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映的院线新片们,似乎总是赞誉与争议并存的。
一方面,几部院线片的评价都还挺好的,另一方面,也都收到了各自不同的声音。

比如《河边的错误》票房表现优异,还登上了豆瓣口碑榜,而关于剧情或者看不懂之类的讨论也一直不少。
此外,《白塔之光》一方面各种电影节跑,也有不少文艺片爱好者力推。但是,也看到了关于男凝、中年男自怨自怜的讨论。

而最近在上映的另一部华语新片,争议其实也不小。
那就是于和伟与郭麒麟共同出演的新片《二手杰作》

看了下豆瓣短评,其实还挺两极的,一方面,不少友邻对于影片呈现的讽刺、黑色幽默、以及荒诞喜剧的风格大加赞赏,都认为,这是如今华语喜剧中非常少见的。
另一方面,郭麒麟饰演的儿子马墨在片中种种流氓行为,也成为影片的争议点。包括于和伟饰演的父亲呈现出的中年男的常态与顾影自怜,似乎也有很多质疑。

反正呢,这样的争议,一定程度也反应到了影片的票房以及豆瓣评分上,使得这部影片没办法更进一步了。
包括对我,这也是一部挺难聊的电影。
一方面,确实能感受到影片的野心和努力,包括可能想要做的那些嘲讽。另一方面,这部电影确实没有那么触动到我,也谈不上很喜欢。

《二手杰作》的故事还是很讽刺的:

于和伟饰演的父亲马寅波是个高中语文老师,却一直有个文学梦,天天给出版社投稿,却从来没有作品发表过。而他的儿子马墨(郭麒麟饰)则是一个有点笨、且有点流氓的高中生,学习成绩很差不说,还总偷拍自己喜欢的女生。
结果,爬女生宿舍偷拍摔下来,变成了植物人。

父亲马寅波悲痛欲绝,以儿子的名义写了一封遗书,却让儿子红了。之后,又假借儿子之名,出版了他自己的小说。
大概就是这么一个老爹给儿子代笔出小说的故事,也让不少网友联想起国内文学圈的一些往事(或者叫传闻)。
整个故事,就是建立在这么一个荒诞的设定基础上,有文学梦的没书出,反倒是蠢儿子自杀事件,让他可以借机出书了。

影片想要传递的荒诞与讽刺,也基本集中在这个设定之上。
大概就是,这个世界并不关心你是否真的有能力。而是你有没有噱头、有没有热度,然后就是对各种虚伪、装假和对附庸风雅的讽刺。
其实吧,这个事情要想聊,还真能挺往深处聊的,可以讽刺的东西也有很多。

只不过,这里一开始就有个特别别扭的地方,也成为影片的争议点。因为,儿子马墨的种种作为,还是挺让人不舒服的,尤其是因为偷拍女同性摔成植物人这事,最后也没给个结果,也挺让观众反感的。

这个事情吧,还是得从头聊起。
其实,这是一部翻拍片,包括影片的中文名也叫《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 中文版》
而本片的原版,则是罗宾·威廉姆斯在2009年主演的一部R级喜剧

其实原版就挺另类的,虽然故事的核心还是父子情,但这不是那种传统的温情喜剧,而是有点叛逆,甚至有点疯。
尤其是,这还是一部R级喜剧。
那一版其实比《二手杰作》还要离谱。
片中那个儿子,已经不光是像流氓了,那就是个流氓。基本上满脑子只有生殖器,容不下其他任何东西。

所以,整部片子连台词都特别限制级,基本就是儿子对于各种身体器官和性行为的语言输出。

内容非常难以描述。

而在那一版里,儿子也不是植物人,而是死了。而且,死因是:

他偷拍父亲的女友裙底,然后拿照片回家玩自己,还是窒息玩法(自己琢磨吧),结果玩大了,直接自己把自己勒死了。
反正呢,就是这么个货。
但罗宾·威廉姆斯的角色作为父亲,还是很难承受这件事。影片则是关于他如何承受悲痛,以及,对周遭人的虚伪关心和同情的嘲讽。

是的,其实原版的恶俗和流氓程度,翻拍的《二手杰作》是远远无法企及的。
也没办法,毕竟我们有我们的国情。
所以,既然是在这样一部R级大尺度影片基础上做的翻拍,《二手杰作》之后的种种设定,也就不让人意外了。

虽然,情感上我也很难认同这个设定(大概就是,虽然我儿子很糟糕,但我还是很爱他),你会觉得,早干什么去了。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模式吧。

其实《二手杰作》有个小细节是没太处理好的,不知道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

因为在原版里,父亲是有在最后揭露所有真相的,包括儿子到底是怎么死的这件事,终究是要直面这一切嘛。

而在《二手杰作》当中,其实到最后,也没有把儿子马墨偷拍这件事真正说出来,还是留了面子,保了名誉。
这终究是个有点让人别扭的小细节,毕竟在如今这个满世界都是偷拍的环境下,这并不是特别好的暗示。

当然,相比原版,《二手杰作》与《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在剧情核心上,还是有很大变化的。

原版其实还是个关于父子情的故事,聚焦的是父亲对于这份情感的领悟、对于丧子之痛的消化。而对于代笔这件事,与其说是讽刺,不如说是让父亲真正认清这个世界的方式。
但《二手杰作》却不是这样的,故事核心其实已经不是父子情了,你说这个爹真的有多爱他儿子,我们也看不太出来。

或者说,他真正爱的,只有他自己,以及他的文学梦。

于是,《二手杰作》真正的核心其实是,于和伟饰演的马寅波如何对于文学梦的痴迷,以及由之引出的对文学圈以及当代世界的种种乱象的讽刺,尤其是,最后还是要让他学会清醒的自知,最终和自己和解。
所以,这部电影其实是向内的,真正的主角只有马寅波。
所以,影片也会在这部分更用心思,努力去做嘲讽。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二手杰作》的嘲讽始终跟我的兴趣隔着那么一层。但还是要承认,本片确实有努力在做各种嘲讽了。
比如,出版圈的种种功利行为和虚伪。

包括读者对文化本身的漠不关心,文艺青年的虚伪浮夸 。

包括影片还出现了“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在路上豆瓣小组
”,这个设定,想要说的也非常直接了。

甚至,马墨喜欢的那个女孩许思思,也是非常典型的伪“文艺青年”设定。大概就是之前对你爱搭不理,现在却独爱你这文艺的一款。

影片大概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去嘲讽当代世界的附庸风雅吧。没人真的关心作品,只是关注噱头罢了,没有噱头你什么也不是,有了噱头就爱你爱到不行。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也玩了不少花样出来。
等于将原版最后一部分,做了非常多的发挥和原创。

而《二手杰作》的原创部分其实主要集中在后半部分。
因为原版的儿子是直接死了,而《二手杰作》的儿子在中间部分就苏醒了。接下来,就是父亲角色的自我认知了。
他发现,自己并不想活在儿子的光环下,他想靠自己的实力出书、获得认同,实现自己的文学梦。

虽然,这确实是很难实现的。

影片的后半部分,也疯狂在这个部分发挥。其实原创这部分稍微有点随意了,甚至会觉得有些失控。
已经在崩溃边缘的父亲,还是放不下文学梦,甚至要自费出书,然后,当然是无人关注。
然后,又花钱自己买书、做数据,希望能提升销量。而且,还宣称这是在拯救文学,打造文学奇迹。

至此,影片已经不光是讽刺了,而是荒诞喜剧了。
但这样荒诞的处理,还是让影片过于浮夸了。

最终,在所有事情都变得疯狂之后,这个角色也终于要走向崩溃。并由于一些意外事件,学会跟世界和解,重新认识自己。
这个危机也算勉强解决了。

不过呢,国内这种荒诞的讽刺喜剧确实算不上很多,终究这是个更需要心思的喜剧类型,而不是简单的屎尿屁的设定。
遗憾真的是一大堆,但还是挺想在之后看到更多此类讽刺喜剧作品的。

而这一部,还是给人感觉没那么过瘾,总是差点意思。
当然,说多了可能又是各种不可抗力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