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贵阳出了大太阳,我的心情好愉快。
起床之后,早餐之前,我做的第一件事,照例是,把房间好好打扫一遍
尽管我也算是大半个贵州人了,仍然要毫不客气地批评贵州几句。
贵州本质上是一个农民省份。除了老贵阳人有浓浓的城市气质,你到贵州地州和县城去看看,尽管楼房和街道都修建得不错,但是,主体城区的灵魂,仍然离城市化非常的遥远。
在地州县城街上行走和小区出没的人群,气质远远没有城市化,一看就是从农村上来的第一代市民。这是贵州和东部省份,在给人的直观感受上,最大的差别。

辞职之前,我经常在课上跟学生说:“同学们,我不怕得罪大家,你们贵州本省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土里土气,怎么洗都洗不掉的土气。
前几天,在路上偶遇一位毕业6年多的在贵州县城工作的13级女生。我看得出,进城之前,她已经是非常用心地打扮过自己,但是,给我的感觉却像一只花蝴蝶......
这些年,走遍大江南北,我不时痛感,这个社会最缺的就是审美。
中国人真的急需一场触及灵魂是审美教育。
接受高等教育,不单单是为了获得职业技能,更应该培养博雅气质。
拿着同样的工资,为什么有些人的生活就像风干的咸菜,有些人却把日子过成一首诗呢?
同样旅行,有些人,走了很多地方,言行举止仍然俗不可耐。有些人,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全都内化为视野、审美和价值观?
生活状态差异的背后,其实是感受生活能力的差异。感受生活能力的差异背后,是美学素养的差异。
蔡元培很早就意识到,改变中国,首先需要的不是科技和制度,而是改变人的精神世界。最能胜任这个任务的唯有审美教育。
德国诗人席勒更早就发出了同样的呼吁:通向自由的道路,首先是审美教育。
席勒深信,一个美盲充斥的民族,很难开展成功的经济政治改革。
二战之后,日本和德国从废墟中快速成长为经济大国。这两个民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生活美学的极致追求。
这种生活态度渗透到经济生产中,就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没有这种精神,能有享誉全球,畅销世界的过硬品牌吗?
乔布斯说过,苹果与其他品牌的最大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绝不放弃对艺术和审美的追求。
我教过的有的学生,非常崇拜我的审美品位。工作之后,买了房子,装修总想极力模范我。然而,装修结束,人住进去,房间的整体观感,仍然是洗不掉的土味。
一个人的家居环境,在本质上,是内在灵魂的外化,是多重元素的奇妙组成,无法简单模仿。
提升美学素养,需要整整一代人的努力。
这些年,国家非常强调用创新创意驱动经济发展。然而,一个没有审美的国度,很难诞生乔布斯这样的天才......
可以说,我们离审美有多远,离乔布斯就有多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