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难题,无疑是众多留学生初来乍到、难以融入国外的最大痛点。听那国外同学们滔滔不绝、娓娓道来,自己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考出的托福口语25+,在这真实的对话面前瞬间破功,一张嘴就只能啊吧啊吧了!难道,就因为说话带点口音、语言不够流畅,就得成为国外大学社交的“局外人”吗?
下面,且听一位与语言抗争良久的留学生的心声。
"他们似乎听不懂我在说什么"
在国内读高中的时候,我曾自认为我的英语口语已经非常出色!
我从小就喜欢看美剧,之后更是沉迷于为影视片段配音,热衷于模仿剧中各种不同的口音。
每当我用流利的美式口音,吐出一连串与原声难以分辨的台词时,我总会感到一阵颅内高潮!
因为口语出色,我也成为了大家眼中最健谈的那个“社交恐怖分子”。
我曾参与过多次辩论比赛,其中情感诉求是我赢得众多冠军的关键。
我常常代替那些口语不够流利的同学向外籍教师提出问题,有些时候,肩负着全班和外教关于考试成绩交涉的重大任务的我,成为了“全村的希望”。
此外,我也是在同年级中成为拿下托福口语满分的“传奇人物”之一。
我满心期待地来到现在的大学,以为能凭借自己流利的美音,过上美剧中那种被朋友围绕的日子。
然而,现实却与想象大相径庭。
在第一节课上,身边的同学虽然大多互不相识,但当他们开始闲聊时,他们的语速快得让我难以跟上。
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像是有一场激烈的辩论正在进行。
“你叫什么名字?”
“你从哪里来?” 
“天哪,我姐姐/朋友/祖先XXX代也去过那里!”
“是哪个城市?” 
“哦,没错,我听说过......”
我也试着融入其中,与身边的人进行社交,但每次在对方的连珠炮发言下我都会不自觉地卡顿。
而当我发问时,发现需要重复好几遍,对方才能听懂。 
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我意识到自己的美音并没有给我带来想象中的优势。
相反,它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让我感到困惑和孤独。
我开始明白,虽然语言是一种工具,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
曾经让我自信满满的“流利美音”,似乎失去了往日的魔力。
毕竟,能够正常讲话,不是很正常吗?而接下来的几天里,初来乍到的我,因为人生地不熟而闹了好几次英文笑话。
一次想去office hour 和教授套近乎,刚敲门嘴瓢说了句,“Sorry to borrow you”。
这些经历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语言不仅仅是交流工具,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习惯。
在餐厅点餐时,我面对着菜单上那些陌生的名字,心中一片茫然。在服务员略带不耐烦的表情下,我结结巴巴地说着:“这个,那个,不,不,不,这个。”
在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拿到食物后,我怀着期待咬下了第一口。
然而,唉,太难吃了!
还有更尴尬的时刻,我在与组员讨论问题时大声问道:“你们有什么问题?”
路上的陌生人问我在忙什么,我却卡住了,不知道如何回答。
食堂大妈打完饭说了一句:“享受吧!”
我竟然脑子一抽回了句:“你也是!”
高敏感的我发现,每次与人交流都要重复好几遍,交流变得异常困难。
有些非常亲切的教授和同学,在与我说话时,会尽量隐藏他们脸上的困惑。
但当我察觉到这一点后,这只会让我感到更加受伤。
我在他们眼中,不会只是一个连话都说不清楚、听不懂、需要迁就的低智商人类吧?
渐渐地,我开始不愿意开口表达自己了。
“因为不善言辞,所以难以融入?”
从社交达人变成社交恐惧者之后,我意识到,正因为我不具备像别人那样流畅的社交技能,许多社交和沟通的机会都与我失之交臂。
"在小组讨论中,我经常会碰到两个白人姐姐分在同一组的情况。
她们的讨论总是那么热烈,仿佛时间在她们的谈话中飞逝,每一次的项目提问,她们总能在短短一两轮讨论中达成共识。
即使她们偶尔会问我有什么要补充的,但每次我在她们面前磕磕巴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总感觉自己就像是在拖慢整个讨论的进度。
当她们用“What do you mean”的语气追问我的观点时,我总会感到一丝不安,仿佛自己正在被审判一样。"
哎,是不是我压根儿就没理解题目的意思呢?
算了,我还是在一旁点头应和吧。
就拿跟教授的交流来说吧,瞧瞧那些美国同学,跟教授谈起当下最火的Netflix剧集,还能顺手扯到自家亲戚,一个个妙语连珠,热闹得不行,我也多么想一试身手啊。
但是,当我鼓起勇气向前,试图向教授传达自己的观点时,我的语言却变得无比苍白,仿佛只是将课堂上的某个知识点重复了一遍。
教授带着亲切的微笑频频点头,说道:“正是如此”,“很好的观点”,然而对话却就此打住。
比如,日常与同学们的相处。我能够听懂他们热烈讨论的话题,甚至是他们正在追的一部剧,然而,大多数时候,他们的语速太快,我根本无法插话;即使我费尽力气说出一句话,也会遭遇短暂的冷场。
无论和朋友在一起时多么愉快,一旦和我独处,他们的话题就会迅速减少。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这是否算是一种歧视?
然而,我身边的人们都如此友善,我仿佛是唯一一个感受到了那些微妙差别的人。
是不是我太过敏感了呢?
我看着身边的朋友们,他们纷纷分享着与不同肤色的同学们一起欢乐度过的日常,有的还在以美国人为多的社团中担任了领导角色。
我想,也许这终究还是要怪自己的语言基础不够扎实吧。
又有谁会愿意和一个说话都表述不清的人交朋友呢?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当我说中文的时候,我所展现出来的是另一个人格。
“会说话”真的很重要吗?”
我越来越不爱说话,逐渐被‘popular kids’的圈子边缘化。或许是出于‘默认’自己语言不精通的心理,我甚至还去上了一门专为ESL(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准备的写作课。
原本以为这只是为‘差生’提供的‘小灶’,却从分享其他ESL同学的案例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笑话’。
比如,来自南美洲、母语为西语的同学在说话时非常跳跃,还喜欢使用层出不穷的比喻,导致他们的文字经常让人难以跟上思路。
这种发现让我意识到,学习语言和文化差异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还需要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理解不同的表达方式。”
"印度英语"的独特之处在于喜欢在称呼长辈或陌生人时加上"Uncle"、"Aunty"的后缀,例如"XXX Uncle"、"XXX Aunty";
然而,当他们称呼自己的叔叔阿姨时,却不会使用全名加上"uncle"、"aunty",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
此外,我发现一个有趣的共同点,许多东亚ESL写作者喜欢引用俗语,但却常常省略引号,或者避免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更倾向于含蓄地陈述。
在分析某个观点的合理性时,他们往往比反驳该观点更感兴趣。
当教授准备指导我们如何避免这些所谓的"ESL笑话"时,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些所谓的"差别"是否注定是必须纠正的错误呢?

每一个掌握多门语言的人,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所表达的每一个词句都蕴含着他们所属文化的底蕴。
如果我们因此而全盘否定,难道不也是一种文化霸权的表现吗?
我们还要把所谓的‘标准’‘完美’的英语,作为我们能够融入欧美社会的金科玉律吗? 
事实上,英语早已不是世界的统治语言了。
我们来看看美国,这个国家最初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组成的,这些移民塑造了今天的美式英语和文化。
因此,美国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标准语言和标准口音。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把英语作为评判我们是否能够融入欧美社会的标准呢?
读到这些,我突然感到不再孤独!
不仅是中国留学生,大多数非母语者,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
我渐渐发现,只要能够理解,口音并不能决定我们能够结交到什么样的朋友。
我曾见过一位带着浓厚印度口音的小哥,他成功地执导了一部由全母语演员参与的电影作品;
也见过一位带有明显京味儿的学姐,她的最好的闺蜜却是一位从未离开过自己家乡的美国南方村姑。
这让我明白,语言并不是交流的障碍,真正的障碍是我们自己的心态。
那些与你磁场不对的人,即便你能流利地运用对方的语言,也终究是两条各自为政的轨道。
而真正的友谊,需要双方都热切地探索对方的世界,充满好奇与理解,才能逐渐形成的。
“越说越会说”
自从我不再纠结于别人如何看待我的口音和flow之后,我发现我的社交内耗竟然奇迹般地消失了。
我依然热爱在配音中模仿各种各样的口音,依然会为脱口而出的流畅表达而感到惊艳,但并不是因为它们有多“标准”——只是因为我对语言竟然能有这么多的表达方式感到惊叹不已!
在社交方面,我也逐渐变得淡定从容:如果有想法,我会不吝表达,如果别人听不明白,我会放慢语速或耐心解释。就算没有共同的话题聊天,我也不再感到焦虑。
然而,我每天仍然会保持听听新闻、看看最新美剧的习惯,这样至少可以在聚会时偶尔爆出一些引起哄堂大笑的金句。
同时,我还会在课堂上至少发言两次,毕竟作为ESL学生,我们必须捍卫自己的发言权,否则教授怎么会了解我们的想法呢?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陆续交到了一些谈得来的朋友。有一个美国朋友,既是课友也是饭友,后来还在感恩节邀请我到他家做客。
还有一个来自非洲的留学生朋友,我们经常在周末相约一起去周围爬山钓鱼。
另外还有一个懂一点中文的ABC朋友,他是个二次元迷,我们经常玩一些东亚和美国文化碰撞的烂梗,一起做饭追番。
这些朋友们带给了我许多欢乐和帮助,让我在异国他乡也感到了温暖和陪伴。
我对新语言的好奇心,让我开始了自我探索之旅。我开始自学学校里说得人数第三多的语言——西班牙语。
在多邻国小绿鹦鹉的陪伴下,经过了三个月的学习,我鼓起勇气,利用春假的机会前往坎昆游玩。
在坎昆的街头,我用我那半生不熟的西班牙语夹杂着英语,与卖塔可的大叔交流。
当我说我是中国人时,大叔给了我一个满满的肉塔可,并微笑着说了一句:“泥嚎”。
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再也不害怕开口说外语了。 这个经历让我更加坚定地学习西班牙语,并勇敢地与当地人交流。
我发现,当我们敞开心扉去接受新事物时,世界也会以更加美好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在这里给大家隆重介绍一下咱们的同步课程辅导~
海内外名师1V1带你划重点\工商文理上百门科目\24小时无时差排课~有需要课程辅导的同学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A联系我们噢~
END
不限地区、不限年级、不限专业

想要进行学业辅导的同学都可以联系小A哦~
扫描二维码添加小A
了解更多详细信息
以上就是DueApe多A课堂

今天的最新资讯
想要了解更多信息
请持续关注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