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财会月刊》2023年第8期
摘要】合并报表中的内部存货交易抵销调整分录是会计界公认的难题。这一方面缘于我国初期只注重引入,未能吸收本土化,缺乏基础理论共识;另一方面缘于现有研究侧重于从重复的角度考察编制的流程,缺乏理论依据,未能形成前后一贯、逻辑一致的编制规制,鲜少关注抵销调整分录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之契约关系,缺乏合适的理论渊源。为此,本文基于业财融合场景中的契约理论,应用会计主体、会计要素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概念,对内部存货交易抵销调整分录展开理论分析,并通过案例解析形成相应的编制规制,不落窠臼。
【关键词】合并报表;内部存货交易;抵销调整分录;财务会计概念;契约理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统筹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本市场中的企业合并越来越频繁(耿建新和徐同,2020)。这不仅促进了并购业务的蓬勃发展,形成了诸多的企业集团,而且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从而引致企业集团内部存货交易的频繁发生。这使得企业集团作为会计主体的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成为会计实务界面临的热点问题,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合并报表的编制,特别是工作底稿中繁琐的调整分录,是会计界公认的全球性难题。如何理解工作底稿中的抵销调整分录是呈现在会计实务界和学术界面前长期想解决而又未解决的难题。这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探索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一、文献回顾与述评
现有相关文献特别关注合并报表难题,学者们相继展开了深入、丰富的研究。在研究初期,学者们侧重于介绍国际上的方法(潘晓江,1989)和理论(夏冬林,1993),后续研究则关注国际合并报表准则修订的进展(王霞,2012)、我国合并报表编制的现状(陈信元和朱红军,1999)、合并报表规范的演变(黄申,2019)、合并报表会计方法理论结构的构建(余恕莲和毛洪涛,2001)等。学者们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合并报表编制方法和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启发了后人,使合并报表的全球性难题得到重点、持续关注(耿建新和徐同,2020;陆建桥与王文慧,2018)。具体到合并报表编制中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与调整,也是如此。对此,众多学者展开了探讨,如应用“成本毛利润率”法(骆长琴,2016)和对比法结合公式推演法的思路(夏维华,2016)形成固定的会计处理模式。这一模式具体表现为,从一体性原则追踪内部交易需要抵销调整的项目(祝利芳,2022),继而比较应做的会计分录与个别财务报表上实际已经做的会计分录之间的差异(宋亏霞,2015),按照个别财务报表金额向合并财务报表金额调整的思路编制(冷琳,2022),并做出相应的抵销调整分录。这些编制方法的研究有助于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合并报表编制流程的理解与应用,特别是便于实务界按图索骥。
既有文献研究丰硕,但也有诸多不足。一是合并报表研究缺乏基础理论共识(周华,2019),从而导致合并报表流程的考察缺乏理论依据和理论基础。二是关于合并报表编制流程,有的诠释不符合会计学原理(周华,2016),其结果是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相冲突。三是探讨编制流程并形成的固定模式,重在指导实务界按图索骥,难以知其所以然。相关文献在具体诠释时,从重复的角度分析,但未能清晰地释明为何抵销重复要素项目中的一个而不是另一个,也未能释明抵销分录借贷双方有着何种对应关系。由此可见,合并报表难题并未得到有效的缓解。具体到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调整,也是如此。
鉴于此,本文探讨了合并报表编制难题中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与调整。与现有文献不同的是,本文基于“业财融合”的场景,应用契约理论、会计主体和会计要素等概念,对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及调整展开理论分析与探究。
二、内部存货交易抵销调整分录的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
(一)理论基础
科斯(Ronald H.Coase)于1937年提出了企业契约理论,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企业为“若干契约的联合”。这些契约的签订和执行催生了会计的产生(Ross和Jerold,1983)。这一观点得到了相关研究成果的验证,从古代复式记账簿记到现代会计,它们记录的要素项目是对契约中权利和义务的分类与界定(万仁新和唐国平,2021)。会计记录的契约是会计主体企业的系列契约,表现为企业的业务,也就是企业的交易或事项(其实质上是契约的准备、签订、履行和落实),特别是体现事权及主要目的的活动或事务(王亚星和李心合,2020),如涉及存货的采购、生产、销售等业务和契约(王斌,2018)。这呈现了业财融合的场景,其缘于业财融合的本质。具体来说,业财融合的本质是业务与价值的融合(谢志华等,2020),其立足点是众多业务产生增值,即通过履行系列契约产生增值。这些系列契约及其增值构成了价值链并由会计记录,从而形成企业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施先旺等,2018)。由此可见,契约及其增值成为会计记录的对象,其必定是业财融合的立足点,促进了业财融合场景的形成。这为本文考察业财融合场景中的存货交易,并应用契约理论展开分析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
企业集团内部存货交易抵销调整分录难题的缓解,需要“金钥匙”式的理论渊源。会计理论渊源的探寻涉及会计研究的起点。现有研究认为,会计研究的逻辑起点是会计核算对象(郑伟,2018;易庭源,2001),它就是业务活动契约中的权利、义务(万仁新和唐国平,2021)。这表明会计是因企业契约的签订和执行而产生的(Ross和Jerold,1983)。例如,有学者梳理复式记账法的演进历程后发现,复式记账法从古代钱庄的银行簿记发展到现代会计,记录的对象始终未变,一直是业务活动契约中的权利和义务(万仁新和唐国平,2021)。这些权利和义务由会计分类并界定为相应会计要素的具体项目,继而记录于账簿、列报于财务报表。具体到合并报表,也是如此。因此,权利、义务若不属于企业集团,就无法分类并界定为企业集团这一会计主体的要素项目,继而无法列报于合并报表中。可见,合并报表中会计要素项目列报的是企业集团这一会计主体在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契约的权利与义务。由此可知,将契约理论作为内部存货交易抵销调整分录的理论渊源,是恰当的。
具体而言,契约理论认为,相互对应的权利、义务是对立统一的,即取得权利是以承担义务为前提的,承担义务也要以取得权利为前提。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取得权利,就不必承担相应的义务;如果未承担义务,也就无法取得相应的权利;对于未履行的义务,不会导致相应权利的减少。更进一步地,契约理论还认为,若权利人和义务人归于同一人,则相应的权利与义务自动消失。自动消失的权利和义务不是会计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根据客观性原则,它们不能由会计要素具体项目记录。由此可知,若记录了“自动消失的权利和义务”,则相应的记录载体会计要素具体项目需要去除。可见,契约理论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金钥匙”。
(二)理论分析
企业间的交易实际上是契约的形成。可见,契约理论为会计主体、相关会计要素项目及其应用于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调整提供了合适的理论渊源,成为缓解内部存货交易抵销调整分录难题的“金钥匙”,下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契约理论被应用于本文中内部存货交易相关的会计主体、收入、资产、股东权益等概念之分析,为缓解内部存货交易抵销调整分录难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若干契约的联合”,其行为表现为“若干契约的形成过程”。这说明企业具有契约属性。例如,企业与股东之间的筹资、投资契约,其结果是股东在企业中享有剩余权益,引致契约性的企业产生自身的权利与义务边界,从而与其他主体相区别并形成会计主体。也就是说,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契约,促使契约体核算自身的权利和义务,继而促使契约体(企业)形成边界范围,即形成会计主体。由契约体的边界范围可知,由权益筹资形成的单个企业法人是契约体,自然也是会计主体;同理,由股权投资与权益筹资等产生的因控制而形成的企业集团,必定也是契约体和会计主体(万仁新,2022)。
市场主体作为契约体,不论是单个企业法人还是多个企业法人组成的企业集团,均有着自身的边界以及独立的权利和义务(邓峰,2004)。这些权利和义务均由会计主体分类并界定为会计要素的具体项目(万仁新和唐国平,2021)。例如,会计主体所拥有或控制的资产,就是会计主体享有的权利,这体现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十条资产的定义中的权利之本质,即能够给契约体(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万仁新,2022)。因此,企业的资产一定是企业从外部其他主体获得的权利,否则不符合资产定义中的权利之本质,也就不能界定为资产类的具体项目。
不过,企业中的有些契约活动较为特殊,两个契约体之间的契约活动所形成的权利与义务涉及第三方契约体,并由会计要素的具体项目记录。例如,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购销契约,在取得权利性资产时,借记权利性资产类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和“应交税费”科目;期末结转时,借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再结转时,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这三个环节的分录可综合为一个会计分录(万仁新,2022),即借记资产类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和“应交税费”科目。可见,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因销售产品等业务而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最终会导致借方资产增加,且其归股东所有,形成股东权益(贷方“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增加。该增加的股东权益实为企业对股东义务的增加(股东权益与会计主体对股东的义务为同义语,下同)(万仁新,2022)。这体现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条收入的概念,即“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也就是说,企业从客户获得的权利性资产是企业对股东义务增加的前提,否则企业对股东的义务不会增加。
同理,企业集团作为会计主体,其收入的定义可借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条的描述,阐述为“企业集团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这表明合并报表列报的收入会导致股东权益增加,即企业集团对其股东的义务增加。该义务增加的前提是企业集团从其外部客户取得经济利益的流入,即权利性资产的增加。这为抵销调整分录中运用批判性思维(万仁新,2012)提供了判断标准。具体而言:若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不是从企业集团外部客户流入的,而是源于企业集团内部的流动,或是与经济利益流入相关的权利(内部应收项目)因企业集团而自动消失,便无法引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集团,进而无法新增加权利性资产,相应的企业集团对其股东的义务也不会增加。这样的收入就不符合企业集团这个会计主体假设前提下收入要素的概念,应该去除。这为本文分析内部存货交易抵销调整分录中涉及的收入、资产、股东权益等要素具体项目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逻辑思路。
2.契约理论被应用于本文中内部存货交易相关的费用类概念之诠释和分析,为纾解内部存货交易抵销调整分录难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根据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购销契约,企业应履行给付商品的义务,其涉及企业、客户、股东等多个契约体的权利与义务。这些权利与义务也体现于企业的会计分录中,具体为借记费用类的“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资产类的“存货”科目;期末结转时,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后续结转时,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这三个分录可综合为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存货”科目。可见,会计主体向客户履行给付商品义务会引致存货类资产的减少(贷记“存货”科目),其结果是股东享有的剩余权益减少,导致股东权益减少(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这体现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三条费用的概念,即“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也就是说,企业向客户给付商品履行义务,形成了资产减少的结果,履行义务引致的资产减少是企业对股东义务减少的前提,否则企业对股东的义务不会减少。
同理,企业集团作为会计主体,其费用的定义可借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三条的描述,阐述为“企业集团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由此可知,合并报表列报的费用会导致股东权益减少,即企业集团对其股东的义务减少。该义务减少的前提是企业集团向其外部的客户给付商品所引致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即权利性资产的减少。这为在抵销调整分录中运用批判性思维提供了判断标准。具体而言:若费用类的经济利益流出不是从企业集团流向其外部的,而是源于企业集团内部的流动,或是与经济利益流出相关的义务因企业集团而自动消失,便无法引致企业集团资产的减少,其结果是企业集团对其股东的义务也不会减少。这样的费用就不符合企业集团这个会计主体假设前提下费用要素的概念,需要去除,如个别财务报表中的营业成本就不能作为企业集团的费用类营业成本。这为本文分析费用类营业成本项目和股东权益相关要素项目的抵销、调整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逻辑思路。

3.契约理论被应用于本文中收入类营业收入项目与费用类营业成本项目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之诠释和分析,为纾解内部存货交易抵销调整分录中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项目之间的对应匹配关系难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具体来说,企业向客户销售产品,形成对应、匹配的权利和义务:从客户取得的权利体现为前文第1点中的借方权利性资产类科目(权利1);向客户履行商品给付义务体现为前文第2点中的贷方资产类“存货”科目(义务1)。前者从客户取得的权利最终由股东享有,从而引致企业对股东的义务增加,体现为贷方“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义务2);后者向客户履行的义务导致股东享有的剩余权益减少,即股东权益减少,也就是企业对股东的义务减少,义务减少也是一种权利(万仁新和唐国平,2021),体现为借方“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权利2)。由此可知,企业向客户销售产品取得经济利益、履行给付商品义务,形成了存在对应、匹配关系的权利1和义务1,这就决定了它们各自引致的对股东义务的增加(义务2)和对股东义务的减少(权利2)也有着对应、匹配关系。因此,记录股东义务增加(义务2)的“主营业务收入”和记录股东义务减少(权利2)的“主营业务成本”存在对应、匹配关系。也就是说,企业向客户销售产品,其与客户之间形成对应、匹配的权利1和义务1,引致企业与股东之间形成的义务2和权利2也有着对应、匹配关系,其记录载体“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成本”自然是对应、匹配的。这为本文缓解内部存货交易抵销调整分录中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项目之间的对应、匹配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逻辑思路。
三、内部存货交易抵销调整分录的编制规制
本文应用契约理论分析内部存货交易抵销调整分录的基本原理,理论探究并形成相应的编制规制,下文通过举例来进行具体说明。限于篇幅,本文案例中的售价均大于成本,且不考虑所得税、存货跌价等因素。
(一)情形一:购进的商品当期全部未售出
例1:A公司于2020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买了B公司60%的股权,该股权转让程序于同日在产权交易所完成,工商变更登记也于同日完成,A公司成为B公司的母公司,B公司为A公司的子公司(该背景适用于以下不同情形的举例)。A公司于2021年将一批商品销售给B公司,售价为9000元,成本为7200元。B公司当年购进这批商品后并未对外销售,全部形成年末的存货。假设货款已结清。
为了方便对照会计分录中权利与义务的匹配关系以及相关数据的勾稽关系,将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存货交易的会计分录列示如下:
母公司的会计分录:销售商品时,借:银行存款10170(9000×1.13);贷:主营业务收入9000,应交税费1170。结转成本时,借:主营业务成本7200;贷:存货7200。
子公司的会计分录:购买商品时,借:存货9000,应交税费1170;贷:银行存款10170。
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会计分录列报于各自的个别财务报表相关要素项目。这些具体项目是企业集团这一会计主体内部交易形成的,可综合为一个会计分录,就成了合并工作底稿相关要素具体项目累计数中有影响的金额,具体为:借:存货1800,主营业务成本7200;贷:主营业务收入9000。贷方“主营业务收入”9000元与借方“主营业务成本”7200元的差额1800元形成了股东权益(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增加,即会计主体对股东的义务增加1800元,但是该义务的增加以取得新增的权利性资产为前提,即借方“存货”1800元。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考察的焦点。子公司从母公司购进存货,从企业集团这个会计主体来看,是同一个会计主体内部资产存放地点的变动,不会导致企业集团的权利性资产存货增加1800元,从而企业集团对股东的义务也不会增加1800元,即股东权益不会增加1800元,因此需要做抵销分录将其去除(为便于前后对照,本文后续抵销分录涉及收入、费用等损益类科目直接用“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而未使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抵销调整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收入9000;贷:主营业务成本7200,存货1800。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对于借方“主营业务收入”9000元,该收入为母公司向子公司销售产品而确认的收入,不符合企业集团这个会计主体假设前提下的收入要素概念,因此需要抵销记入借方“主营业务收入”。具体来说,由前文契约理论的分析可知,会计主体确认收入会导致股东权益增加,即会计主体对股东的义务增加,但是此义务的增加是以会计主体从其外部客户取得新增的资产权利为前提的,即相关的经济利益是从会计主体外部的客户流入会计主体内部。由此可知,若会计主体未从其外部客户取得新增的资产性权利,那么与该权利相对应的会计主体对所有者的义务就不会增加,即收入不会增加。企业集团作为会计主体,也是如此。
对于企业集团内部的存货交易,母公司从子公司取得的9000元(货款)收入形成了权利性资产,表现为母公司新增银行存款9000元的权利资产,这正是B公司减少的银行存款9000元资产。银行存款9000元的增减变动是企业集团内部资产的增减变动,新增的资产刚好等于减少的资产,这不会导致企业集团新增资产性权利,与该权利相匹配的企业集团对所有者的义务也不会增加,即企业集团的所有者权益(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不会增加。根据收入要素的定义可知,不会导致企业集团股东权益增加的收入,就不是企业集团这个会计主体的收入,即收入未实现。因此,需将前述内部销售卖方母公司(A公司)确认的收入9000元去除,借方应记入“主营业务收入”9000元。
其二,对于贷方“主营业务成本”7200元,该成本为母公司向子公司销售产品而结转的成本7200元,不符合企业集团这个会计主体假设前提下的费用要素定义,因此应记入贷方予以抵销。具体来说,由前文契约理论的分析可知,会计主体履行给付商品义务而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对应的是股东权益的减少。此股东权益的减少实质上是会计主体对股东义务的减少,此义务的减少也是一种权利(万仁新和唐国平,2021)。该权利的取得是以会计主体对其外部的客户履行给付商品义务为前提的,即相关经济利益的载体存货从会计主体内部流向其外部客户。也就是说,会计主体对股东义务的减少,是会计主体取得的一种权利,且该权利的取得要以履行义务为前提。由此可知,若会计主体未对其外部客户履行给付商品义务,那么与该义务相对应的会计主体对股东的权利也就不会产生,即会计主体对股东的义务不会减少。具体到企业集团这个会计主体,也是如此。
对于企业集团内部的存货交易,母公司向子公司给付商品(7200元),表现为母公司减少一批商品,同时子公司增加同一批商品。不过,从企业集团这个会计主体来看,7200元的商品是同一个会计主体内部不同存放地点的变动,该增减变动应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即该批商品移动前在母公司的历史成本为6000元,移到B公司后的计量金额也应为6000元,两者增减变动相等。可见,母公司向子公司给付商品是企业集团内部存货的流动,即该流动的经济利益并未流出企业集团这个会计主体,也就不会导致企业集团的股东权益减少。根据费用要素的定义可知,不会导致企业集团这个会计主体的股东权益减少的营业成本,就不是企业集团会计主体的营业成本。因此,需将前述卖方母公司结转并体现在其个别财务报表中的营业成本7200元去除,贷方应记入“主营业务成本”7200元。
其三,对于贷方“存货”1800元,该调整实际上是计量属性的调整,即从买方买价9000元公允价值调减至历史成本7200元,从而贷方记入“存货”1800元。具体来说,子公司从母公司购入商品9000元,表现为该批商品在子公司增加,同时又在母公司减少。从企业集团这个会计主体来看,该批商品的流动属于同一个会计主体内部不同存放地点的变动,这一变动应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即该批商品转移之前在母公司的历史成本为7200元,转移到B公司后计量金额也应为7200元。因此,需从公允价值9000元调整减至历史成本7200元,从而贷方应记入“存货”1800元。所调整减少的存货1800元,刚好等于内部未实现的利润。
具体来说,内部交易买方子公司的买价9000元(公允价值),正是卖方母公司销售所确认的收入9000元;卖方母公司结转的销售成本7200元,正是该商品在企业集团采用历史成本原则计量的7200元。可见,计量属性调整的差额1800元等价于未实现利润(主营业务收入9000元减去主营业务成本7200元)。所以,计量属性调整的贷方“存货”的金额就是未实现利润的金额,且两者之间存在对应、匹配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权利性资产减少记为贷方“存货”1800元,以此为前提的对股东的义务也应减少,也就是相关股东权益应减少,即“其一”中借方“主营业务收入”9000元和“其二”中贷方“主营业务成本”7200元形成的差额1800元。由此可知,在借方“主营业务收入”9000元、贷方“主营业务成本”7000元和“存货”1800元的抵销调整分录中,借方与贷方之间为相互对应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二)情形二:购进的商品当期全部售出
例2:A公司于2021年向B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售价为6000元,成本为4800元。B公司购进这批商品后,当年全部对外销售。
母公司合并报表的抵销调整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收入6000;贷:主营业务成本6000。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对于借方“主营业务收入”6000元,其原理与情形一中的抵销调整分录借方“主营业务收入”相同,不再赘述。
其二,对于贷方“主营业务成本”6000元,其原理需要展开分析。一方面,内部存货交易的卖方母公司结转了销售成本4800元,列报于其个别财务报表的营业成本项目中。该费用类营业成本需要抵销,贷方记入“主营业务成本”4800元,其原理与情形一中的抵销调整分录贷方“主营业务成本”相同。另一方面,内部存货交易的买方购进商品后当年全部对外销售,并按购入取得成本6000元结转销售成本,列报于其个别财务报表的营业成本项目中。这6000元费用及其相关经济利益的载体存货,从子公司流到企业集团外部,即从企业集团内部流到外部,定然导致企业集团的股东权益减少。但是,企业集团股东权益减少的金额不是6000元,而是4800元。这是因为从企业集团角度来看,子公司从母公司以买价6000元购进的存货只是在同一会计主体内的存放地点发生了变动,即从母公司转移到子公司,仍应坚持历史成本原则,即以该存货流动前在母公司的历史成本4800元计量。该存货由子公司对外出售并给付,也就是企业集团会计主体对外出售并给付了存货。由此可知,从企业集团内部流出的经济利益为4800元,导致企业集团股东权益减少的金额为4800元,而不是前述子公司所结转的营业成本6000元。这就需要将营业成本从6000元调减至4800元。因此,从企业集团会计主体来看,子公司多结转了1200元,需要抵销,贷方应记入“主营业务成本”1200元。
由上述分析可知,需要抵销的营业成本有两部分,分别为前述内部交易卖方结转的营业成本4800元,以及内部交易买方在商品购入当年对外销售而多结转的营业成本1200元,合计应抵销6000元,从而合计形成抵销分录中的贷方“主营业务成本”6000元。这一金额正好与卖方按销售价款所确认的营业收入且需要抵销的6000元相等。由此可知,如果内部存货交易购进的商品当期全部售出,则合并报表抵销分录中的借方“主营业务收入”与贷方“主营业务成本”的金额相等,其金额为内部交易卖方的销售价款,或是内部交易买方的购入取得成本。由于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项目同时调减且金额相等,对合并利润表中的利润不产生实际影响。在内部存货交易买方购进商品后当年全部对外销的情形中,内部存货交易的利润全部实现了。
由情形一和情形二的分析可知,内部存货交易的买方子公司购入存货后,当年不论是否对外出售,卖方母公司所确认的收入均应抵销并记入借方“主营业务收入”,相关营业成本的抵销则需要依据是否对外出售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其抵销金额。
(三)情形三:购进的商品当期只售出一部分
例3:A公司于2021年向B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售价为15000元,成本为12000元,毛利率为20%。B公司购进这批商品后,当年对外销售了40%,剩下60%留在公司形成存货。
这一情形下的内部存货交易抵销调整分录编制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将该批商品分为60%和40%两部分,其中60%部分为买方当期购进、当期全部未售出的商品,40%部分为买方当期购进、当期全部售出的商品。对于60%部分,买方买价为9000元(15000×60%),也就是卖方的售价9000元(15000×60%),销售成本为7200元(12000×60%)。这一部分的抵销调整分录及原理与情形一相同,抵销调整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收入9000;贷:主营业务成本7200,存货1800。对于40%部分,买方买价为6000元(15000×40%),也就是卖方的售价6000元。这一部分的抵销调整分录及原理与情形二相同,抵销调整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收入6000;贷:主营业务成本6000。将60%部分和40%部分商品各自的抵销调整分录综合在一起为:借:主营业务收入15000;贷:主营业务成本13200,存货1800。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同情形一中权利与义务对应的关系。
方法二:分两步走,第一步,假设当期购进的存货当期全部对外出售,其抵销调整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收入15000;贷:主营业务成本15000。当期购进存货当期全部对外出售的抵销调整分录的原理与情形二相同。依据情形一和情形二的分析可知,内部存货交易的买方购入存货后,当年不论是否对外出售,内部存货交易卖方确认的收入(15000元)均应抵销。第二步,若第一步中假设不成立,则对其进行调整,抵销调整分录为:借:主营业务成本1800;贷:存货1800。若子公司当期购进的存货当期部分对外销售,则第一步中的假设不成立,表明第一步多抵销了营业成本,需要调回;同时,未销售的存货之计量属性也需要调整,调整金额就是未实现利润的金额。具体来说,例3显示仅销售了40%的存货,表明第一步的假设不成立。根据前述方法一可知,60%部分未销售时,抵销营业成本的金额应是贷方金额13200元,而第一步实际抵销的营业成本为15000元,表明多抵销的1800元(15000-13200)需要调回,从而借方记入“主营业务成本”1800元;对于未销售的存货,其计量属性需要调整,由公允价值9000元(15000×60%)调减至历史成本7200元(12000×60%),调减的金额为1800元,因此贷记“存货”1800元。这部分对应的是未实现的内部利润。内部利润总额为3000元(15000-12000),但有60%的存货未对外销售,所以60%的内部利润1800元(3000×60%)未实现。多抵销需要调回的营业成本金额与存货包含的未实现利润刚好对应且相等。
(四)情形四:上年内部交易未对外销售的存货,下个年度全部对外销售
例4:2021年A公司向B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售价为9000元,成本为7200元。B公司购进这批商品后,当年全部未对外销售,于2022年实现对外销售。
对于该内部存货交易,2022年合并报表的抵销调整分录为:借:利润分配——年初未分配利润1800;贷:营业成本1800。其抵销的原理如下:2021年卖方确认了收入9000元,结转销售成本7200元,导致卖方2021年年末的“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增加了1800元,也就导致其2022年年初的“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增加了1800元。由情形一的分析可知,该内部利润未实现,也即2022年年初的“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中的1800元未实现,需要抵销,因此借记“利润分配——年初未分配利润”1800元。贷方“主营业务成本”1800元的抵销原理与情形二抵销调整分录中的贷方“主营业务成本”相同。
(五)情形五:上年内部交易未对外销售的存货,下个年度仍未对外销售
例5:2021年A公司向B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售价为9000元,成本为7200元。B公司购进这批商品后,当年全部未对外销售,至2022年仍未实现对外销售。
对于该内部存货交易,2022年合并报表的抵销调整分录为:借:利润分配——年初未分配利润1800;贷:存货1800。其中:借方“利润分配——年初未分配利润”1800元的抵销原理与情形三抵销调整分录中借方“主营业务收入”相同;贷方“存货”1800元的调减原理与情形一抵销调整分录中贷方“存货”相同。
(六)情形六:上年内部交易未对外销售的存货,下个年度部分对外销售
情形六其实是情形三和情形四的综合,其抵销调整分录也是情形三和情形四的综合,具体抵销调整原理也如同情形三和情形四。
四、结论
本文基于业财融合场景中契约理论的思路,应用会计主体、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等财务会计概念,从理论上分析了内部存货交易抵销、调整的原理以及借方与贷方之间的匹配、对应契约关系,探究并形成了如下编制规制,以期纾困合并报表中的内部存货交易抵销调整分录难题。
(一)权利与义务的抵销
内部存货交易契约形成销售方会计主体的权利1和义务1,但无法增加企业集团的权利与义务;不过,权利1和义务1导致的销售方会计主体对股东的义务2和权利2,也不会形成企业集团新的义务和权利,因此记录义务2和权利2的会计要素项目要抵销。这是因为权利人卖方母公司和义务人买方子公司归于同一个企业集团会计主体时,前述权利1(应收项目)、买方义务(应付项目)自动消失;或是权利1取得(增加)的货币资金与买方义务支付(减少)的货币资金相抵后为0,并没有导致企业集团货币资金的净增加或净减少。
具体而言:权利1不是企业集团会计主体新增加的权利,以权利1为前提的对股东的义务2,即记录载体卖方营业收入a,也就不是企业集团会计主体的义务,该义务的记录载体营业收入不符合企业集团会计主体假设下收入要素的定义,因此义务2的记录载体营业收入应抵销,记为借方“主营业务收入”(a);由于义务1不是企业集团会计主体新增加的义务,以义务1为前提的对股东的权利2(该权利实为对股东义务的减少,即股东权益减少),也就不是企业集团会计主体取得的权利,该权利的记录载体为内部存货交易卖方销售所结转的营业成本b,不符合企业集团会计主体假设下费用要素的定义,因此义务2记录载体应抵销,记为贷方“主营业务成本”(b)。同时,由于权利1和义务1是匹配、对应的契约关系,它们引致的义务2和权利2也是匹配、对应的契约关系,即抵销分录中的借方“主营业务收入”(a)和贷方“主营业务成本”(b)是匹配、对应的契约关系,两者之差形成的净借方(a-b),是股东权益的减少,即会计主体对股东义务的减少(义务减少也是一种权利)。
(二)年度内内部存货交易抵销调整分录编制规则
内部存货交易引致的存货移动,是同一个会计主体企业集团内部的增减变动,涉及存货要素项目及其分录中对应的要素项目,应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列报于合并报表,这就需要由买方买价公允价值(金额为卖方售价形成的收入)a调至历史成本b。具体分为如下三种情况:
1.若该存货未对外销售,留存于内部交易买方子公司,则需要从买价公允价值a调减至历史成本b,记为贷方“存货”(a-b),再结合(一)中的分析,便形成抵销调整分录:借:主营业务收入(a);贷:主营业务成本(b),存货(a-b)。该分录中的借方“主营业务收入”(a)与贷方“主营业务成本”(b)之差形成的净借方(a-b),为未实现利润,不仅与贷方“存货”(a-b)相等,而且存在权利与义务匹配、对应的关系。具体来说,除了前述权利1和义务1没有导致企业集团权益的增减变动,存货由公允价值恢复至原来的历史成本,调减记为贷方“存货”(a-b),其结果也没有导致企业集团权益的增减变动。以该权利性资产存货(a-b)为前提且涉及会计主体对股东义务(股东权益)变动的损益要素项目,也要同步抵销,即抵销分录中净借方金额(a-b),这体现了抵销调整分录中权利与义务匹配、对应的关系。
2.若该存货全部对外销售,则内部交易卖方营业成本需要抵销,记为贷方“主营业务成本”(b),其原理同前述(1)抵销分录中的贷方“主营业务成本”一样。另外,内部交易买方子公司结转营业成本a,但是该营业成本列于合并报表的金额应为历史成本b,从而调减记为贷方“主营业务成本”(a-b)。两者合计为b+(a-b)=a,记为贷方“主营业务成本”(a),它与需要抵销的借方“主营业务收入”(a)形成抵销分录,记为:借:主营业务收入(a);贷:主营业务成本(a)。
3.若该存货部分对外销售,则分成未销售留于子公司的存货和已对外销售的存货两部分,留于子公司存货的抵销原理与第1点相同,已对外销售存货的抵销原理与第2点相同。具体抵销调整分录也可分为两步:第一步,假设子公司买进后全部对外销售,抵销分录及其原理与(2)相同,即借记“主营业务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第二步,检查第一步的假设是否成立,若成立,后续不需调整;若不成立,则第一步抵销分录中的贷方“主营业务成本”存在多抵销的情形,需要进一步调减记入借方“主营业务成本”,同时未销售存货的计量属性由公允价值调减至历史成本,贷记“存货”,其金额正好等于调减的借方“主营业务成本”金额。
(三)跨年度内部存货交易抵销调整分录编制规则
对于前一年发生的内部存货交易,若买方买入后当年已对外销售,即内部利润已实现,则跨年后不用再做抵销调整。若买方买入当年未对外销售的部分形成存货,但是卖方确认了收入和结转了成本,则两者结转产生的差额会形成年末的“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反映于其个别财务报表中,同时反映在第二年个别财务报表的“利润分配——年初未分配利润”中。这部分利润是未实现利润,需要抵销,借记“利润分配——年初未分配利润”。根据该批存货在第二年的销售情况,具体的抵销调整分录如下:①若该批存货第二年仍然未销售,则贷记“存货”,其抵销原理与(二)中的第1点相同,继而形成抵销调整分录:借:利润分配——年初未分配利润;贷:存货。②若该批存货第二年全部对外销售,则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其抵销原理与(二)中的第2点相同,继而形成抵销调整分录:借:利润分配——年初未分配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③若该批存货第二年留存一部分、卖出一部分,则其中留存部分的抵销分录及原理与①相同;已卖出部分的抵销分录及原理与②相同。
主要参考文献
陈信元,朱红军.我国上市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现状分析[J].会计研究,1999(8):23~30.
邓峰.作为社团的法人:重构公司理论的一个框架[J].中外法学,2004(6):742~764.
耿建新,徐同.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历史沿革、国际比较与展望[J].财会月刊,2020(12):48~59.
黄申.合并报表会计规范变迁探析[J].财会月刊,2019(13):102~106.
冷琳.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三个难点问题解析[J].财会月刊,2022(24):81~85.
陆建桥,王文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研究最新动态与重点关注问题[J].会计研究,2018(1):89~94.
骆长琴.集团内部商品交易合并抵销处理的推导——引用成本毛利润率[J].财会月刊,2016(22):58~61.
潘晓江.国际会计标准[J].会计研究,1989(6):55~59.
施先旺,程平,张敏济.基于业财一体化的对外投资活动大会计研究[J].财会月刊,2018(1):8~15.
宋亏霞.企业集团内部存货交易的抵销原理及其运用[J].财会月刊,2015(16):111~116.
万仁新,唐国平.复式记账借贷符号奥秘的训释[J].财会月刊,2021(17):55~62.
万仁新.批判性思维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分析[J].商业会计,2012(20):128~129.
万仁新.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报表中两类调整、抵销分录原理探究——基于契约理论[J].财会月刊,2022(20):88~92.
王斌.论业财融合[J].财务研究,2018(3):3~9.
王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评析与前瞻——以金融工具、合并报表和收入准则为例[J].会计研究,2012(4):8~13.
王亚星,李心合.重构业财融合的概念框架[ J].会计研究,2020(7):15~22.
夏冬林.美国会计中的业主权理论与实体理论[J].会计研究,1993(1):57~59+21.
夏维华.内部存货交易抵销原理解析[J].财会月刊,2016(19):98~101.
谢志华,杨超,许诺.再论业财融合的本质及其实现形式[J].会计研究,2020(7):3~14.
易庭源.资金运动会计理论——新战略会计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余恕莲,毛洪涛.合并报表会计方法的理论结构[J].会计研究,2001(5):23~28.
郑伟.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基本逻辑缺陷与理论重构:复合架构思路[J].会计研究,2018(10):35~43.
周华.法律制度与会计规则:关于会计理论的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周华.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发布及争议剖析[J].财会月刊,2019(20):37~43.
祝利芳.合并报表编制的两种思路探析[J].财会月刊,2022(12):81~89.
Ross L. Watts,Jerold L. Zimmerman. Agency Problem,Auditing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Some Evidence[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83(3):613~633.
 ↓↓↓ 推荐阅读(以下链接可以上下移动)
万仁新‖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报表中两类调整、抵销分录原理探究:基于契约理论万仁新‖合并报表理论的缺陷与改进:基于契约理论的思路
‍‍《财会月刊》2015年被转载109篇.作者158人,看看是哪些人?

《财会月刊》2016年被转载96篇.作者147人,您认识哪几位?《财会月刊》2017年被转载109篇.作者174人,看看是哪些人?《财会月刊》2018年被转载121篇.作者183人,您认识哪些人?
《财会月刊》2020年被转载109篇.作者186人,您认识哪几人?
《财会月刊》2021年被转载134篇,有您认识的作者吗
《财会月刊》2022年总目录《财会月刊》清华大学论文集.23篇《财会月刊》北京大学论文集.20篇
《财会月刊》厦门大学论文集.31篇
《财会月刊》中国人民大学论文集·91篇
齐保垒, 王文文, 孙泽宇║资本市场开放与盈余管理
徐京平, 朱哲茹║框架解构与效应剖析 : 国家审计赋能“双碳”目标实现
陈元,贺小刚,李鑫,李婧文║亲缘关系视角下家族创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叶丰滢, 黄世忠║重要性的不同理念及其评估与判断
黄世忠║可持续发展报告迈入新纪元——CSRD和ESRS最新动态分析名家论坛║ESG·可持续发展论9篇——2022年黄世忠论文集
黄世忠‖ISDS与ESRS的理念差异和后果分析
黄世忠‖第六次大灭绝背景下的信息披露——对欧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准则的分析叶钦华, 黄世忠 等‖严监管下的财务舞弊分析——基于2020~2021年的舞弊样本
叶丰滢, 黄世忠‖SEC气候信息披露新规的解读与分析黄世忠, 叶丰滢‖可持续发展报告信息质量特征评述黄世忠, 叶丰滢‖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双重重要性原则评述黄世忠, 叶丰滢‖《气候变化》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黄世忠, 叶丰滢‖《可持续发展治理和组织》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黄世忠, 叶丰滢‖《战略与商业模式》的披露要求与趋同分析

叶丰滢, 黄世忠‖气候相关信息披露优秀实践分析黄世忠, 叶丰滢, 李诗|碳中和背景下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叶丰滢, 黄世忠 等|碳排放权会计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展望王鹏程, 黄世忠 ‖ 净化审计环境 推动良法善治——修改《注册会计师法》的十大建议
温素彬, 温皓然, 张兴亮, 李慧║兼听则明 : 智能会计人才培养的调查研究与方案设计
温素彬, 李慧 等║鉴往知来:国内智能会计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罗进辉, 戴芷歆, 巫奕龙║亲清政商关系的绿色治理效应 : 来自绿色创新的证据李佳霖 罗进辉║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企董事会多样性罗进辉 李佳霖‖国有企业混改动因与模式匹配问题:基于多案例的研究罗进辉 杨楠‖中国亲清政商关系构建:概况、特征与问题
姜若溦,郑蓉,干胜道,李传宪║“以退为进”的战略性主动退市分析——以二重重装为例
名家论坛║财务公平.财务资助.财务宽裕等5篇——干胜道论文集(2022)刘光强, 干胜道‖新经济背景下的智能管理会计报告——基于“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技能干胜道 等‖财务资助公告的市场反应探究干胜道 等‖上市公司财务资助:现状、动机与治理——以上交所为例
黎精明, 曹泰舸║对财务共享若干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
娄祝坤, 毛瑾晔║创新型企业业绩评价系统设计:理论框架
程平, 常吉║财务共享下资金滚动预算审计预警研究——基于决策树算法程平, 晏露║基于CART决策树算法的企业研发项目绩效评价研究智能审计研究·名家论文11篇:2021年《财会月刊》程平论文集程平, 俞津|基于RPA的应交税费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赵新星|基于RPA的应付账款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程平, 毛俊力|基于RPA的审计抽样软件机器人研究程平, 聂琦|基于RPA的主营业务成本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钱涂|基于RPA的函证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罗梦晴|基于RPA的货币资金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程平, 徐涵璐|基于RPA的长期资产循环实质性程序审计机器人研究
张绘║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实践、挑战与优化路径
张绘‖创新多元化投入方式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张绘|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经验与启示——基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分析框架
名家论坛║论可持续披露·会计准则13篇——张为国论文集王浩宇, 薛爽, 张为国║会计准则变迁对永续债分类和发展的影响——基于财政部永续债新规执行结果张为国, 陈战光, 谢诗蕾║恰当应用会计准则 助推国家级战略管网建设——基于中国铁塔的案例研究何安宁, 张为国 等‖修订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一种思路——基于我国A股医药企业年报的案例研究
张为国 等‖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发展前景的谨慎估计张为国, 薛爽, 王浩宇|从G7影响力工作组报告看可持续披露的发展趋势国际会计准则·名家论文9篇:2021年《财会月刊》张为国论文集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四:理事倾向(下)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四:理事倾向(中)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四:理事倾向(上)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三:业绩报告(下)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三:业绩报告(上)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二:理论之争(下)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二:理论之争(中)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二:理论之争(上)张为国|影响国际会计准则的关键因素之一:大国博弈
黄松, 薛爽, 王金平║政府补助会计判断及信息披露合规度提升的思考——以雪松发展为例徐锐, 薛爽‖子公司失控的判断及会计处理——以围海股份为例高军,薛爽,李志刚|新股低价发行:机构投资者“抱团压价”还是“选美博弈”——以上纬新材为例薛爽|法制环境变迁与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的法律风险
姚圣, 侯思茹║母子公司强制性环境信息合并披露制度设计
胡耘通, 廖佳榆║基于资源安全视角的矿产资源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胡耘通‖会计师事务所民事赔偿责任再思考胡耘通|国家审计与国家监察协同监督路径研究蔡春 , 杨肃昌 , 胡耘通|关于审计法(修正草案)修改的相关意见与建议
名家论坛║资本市场·隐性债务·财会监督论5篇——2022年徐玉德论文集徐玉德, 贺恩远║合并会计中控制的理论内涵及合并范围确定
徐玉德, 李昌振‖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逻辑机理与现实路径
徐玉德, 李昌振‖发达经济体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基本经验
徐玉德|新时代财会监督论
魏明海|公司财务研究的五大陷阱——根植于中国实践的思考
邢春玉, 张立民, 张莉║信息技术在大气污染防治审计中的应用——基于“计算审计学”新领域
吕颖菲, 刘浩║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的现状及会计问题研究张倩, 刘浩‖可持续发展报告GRI准则的改进及启示吕颖菲, 刘浩‖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双重重要性的概念、转化和评估——兼与财务报告重要性的比较王文红, 刘浩| 叙述性报告信息质量特征最新发展——基于对管理层评论的分析
陆正飞,蒋朏,祝继高,许晓芳║注册会计师行业价值贡献的测量: 方法、模型与指标陆正飞 , 李慧|同行业企业收入确认政策差异的成因及影响
袁敏║灰熊研究做空蔚来汽车的会计分析
罗党论 等║贪婪抑或冲动 : 注册制下新股破发研究——基于中小股东权益保护视角袁亮亮 , 罗党论 等|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发展与挑战——来自问卷调查的经验证据
崔竹 李培培 等‖非现场数字化审计与现场审计协同路径创新
刘淑媛, 黄火灶‖“一体双轨、四轮驱动”的RPA应用管理框架构建
冯巧根‖中国式现代化视角的管理会计创新
吴水澎‖我的“监督会计”观——对会计委派制的再认识
张庆龙, 方汉林‖保守抑或激进:中央企业司库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张庆龙, 方汉林‖数智化企业司库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构建张庆龙‖中央企业司库管理体系建立的基础条件分析——基于SWOT模型张庆龙, 张延彪‖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现状分析——基于2016~2021年数据张庆龙, 张延彪‖企业司库管理体系建设的成熟度分析张庆龙, 方汉林‖企业司库管理体系设计的关键要素分析张庆龙, 方汉林‖中外企业司库管理:比较与启示张庆龙 , 张延彪|企业司库管理体系建立的内外部驱动因素——基于组织身份变革和资源基础理论视角
张庆龙 , 张延彪|财务转型视角下的企业司库管理研究

张庆龙 等|内部审计工作模式与信息化关系的历史演进——基于信息技术二重性理论分张庆龙 等|内部审计数智化转型的动因研究张庆龙 等|新时期内部审计创新之路:从数据审计到智能审计张庆龙 等|财务机器人规模应用与会计人员工作不安全感智能财务研究·名家论文12篇:《财会月刊》张庆龙论文集(2020-2021)
郝炜‖政策跟踪审计的规范构造与法治保障——以《审计法》第26条法教义分析为支点
名家论坛║会计指数·数字资产等4篇——曲晓辉论文集(2022)邬瑜骏 曲晓辉‖数字资产监管框架与会计问题研究——兼评美国数字资产行政命令邬瑜骏, 郭晶莹 ‖“供应商融资安排”会计列报  披露问题研究——兼评IASB《供应商融资安排(征求意见稿)》曲晓辉 李莹 张国华‖经济指数和会计指数研究: 回顾与展望高利芳, 曲晓辉‖商业伦理与职业道德高等教育的调查与反思曲晓辉, 王俊, 张瑞丽‖税率优惠对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研究
万仁新 , 唐国平|复式记账借贷符号奥秘的训释
秦荣生‖创新驱动 高质量培养会计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名家论坛║公司治理与财务论5篇——2022年杨雄胜论文集杨雄胜‖公司治理制度赋予财务管理新动能
杨雄胜‖立足公司治理夯实财务与会计制度基础
闫华红, 闫佳睿‖软件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问题与对策
王鹏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预期信用损失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
王鹏程‖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中的审计委员会职责与政策建议
王鹏程‖可持续发展信息鉴证服务的发展机遇与战略应对
王鹏程‖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考虑
王鹏程 , 黄世忠 ‖ 净化审计环境 推动良法善治——修改《注册会计师法》的十大建议
韩洪灵 , 陈汉文 等|庞氏分红行为的界定、判别与监管——恒大集团分红现象引发的思考韩洪灵, 陈汉文 等|数据伦理、国家安全与海外上市:基于滴滴的案例研究
名家论坛║企业并购与融资·财报分析等5篇——谢志华论文集谢志华, 谢昊宇‖对现金流量表若干理论问题的反思
叶陈云, 叶陈刚‖会计理论规范与实证研究范式:比较与反思
谭祖谊‖政府会计下的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关系剖析——基于经济学视角
冯圆‖全国统一大市场情境下的成本管理发展
孙永尧‖商誉后续计量:减值还是摊销——基于IASB合并会计问题调查证据
代婉瑞, 宋良荣‖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与信用风险经济资本管理:研究综述与展望
名家论坛║碳审计.内控缺陷.政府审计10篇——郑石桥论文集(2022)郑石桥‖论碳审计结果及其运用
郑石桥‖论碳审计方法
名牌大学会计系主任论文集 : 财务转型.会计准则.企业改革等16篇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张金若 等:上市公司商誉披露现状、问题及治理——以掌趣科技为例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张金若 等:信息披露视角下的商誉减值会计准则改革
名校会计系主任论坛‖张敏 等:“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融合性课程设计——以“大数据审计”课程为例
杨有红‖整合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助推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杨有红 , 蔡婷婷|空转贸易的动机、后果及对策
陈虎, 朱子凝‖数据可视化的财务应用研究
陈虎, 杨利明‖数据分析在财务领域的应用研究
陈虎, 刘雅琼‖财务数据源及数据采集研究
李晓冬 , 马元驹|国家审计促进乡村振兴:逻辑机理与路径构建
黄冰冰,马元驹,戴德明|利润确定的变迁与启示马元驹 , 黄冰冰|论利润贡献率的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马元驹, 李晓冬|国有四大银行半年报让利信息披露质量探析
名家论坛║政府社会资本·企业资本论6篇——2022年王竹泉论文集王竹泉, 孙文君‖政府社会资本与重大经济风险王竹泉, 孙文君‖政府社会资本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王竹泉 等‖政府社会资本的规模、结构与测度王竹泉|公共资源配置与政府社会资本王竹泉, 槐莹‖制造业企业资本脆弱性评价研究
谈多娇 等‖碳排放核算与碳绩效评价——以“范围三”为研究对象
叶丰滢 , 蔡华玲|气候相关风险的会计影响分析叶丰滢 等|新收入准则执行的十大困惑与思考邓建平, 白宇昕‖域外ESG信息披露制度的回顾及启示
刘勤, 陆诗婷‖人机协同模式下财务流程优化研究——以K公司费用报销流程为例刘勤|智能财务中的知识管理与人机协同
吴世农 等‖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再探析——基于公司财务、公司治理和决策者方言差异的三重视角
刘峰‖企业财务目标:一个解构性讨论
蒋楠‖论人工智能时代国家审计变革与发展蒋楠‖论大数据时代国家审计变革与发展
陈斌, 张仕奇‖永续债的资本弱化问题探析——以X公司永续债为例
名家论坛║投融资.绩效评价.自贸港等6篇——贾康论文集高亚莉, 贾康 ‖ 财政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基于修正的成本—效益分析法贾康 等|海南自由贸易港财税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贾康|论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的创新发展
杨志国‖中概股外部法律环境以及开展跨境监管合作的制度保障杨志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角色及其民事责任问题
林斌 等‖中国企业反舞弊画像——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分析
沈洪涛 等‖基于风险视角的ESG评级价值相关性再思考
贺宏‖财务报表列报准则:进展、评述与思考
张敦力 , 王沁文|“包庇”抑或“蒙蔽”——由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反观独立董事问责之困
名家论坛║会计修法.自然资源.财务风险5篇——杨世忠论文集杨世忠, 陈晓梅, 尹美群|对新一轮《会计法》修订的思考
曾雪云 , 张舒铭|Prosper商业模式的“双刃剑”效应——兼论社区自治与风险隐患
国企财务研究·名家论文5篇:2021年《财会月刊》李心合论文集李心合|国有资本出资者财务监管问题研究李心合|会计监督与财务监督概念的裂变与解析李心合|国有企业财务决策机制的特殊性研究李心合|主流企业财务目标函数解析与国有企业财务目标函数重构
王立彦|问责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考评应用
樊行健 , 李慜劼|智能财务标准规范建设的前置性研究
荆新 , 丁鑫|基金会计之原理、演变与建制 ——基于我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领域
谢德仁|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十问
孔东民 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企业商业战略
郝玉贵|会计专硕课程“思政+特色”的融合教育目标与实现路径
白晓红|法律视角下审计证据短板与完善路径
刘国英 , 周冬华|IASB概念框架下数据资产准则研究
徐少春|会计的本质就是“真实”——会计管理的变化、趋势及其本质
王爱国|再论智能会计——兼谈智能会计的科学属性
张志强|公司破产风险的定量模型及其应用张志强|实践走到理论前面了吗——以金融理论与实践为例张志强|论普通债券的价值评估
刘志远 , 官小燕|风险承担与企业绩效:“险中求胜”的财务逻辑
韩鹏|管理会计内容变革扫描与思考
栾甫贵 等|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指数的构建及应用
刘晔 , 张训常|宏观税负与企业生存——基于生存分析方法的研究
刘静 , 蔡春|审计结果公告对审计移送处理效率的影响研究
胡明霞 等|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成因及治理对策
黄伟 , 徐莉萍 , 辛宇|“母弱子强型”控股集团债券信用评级主体错配——基于华晨集团的案例分析
崔学刚 , 王蔚桐|会计吹哨:公司治理机制重大创新
曹玉珊 , 陈哲|企业信息资源资产化问题再探——基于信息资产分类的视角
雷宇|从审计内容拓展看审计学科和专业建设
叶康涛|业财融合:从财务动因到业务动因
田昆儒|在历史坐标中认识新中国会计的发展——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