孩子出生后的第二年春天,她们决定实施逃跑计划。
那天清晨,拉希德一如既往出去工作,莱拉和玛丽雅姆紧随其后,偷偷溜出了门。
当谎言被拆穿
她们来到了车站,但又碰上了一个难题:
没有男性陪伴,她们无法买票。
莱拉灵机一动,想了一个办法,找一个男人假装她们的亲友。
正巧,一个慈眉善目的男人出现在她们面前。
那人一口答应了。
眼看她们就要成功逃离拉希德,可在临上车的一刻,突然被警察拦住了。
原来那个男子偷偷报了警。
这场逃亡失败了,她们被强制送回了拉希德家里。
玛丽雅姆被打得浑身是血,拖进道具房关了起来。
莱拉也被关进了一间密闭的屋子,门窗被封得严严实实。
在高温的炙烤下,她被关了整整三天,奄奄一息。
从此,她再也不敢逃跑。
两年后,莱拉怀孕了,生下一个儿子,但莱拉的日子并没有因此变好。
她的女儿被拉希德送去了恤孤院,莱拉阻止不了,只能每天偷偷跑去看她。
有一天,在去恤孤院的路上,她遇到了曾经的恋人。
原来,当时他并没有死,是拉希德撒了谎。
多年未见,他们望着彼此百感交集,她的恋人想要带她逃离,可她犹豫了......
这一幕被不远处的儿子见到,告诉了拉希德。
拉希德发现自己的女人,居然和别的男人牵扯不清。
这让拉希德愤怒到了极点,他甚至想“弄死”这个卑贱的女人。
这一次,等待莱拉的又会是什么?她是否能够全身而退?后台回复【灿烂千阳】提前剧透。
两个不幸的女人,
背后是一个时代的不幸
《灿烂千阳》是卡勒德·胡塞尼继《追风筝的人》之后的又一力作。
曾经,一本《追风筝的人》红透全世界,它的火热程度甚至超过《达·芬奇密码》。
四年后,《灿烂千阳》问世,它被称作是比《追风筝的人》更加成功的作品。
它细腻地描绘了阿富汗女性,在那个时代下的悲惨遭遇:
出门戴面纱,没有男人陪伴不能上街,剖腹产没有麻药等等。
那个年代,女性被男性所物化,没有独立的权利,甚至没有独立的尊严。
即使现在,类似的事情也依旧在上演。
印度有一档综艺节目名叫真相访谈,其中有一期嘉宾谈到:
“如果女性被强奸,就会有人说她失去了贞操,这种想法也太男权了吧,失去贞操的应该是强奸犯,而不是那个被强奸的女人。”
先入为主地对女性进行批判,这是对女性群体的不公。
而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便在于它敢于将这种不公展示在我们面前,因为看见便是改变的第一步。
胡赛尼曾说,他不想写一个伟大的国家,生活着一群伟大的人民,做着伟大的事。
他更希望自己能写出那些隐匿的不受欢迎的事实。
正因为他如此敢写,他的作品在国外赢得一致好评,却在国内引起巨大的争议。
他被许多阿富汗人称为“公开宣传‘家丑’”。
其实这些所谓的“家丑”,正源于胡塞尼的童年生活。他曾亲眼所见阿富汗女性的悲惨遭遇。
有的人为了家庭生计上街乞讨,有的人被当成物品四处转送。
现实往往比小说来得更为残忍。
即使是现在,女性早已脱离旧社会的不公,却仍旧躲不开被“女性”这个标签所绑架。
如果你把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会有人指责你不顾家。
如果你选择做全职妈妈,又会有人吐槽你不够独立。
波伏娃曾说过一句话:人们折断了女性的翅膀,却哀叹她不会飞翔。
对女性的固有偏见,才是对女性群体最大的不公。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一起探讨!
 一分钟推理
【第361期】
当时针从零开始;在十二个字母间挥舞;最终停在相同的第四次时;我带走背叛的晚餐。
问:时间,物品。
A、12时,岩间圣母;
B、11时,最后的晚餐;
C、3时,伏尔加纤夫;
D、10时,最后的晚餐。
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回复:推理361,即可查看正确答案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