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鸣
来源:鸣金网(ID:mingjin-wang)
中央带头砸碎铁饭碗,传递信号非同小可
铁饭碗,也不铁了。
这一次,中央带头开始缩编。
据中国机构编织网最新信息显示,1012日,中央一连发布了5则通知,涉及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央行、社科院和卫健委五大部门,其中央行有30个行政编制和6名局级领导职位被核减。
这可不是一次寻常的动作,这是近三年来中央对直属事业单位最大的一次调整。
特别是,虽然近几年各地方都在缩编,可地方砸的多是“准铁饭碗”,也就是数量庞大的编外人员。
中央不一样,直接对正式编制人员这类“铁饭碗”动手,而且一上来就连局级领导都不放过。
更何况,今年3月,中央专门下达了铁命令,从中央到地方,都要统一执行精简5%编制的目标。
全国自下而上的全面精兵简政,可能真的要开始了。
该来的,跑不掉。
这几年,关于地方砸碎铁饭碗的声音层出不穷。
就在108日,湖南多地披露了编外人员清退工作,一个县的卫健教育系统各清退了500人,还有1038名被清退编外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光是今年,就有黑龙江哈尔滨、江苏徐州、陕西延安、安徽合肥等地开始动手,发布了明确的精简编外人员目标,坚决不再供养“吃闲饭的人”。
图片来源:城市财经
最具代表性的,还得属山西,这个经济水平常年位列全国倒数的省份,是全国第一批开展编制改革的地区。
2020年开始,山西对太原市娄烦县、吕梁市石楼县、晋中市榆社县等6个人口不足20万的小县大幅精简编制,不是对编外人员挠痒痒,而是大规模砸碎真正的铁饭碗,遭遇的阻力难以想象。
图片来源:城市财经
但却很快收到了奇效,太原娄烦县节约人员经费3410余万,运行经费约990万。吕梁市石楼县更是显著,节省了5000多万的开支,人员经费减少了2200多万。对于一年财政收入仅有10亿上下的小城来说,这样的节流成果都抵得上当地大型企业一年的税收了。
山西尝到甜头后,更多小县城也开始了,忻州市河曲县在两年时间里,78%的事业单位被整合,66%的事业编制被核减,36个单位减为22个,135名领导留下114个,原来1964个编制就剩下659个,一年节省开支1.33亿,相当于当地财政收入的1/10,正常该完成的事效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提升了,足见当地当初白白养了多少闲人。
山西通过大力精简编制,才发现个别地方的编制之多,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有的县城市区常住人口不到10万人,市中心不过两三条街道,一个小小的交通局就有100多号编制,更是有一个家族十几号人同在里面有编制的怪事,简直成了自己家里人开设的交通局。
这些不过是各地为了拼抢铁饭碗而衍生出来畸形的冰山一角,山西绝不是个例。
中央和地方,为何要大张旗鼓,开始砸碎铁饭碗?
核心原因就一点,这三年太难了,财政缺钱到了相当严峻的程度,再也供养不起这么多吃闲饭的人。
尤其是去年,包括广东、上海两大国内最有钱的省市,都发生了财政赤字,自给率没有一个达到100%自给的,都得依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可就算国家再有钱,也不可能填补地方所有缺口。
统计数据显示,中央一般公共收入预算,顶多也只能弥补地方一半的缺口,而且显然不会全部用到这些地方。
也就是说,地方必须得依靠自己站起来!
但现实是,地方收入别说自给自足,多年累积下来的地方债,一年的收入可能都不够偿还银行利息的,包括城投债在内的规模,保守估计都在70万亿左右,大批地方企业都被拖累。
今年以来,为了疏困地方这种三角债问题,中央松绑地方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不到半个月,至少13个省市已发行超5300亿债券,形势紧迫可见一斑。
10月24日,中央又批准了四季度增发10000亿特别国债,而且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
所以,国家砸碎铁饭碗不是告一段落,而是才刚刚开始。
有研究数据表明,从2010-2020年间,全国共有1507个区县的人口发生持续收缩,占比近一半,覆盖全国46%的国土。
龙瀛团队:2010-2020年人口收缩的县区市,新疆数据暂缺
同时,有约100万个自然村消失,有些是人口迁移的原因,其余多是被吸收合并了。
有专家预测,未来10年,全国从村到镇,再到乡镇和县城,削减30%以上的正规编制,都不会对地方开展工作造成影响。
但更多人觉得还是太保守了,留下一半铁饭碗也绰绰有余。
千山万水总是情,给个“好看”行不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