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动物凶猛” 是我们的新朋友,她丰富又励志的教育经历(从国内双非大学到英俄两国留学,再到国内TOP2大学)让她在跨文化交际和教育等话题上有着深刻的思考和输出。
留学期间,她结识了一位生于中国、被生身父母遗弃、最终被领养到英国华裔女孩,今天这篇文章,她想和我们讲述这个女孩的故事。
襁褓中的幸与不幸
1996年中国中南地区某城市,一个机械工厂的女工在公寓楼梯间发现一个弃婴,她当时被放在一个篮子里,篮子里还留下了一张结婚时才会张贴的红“”字。
发现弃婴的女工和丈夫面对篮子里的女婴不知所措,他们也想过要不要收养这个女孩,但那时正处在中国
计划生育政策
最严苛的时期,女工和丈夫已经有了一个孩子,不能再有第二个孩子了,所以他们只得把这个弃婴送往省会的第一儿童福利院。

*1996年,捡到Lydia的女工怀抱着Lydia
几个月后,一个英国男人和一个美国女人来到了这个福利院,决定领养这个11个月大的女婴。这对夫妻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背景审查、申请手续流程后,带着这个婴儿回到了英国,并为她取了英文名Lydia(化名)
Lydia在英国南部一个小城慢慢长大,她的养父母在收养她后的第三年,又来到当时的那家福利院,再次收养了一个中国女孩。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外国夫妻收养的第一个中国孤儿如果是健康的,那么第二个孩子就必须是有残疾的。Lydia的妹妹是一个智障儿童,她的智力发育永远停留7岁的水平。
我与Lydia的初见和友谊
我是在伦敦读硕士期间认识的Lydia,她是我同项目的同学。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我一度确信她就是中国人,应该说,她比我见过的其他中国留学生,都
更像中国人

Lydia长得很像典型的中国学霸高扎马尾,露着额头,160上下,戴着高度数眼镜,偏黄黑色的皮肤,不施粉黛,穿着运动帽衫,神色严肃认真
在第一天的硕士项目见面会上,教授们引导我们讨论对跨学科(inter-discipline)的认识,Lydia每次提问都高高举着手,然后站起来对答如流,让我想起了赫敏的样子。
*电影《哈利·波特》,哈利和赫敏
“真希望我的口语能和她一样好,她应该出国很多年了吧”,这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
见面会结束后,我主动找上了她,刚开口说“你英语好棒啊,是不是……”,就被Lydia打断了。她用英文告诉我她不会说中文,看出我在疑惑,她解释说自己是ethnically Chinese(中国族裔),但是被英国家庭收养的。随后,不等我再寒暄,便匆忙地说自己要马上去图书馆读文献、做预习了,拿着一杯咖啡、背着大书包,很快消失在学生之中。
在后面的上学经历中,我逐渐发现Lydia对我有一种既好奇又疏离的倾向。我们硕士项目里的中国留学生很少,在很多课程里,我是唯一的那位。某次聊天中,Lydia告诉我她非常爱吃中餐,尤其是火锅,这个话题对身处异国的我来说也是极强的诱惑,当即一拍即合,去中超买食材,在我宿舍自制火锅解馋。
这一次约饭让我们成为了朋友。我得知,Lydia可能是她家所在小镇上唯一的亚洲人,镇上只有一家并不正宗的中餐馆。Lydia从小就非常爱吃中餐,尤其爱吃辣。这让她那对根本不能吃辣的养父母非常吃惊,因为Lydia在被收养时还是个没断奶的婴儿,这种似乎刻在基因里的饮食偏好让他们觉得费解。
Lydia向我转述她养母对此的解释:因为你出生在一个无辣不欢的地区,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适应这种味觉了。
*为保护Lydia隐私,本文没有公开她具体的出生地,但看到这儿想必大家也能猜到大致范围了。
当她看到我放在桌上的护照,便告诉我,她也有过一本中国护照,那是她的养父母为完成中国官方收养流程而给她办的。护照上还有一个连名带姓的中文名字,那个中文姓氏是孤儿院统一给孩子们取的。当然,随着被领养到英国,她自然转为英国籍,后来也因为养母有美国国籍,从而获得美国护照。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国籍、种族和身份认同,可以是完全不同的。
当Lydia向我讲述这些细节的时候,尤其我正处在距离家乡千里之外的伦敦,吃着味道勉强凑合的火锅,听着一个俨然中国面孔的同龄同学,用posh的英国口音,提到我很熟悉的中国省份和地点,这是一种很奇特的感受。
在硕士项目的第二年,我们一起去了俄罗斯莫斯科,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换。在更长时间的交往中,我渐渐钦佩于Lydia的才气。她语言能力很强,英、法、俄语都很流利,对政治、历史、文学、艺术有很强的兴趣和天赋,能对各国经典文学作品侃侃而谈。我们有许多共同话题。
Lydia告诉我她一直在写小说,背景以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俄国/苏联为背景,已经有几十万的成稿了。我问她有没有学习中文的想法,她说,在她11岁的时候,一度特别想回到中国,寻找她的亲生父母,那是她对中国兴趣最浓的时候。但因为各种原因,她的寻亲计划搁浅了,她自己后来也有了更感兴趣的东西,现在她有太多想做和需要做的事情,已经没有时间学中文了。
*交换期间摄于俄罗斯莫斯科
不过她对中国的文化并非一无所知。她阅读过有关中国的书籍,有的涉及历史政治,有涉及中国家庭,有的涉及计划生育。她觉得自己被亲生父母遗弃,应该就是计划生育的原因,“我知道有的中国人更喜欢男孩,因为计划生育,没有办法而抛弃女儿”,她看着我说。
在当时的情形下,我无法直视她的目光,我能感受到她期待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对她出生被遗弃的经历作出某种解释,但我又担心不准确的回复会伤害她。
于是我只能说,“确实是,不过人们放弃抚养自己的孩子的原因,也许是复杂的。” 仿佛是自动化身为一名中国外交形象大使。
我在英国遇到的其他中国同学,也会好奇地向我打听她的情况,当得知Lydia是被收养的,他们往往会表现出毫不遮掩的惊羡。很多甚至会说“多好啊,我希望我也被收养”。因为在英国的中国留学生群体十分庞大,很多人都是试图“留”在英国工作,但机会却很少。所以当他们看到一个外表俨然是中国人的女生,但实际上是英国公民时,产生了一种“虽然没有生在罗马,却在襁褓中被命运选中带到了罗马”的羡慕。
但我和Lydia接触得多,也知道作为一名亚裔生活在英国,并不是很多人想象得那么完美。Lydia内心深处总有一些身份认同的痛苦,和社会主流人群之间也有着隐形的鸿沟
*留学期间摄于英国伦敦
比如Lydia的俄语老师坚持认为,她学习俄语遇到瓶颈是因为中文的语言体系和俄语不同,即便在她解释过自己是英国人后仍不能理解,依然坚持把她当成中国留学生或二代移民来给出学习建议。俄语老师语气里的不耐烦,会让她从课上嚎啕大哭而冲出教室。
比如Lydia经常在Facebook上发帖,公开讲自己在生活中被歧视的经历。她曾在公交车上被一个白人男性套近乎似的询问 “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英国生活是一种什么感受?”,Lydia当即大怒,并发了长帖:“为什么就没有人会问一个陌生德国白人男性在英国生活是什么感受呢?明明我就在自己的国家,我的父母也都是白人,但我从小到大却总会被当成外国人对待,有人能懂我这种感受吗?”
在Lydia诚实坦然地和我分享这些心事的时候,一方面我很感激她对我的信任,另一方面又开始心虚——初次见面时,我默认她是中国留学生,会不会当时也冒犯到她了呢?
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找补:“也许公交车上的白人男性只是对你好奇而已。”
Lydia却斩钉截铁地认为那是非常愚蠢的行为:有200多个国家的公民在伦敦生活工作,伦敦的英国人甚至还不到50%只是从我的长相就断定我是哪国人,用这样居高临下的方式,问我作为中国人在这里是什么感受,这就是种族主义!”
我一时语塞。因为我自己对伦敦的多样化还在探索阶段,我很享受别人对我的好奇,也很乐于分享作为一个“外国人”来到伦敦的感受和印象;同样的,我也经常询问别人来自哪里,在这个过程里,并没有发觉任何不妥。
但我从Lydia在Facebook上的言辞之间得到一个讯息:我是绝对不能说她太敏感的,这会更加让她感到冒犯和刺激。
在后来的学习生活里,我逐渐地理解了Lydia的那份“敏感”。即便处在后冷战时代,西方国家对于中国、俄罗斯这样的国家,还是有很多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的。尤其在一些涉及到政治、国际关系的课程上,不可避免要提及中国。在我是在场唯一一个中国人的情况下,无论是否自愿,或多或少都会被视为中国代表。同学们投来的意味深长的一瞥一笑,社交网络上夸大的中国负面新闻,日常谈话中对于中国的一些略带讽刺的玩笑,加之于一个身处西方的中国人身上,都会变得有重量。
Lydia作为一个除了种族外和中国毫无关联的英国公民,从婴幼儿到成年人,每个时刻都在承受这种别人无法理解的重量,她只会比我更加割裂无所适从
大洋彼岸的童年和青春期
Lydia的父母在英国是中高产阶层,都是很有学识教养、通情达理、平等开放的人。爸爸是一位航天工程师,业余喜欢画油画和素描,经常给妻子和两个女儿画肖像画;妈妈是一位兽医,对于动物和孩子都有无尽的耐心和爱。
*Lydia爸爸画笔下的妻女
Lydia的父母在她小时候从没有对她说过“你是被收养的”,他们用西式的教育方法,给她很多的爱和关心。所以Lydia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和妹妹的“特别之处”
一直到开始上学,同学大多都是典型英国家庭的白人孩子,面对同龄人频繁的询问 “你是哪里人”“你是从哪里来的”,以及生物课上学习到的生殖遗传知识,Lydia才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不同
即便后来她来到伦敦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上学,认识了和她一样黄皮肤的亚洲孩子,但自己和亚洲移民相比,情况似乎也不一样——自己并不会说中文,文化、生活习惯甚至口音都完全是英国人,虽然爱吃中餐但却不知道中餐是怎么做的。在“纯种白人”“纯种中国人”之间,Lydia逐渐产生了身份认同危机,在填写表格时也会在族裔一栏迟疑,不知道自己应该在“英国白人” “亚洲-中国人” “亚洲-其他人” 等等不同的选项里选哪个呢?似乎选哪个都不准确,选哪个都和这个标签定义的大多数人群格格不入。
在青春期的某个阶段,Lydia为了不被孤立或歧视,还曾试图向人们证明自己的英国属性弱化自己的亚洲属性。比如在说英语时,会刻意发出字正腔圆的英音,以强调自己不是移民;比如化欧洲白人女孩流行的妆容(夸张的眼线、眼影、修容、浓妆);比如甚至会为了融入社群,违心地加入白人针对亚洲人的歧视和嘲笑。
*在Lydia青少年时期流行的欧美妆容
但Lydia心里总会隐隐作痛,她把这种现象称为
“内化的种族主义”
,具体指一个少数族裔,长期在白人为主的文化中,时常承受
种族主义
甚至
种族歧视
,便很容易产生
自我厌恶、自我贬抑、渴望自我白人化
的心理变化和行为特征。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跨种族收养的孩子身上,也很常见于1.5代或二代移民的青少年时期。

Lydia的父母很有爱,但他们作为“根正苗白”的白人,毕竟从没有体会过做少数族裔的感觉,所以Lydia所经历的这种“心理错位”,她的父母统统没有预想过。
在Lydia告诉父母自己经历了种族歧视时,她的养父母十分惊讶,他们对女儿说,也许是你太过敏感、会错意了。这种“安慰”更使得Lydia感到失落。长期作为少数族裔已经让她积累了大量的不适,鼓起勇气向父母倾诉又不被理解,这种落差,一度使得他们的亲子关系出现了小小的危机。
但好在Lydia的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和虚心,他们还是慢慢地理解了Lydia的内心和少数族裔的困境,重新成为了她坚强的后盾。Lydia的养父母一直积极主动地提供接触中国传统的机会,比如带她去吃中餐庆祝中国节日,Lydia的小姨嫁给了一个中国男人,也给了她更多接触中国文化的机会。
但Lydia也坦言,自己和中国族裔的孩子的差异,可能永远不能弥补。在英国有很多二代中国移民,也就是British-born Chinese,他们虽然出生长大在英国,但通过自己的家庭,自动继承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联系;Lydia则是除了自己的种族基因和中国有关,文化上完全是一个英国人,对中国的理解、对自己的人生经历的理解,都要靠她自己艰难地探索
Lydia对自己被抛弃、被找到、被送去福利院、以及被领养的细节,并非一无所知。她说红“”字这个细节让她非常触动,使她更加坚信她的亲生父母已经尽力在表达对女儿的爱了,把女儿遗弃在工厂宿舍的楼梯间,或许也是想为她谋一个好出路。
*Lydia婴儿时期的照片
Lydia告诉我,后来她的养父母也通过福利院,打听到了捡到Lydia的那位女工,并在她9岁的时候,全家一起去了这位女工的家里拜访。这位女工做了饭招待他们,还给Lydia编小辫,带她们本地一日游,最后说,如果不是计划生育政策,她和丈夫可能就自己收养Lydia了。
——这句话一直深深地留在Lydia心里,每当看到关于中国放开计划生育政策鼓励三胎的新闻,她都会忍不住幻想:如果当年没有计划生育,可能亲生父母就不会抛弃她,也许她会被女工收养,那她的人生就会被改写,那么她还会是今天的Lydia吗?
Lydia曾说,每当她和英国朋友们提到自己被收养的人生经历,对方总会同情地拥抱她,并怜悯地说一句“I am so sorry”。但实际上,她现在已经完全不想追查亲生父母是谁,也不觉得回到中国、尽力融入中国社会能让她感到满足了。来自养父母的爱已经让她接受了英国就是她的国家,被他们收养是她命运中最大的幸运。
毕业之后,我和Lydia一直保持着联络。出于对国际政治和社会平等的关注,她去了美国华盛顿的一家独立媒体做调查记者,同时她也在给一个人权组织做自由供稿人,还加入了一个东亚/东南亚裔的线上社群组织,在上面发表了很多文章。她的生活一如我初见她时那般充实忙碌。
Lydia给了我很多启发。我知道,她一直为反种族主义做出了很多努力,就好比她毫不介意我讲述她的故事,因为她也渴望着,她独特的经历能让阅读者对种族、身份认同、文化属性等等议题产生新的认知,消弭某些可能存在的偏见与伤痕。
独特历史时期下的独特社会现象
最近几个月,我经常会刷到中国的孤儿被欧美白人家庭收养的短视频,比如其中一条的内容是:
一对在农村砖房的中年夫妻和远在大洋彼岸的常青藤名校的女儿,时隔二十年第一次视频见面,语言不通、画风迥异,亲生父母张口就是声泪俱下,而女孩在屏幕的另一侧平静地用英语说:“不,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带我来带这个世界上,我现在很快乐……”
这些短视频下,几乎都是来自中国网友的羡慕。有人说:“这些孩子非常幸运,如果没有被带走,大概率最后会进厂打螺丝”,有人说:“这些孩子的亲生父母如果知道她们现在过得那么幸福,不知作何感想”,有人说:“我也好想被收养啊”,还有评论会借题发挥,对比中西的家庭观念、亲子关系、教育模式等等。
跨国收养,可以说是独特历史时期下形成的特殊社会现象。1992年,中国政府出台了一项法律,允许外国人收养孤儿。法律颁布的当年,外国父母收养的中国孩子只有200人,到1995年增加到2500人左右,而到了1999年,这个数字增加到将近5000人。在所有被国外夫妻收养的中国孤儿中,大概70%左右的孩子被美国夫妻收养,而英国是跨族裔收养率最低的国家。
国家政府对于外国人收养中国儿童也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和标准,包括申请人必须符合年龄、身体健康、无犯罪记录和收入等方面的要求,所以能从中国带着孤儿回家的夫妻,往往都是中产以上,学识、知识和阶层都超过本国平均水平。这些要求,当然是为了确保中国儿童未来的生活福利。
后来,被收养的亚洲儿童的人物形象,也逐渐进入了一些美剧和文学作品,如美剧《摩登家庭》中的越南儿童莉莉,《神秘博士》中的印度女孩莎库提,小说《千禧年系列》中的中国女孩林·天德,奥斯卡提名电影《雄狮》中的印度男孩萨落。这些角色形象往往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经历,反映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
*美剧《摩登家庭》,莉莉
随着国内生活水平和经济条件的提高、法律的完善、国民思想素质的提升,抛弃女婴、跨国收养的现象会越来越罕见。跨种族收养的孤儿注定不会成为一个很大的社会群体,但他们一直用温和且富有艺术创新性的方式分享他们的视角,帮助彼此克服困境,解除困惑,给世界增加一份诗意。
*Lydia在华盛顿参加的由跨国收养孩子组织的workshop,他们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声音
虽然Lydia在襁褓中失去了生身父母的保护,但多方的善意、爱心和包容都找到了她、跟随着她。
她的人生一直伴随着小概率事件,这些小概率使得她独特,也会使得她孤独。但世间百态,独特和孤独,有时候也是一种幸运。
撰文 丨 编辑部的新朋友@动物凶猛
责编 丨 深受触动的@晨希
PS. 碎片化信息时代,我们坚持做深度内容,倍感压力。欢迎在文章结尾给我们点一个【赞】+【在看】,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