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CEOBIZ
作者:啡小沫 
来源:啡小沫(ID:feixiaomo6)
01
我发现,这两年,我身边接触到仍就能丝滑赚钱的中年人,都离不开“服务”二字。
先说最近新认识的几位朋友。
一位是给企业做服务的。
浙江大量工厂、中小企业,很多都是野蛮生长的状态。该申请的专利商标没申请啦,能拿到的额外补贴不知道要去拿啦,都是常有的事情。
她就去帮助企业写这部分材料,申请这部分福利。
一位干练的90后女生,她自己跑这块业务,后面有她自己搭建的小团队支撑。
新认识的另一位朋友是卖红酒的。
她当年跟着家人在国外做塑料生意,自己打通了红酒从国外进口到国内线下渠道售卖的路径,发展出了自己的一摊生意。
这个业务已经做了十年了。但是这两年线下的传统渠道额外难。她于是开始摸索线上渠道。
她想尽办法促成了一次合作,然后就被线上她们垂类博主的带货能力惊呆了。
为什么会差别如此大?
因为传统线下渠道出货,“服务”是非常弱的。而那位博主,早已给她的粉丝,提供了巨大的情绪价值、陪伴价值,进行了全方位的“服务”,成交红酒是一系列服务交换回的价值而已。
前几天跟朋友轩轩去了趟温州,一件事儿是看演唱会前面文章写了《昨夜,温州》,另一件事儿是还跟她去见了位比较厉害的创业者陈总,前几年都是每天5位数被动收入。
吃饭的时候有位J哥,让人印象深刻。
J哥有硬核技术。就同一个设备,比如别人买新的是5000块,他能2000块不到成本,搞出个跟5000块差不多的。
那创业的话,这设备成本是不是大幅下降了?
如果只单纯是维修或者翻新技术,可能也赚不了多少钱的。J哥更厉害之处,是他现在把他的这个技术,嫁接到了创业项目里,他相当于是给内部加盟商做服务了。
现在年轻人动手能力都差的,他们的加盟商也一样。他这个面向加盟商的服务,甚至可以作为底层驱动要素了,这样就能释放巨大的价值。
再讲点我身边的。
一转眼,育儿嫂琼姐,已经带小沫沫快4年了!
琼姐从不到20岁从贵州来到浙江,就在厂里做女工的。那是浙江制造业辉煌的年代,她亲历了制造业的辉煌。
7、8年前,她转行去学了家政考了相关的证,正式上岗了育儿嫂。从制造业进入了服务业。
收入比原来高了,辛苦程度是有一定下降的。
现在正好是家政产业昂首向上的年代。琼姐从18岁到50岁的职业路,从一个普通人的视角见证了行业的兴衰更替。
02
我们看,上面有给企业服务的,有给团队内部做支撑服务的,有给广泛的C端用户服务的,有进入家庭服务的。
在产品不缺的年代,做好服务,有人的温度,是共赢的事情。有价值、能共赢,自然金钱也会随之而来。
线下的机会前面也讲到了。
比如家政。未来10-20年甚至更长时间,这应该都是一个上升的照样赛道。
千万别小瞧家政。不少人在大城市当着衣着光鲜的白领,其实拿到手5000块。像琼姐,在县级市的收入是6500一个月。
而且,白领的几千块钱要租房、要吃饭、要自己准备光鲜的行头、要社交;住家阿姨平时是基本没有开销的,钱是真正赚到自己兜里的。
我现在努力攒钱的一个目标就是老了能请得起阿姨……等我老了,其他行业的工资涨不涨的不好说,阿姨的工资,肯定比现在会高不少的。
更进一步,不仅可以自己进入家庭服务,还可以开家政公司,为阿姨们服务。
我找到琼姐,就是通过一家小家政公司。
老板十几岁就去上海做家政。自己学了一身本事回县级市开家政公司,给阿姨做培训上岗。赚培训阿姨的钱,以及每次签约的抽点。
此外,因为接触的孕产妇、婴童多,还做一些周边服务。比如月子餐啊、健康食品啊、通乳服务啊、小儿推拿等等。
服务对象确定好,服务做好,这个饼可以很大。
线上的机会更多了。
比如我公众号训练营里,1期有学员自己职业发展不错,于是定位在提供职业咨询服务;有AI变现打通的,做AI社群和私教服务;2期有学员是全职妈妈,身心灵疗愈师,就定位在了疗愈服务等等。
03
做好服务,中年人有极大的优势。
之前职业生涯,他们积累了丰富的能力。不仅是职业技能,更是可迁移的底层能力。
比如房地产行业,这几年大幅下行。可能一个已经升到中高层的年轻人,都会面临失业裁员或者薪酬的大幅下降。
但是他之前的积累就没用了吗?他能过五关斩六将,在那么多同侪中成为升上去的那个佼佼者,一定有其过人之处,有他职场升迁的“道”在支撑的。
这个能力,迁移到其他行业尤其生态类似的企业,一样使用。
他如果提供职业咨询或者职业生涯陪伴成长服务,也一定能让这份经验再次发光发热,当然他自己也能获得相应的回报,无论是金钱还是事业成就感。
并且,中年人情绪稳定内耗少。
年轻人可能被领导说两句,就要哭要闹要辞职了;中年人经历了十几年甚至更长工作的洗礼,早就拥有了一颗“耐造”的心。
而做服务,需要这颗强大的心脏。
去年在西安家附近商场吃饭,发现一个餐厅只有3位目测55岁以上的大姐在服务,而隔壁餐厅用的20多岁小姑娘,同样面积有6、7位,上菜擦桌子服务热情度,都比不上这边的大姐。
后来跟一位餐饮从业人员聊起这个现象,他说他的感受也是50+员工比20+员工服务更好。
本来以为50+员工有自己想法难管理,体力也会跟不上吃不消。
结果实际是50+员工比20+员工更稳定,因为工作于他们来之不易;吃苦耐劳没那么多要求基本餐厅要求啥都能去执行;更让人惊讶的是体力好像也不比20多岁的差。
所以,很多对形象要求不高的餐厅,50多岁的员工还蛮受欢迎的。
总之,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无论基于本职技能还是挖掘更底层可迁移通识能力还是进入新领域,中年人都值得看出去、走出去,了解服务,加入服务,用服务助力自己变现,发展事业第二曲线。
-END-
CEO企业家微信群
扫码申请加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