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和好久不见的几个朋友约饭聊天。
可聊着聊着,话题却从交流近况变成了轮番劝慰小善。
小善是一个容易“想太多”的人。
比如这次聚会,聊起自己被催生二胎的近况时,她连着抛出好几个问题:
“也不是不想生,可万一后面被公司裁了怎么办?”
“而且我好怕又生了个混世魔王出来,我会疯掉的。”
“但说不定会是个乖巧的小棉袄呢,我其实还蛮想要个女儿的。”
“可要真二胎了,大宝不高兴怎么办,没注意偏心了怎么办?”
无论我们怎么开解,告诉小善“放松些”“先别吓自己”,还是安抚不了她。
她已然被卷入了焦虑的漩涡,很难被拉出来。
生活中,我们偶尔也会像小善一样忍不住想太多。
而且,可能越努力让自己不去想,却越会胡思乱想。这是为什么?
很可能是因为我们陷入了过度思考。
我们为什么会陷进去,又该如何去应对调整呢?
不妨继续往下看。
思考本身,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多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可能性。
但是,当思考变成了过度思考,我们就很容易沉溺在懊恼、焦虑等情绪里,难以专注当下,做出行动。
那么,怎么区分自己是正常思考还是过度思考呢?
正常的思考主要想解决的方法,而过度思考是被各种不能解决问题的想法填满。
比如,小善在纠结的“要不要二胎”这件事,正常思考的路径是:
根据目前的家庭的物质条件、精力分配、未来规划、孩子心理等综合评估,然后做出决定。
整个过程有事实依据、有参考标准,而且能得出一个结论,并做出选择的。
而过度思考则是:
大脑并没有聚焦在决策的过程,而是不断地产生新的质疑和假设。
小善抛出的那些问题便是如此。
这样的思考,永远得不出结果,还会愈发加深我们的情绪负担,直至精疲力尽。
除此之外,过度思考往往还会有这几点特征:
1.总纠结过去
这是很典型的一个特征。
当我们陷入过度思考,常常会在已经过去的,无法改变的事情上反复懊恼:
“早知道当时就该报那所学校”“当初要是选那家公司就好了”……
但其实,当时哪怕我们做了那个选择,未来依旧会在某个关头懊悔。
总纠结过去,看似是被过去的选择影响到当下,其实是为自己的“不改变”找借口。
2.总灾难化想象
另一个很常见的特征,就是总灾难化想象未来,夸大某件事的严重程度和后果。
比如,工作中有一项数据不达标,就开始担心领导会否定自己,影响月底的评价,甚至可能会炒掉自己。
很多时候,这种想法并不会变成现实,但它会不断放大,让你难以摆脱,直至被消极情绪吞没。
3.习惯情绪化推理
过度思考还会让我们常常把脑海里的想法当做现实。
比如,一向准时到家的丈夫回来晚了,回答你的语气也有点不爽,你就认定他变心了。
或是同事分零食时忘了问你要不要,你就认为ta肯定对你有不爽,自己哪里得罪了ta。
首先,过度思考常常和认知偏差有关。
比如心理过滤:
看待一件事情,往往只关注在负面信息上,看不见其他积极的部分,最终得出消极的结论。
比如,月度复盘数据时,明明其他数据都完成得不错,我们却只关注在没完成的那一项上,然后自我否定,认定自己不行。
或是以偏概全:
在一件事情上受挫了几次后,就认定自己永远做不好这件事。
比如,经历过两段失败的感情,就认定自己不适合恋爱,只会遇到渣男。
其次,当我们焦虑时,往往也更容易陷入过度思考。
这是因为:
过度思考能让我们获得掌控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们的焦虑。
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在面对一些不确定的结果时,就会产生一些无法控制的消极思想。
比如高考出成绩前,总会担心,一直在想结果会怎么样。直到结果出来,心里的石头才会落地。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对“不确定”心生恐惧。
而过度思考,会让我们感觉自己正在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一种虚假的掌控感——
“虽然问题还没解决,但我不是什么都没做,至少我在想了。”
这样的思考方式,可以短暂地降低我们的焦虑,但长远来看,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我们陷入无止尽的恶性循环:
为了避免焦虑不安等情绪,陷入过度思考→思考越多,越想做到完美→因此更难开展行动→因行动难开始开始自我否定→负面情绪越来越多,持续过度思考
长此以往,会对我们的整体幸福感和身心健康都造成极大的损害。
那么,该怎么走出“过度思考”,不让思考的本能,变成我们人生的阻碍呢?
首先我想告诉你,过度思考是可以改变的,这是一种可以打破的心理习惯。
为了克服它,我们可以试试这些具体的方法:
① 不要总让自己不去“想太多”
如果有人让你不要去想一只白熊,你会怎么办,会想什么?是不是就是一只白熊?
过度思考也是如此。
当你不断地让自己“不要想太多”时,反而会让自己想更多,更痛苦。
不要和这些想法对抗,比起阻止它,试试取代它。
比如,从现在开始,想想一只企鹅正在笨拙地拍打着身子,白熊自然就不见了。
② 给自己安排“思考”的时间
当我们陷入过度思考时,总会在一件事上耗费过多的时间。
不是因为它有多紧急,而是我们的思维被情绪牵着走,不知不觉就陷入了被动。
试试化被动为主动,给自己安排思考的时间。
比如,早上给老板提交了方案,到中午老板都还没回复,我们可能就会陷入内耗:
“老板为什么不回呢?是不是不满意啊?”“他会不会觉得别人的比我好太多了?”
越往下想,我们就越发恐慌,当下的工作也没法专注了。
试着给自己留10分钟时间,表达自己的担忧和负面情绪。
比如,去一个安静无人的角落,把自己的担心说出来:
“这个项目方向我本身不擅长,确实有点紧张。”“但我做了很多调研,不至于看不出来吧?”
然后放下这个问题,给它一点时间。也许,没等我们再进入思考,它就解决了。
③ 写下担忧问题的解决方案
当遇到一些问题或挑战时,我们可能会无意识地想该怎样解决。
比如重要面试前可能想怎么表现能拿到offer,跟伴侣吵架后可能想怎样做才能体面和好……
但这样的无意识思考,往往都是重复或发散的,很难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试着把问题和解决方案写下来。
比如,担心自己面试一紧张答不上,与其一直担心会出现这个情况,不如写下答不上时的解决方案,例如坦诚回复自己不太了解,然后转话题到自己擅长的部分。
当担心的问题有了具体的解决方案,焦虑会被降低,过度思考也能被减少。
④ 识别过度思考背后的情绪
越是重要的事件,越容易让我们产生过度思考。
想要打破这个心理习惯,不妨回头看看“是什么让我有了不好的情绪”,并识别是什么影响着我们在不断地过度思考。
可以试试用“ABC表”写下:
诱发我们负面情绪的事件是什么(A诱发事件 activating event);
我对这个事产生的想法是什么(B认知想法 beliefs);
这些想法带来了哪些情绪、身体反应和行为(C结果 consequences )。
当我们能跳出情绪的陷阱,更客观地看到事情本身,思考也能真正找到出路。
当然,和其他的习惯一样,改变具有破坏性的思维习惯是一个并不容易的挑战,很多时候需要我们调整、重组认知。
学习心理学知识,不失为一条高效的、从根源开始解决的道路。
而且,它不止能让你在逐步学习中看见、觉察自己,解决当下的问题,调整局限的认知,还会把这份改变传递到你的下一代,下下一代。
需要注意的是,在没有正确指导的情况下,学习心理学是可能出现偏差的。
所以,如果你想学习心理学、通过心理学助人助己,但又不是心理学科班出身,想找到合适的入门方式系统地学习心理学。
可以点击小程序,领取0元试听课——
零成本评估入门方式
适合想要利用心理学更好生活的你
↑点击图片,免费领取试听课↑
作者:小西
图源:Unsplash、图虫创意
参考文献(滑动查看)
[1]Boehnke, K., Schwartz, S., Stromberg, C., & Sagiv, L. (1998).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worry: Theory, measurement, and cross‐national replic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66 (5), 745-782.[2]Laguna, L. B., Ham, L. S., Hope, D. A., & Bell, C. (2004). Chronic worry as avoidance of arousal.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 28 (2), 269-281.
[3]Lyubomirsky, S., & Nolen-Hoeksema, S. (1993). Self-perpetuating properties of dysphoric rumin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65 (2), 339.
[4]Ward, A., Lyubomirsky, S., Sousa, L., & Nolen-Hoeksema, S. (2003). Can’t quite commit: Rumination and uncertaint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 29 (1), 96-107.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