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这次灭哈马斯的决心非常大,甚至连美国的话都不听了。最近就有两次拒绝。
一次是11月1日,以色列财政部长斯莫特里奇(Bezalel Smotrich)宣布停止向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法塔赫)移交代收的税收收入,引发美国强烈反对,敦促其尽快恢复款项移交。不过,斯莫特里奇拒绝了。
第二次是11月3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要求以色列暂停对加沙的进攻,又被内塔尼亚胡拒绝。
以色列可以啊,这是要干什么?是不是两家在唱双簧?
根本不是。因为民主国家之间不存在唱双簧这回事。
实际上,以色列在1990年代曾经多次拒绝美国在中东的和平提议,当时的总理内塔尼亚胡(也是现在的总理)对克里顿有过很不客气的言论。我的印象里有一次克林顿访问以色列要和内塔尼亚胡谈巴以和平,可能提的要求在内塔尼亚胡看来比较过分,内直接甩手说不谈了。
这在外交礼仪上是很过分的,有可能严重影响两国关系,但实际上并没有。
但深层的原因是:
以色列的绝大部分所作所为,都符合美国的利益。
这一点, 甚至连美国有时候也未必能及时认识到。
作为中东小强国,以色列深知自己的最强后盾就是美国,以色列不能在战争中失败一次,否则就灭国了。
那么如何增加自己的“战略纵深呢?
当然是靠美国。
比如第四次中东战争,如果没有美国的及时援助,以色列肯定灭国了,因为当时以色列的弹药已经基本上打光,但仍然挡不住埃及和叙利亚的攻势。当时局势严重到什么程度?严重到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看到美国的运输机总算降落到特拉维夫机场时,激动得放声痛哭。
当时的情况和这次10月7日哈马斯发动恐袭有些类似。那就是:摩萨德根本没有发现埃及和叙利亚的企图。当时摩萨德的头子兹维·扎米尔(Zvi Zamir)一直认为阿拉伯国家没有能力发动战争,即使约旦国王侯赛因已经含蓄地发出了警告,也没有重视。
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幅员和人口都比以色列大得多,一旦准备充分再来个突然袭击,以色列只要输一次就完了。
不要觉得当时的以色列很容易被忽悠。时任埃及总统萨达特为了忽悠以色列,用了一系列苦肉计和连环计。比如1972年7月,萨达特驱逐了几乎全部两万名苏联军事顾问,在外交政策上开始向美国靠拢。
按说这都“反苏亲美了,该不会打以色列了吧?
但是3个月后,萨达特在接见埃及军队高官时,透露了他想打以色列的想法。
为了刻意误导以色列,埃及继续制造假情报,比如后勤出问题、缺乏足够的专业人员操作苏联的先进武器等等。萨达特也故意频繁走在战争边缘,但每次都及时后退,“狼来了”很多次,以色列也就不把他的话当真了。因此,以色列认为萨达特是色厉内荏,根本没有发动战争的实力和意图,就是想在国内捞选票,在阿拉伯世界捞人气。
瞧瞧萨达特当时为了灭以色列,是多么处心积虑,比这次哈马斯的心机深多了吧。

萨达特是埃及伟大爱国者,老邓对他充满敬意。
另一方面,弹丸小国以色列通过这次战争,也深知自己不可能每次都能防范成功。最大的教益是以色列必须紧紧依靠美国,必须在各种事务上和美国展开最深度的合作。
因为一旦爆发大战,最重要的短期关键因素是:以色列缺乏弹药,平时不可能都按长久的大战级来储备,否则成本太高了,因此必须得到美国的快速运输。也就是必须把美国当成自己的战略大仓库,这就是以色列的国家战略。
那么如何让美国每次都支持自己呢?
必须对美国进行深入研究,看看怎么做才能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
这怎么形容?褒义词是“忠诚的小弟”,贬义词就是“舔狗”了。没办法,这就是弱者的生存策略,也是犹太人的高明之处。
这也不是犹太人特别高明,而是通过“差点灭国学来的。
讲的好像有点多?有人说这和这次以色列必须灭哈马斯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现在我说说这次以色列必须快速消灭哈马斯的理由。
一、如果这次不灭哈马斯,以后估计很多组织都会学哈马斯,那就是以色列的灭国之日。
哈马斯的战术是什么?猛然出击一阵大杀,不分军人和男女老幼都残酷虐杀。等以色列要反击了,哈马斯躲在平民身后,通过世界各地的同情者助阵,说以色列“屠杀平民”了,如此这般,等等等等。
如果这次以色列手软,哈马斯恢复元气之后下次还会这么干。
而且,更多组织就找到了以色列的“命门”,以后都学哈马斯。这么下去,以色列应付得过来吗?
关键是,以色列要长年防范这种进攻,需要始终秣兵历马,忱戈待旦,前线将士的神经始终高度紧张,成本太高昂了而哈马斯之流只需要耐心等待机会,平时轻松自如,该吃吃该喝喝,因为自己在暗处。一看以军松懈,抽冷子搞一把然后躲在平民身后就行了。虽然也有哈马斯以及平民被杀,但哈马斯的成本很低。
而且世界大多数人肯定还同情哈马斯。因为哈马斯是弱者嘛,“你看我总是被你打得乱跑,不得不躲在平民身后,你来了又杀我又杀平民,多欺负人啊!”
这么玩下去,肯定把以色列耗死。这次不灭哈马斯,以后身边会出现好几个类似哈马斯的组织,而且一个比一个狠,一个比一个壮大。
对于以色列来说,往小了说,未来几十年的经济就别搞了。往大了说,以后铁定被灭。
所以,为了避免以后哈马斯这么玩,为了避免其他组织学哈马斯,这次以色列一定要灭了哈马斯。
对于以色列来说,这已经上升到了生死存亡的高度,所以以色列必灭哈马斯,而且手段必然十分坚决。

我不知道那些同情和支持哈马斯(或者混淆为“巴勒斯坦”)的政府,是故意使坏还是白左心爆表?还是根本无法理解像内塔尼亚胡这种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仍然充满危机意识的犹太掌权者的心境?
从本质上说,内塔尼亚胡是和沙龙、达扬同时代的人,他们深知以色列建国的不易,深深明白周围阿拉伯国家的敌意。再不打仗,这种以色列的“老右派”就会逐渐老去,以色列恐怕真的要变成一个弱不禁风的国家了。
所以这次内塔尼亚胡“感谢”了哈马斯。他“感谢”哈马斯把以色列国内的左中右派全都团结起来了。没有这种级别的恐怖袭击,没有加沙人在哈马斯成功后的欢庆,绝大多数以色列犹太人根本不会警醒,根本不会认识到只要一有机会,周围的阿拉伯人会把自己毫无愧疚地撕碎,并视为英雄壮举。
10月7日的恐袭,对以色列的心灵震动极其巨大。有一点我可以确定
哈以冲突结束之后,以色列必然会根据这段时间各个国家的表现,来重新制定自己的国家政策。
谁是真正的大哥和兄弟,谁是亲密的朋友,谁是打酱油的,谁是拉偏架的对手,谁是明面上的敌人,以色列都将重新评估,继而制定长期的外交政策。
而这种政策,会持续至少一两代人。
鉴于犹太人在全球巨大的杠杆效应(这一点我在《放心,哈马斯掀不起什么大浪,以色列以后大概率会这么干
》中说过),成为以色列的朋友或对手/敌人,收益和损失都会非常巨大。

这里可以展开说说,成为以色列的朋友或对手的损益:
1、成为以色列的对手。此时,伊朗、叙利亚、也门胡赛武装之流,肯定会相当有好感。也能赢得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程度不太高的好感和支持。但在西方国家内部,将会频繁遇到莫名其妙的巨大阻力。因为全球金融在很大程度上是控制在犹太人手里的,科技和文化也受犹太人影响巨大。
2、成为以色列的朋友。效果则恰恰相反。
这种损益,各个国家可以自己衡量。

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文明世界如果被政治正确所束缚,而且被束缚得越来越紧,总是用高昂得多的成本来消灭低成本的恐怖组织,那么不仅消灭不了,而且文明世界将步步后退。最终,文明世界就等着灭亡吧。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美国在阿富汗反恐为什么那么艰难?最后还从阿富汗撤退了,最后由塔利班掌权?
二、通过围困加沙城,以色列将掌握在最新科技下的战法,以后对付类似哈马斯的组织就容易了。
比如,杰哈德、黎巴嫩真主党,都不比哈马斯含糊。如果这次进攻加沙成功,以色列也可考虑用类似战术,对付敢用“哈马斯方法的敌人。那时就轻车熟路了,成本越来越低。
而且,如果这次以色列坚决消灭了哈马斯,
杰哈德、黎巴嫩真主党就不敢轻举妄动,以色列反而更容易长治久安,有更多精力发展经济和科技了,这多好。
有人说这和美国有什么关系?
有,这就是第三条:
三、以色列的举措越坚决,越能震慑哈马斯背后的支持者,也就越容易让中东安定,美国继而可以腾出力量考虑世界其他地方。
比如,如果哈马斯很快被灭,其他激进组织至少短期内不敢冒头了吧?如果其他激进组织就是对以色列打一些炮弹“意思意思”,没事,因为这种事儿过去也常见,飞机过去一轮大规模轰炸就行了。估计没人敢越境对以色列搞大规模袭击,以色列的坚决做法和成效也会震慑哈马斯背后的支持者。这样的话,中东就乱不起来。
所以,以色列“赶紧把事儿办完,对美国是有利的。当然,为了照顾阿拉伯人的感情以及各国的抗议者,美国也得表面上表现得相对公道,比如要求以色列经常停止或延缓进攻,多提供人道救援之类。但如果以色列拒绝美国的一些要求,美国的决策者不会真的生气,也就是现在的拜登、布林肯之流,不会真生气(布林肯也是犹太人,这就是以色列的巨大杠杆作用。顺便说一句,基辛格也是犹太人,前总统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也是犹太人),因此也无损于两国的交情。
关键是快,快刀斩乱麻,赶紧用军事手段达成目标,然后宣布结束,至少大规模的作战一定要结束。否则,加沙人一直传出不利于以色列的视频供全球尤其是西方的支持者在各个国家游行示威,影响西方包括美国的国策,对以色列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以色列根本不想打成持久战,否则对经济伤害太大了。以色列毕竟是小国,根本打不起持久战。因此如果不得不打仗,它的最优策略是:用最狠的手段,尽量快地结束。
从以色列的角度来看,这是它的必然选择。因为对于以色列来说,持久战就是失败,也根本耗不起。美国在阿富汗都耗不起,何况小小的以色列?
还是那句话:文明世界如果被政治正确所束缚,那就等着灭亡吧。
这次如果不是美国多次劝阻,如果不是以军早已久疏战阵,以军完全可以快得多。比如两周以内就解决问题了。可是从10月7日到现在已经多久了?一个月了(本文写作时是11月5日),这才刚包围加沙城两天。
但我相信,以色列基本上可以在今年基本解决问题,也就是至少在加沙灭了哈马斯,不再有大规模军事行动,加沙中南部交给巴勒斯坦来管理。
现在,在西方世界仍然充满狼性思维、能最少考虑迂腐的政治正确,也就以色列了。现在是以色列而不是乌克兰,才是对抗黑暗势力的先锋。
但是,就算以色列能平定加沙,也并没有从长远上解决加沙的问题。
但我可以确定以色列必然把一部分加沙土地并入版图,这就是第四点:
四、以色列必然把一部分加沙土地并入版图。
我们可以说这是“侵略”或“吞并”,总之不是什么好词儿。但从以色列的角度来说,这次西方国家诸多穆斯林对加沙的支持游行它都看到了,甚至西方国家也有大量的白人,包括西方的犹太人,居然也在支持和同情巴勒斯坦(其实是加沙)。而且支持巴勒斯坦的游行规模比支持以色列的大得多。
如果你是以色列人,你会不会充满了生存危机?
以色列知道这次西方政界主流还是支持自己的,因为同情和支持犹太人已经是西方的政治正确。但是最近几十年,同情和支持穆斯林以及黑人,正在演变成另一种政治正确。而这种政治正确,今后恐怕会变成西方社会的主流,如果西方不能做出重大的移民政策调整的话。
几十年以后,西方的政客会不会有大量穆斯林呢?这完全有可能,比如穆斯林已经是伦敦市长了。
如果十几年或几十年后,再爆发以色列和阿拉伯人的大规模冲突,以色列还能得到美国和西方的支持吗?
也许仍然可以。但再下一次呢?
强者的决策不可能把希望寄托于此。
所以,以色列将不得不继续扩大领土,增加自己的战略纵深。

没办法,蚊子肉也是肉,吃一点是一点吧。这种不安全感将迫使以色列继续增加版图。
我这不是为以色列找道义上的合理性,纯粹是从生存来考虑的。
何况,“战败割地”本就是战争惯例。既然哈马斯实际管理着加沙,又主动挑起战争,那就得接受“战败割地”的现实。
其实现在的欧洲也一样。拿俄乌战争来说,笔者写文章时看到一条新信息:欧盟已经达成一致意见:俄乌战争的结束,必须以俄罗斯退出乌克兰全部领土为条件,包括克里米亚。
有人说从法理上说,克里米亚一直是乌克兰的一部分,乌克兰也一直不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没错,但是在2020年俄乌战争开启之前,谁一直牢牢控制着克里米亚?当然是俄国。所以在事实上,而不是法理上,战争开始前克里米亚是俄国的。但是战争如果要结束,克里米亚必须还给乌克兰。
也就是说,俄国战败将丧失这块宝贵的土地,“战败割地”的原则本质上仍然是适用的。

欧洲人在这点上还没有彻底糊涂。

长远来看,加沙是无法成为巴勒斯坦有效管理的一部分的,因为它和巴勒斯坦的主要区域(约旦河西岸)已经隔开,而且是在陆路上隔开。哈马斯和法塔赫各占一块,已经充分说明分隔的巴勒斯坦其实就是分隔的国家或地区,根本不可能成为有机的整体。
那么加沙的未来到底会怎样?

老邓认为,以色列正在挤压加沙的人口,希望他们退出此地。等人口少到一定程度(比如三五十万人),可以利用某个事件,或找个理由,把这些人迁移到约旦河西岸,或者直接全部并入版图了。

这大概是加沙的长远未来吧。
当然,如果以色列以后失去西方的支持(最快可能在三五十年后),有可能就被周边阿拉伯国家给灭了。那时加沙又将成为阿拉伯人的土地。
不过写到这里已经越来越虚,就不再多说了,但这次以色列肯定是要吃掉加沙一块。
OK,本文谈的是以色列消灭哈马斯决不仅仅是仇恨那么简单,而是这关乎以色列的生死存亡和长治久安。以色列无法承受长期战争的巨大成本,所以必然在几个月内解决问题,这也有利于美国的全球战略。为了增加安全感和实力,以色列仍将继续扩大版图。
如果以色列能快速解决哈马斯,则有利于美元,不利于黄金和石油。
当然,有利于美国的未必有利于其他国家。本文是从以色列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充分了解以色列的想法,有利于其他国家来制定政策。
关注本号,阅读往期精彩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