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导演,编剧写了一场强暴戏,你会怎么拍?
是用大光圈对准受害者痛苦的脸、施暴者扭曲的身体,还是将镜头虚焦,用一行血迹、一声痛呼、一只愤怒挣扎的手来表达暴力
如果你是一位导演,你会怎么呈现一个单亲妈妈失去独生女后,不惜与仇人同归于尽的痛苦?
是不做铺陈,用几句煽情的台词和音乐就表达了母亲的心声,还是去呈现对女儿被污名化的愤怒、对被扭曲真相的绝望、对未来人生陡然无望的复杂心路?
稍稍思考这两个问题,就可以明白新片《拯救嫌疑人》的问题所在了。
本片由张艺谋女儿张末执导,翻拍自韩国电影《七天》,原著本就不算佳作,翻拍也未能让故事生色。
电影讲的是张小斐饰演的金牌律师,在女儿被绑架后接到神秘电话,要求她为一位犯罪嫌疑人做无罪辩护,赢了女儿活,输了就撕票。为救女儿,她只好参与其中,查阅嫌疑人资料,探寻女死者生前,进而整个案情浮出水面。
毫无疑问,选择这个题材,本身就是女导演冲着女性故事去的。可让人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在电影里看到对女性角色的温柔和共情。
原本人性明暗交织的部分,人际关系中爱恨罅隙,是故事张力所在,但在本片中,这些全都被忽略了。导演喜欢将镜头对准角色的情绪化反应,让她们喘气、哭泣、焦虑、眼含热泪或者目光阴沉,喜欢用慢镜头展示人痛苦时的躯体化特征,然而对这些浪花之下的暗涌,却毫不关心。
这几年有一大批女性创作者不停地给我们带来惊喜,像《伦敦生活》的菲比·沃勒-布里奇、《爱情神话》的邵艺辉,她们都善于倾听角色的脚步声,在传统叙事之下,带来她们对角色内心的观照、对欲望的细微描摹、对痛苦离散的共情。
这些视角精微而温柔,照见观众的内心。因此我对女性导演来翻拍这个故事,是报以格外期待的。加上映前宣传好评不断,我期待她能够呈现出一个母亲在错愕、痛苦、痛恨、懊悔、无助后,最终走向绝然的悲愤。这是一个悲剧在成型,也能让观众踏过主角心头的刀尖,与她共振。
遗憾的是,电影没有录下悲剧成型的脚步声。没有脚步声,就让电影缺乏召唤情感与思考的力量,仿佛短视频平台上批量产出的小爽剧。但本片是否真如这些成本低、制作快的爽剧一样能完成愉悦观众的目的,也很让人怀疑,因为它节奏偏慢,反转也老套而缺乏逻辑。
而这种仅仅停留在观感刺激、肤浅转折的叙事完成度,几乎是导演的一种投降:我搞不懂人物,我搞不定故事,我只能到这了。
不知道这是导演对自身表达能力的不自信,还是习惯性的讨巧把电影当短视频来拍:不问逻辑的剧情、不耐心铺陈的情感,所有心力都用在玩各种运镜和反转。
我不止听一个人抱怨过,这几年的电影,包括好莱坞大片,越来越短视频化。有那么一批人,不再想拍真正的故事,抛弃故事的核心“人”,选择用薯片爆米花可乐塞满观众的胃。因此,流行的热词、放大的情绪、反转的技巧便是他们的运作公式。
这种潮流的背后,当然有现实的因素。比如,为生存焦虑的观众,精神力下降,不再有余力共鸣他人,只渴望快速得到情绪上的满足。创作者便投其所好,影视快消品大行其道。
但有责任心的创作者,还是会努力把疲惫的观众从小世界里拉出去,告诉他们可乐薯片无法提供真正的营养,也终究无法填补成年人的空洞内心。我们要去到更广袤的故事里,辨认适合自己的情绪解药。
写到这里,我原本想避开讨论本片导演的家世背景,但想到它上映之初就接近10%的排片量,五星评分打底的宣传,还有惠英红、张小斐这样的演员班底,就忍不住想起超模维多利亚·切蕾蒂怼德普女儿的那段话:
“请你不要把你跟我相提并论,我没有富豪爸爸,我们这个行业的平凡女孩都要用自己的努力换来大家的尊重,不是说躺在马里布的豪宅沙发上就能成功的。”
生在罗马是一种幸运,不是错误。但享受了大多数优秀的创作者都享受不到的资源之后,只交出这样的答卷,就难免让人心情复杂了。
作者 | 陈   陌
编辑 | 楼   主
校对 | 胡   晓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