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有三重意思:月亮的产生;年轻人的创造性;在海内外华人科学界普遍为外国人想法所指引而热衷献身于动手的情况下,出现众目睽睽的想法,即使尚待证明,也犹如“平地惊雷”】
中国社会普遍搞错了一个基本事实,误认为中国人在科学上不擅长动手做实验、而擅长动脑提理论。
近现代的科学显示:以上谬论与事实相反。
这种错误想法有历史原因:现代科学进入中国的时候,中国经济差,建立实验条件跟不上当时科学发达国家。
这一谬论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历史上,中国只考文科作文,业余作诗也得到发扬光大,缺乏实验科学传统。
以上原因导致中国科学界、教育界长期和普遍的焦虑,从而形成没有经过检验的瞎说:中国人擅长动脑,不擅长动手。
不需要实验条件的纯数学界出现陈省身、华罗庚,理论物理界出现杨振宁、李政道等早期杰出科学家,也导致社会更加相信原来的瞎说。
我第一次能够与杨先生谈话,就问了这个问题:您说中国人做实验不行,动脑行。我在生命科学的观察正好相反,是因为学科不同?
杨先生明确回答:我没有说过中国人做实验不行、动脑行,我只说过我自己的特长不在动手。在物质科学研究中,华人也是以实验为特长的更多。
近几十年来,无论在海外,还是在国内,擅长动手做实验,在外国人提出的想法指引下做很多很好的实验,成为普遍现象。
而在科学界动脑筋不仅人少,而且有人公开抨击动脑筋,认为“想法贱”(ideas are cheap)。有些人要求年轻人投入大量时间和苦力,不注重培养思维、不鼓励思考、不鼓励有想法。
践踏科学的思考,与中国投入科学的经费增加相结合,产生一些把中国当成印钞机加血汗工厂的“群殴项目”。大科学项目有时是合理的。而鱼目混珠、以劣充好、顶着“大科学项目”名分行因为自己江郎才尽而反过来要消耗国家更多经费之实,是“群殴项目”,不是真正应该做的大科学项目。
在这样的背景中,有少数科学家坚持科学的基本价值观、基本原则,努力动脑。这才是中国科学的希望。
而所有不必要、不合理的群殴项目,终有一天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无论其主持人忽悠、赖皮的能力有多强。
2023年11月1日,加州理工学院地球与行星科学系的一位华人博士后袁迁在《自然》发表一个令人惊讶的假说。
虽然它目前并非定论,但假说的新颖性、年轻人的创造性令人拍案叫绝。
月亮是如何形成的?
一个主流看法是:四十五亿年前,某个失踪的行星,在地球形成过程中,与地球相撞,撞出去的部分形成月球。
这个看法,自然引起一个问题:失踪的行星自己到哪去了?
人们用希腊神话的女神Theia命名这个失踪的行星。Theia是巨人,而且是月亮女神的母亲。用她来命名失踪的行星恰如其分/名副其实/惟妙惟肖(因为作者语文不及格,不知道用哪个成语恰当)。
已知地球表面一千公里以下,有所谓LLVPs(large low velocity provinces),在非洲和太平洋底下各一个,每一个的大小超过月亮。
袁等提出:Theia撞击地球,让地球分离出去一部分(这部分也含有Theia撞击地球产生的物质)形成月球,之后留下的Theia,一开始是散在地球上,后积聚成为LLVPs。
(图片来自袁等(2023)Nature)
袁迁在2019年参加母校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学术会议产生的想法,2021年开始投稿,被接受发表过程颇费周折。
还有一些人不放弃对于LLVPs的其他解释(以前主要看法LLVPs是海洋板块的“坟墓”)。对于它们是否就是Theia也有待证明。
袁迁本人也强调仍然是“hypothesis”,欢迎更多人进一步研究。
如果袁错了,也是理性思考可以出现的问题。而不过是他和几个人的研究,并不消耗什么。
如果他对了,那么......
如果
如果
如果不止一位华人,而是海内外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能够提出科学的想法,影响或指导某些科学领域的研究,用脑、而不是用钱来推动和指引全世界的科学、或某个领域、或某个局部方向、具体问题的研究,中国人的科学水平就是跃进了一个层面。
不是说不用动手,当然实验科学都要做实验,但需要纠正华人科学界倾心动手用钱,不热爱用脑用心的研究风气。
加州理工学院制作的解释这一工作的视频见:https://youtu.be/k4dQW_fUgik 
Nature原文:
袁迁,武汉的中国地质大学工学学士和博士,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地球动力学博士,加州理工学院地球于行星科学系博士后。
合作者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加州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