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Drunk Momi
今天一个比较大的事件是:
茅台涨价
它是我的第一大持仓。也是很多基金的重仓股。
哪怕你不喜欢它,可能也不知不觉被动买了很多。
很多读者也抢抢台,薅薅羊毛
可以唠唠。
茅台把核心的53度酒出厂价上涨20%,从969块钱涨到了1169块钱。
这个幅猛然听挺夸张。
换个角度看,这是它快六年来第一次涨价。
按复利的话,相当于每年涨了3%;
这么看就好接受多了。
这涨幅估计“审核”过的,涨高了影响不好;低了么,白白浪费一次涨价机会。
茅台这一涨价,扛下了不少事:
大股东和股民开心了,今天股价涨了快6%
地方也开心,茅台的最大成本不是水,而是税。
囤酒的人开心,因为茅台是为数不多的,每年升值的实物商品。强过了很多奢侈包包。
消费者呢?
目前看,喝酒的人还没有钱包“损失”。据说市面零售价格还是卖3000左右/瓶。
大家全都赢,赢麻了。
其实并不是。
压力传导给了茅台的经销商,中间商赚的差价可能要少了。
这种大环境下还敢大涨价的,也就茅台这种“大哥”了。
换别的品牌,大家都不太认。
现在衣食住行,普遍很内卷。
都在“便宜甩货”。
前几天娃过生日,来了一顿海底捞。我用抖音券叠加店内活动,370元减到了260。
Lisa告诉我——
海底捞还新出了一个低配版,叫嗨捞火锅。从锅底,到一些牛羊肉,均价不到20块。(目前全国只有北京开了2家店)
...
像盒马,原本是走“有点小贵”的中产路线。现在也开始反思了,要降价接地气。
现在盒马有了专门的“特价墙”,摆满各种特价商品:
甚至还有“线下专享价”,比在app上买还便宜。
现在企业们普遍的经营之道是:低价,便宜。
想起了我那位创业卖首饰的女性朋友。
她卖首饰时,用了很好的设计、原材料,原本想走“轻奢高级”路线。
她也很争气,一度谈到了让李佳琦带货,一场直播能帮她卖个近百万。
但李那边有个要求:
产品必须拦腰砍一刀,按6折的价格卖。
女性朋友播了几场后,仔细一算账本——
不对,这根本赚不到钱。
这是亏本生意呀。
于是她尝试自己原价卖,但根本卖不动。
最后苦苦坚持了几个月,还是关掉了生意。前前后后亏损了100多万。
完了她和我吐槽:
“早知道,我还不如拿这100多万去买3.5%的增额寿险了。”
是呀
哪怕是3%,日积月累也不是小钱。如果把这个钱,拿去卷,不断打价格战
它很可能就打水漂了。
商家内卷,疯狂打价格战,对消费者来说这铁定是好事情。
大家可以便宜买到东西。
但因为我聊理财嘛,很多读者也是因为理财和投资关注我。
站在投资的视角——
很多被迫参与价格战的公司,现在赚钱的压力很大。
当老百姓收入不给力,钱包缩水。
这类生意就会很脆弱。
我之前有在文章聊过一个高端女装股票,它每年分红达到了6%以上。
我还持有过一段时间。后来我认知上来,发现一个事实:
女装行业太卷。
所以快速卖掉了这只股。
一个做女装抖音直播的人,和我说了一个让我很惊讶的事。
他们服装的退货率高达90%。
倒不是说产品价格很贵,或者质量不行。
实在是——顾客没有太高的品牌忠诚度。
看哪儿衣服便宜,打折多,哪儿款式更新,就去哪买了。
变心特别快。
商家实在是很难赚到钱,这一行的淘汰率太高了。
当然,不仅茅台才有涨价能力。
最近上市公司出完了三季报,我就顺手看看季报,看看研报。
检阅检阅它们的涨价能力。
我持有的一只水电龙头。
它每度电的价钱,同比涨了7厘钱。0.007元
7厘钱听上去很少,但相对于每度2毛多钱的上网电价来说,意味着涨价了3%多
又比如,我手里握了一只商场收息股,前段时间跌挺惨
跌到很多读者都在后台安慰我了
但它前天出了最新的季报——
第三季度的商场租金,同比涨了10%。
我看完就放下心来。
哪怕只涨3%——
要是能持续地涨,稳定地涨。日积月累,那也是很牛x的。
可能,通胀就不再是你的敌人,通胀反而成了你的朋友
ps.
晚上消息:
泸州老窖宣布,旗下60版特曲经销商结算价提价20元/瓶。

有了大哥带头,小弟们的涨价空间就纷纷打开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