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不假思所

舟山市“小岛你好”公共建筑与艺术装置国际设计竞赛
已于9月15日圆满结束,并于10月13日举行颁奖典礼。竞赛结果公布后获得了热烈反响与讨论,感谢各界朋友的关注与支持!

为更全面展现舟山小岛公共建筑与艺术装置精彩的设计方案,我们将对舟山小岛4个公共建筑地块及4个艺术装置地块的前三名设计方案进行详细报道,并邀请竞赛评委给予专业点评。
本篇将聚焦于4个公共建筑地块——花鸟岛·小礼堂、嵊山岛·小剧场、庙子湖岛·码头、庙子湖岛·餐厅,并特别邀请同时参与竞赛预审及终审的评委代表——山水秀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教授祝晓峰老师,对方案进行深入点评。
花鸟岛小礼堂赛道前三名
花鸟岛其形如展翅的飞鸟。岛上花草丛生,林壑秀美,“花鸟岛”因此得名。“爱情艺术岛”是花鸟岛正在打造的名片。夜幕下浪潮涌动,与海洋的脉搏共同平缓地呼吸。沿岸的涟漪惊动夜光藻,掀起一段犹如银河系旋臂般的遥远星光。在花鸟岛的海崖呷角处,陆地与海洋亲密碰撞之地,遗留的工业建筑化身为铭记重要时刻的人生灯塔,重温心弦扣动的时分。
地块面积:约3600m²
设计要求:小礼堂建筑将作为花鸟岛未来的地标建筑,提供重要的展示空间与活动场所。设计需在现状建筑基础上进行改造,保证建筑基底面积不变。
 第一名(并列)
 晏俊杰建筑设计(广州)有限公司 
天镜礼堂
水天一色的天境礼堂
<< 左滑查看作品
“天镜礼堂”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建筑。利用原有建筑形态,加入“水”作为设计的最重要的元素,将柱廊式的建筑与水元素交织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路径与景象:
路径——以圆形礼堂作为起点,穿越柱厅空间,连接天镜屋顶,最终到达观礼场所,并与花鸟岛的开阔景色融为一体;景象——建筑以柱廊作为空间的组织要素,与镜面水构成空间蒙太奇,创造出充满秩序感、仪式感、通透感、宁静浪漫的空间氛围。
“天镜礼堂”将人们带入一种静谧的境界,融合天空、水面、岩石和大海,创造出一个属于花鸟岛的独特活动场所。
该方案主要包含5个设计要素——
水天之路:屋顶是一个覆盖着镜面水体的宁静、开阔空间,仪式之路在其中穿过,对称的设计让镜面水体与天空的反射交相辉映,形成人工与自然结合的景象。
柱林:设计在原有建筑的空间基础上,将其外立面改造成柱廊结构,形成具有秩序感、仪式感的空间。
圆塔礼堂:礼堂充分利用原来的水塔空间,通过顶部和底部空间的改造,将光与功能引入圆形形体之中,营造出一个静谧、圆满的空间,让人内心获得平静与安宁。
草坪剧场:剧场在天然的地形中雕刻而成,由石头座椅和草坪构成,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
花海:在礼堂的周围营造一片自然风格的花海,将浪漫的气息从建筑延伸到大海。
点击查看获奖方案
 第一名(并列)
西安行止计画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牵头单位)+
上海合尘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长羽
长羽般的屋面整合零散空间,给予清晰的公共尺度
<< 左滑查看作品
花鸟岛·小礼堂场地位于花鸟岛北侧一条伸向海面的岩脊——外嘴头。岩脊向西可遥望百年灯塔,南端紧邻娘娘庙,北端指向佛手石。
场地上散落着四座构筑物,姿态各异,随着地形层层跌落。设计以一片羽毛形的长屋顶覆盖、连接它们,整合场地,并塑造灰空间。以完整的形态呼应建筑在此位置的标志性与公共性需求。
花鸟岛的原住民和新岛民可以在这里共同交流空间,大家对岛上的公共事务熟悉且关心,因而小礼堂兼顾了旅游服务和社区功能。长羽般的屋面整合了原本零散的空间,给予建筑了公共尺度,并在与岛名的微妙呼应中创造回响。
点击查看获奖方案
 第三名 
戴思怡、雷达、邱丰、杨洁
七巧小岛——花鸟岛 · 小礼堂
屋顶定义时刻,台地连接仪式
<< 左滑查看作品
小岛之所以特别,在于其“小”。每个小岛都拥有鲜明的个性,而当它们汇聚成群岛时,又共享了一种特性。因此设计更加珍视这种“小”的特质,并以“巧”作为主要介入策略,以激发每个小岛的潜力。
小礼堂的设计延续了总体概念中“集小成群”“巧于因借”的理念,利用场地地势,基于四座闲置民宅和基础设施而建,以清晰几何形式盘踞于岛屿山脊。
定刻:“纪念”是一种区分于日常的时刻。通过拆除、造顶,以不同的比例、光线、氛围塑造四个礼堂空间,界定出四个不同的纪念性时刻——幔廊为婚礼仪式的迎宾茶室或展览序厅,穹顶下的环厅是主宴会厅,圆堂则是一个亲密尺度的宣誓空间,凹形球形屋顶将音乐和誓词均匀扩散到礼堂的每个角落。
拟序:设计师通过动线的变化来理解“仪式”。四个礼堂通过台地相互连接,形成礼仪性序列。宾客由位于东侧道路接近礼堂群,到达佛手石后,回首便可进入迎宾幔廊,帆状的屋顶为仪式拉开序幕。沿着保留的墙拾级而上,即可到达宴会厅。序列尽端即可到达圆堂,宾客由端部进入,新人由正门登场。在仪式后,新人将从另一侧来到花亭接受众人的祝福后,随后返回宴会厅开宴。
重奏:这是一条平行于礼仪仪式的轴线,可供公众游客逐级到达海边的序列。路径和平台延续了挡土墙的线性形式,连接不同高度的观海休闲空间。作为场地照明重要元素的路径和扶手,与山脊上的弧线屋顶的灯光一起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点击查看获奖方案
点击查看获奖方案
ZHU Xiaofeng
"
半岛岩脊和海景形成了天然的纪念性,而娘娘庙和佛手石之间琐碎却不可移动的几个构筑物又似乎在消解它——这一矛盾成为本地块最具挑战性的难点,也让许多方案停留在纯粹和多元的挣扎之中。
比如,戴雷邱杨的方案通过多元聚落之间的起承转合来构成连贯且丰富的内部体验,呈现了较高的设计技巧,但在地景需要的整体性上仍然存在缺失。
行止计画+合尘和晏俊杰的方案都借助“屋顶覆盖”这一纯粹的建筑语言将多元化的线性聚落和实用功能统合在一起,完成了纪念性的塑造:
一个是长羽状的双坡屋顶,整体轻盈而有力;另一个是台阶状的无边水池屋面,在屋顶获得了连续又有节奏感的线形视觉和步行体验。两者也都有需要提升的空间——前者在较窄断面处的结构尺寸过大失调,需跟随屋顶尺度做相应渐变,后者屋面的长边过于厚实,使整体形象过于沉重,可通过构造方式解决。
"
嵊山岛小剧场赛道前三名
嵊山岛是我国东海最东边的住人岛屿。嵊山古称神前山、尽山,意为海山于此而尽,拥有“百年渔场”之称,“渔”是嵊山永恒的印记。这里曾为嵊山渔民的晒船场地,渔民在这里晒干渔船,晒去倦意。如今,这片场地将继续接受阳光的沐浴,转变成为小岛文娱的发生器,成为连接新岛民与老岛民的重要载体。
地块面积:约2000m²
设计要求:小剧场建筑应为新建建筑,需与周边区域风貌协调。小剧场可考虑室内、露天等多种形式。
 第一名(并列)
戴思怡、雷达、邱丰、杨洁
七巧小岛——嵊山岛 · 小剧场
顺应地势,曲折变化,顶地分离,凸显场地特征
<< 左滑查看作品
剧场地块位于嵊山岛南部突出的一块山崖地,崖顶地势平坦,三面环海,视野开阔;从海上看,山崖突出而高耸,气势非凡。
行望:从海面上望过去,设计师希望建筑像神庙或像灯塔一样,屹立崖顶并塑造从山崖眺望远处的大海和天空的体验。设计在平面上塑造了一条先抑后扬的流线,由广场到崖边,视角逐渐转折展开并逐渐开阔。这条流线从一个特殊设计的广场展开,随后经过顺应地形布置的三个特征各异的剧场。崖边剧场面朝大海,陆地剧场面朝老房子,中心剧场位于流线的转折处,中心剧场覆以屋顶,形制最完整。
牵拉:在中心剧场,设计将“顶”与“地”分开,只有纤细的柱子连接顶与地,屋顶似乎是被牵拉住的。在结构方面也进行了特殊设计,柱子落在与顶面水平高度相同的柱础上,柱础暗示了地面原本的存在。实心钢柱支撑起巨大的木结构屋顶,漂浮的屋顶与沉重的地面的对比强化了位于其中行走的人对地平线的感知。
新旧:场地上遗留有一处破败的老房子,设计将局部围墙保留,成为广场上的一段短墙。地面采用当地石材,不同的几何形在场地的中央汇聚,仿佛是不同时代的遗迹在这里同时出土;纤细的结构落在其上,似乎是为了保护这些遗迹。
点击查看获奖方案
 第一名(并列)
栖城(上海)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日光剧场
一个包裹起观演人群的魔毯
<< 左滑查看作品
场地有晒船场和十分优质的海景,周边也存在一些干扰因素,通过剧场建筑的视线设计,对周边环境给与不同的回应。这个剧场是一张魔毯,人群进入剧场后被卷裹起来,世界变得清静,只能看见舞台、海与天空。
设计将主视线引导向东南,以避开周边环境的干扰。这里是岛民的日出观景台,他们在这里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当演出开始,在落日和星空的背景下,观者与表演者,与光影、艺术、天海交融,形成一个浪漫的场景。
设计改造了场地入口的平房作为服务中心。游客通过一条下沉的甬道进入,登上台阶出现在舞台,这是个平行时空的转换门,每个到达剧场的人都可以是3秒钟的主角。剧场舞台进深和观众席进深保持1:1,以获得最佳的观演效果。
由于剧场大部分悬空,落地面积不到场地的1/10,使地面可以保留原有“百年渔场”风貌,大量保留的旧渔船成为剧场独特的人文底色
点击查看获奖方案
 第三名 
晏俊杰建筑设计(广州)有限公司
峭崖之舟
在船身的怀抱中,可以聆听大海的歌声
<< 左滑查看作品
“峭崖之舟”的设计充分
回应了场地作为“百年渔场”“晒船场”的独特历史,将这片位于峭崖上的开阔场地转变成一个开放的公共剧场

剧场的设计采用“船”作为核心元素,以纪念性的姿态将“船”刻入厚重的建筑形体之中,形成剧场独特的腔体空间,充分展现出“船”的优美、饱满、变化的曲面形态,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剧场空间形式。观众在船身的怀抱中,可以聆听大海的歌声,观看美妙的演出,感受自然和艺术的双重震撼。“峭崖之舟”以其形体的特征巧妙地融入悬崖景观,创造出连接大海与天空、人造与自然的空间奇观,唤醒场地的记忆,让人置身于奇幻的航海之旅。
设计要素包括4个方面——
船剧场:剧场的设计以“船”的形态为核心元素,在挺拔的几何形体中挖出剧场的主体空间,并以台阶的形式塑造出空间的变化,服务于实际功能。
入口水池:剧场的入口设置了平静水景,人们穿水而过进入剧场,仿佛在海岸边码头上通过小桥登船,设计因此将船剧场的空间体验延伸到剧场之外。
展览空间:利用船剧场的厚重的墙壁腔体,由曲面和直面共同构成高耸的空间,光从窗洞中洒入腔体,构成简约、纯净而又丰富的展览空间。
岛尖剧场:在岛尖处设置小剧场,利用建筑形体形成剧场的阶梯,在海的边缘形成开阔而平静的观演体验。
点击查看获奖方案
点击查看获奖方案
ZHU Xiaofeng
"
在半岛高崖上设计一座标志性的小剧场,发挥空间十分广阔,也确实出现多个不同立意的优秀方案。

晏俊杰的“峭崖之舟”通过建筑本体塑造了强大气场、足以成为形象和体验双双在线的地标。戴雷邱杨的方案通过娴熟的建构语言升华了普通的建筑形制,栖城的方案用凹地+飞升反壳把魔毯锚固在崖顶,也都是印象深刻的方案。
此外,本末联合的“塔吊悬木”在另辟蹊径中获得的力量和纯粹,非常具有竞争力,但需进一步解决工程问题;大于一的方案用抬起的渔舟做覆盖是很特别的立意,可惜在支撑和空间的配比上问题较多,十分遗憾。
"
庙子湖岛码头赛道前三名
“东极岛”的名字饱含着人们对远东尽头无限延伸的遐想。东极庙子湖岛是中街山列岛的主岛,仰卧在无垠的东海之极,如茫茫黑夜中裸眼可见的亮星,引导着通往其他暗淡小岛的桥梁。作为承载东极诸岛的第一门户印象,它见证了人类与极地岛屿命运交织的开端,是时间与空间双重意义上的起点,也是旅者的必经之地。
地块面积:约2300m²
设计要求:码头地块紧邻客运码头,是重要的东极门户,新建建筑将作为庙子湖岛及东极镇未来的标志性场所,提供丰富的商业、餐饮、休闲功能。
 第一名 
栖城(上海)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圆拱集市
拱棚之下的野生集市
<< 左滑查看作品
场地周边是自发建成的环境,设计师计划建立一个疏松而市井的集市,成为游客和岛民的休闲聚会目的地。
圆拱集市是一个具有海岸野生气息的场所。设计创造了多层次的灰空间,满足了集市经营弹性,特别是在不同季节不同流量游客状态下都能保持良好的体验
设计利用原来泳池基底与堤岸的高差设置错层,与客运中心连接一起,到达码头的客人通过两侧的大阶梯进入集市,步行到层层退让出的海景露台上。渗透式的平面很适合轮渡码头的潮汐性人流。
在拱棚这个大伞下,疏松多间隙的空间也非常适合游逛以及商业外摆的经营,并且有利于应对海边多变的天气。
设计师使游客从渡轮上就能被这个半透明的建筑吸引,因而拱棚外层采用了翻起不同角度的pc板,除了使建筑获得良好的通风,也会在阳光下形成丰富的变化。
点击查看获奖方案
 第二名 
戴思怡、雷达、邱丰、杨洁
七巧小岛——庙子湖岛 · 码头
化整为零,化大为小,续山接水,巧借现存
<< 左滑查看作品
庙子湖岛码头的地块非常复杂,它是临海的山海相接之处的一处平地,一面背山,一面临海,一面衔接既存的侯船厅,另一面靠近车道。如何回应复杂的环境,发掘出场地的特征是是设计师的思考线索。
码头的设计延续了总体概念中“集小成群”“巧于因借”的理念,通过平面上成群落的三个三角形以及剖面上平台与屋顶的结合,回应了山、海以及现存的老房子和泳池,同时创造了简明开放的面山临海的姿态。
化整为零,化大为小:设计用三个三角形的屋顶组成了一个群落,围成了一个半开放的合院,它同时对大海和老房子开敞,并且保护了原有的泳池。最大的三角形接续着山脉和海的关系。
基座与平台:通过设置一个基座,在它与屋顶之间构成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拉近山与海的距离,隔离周边复杂的街道和嘈杂的码头环境,因此它成为了一个绝佳的休闲之地。
材料和结构的选择服务于底座与屋顶空间分离的视觉效果,一层用木模混凝土构筑,营造水平的雕塑感,使建筑仿佛长出来的基座,圆形的窗洞唤醒了海船的记忆。二层空间则连续且透明,轻钢减轻了结构的沉重感,使得屋面的升起更加轻盈。
点击查看获奖方案
 第三名 
晏俊杰建筑设计(广州)有限公司
群岛市集

漂浮在水面上的群岛市集
<< 左滑查看作品
“群岛市集”的设计保存了场地曾经作为“修船厂”和“游泳池”的历史,利用了游泳池下沉的空间与高差,营造了一个漂浮在水面之上、拥有一个内部大空间的集市综合体。
“群岛”是设计的概念,串联了“游泳池”与“修船厂”的历史,将市集建筑与旁边的码头功能巧妙结合,成为一个游客、资源、物产的综合集散地,并与周边的群岛紧密连接在一起。
“游泳池”的马赛克装饰被转化成像素的形式,将“群岛”的形状在不同尺度下进行重构,为场地的灵活使用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修船厂”的大空间与工业建筑的形式启发了这个漂浮的建筑设计,将轻盈的大顶棚与一个连续变化的中庭结合,形成了建筑的主体形态。“群岛市集”是一个空间丰富且氛围活跃的建筑综合体,将为游客和居民提供一个独特的聚会、购物、休闲、餐饮的场所。
设计要素包括群岛市集、商店与美食集、海风酒吧3方面。
群岛市集:首层充分利用泳池的下沉空间以及形式语言,将市集置入其中,与候船室、码头连接,形成一个自由、开放的公共空间。
商店与美食集:二层为商业与美食集的置入提供了灵活的场所,通过单元化的空间组合,形成可分可合的空间。像素化的玻璃立面,结合错落的“Island Market”(“群岛集市”)字样,将建筑自由活泼的氛围充分展现。 
海风酒吧:三层的海风酒吧是一个开放的半户外空间,屋顶为酒吧空间提供了光照与阴凉,展现了一幅由光影构成的巨大、壮丽、像素化的群岛天顶画。
点击查看获奖方案

ZHU Xiaofeng
"
这个地块需要功能策划、公共性和形象的恰当结合。8个方案展现了多元化的思路,但尚缺特别精彩的答案。其中,栖城的“圆拱集市”和晏俊杰的“群岛市集”相对清晰和成熟。

前者用一个透明的拱形屋顶覆盖在退台式的商业市集上,泳池容纳紧凑聚落的同时,又通过拱顶重新赢得了新的整体形象;后者将泳池的基地通过向上的层叠获得新的空间与外观。
两个方案都在营造功能空间的同时重新演绎了老泳池的意象,实用、可行并有一定的标志性,但在体验和形象上还需进一步提升。
"
庙子湖岛餐厅赛道前三名
东极庙子湖岛除了是《后会无期》拍摄地之外,如今正在围绕“东海极地·逅会如期”主题IP,发展海岛度假、文化体验、海岛运动等海岛产业。靠海而生的舟山人,海鲜自然是餐桌上的常客。在这个一览270度海景的焦炉,希望营造出一处值得特别造访的餐厅,在悬崖之上,借东极之风,看大海之浪,品尝每一口来自大海的馈赠。
地块面积:约830m²
设计要求:餐厅地块地理环境优越,餐厅建筑将作为庙子湖岛未来的地标建筑,是高档的美食、美酒、美景品鉴场所。
 第一名 
戴思怡、雷达、邱丰、杨洁
七巧小岛——庙子湖岛 · 餐厅
顺势而为,空间、形式与地形的结合
<< 左滑查看作品
餐厅旨在利用场地地势与原本建筑的逻辑关系,将场地背靠山崖,面朝大海的优势融入到建筑之中,并运用简明的几何形式来平衡场地的各项要素。
螺旋:场地中原始的建筑分为前后两部分,后半部分坐落在前部分的屋顶之上,与山崖相连。场地在建筑外围一步一步抬升,最后盘旋到建筑屋顶之上。设计师将这种场地关系总结为螺旋。新建筑运用这一关系,在三维地形中以螺旋的姿态,使建筑随着地形起伏。使用者沿着外圈行走,可自然地走到屋顶,眺望大海。
分形:为了应对场地丰富的高差,将建筑化整为零,设计分形成了八小节,用多个小体量去应对多变的场地标高。建筑形体的分形带来了错动,而错动成为划分房间的依据,利用错动带来的高差,置入侧向天窗,让室内空间与自然光线有了互动。
收分:原本建筑呈现多边形的轮廓,而非常规的矩形,这样的平面不仅可以回应悬崖的形状带来的诸多限制,还能对大海有一个最大的景观延展面。新建筑在原本建筑折线轮廓的限制下,进一步运用了梯形来对每一个平面进行收分,这样的内小外大的收分关系,配合坡屋顶让室内空间拥有了强烈的方向感,让人更容易关注到窗外的海景。
点击查看获奖方案
 第二名 
宁波市本末联合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凿石 · 辉光餐厅
凿石成缝,完成隐退和远眺
<< 左滑查看作品
整体上,利用小岛传统的材料(渔网与钢板、木、砼、石)与建造方式(编织、悬吊、堆叠、开凿),以新的形态融入海岛风景,灵活回应小岛不同人群的需求与季节的变化。
该设计主要材质为花岗岩块石、混凝土,希望营造出曲径通幽的神秘石屋、崖壁缝隙的辉光偶现、极目远眺的一线海景、月光烛光的交相辉映。
场地位于悬崖之上,周边被岩石紧紧包裹,借鉴岛民“凿石”建屋的方式,以场地随处可见的岩石为主要建材,通过“开凿” “覆盖”两个动作完成空间塑形,使得场地与建造合二为一。
在有限造价的情况之下,餐厅建造应就地取材。开凿地面形成餐厅地面,现浇混凝土屋面形成餐厅室内空间,回填开凿出的石块至场地和屋面,完成建筑消隐,让场地得以回归
餐厅室内沿海面设置横向水平长窗,形成开阔视野,可静坐观海;在室外垂直窗面凿出一条连接餐厅和大海的甬道,可从室内靠向海边远眺。
点击查看获奖方案
 第三名 
晏俊杰建筑设计(广州)有限公司
海崖叠境

山石融合的退台餐厅
<< 左滑查看作品
“海崖叠境”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的基础结构,在悬崖之上创造出一个与山石融合的多层退台餐厅。餐厅以“观山望海”为主要概念,充分利用依山靠海的自然环境,通过在原有建筑的顶部加建,并扩充原有建筑的外沿,营造出多层通透、水平展开的空间,让每个就餐区域都能向南望见开阔的海景,向北观看到嶙峋的山石,为游客提供绝佳的就餐体验。
在餐厅的内部,岩石山体上下贯穿,成为餐厅的内部景观;在餐厅的外部,通透的玻璃使海景尽收眼底,并可通过平台拓展望海体验,形成乐队演出、户外就餐的场所。餐厅的顶部充满不规则的孔洞,将光线从顶部引入建筑,形成如阳光洒入深海的独特光影氛围。“海崖叠境”将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就餐场所,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到访庙子湖岛。
设计要素包括山崖餐厅、海景露台2个方面——
山崖餐厅:餐厅的设计灵感源自场地的自然形态与退台建筑,在利用原有建筑结构的同时,顺着山崖增加了多层平台,每层平台都具有不同的“观山望海”视角,也形成了不同风格和用途的用餐区域。
海景露台:餐厅的外部拓展出了多层海景露台,其边缘形态与场地自然的边界遥相呼应,仿佛从场地中生长出来一般。
点击查看获奖方案
ZHU Xiaofeng
"
这样一处小建筑,需要简练地回应遗世孤立的地景,以及原有建筑形体的严格限制。思虑和手法过多容易导致复杂和过度设计的结果,而前三名确实是8个方案中的佼佼者。
本末联合和晏俊杰的方案都采用了“片岩”的覆盖方式,一个单片+半埋简练有力,一个仿佛等高线多片退台,都和场地上的礁石建立了融合和补缺的关系,并借此给餐厅带来180度观海的水平环景。
与其它方案相比,戴雷邱杨的方案用一个渐次升高的扇形平面,另辟蹊径。自心向外发散的微小聚落在与地貌协调的同时建立了自身的秩序,为餐厅提供了一系列半私密单元的就餐空间,在无差别海景中嵌入了特定的视角和安逸的身体尺度,超出评委对这个地块答案的期待。
"
评委寄语
这次“小岛你好”设计竞赛在策划、选址和任务书的拟定上体现了主办方和组织者的高水准,这也是参赛选手们能够良好发挥的首要保证。而4个地块在功能定位和场地条件上的明显差异,以及如何把握情景与功能、标志性与日常性之间的平衡,对每个团队来说又是很大的挑战。
最终在两轮比选中,能够看到相当数量的优质方案,已经证明了这些团队的用心、智慧和能力。一些方案已经兼具诗意和可行性,也有部分方案尚需更加成熟和细致的优化,未来如能顺利实施,相信一定能给这些小岛注入崭新的活力。
期待在相关机构的支持和合力推动下,这些精选点位的建筑不仅能成为一时的地标,还能对小岛未来的开发、建设和运营产生长久的传播和示范效应
舟山市“小岛你好”公共建筑与艺术装置国际设计竞赛
项目地点:花鸟岛小礼堂、嵊山岛小剧场、庙子湖码头、庙子湖岛餐厅
主办单位:舟山市“小岛你好”竞赛组委会
承办单位:舟山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协办单位:尔客文化发展(舟山)有限公司、上海不假思所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图文内容由设计单位提供、点评内容由祝晓峰评委提供
审核编辑 | Miranda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