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发展普惠金融确立为国家战略后,十年来我国的普惠金融事业取得可喜的成绩。得益于体制优势及数字技术的赋能,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都明显提高。20226月,世界银行发布最新的全球普惠金融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多项普惠金融指标均领先于全球平均水平。这些都说明,我国的普惠金融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
《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第二十二条专门强调,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和金融能力。实施意见指出,健全金融知识普及多部门协作机制,广泛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稳步建设金融教育基地、投资者教育基地,推进将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培养全生命周期财务管理理念,培育消费者、投资者选择适当金融产品的能力。组织面向农户、新市民、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低收入人口、老年人、残障人士等重点群体的教育培训,提升数字金融产品使用能力,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培育契约精神和诚信意识,提倡正确评估和承担自身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自2019年起,根据研究团队长期以来对普惠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的跟踪和观察,积极推动金融健康理念倡导,提出了在普惠金融各方面迅猛发展的同时一定要重视中小微弱群体金融素养的提升,并建议金融服务的供需双方都要参与到推进金融健康的过程中来,更有效地增强中小微弱群体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量,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CAFI长期以来关注的普惠群体包括中小微企业和金融服务获得不充分的弱势人群,包括个体工商户、蓝领工人、灵活就业人员、农户家庭,他们构成了CAFI这几年金融健康研究项目的关注人群。这其中,自然也含有广大的城乡社区居民。
金融健康的概念和
四个维度的框架
金融健康的概念首先是在2015年由一家名叫金融服务创新中心(CFSI)的组织提出,并在2017年建议将金融健康作为全球框架进行推广。2020年,世界银行全球普惠金融调查(GlobalFindex)首次引入了金融健康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同年12月,联合国秘书长普惠金融特别代表、荷兰皇后马克西玛,在联合国秘书长普惠金融促进发展特别倡议(UNSGSA)的基础上,成立了金融健康工作组(FHWG),在全球推广金融健康理念。
CAFI2019年率先将金融健康概念引入国内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CAFI对于金融健康的定义是,家庭或企业用不同的金融工具采取适当的金融行为,做好自身在风险资产方面的管理,以满足日常和长期的财务需求。相较于传统的财务健康的概念,金融健康的定义更广泛、更深远,特别强调供需双方的能力建设。
CAFI根据国际经验和对国内普惠金融领域的深入了解,开发了针对个人和家庭四个维度的金融健康测评框架:1.日常收支管理:表现为充足的收入、可应对的支出、可行的预算或财务规划、储蓄习惯和可应对的债务等,要求在一定的财务周期之内保持收支平衡。2.财务韧性:反映人们对财务冲击的准备情况和抵御能力,体现在应急储蓄、储蓄习惯、应急借贷、保险保障准备等方面。3.投资未来:表现为储蓄习惯、财务计划和管理、对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期,关注人们对未来金融健康状态的准备。4.掌控力:体现人们对财务状况的掌控情况和对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期。
针对中低收入群体的
金融健康研究和发现
三年多来,CAFI对金融健康进行了大量研究,完成了两个重要课题,一个是《灵活而脆弱:中国灵活就业者金融健康报告》,另一个是《不稳定中构建家庭金融健康:中国中低收入家庭财务日记研究》,从不同的中低收入群体的角度分析了各自的金融健康脆弱性,以及金融供给方如何从金融消费者保护角度关注这些群体的特点和需求,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并且结合社会各方提供的支持,可持续地提升被关注群体的金融素养。
CAFI研究团队历时37个月通过对23万名中低收入者的金融健康的测评、访谈,完成了对他们的金融健康研究。根据0100分的金融健康测评标准,灵活就业人群的金融健康平均分为55分,而且研究发现超过半数灵活就业者呈现金融脆弱性特征,对应约1.1亿人口,这也是社区金融教育的主要对象。
这次调研也特别对失信人群进行金融健康分析,他们的金融健康情况明显低于信用良好的人群,这有助于引导金融能力建设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和全面性,这也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工作的一部分。
20215月至20225月,CAFI研究团队通过对上海市、湖南平江县和陕西宜君县197户家庭持续一年时间的收支跟踪,依据对这些家庭的金融生活数据的分析和实地一对一访谈,做出了这些家庭的财务日记,特别是总结出中低收入家庭因为信息不对称、财务管理能力欠缺和心理隔阂等因素,导致家庭金融需求减少,这成为消费性信贷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为此,CAFI建议,明确社区和乡村作为结构性货币政策传导毛细血管的重要作用,推动信贷政策重视供给侧的同时关注需求侧,以可获得、可负担、随借随还按日计息的现金贷产品为锚,满足中低收入家庭平滑支出、扩增消费和扩大生产的需求;另外也关注金融隔阂的存在,扭转中低收入家庭对于金融产品,尤其是保险产品的不信任感;全社会要大力推广金融素养教育并倡导金融健康理念;金融机构要发挥更加主动的作用,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理念融入到企业战略中,提升中低收入群体对普惠金融的承接能力。
通过金融健康理念
推进居民的金融能力建设
CAFI的整个金融健康研究与实践的闭环中,测评是第一步,用户在完成金融健康测评后,会根据结果得到提高自身金融健康水平、合理安排资金计划的建议。比如,在储蓄、保险等方面保持良好的信用,适当的投资,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培养理性的消费习惯等。CAFI还制作了提高金融能力的培训课程视频,希望能以更深入浅出的形式使中低收入群体获取金融知识。
CAFI主动引导金融机构将金融健康置于其战略愿景中,与金融消费者权益结合在一起,优化产品以满足客户所需,提高金融服务的透明度,利用线上平台和线下网点向广大城乡社区居民传递金融知识。
同时,CAFI也积极与其他机构和社区合作,走进社区,向居民宣传金融健康理念。今年620日,CAFI走进北京市东城区四块玉社区举办了社区金融教育嘉年华暨理财足球电竞之夜活动,将金融健康知识融入虚拟的足球对抗赛中,寓教于乐,向社区居民普及和巩固金融知识,助力提升他们的金融健康状况。
在过去四年里,CAFI通过引入金融健康的理念,对中低收入群体的金融健康情况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揭示了特定人群面临的金融问题,以金融能力建设给这些特定人群赋能,提高他们的金融素养,从需求端提出金融需求,建立信心,进而释放金融消费潜力,促进社会发展,从而实现好金融、好社会的愿景。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秘书长)
本文刊载于《金融博览》2023年第11期
投稿邮箱
订阅方式:
1.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2-488
2. 电话订阅:010-6326 5031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