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北美崔哥” 
1971年,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乒乓外交开启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回顾这段历史,仿佛是一场幽默的冒险故事。当年的小学一年级生、美国居民以及一位名叫麦克李的华人,不仅亲历了这一事件,而且成为了推动这一外交历史的主要角色。
1971年4月10日至17日,参加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的邀请访问中国,打开了隔绝22年的中美交往的大门。
在第三十一届乒乓球赛举行期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曾向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表示,在比赛结束之后,希望到中国访问。消息传回北京,外交部和国家体委联合起草“关于不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的报告上交总理,认为邀请美国队的机会尚不成熟。4月4日,总理在报告上面批注“拟同意”。
1971年4月6日,比赛已接近尾声,毛泽东主席断然改变原意,作出决定,嘱告外交部以电话通知在日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负责人,正式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我国。
在尼古屋的世乒赛上,美国的乒乓运动员科恩上错了车,竟然坐到了中国队的大巴上,与庄则栋相遇,从而拉开了乒乓外交的序幕。这个小插曲在大陆传开,成为了一个可能打破多年僵局的契机。毛泽东主席随即邀请美国运动员来中国,用小球博大球,正式开始了乒乓外交。但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个大背景下的乒乓外交会得到世界的响应,以及会不会买单。
那时,中美之间的外交关系已经冰冻三尺,已经断交多年。然而,通过这个看似小事件,一个运动员上错了车,却受到特殊礼遇,中国领导人预感到了大事件的发生。这个小冰山角尖,也许是打破多年僵局的契机,于是乒乓外交正式开始。
澳大利亚也受到了中国的邀请,但由于政府不支持与中国建交,澳大利亚队员最初不愿前往。然而,一个聪明的澳大利亚外交官,保罗·平克维奇,对澳大利亚队员提出了一个机会,将他们引向这段历史。
保罗告诉澳大利亚队员,乒乓外交非常重要,这是他们成名的机会,只需要答应,一切都会安排妥当。于是,队员们答应了,向中国出发。这个小小的决定改变了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外交历史。
1972年12月21日,中澳建交,比中美建交早了7年。这一系列事件,包括一个运动员上错大巴,一个聪明的外交官和一个机会,最终解锁了中澳友谊的五十年历程。
这段乒乓外交历史中有许多有趣的细节,如英文广告口号“要想活得长,就打乒乓”,以及澳大利亚队员在中国的经历。这一历程的幽默性和重要性,让我们不仅仅记住了乒乓外交的发起者,还记住了那些默默无闻的参与者,以及他们对中澳友谊的贡献。
在乒乓外交五十周年之际,我们应该感谢那些参与其中的人,他们不仅让乒乓外交成为历史,也让中澳友谊不断发展壮大。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即使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体育外交也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为不同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搭建桥梁。五十年来,中澳友谊在乒乓外交的框架下稳步前进,为两国的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