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今天聊一部刚上映的新片——
《拯救嫌疑人》
这片子也是早在上映前就开启大规模点映了,所以如果我们点开豆瓣评论区可以看到现在里面吵得很厉害。
喜欢的说全片充满了反套路的反转,紧张刺激;不喜欢的说这种反转本身就是一种套路。
有的人夸它讲述了女性作为主体的故事,是真正的女性主义;但反对的人说这不过又是一部营销女性题材的诈骗电影。
这些极端相悖的争执似乎都在隐隐透露这是一部非常复杂的电影,因此才会让每个人都能看到不同的角度,进而引发现在的局面。
但真的是这样吗?看完全片后我觉得,就这部电影而言,似乎没有什么可值得争讨的。
一.
这片子改编自一部韩国电影《七天》,它的内核是讲了一个母亲拯救被绑架女儿的故事,而形式上则借用了悬疑片的外壳。
既然是改编,那最重要的自然是“改”的部分。
张末导演这版最大的改动是在故事内核上,她在原版一个以复仇为主的暗黑底色上加入了太多温情色彩,但这两者之间又处理得很割裂,于是片子就显得不伦不类。
同时在形式上,原作本就备受诟病的反复反转的毛病,她在改编时不仅没有祛除,反而还变本加厉了。
这两者相加就组成了这部电影几乎全部的问题,也是我不喜欢它并且觉得没什么好吵的原因。
先说形式上的,它犯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想当然地认为:悬疑片就等于反转。
反转的存在是有条件的,较常见的悬疑片编写方向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能够做到编剧和观众视角的平行,编剧在前面埋下草蛇灰线,最终解谜的时候让观众感受到智商上被碾压的快感,算是一种迟来的意料之中;
另一种则在意料之外,但最终真相的揭露应该让观众感受到“情理之中”,理解的同时又能留有余味,这对塑造凶手的立体形象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好看的悬疑片都是这种。
但这部两种都没做到,它盲目追求意料之外,于是最后呈现的就只是为了惊奇而出现的反转,但反转后又没有给出情理之中的解释,导致我们看完后只能带着满脑的“为什么”离开影院。
比如说惠英红饰演的林老师在女儿被杀时没有接到她的求救电话,最后电话自动转入语音信箱,她也根据录音得知了真正的凶手是谁。但这么明显的一个bug在查案的时候难道没有一个警察发现吗?
与检察长合谋的警官为了掩盖检察长儿子可能犯罪的证据到了第一现场去清理血迹和脚印,却没有打开死者的手机看一眼吗?
还有纳吉的定位更是完全的工具属性,剧情需要有这么一个“凶手”混淆视听,完成后面揭露真凶的反转,于是他就在调查的时候突然闯入了视野,履行完自己的职责之后匆忙下线,而对他以及他背后真正真相的所有解释都用他有精神疾病,所以“忘掉了一切”含糊带过。
还有对嫌疑人丹温的写法,前面极力侧面渲染他是一个热爱宠物的人,又调动所有信息将他塑造成一个可怜的、完全不知情的被诬陷者。
但最后反转出真正的凶手就是他时用的方式是:丹温拿着食物去逗弄路边的狗,突然间眼神发狠将狗脖子上的项圈拎起,在狗即将窒息的时候又把它放开。
这段虐狗戏的出现对这个人物有任何帮助吗?没有,它只是一个奇观的展现罢了,符合的是很多人对一个纯善好人阴暗面的预期,并且丹温在最后的强奸戏里也只是作为奇观的一个符号,对哪方面的塑造都没有更深入的意义。
所以说,这些所谓的反转都是没有前史、没有铺垫,也没有后续价值的,它更像是编剧拍脑子突然想出来的情节,而这样的编写方式无疑是不够尊重观众的。
真正动了脑子的是前面那一场张小斐饰演的陈律师找到凶器的戏。
这场戏里,她从汽车零件缓慢沉入机油中猜测到了黏土同样可以作为封闭凶器的容器,而死者是一名雕塑系的学生,黏土在她家里随处可见。
其后,她又借助之前警察凭经验推断出的二人搏斗的场地和动作,重新还原现场,寻找凶器在刺死死者后落入哪一块黏土的可能,最终在黏土中找到了凶器。
这场戏起码是环环紧扣,用到了各种知识动脑子思考的,只可惜这样的戏,在这部悬疑片里也只存在一两场罢了。
二.
以上只是形式上的敷衍,它更大的问题还是在内容上。这部片的主线应当是陈律师的女儿被绑架,她一边遵循绑匪的意愿为嫌疑人丹温翻案,一边救自己的女儿。
但导演在主线之外又塞了太多的支线表达,让整部电影显得混乱冗余,根本无法指挥。
比如它借助纳吉去讲检察长的腐败——纳吉是检察长的私生子,他看到儿子满身是血回来后马上动用权力帮儿子脱罪——看似是要直指政府之间的黑色势力无可撼动;
它反复提及死者在死后如何被不良媒体诬陷造谣成援交女、吸毒女,这看似是要控诉当前社会的媒体和传播环境。
这些戏不能说没有必要,但它们的出现完全干扰了主线的进程,况且它们又只被一笔带过,在其上没有附加任何的情感价值以及主题上的升华,最终只导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还有几处拍摄女性的部分,更是一些废笔。
一处是开头表现陈律师和女儿在浴缸嬉闹的戏,这段戏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传达母女之间的温情,一个是交代母亲因为工作丧失了很多陪伴女儿的时间。
但导演偏偏要反复强调拍摄母女二人的大长腿,还要把大长腿从浴缸里伸出来做一个特写。
另一处是最后还原的那场奸杀戏,女性被男友偷灌了毒品,门没关晕睡在了沙发上。
于是电影用主观镜头摇晃着拍摄她穿着包臀的白衬衫侧躺在沙发上,视觉上仿佛下半身什么也没穿,身体摆出S型曲线,偷偷闯入她家的丹温看到这一幕,按耐不住自己的兽欲试图强奸她。
我很难想象张末作为一名女性导演意识不到这样拍摄传达出的背后意味,电影里反复用台词强调“那些无良媒体的造谣杀了这个女孩第二次”,难道这样一段奸杀戏的呈现不是杀了她第二次吗?
正是这些没用且没必要的内容给的太多,电影反倒把真正需要展现的东西给忽略了。
比如它的主线剧情,陈律师必须要在七天内找到为嫌疑人翻案的证据才能换回女儿,这就是一个很好作文章的事件。
但电影却把这一部分处理得如此平淡,女儿被抓仅仅成了一个背景,为嫌疑人翻案时她面对着外人的质疑、友人不在乎的态度,甚至在遇到没有证据的困境时都情绪稳定地应对。
一个母亲的孤注一掷以及被逼到绝境时的爆发在办案时都是没有体现的,唯一一场山上的暴雨戏里,逼出了她的歇斯底里,但这次爆发的前提也是因为女儿过敏她来山上送药,却被绑匪怀疑她向警察泄露了绑架这件事,跟办案毫无关系。
整部电影里办案是办案,救女儿是救女儿,这两个本应紧密相连的剧情在这个剧本里是断裂的,两处的情绪不相融,得到的反馈自然也大打折扣。
在最后,为了彰显女性和母性,电影又画蛇添足地添加了一段林老师和小女孩的独处戏。
林老师是绑架案的主使,为了逼迫陈律师帮她释放出嫌疑人丹温好让她自己亲手复仇,她买通人绑来了陈律师女儿。
在二人短短几天的相处里,林老师对小女孩很好,而小女孩也自然而然地接纳了林老师的好意,甚至最后在林老师犹豫的时候主动吃下了安眠药。
这一段被拍摄得如此唯美,是在用一种浪漫主义的色彩来凸显母性和女性的,但在我看来,这段的添加成为了这片又一个败笔。
我不去讲具体哪不好,因为我既不是母亲也不是女性,多说多错,我只用原版的一场戏和这一段做一个对比。
原版的剧情里,结尾处律师在和死者母亲聊天中,猜到了是她绑架了自己女儿的事实。
此时女儿冲着她跑来,她惊慌地把女儿揽进自己怀里,侧身背对着死者母亲的方向,这似乎才更应该是一个差点失去了女儿的母亲面对绑架自己女儿的人的态度。
这样的表现方式或许不够温情脉脉也不够浪漫,它也不足以支撑起国产改编里最后陈律师带着女儿去祭拜林老师时说出的那句金句台词“妈妈和孩子是世界上唯一分享过心跳的人”。
但它对感情的把握才更细腻、更真诚,而不是一味地煽情和上价值。
不是吗?
配图/《拯救嫌疑人》预告、《七天》
音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