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重庆市新闻发布中心,重庆市气象例行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刘旖旎 实习生 王海贝 摄/视觉重庆
7月13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气象例行新闻发布会,重庆市气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智,重庆市气象台台长张焱,重庆市气候中心总工程师唐红玉介绍了近期我市天气情况。
发布人
杨智
重庆市气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张焱
重庆市气象台台长
唐红玉
重庆市气候中心总工程师
重庆陆续进入阶段性晴热少雨时段
重庆市气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智介绍相关情况。记者 刘旖旎 实习生 王海贝 摄/视觉重庆
杨智介绍,7月13日—14日,我市将迎来近期最后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此后从7月15日开始到8月下旬前期,我市大部地区陆续进入阶段性晴热少雨时段。这段时期将呈现: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偏多,降水偏少、气象干旱偏重。
一是气温偏高,高温日数偏多。预计7月中旬至8月,全市平均气温为28.6℃,较常年同期(27.8℃)偏高0.8℃,较去年同期(31.3℃)偏低2.7℃。37℃以上高温日数为3—25天,较常年同期(2—20天)偏多,较去年(4—42天)偏少。40℃以上高温日数大部地区3—8天,较常年(1—5天)偏多,较去年(7—28天)偏少。平坝、河谷地带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2℃以上。
二是降水偏少,气象干旱偏重。全市平均降水量为200毫米,较常年同期(242.8毫米)偏少2成;其中,东北部和东南部偏多1成,其余地区偏少1—3成。预计从7月中旬后期开始,我市各地将陆续进入少雨时段,至8月底,大部地区将出现20—35天轻到中度气象干旱,较常年(13—30天)偏多,较去年(33—79天)偏少。中西部地区为中度气象干旱。
7月13日至14日我市东北部
及中西部部分地区有较强降雨
重庆市气象台台长张焱回答记者提问。记者 刘旖旎 实习生 王海贝 摄/视觉重庆
重庆市气象台台长张焱介绍,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预计7月13日夜间到14日白天,我市东北部及中西部部分地区有较强降雨。
其中,巫溪县、开州区、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梁平区、万州区、垫江县、忠县、长寿区等地的部分乡镇有暴雨,个别乡镇大暴雨
张焱表示,我市部分区县前期已经经历多轮强降雨,需高度关注本轮降雨的叠加效应,做好地质灾害、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城乡积涝等次生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降雨时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阵性大风、雷电等强对流天气,请注意防范。
高温天气需做好三方面防范
重庆市气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智提醒广大市民,本轮降雨过后,我市将进入晴热少雨的高温阶段,建议重点从三个方面做好相应的应对和防范工作。
一是减轻干旱影响。在做好防汛的同时,要抓住有利的降水过程,做好蓄水保水工作,确保人畜饮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安全。
二是减轻高温危害。比如高温期间户外活动中暑风险较大,应该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在露天的车辆容易出现爆胎或者是自燃的现象,所以要注意经常检查车辆,减少长时间行驶。还有就是城乡火灾风险比较高,所以要加强城乡、城镇、森林的防火。同时对农业生产,特别是水稻高温热害风险比较高,要加强稻田的田间管理,等等,请大家多关注有关部门的高温灾害防御指南。
三是加强高温期间的安全生产。晴热高温时段容易发生局地强对流天气,化工、能源、建筑、交通、旅游、城市管理等这些重点领域都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温和强对流天气,包括风暴、雷电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确保盛夏的安全生产。
重庆市气候中心总工程师唐红玉回答记者提问。记者 刘旖旎 实习生 王海贝 摄/视觉重庆
重庆市气候中心总工程师唐红玉介绍,有市民注意到厄尔尼诺现象,的确厄尔尼诺对我国的气候影响方面比较显著,比如在厄尔尼诺发展年的夏季,我们国家的华北南部、华中北部、华东中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区的气温会比常年偏高;对于重庆地区来说,一般来讲,会导致重庆中东部地区降水容易偏多。

来源:重庆日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