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名片,可预约医生
明明很困,但为什么躺下后总是感觉脑中乱糟糟的,睡不着?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是人,是凡人。
要知道,一个正常的脑子,本来就会不停地在“活跃”,哪怕是睡着了,大脑也不是“心如止水”的。你觉得“脑中乱糟糟”,这里的关键词其实是“乱”,乱会带来情绪上的烦躁,如果刚好是在需要睡觉的时间点,就会增加睡眠焦虑,继而出现睡不着。
所以,解决的思路,不是让脑子安静下来,而是别这么乱。具体怎么做呢?我推荐2个方法。
方法1:写下脑中的问题
如果感觉脑子很乱,问题很多,这时候可以干脆离开床,去书房或客厅,或者去床边的小桌子上就行。然后准备一张纸,一支笔,把脑子里的问题写下来。
写的过程中,不用管语法、标点符号,只管写。写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写下来比只在脑海里“硬想”会让问题有条理的多,就不会显得乱。
另外,书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个过程本身就可以帮助你缓解急躁的情绪。
这种方法在专业上叫做“表达性书写”(Expressive Writing,简称EW)。有研究发现,表达性写作可以辅助减轻焦虑和压力带来的症状[1]
写完了之后,你还可以试着对问题归类:
• 哪些是我能力范围内的?
• 哪些是需要别人帮忙的(需要借助专业人士,如看医生,咨询律师之类)?

• 哪些是超出人类能力范围的(比如疫情的走向之类)?

接着,用笔把最后面超出人类能力范围的问题都划掉,圈住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问题。
这一套操作下来,你会发现,你真正能把控的事情没有那么多,你也会更好地把精力放在“力所能及”的当下。
方法2:做自己喜欢的事
如果感觉脑子很乱,很烦,越躺越清醒,这个时候,建议果断起床,干脆去做点别的,等到更困了再躺床。这个做法在专业上叫做“刺激控制疗法”,刺激控制疗法是治疗慢性失眠的一线方法之一。它背后的理论基础是这样的:
在部分失眠的患者中,如果总是在床上清醒地躺着,或者总是在床上担心、焦虑,那么床就容易和这些让你保持觉醒的因素建立“条件反射”,而不是与困倦或入睡相关,这种现象也叫做“条件性觉醒”,被认为是慢性失眠的维持因素。
所以,为了切断床和清醒之间的联系,重新建立床和困倦之间的联系,最好的方法就是:减少在床上清醒、担心的时间,不困不上床,睡不好就干脆起床[2]
有个细节,就是最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阅读、书法、手工编织、画画、看个电影等等,只要自己喜欢,都可以。因为,你只有发自内心地喜欢,你的注意力才会容易集中在手头的事情上。
找到了事情之后,你只管做就好,不用管现在是几点,就好像你本来今晚就不打算睡觉那样去做。一直做到你更有困意了,非常想睡了,再重新躺床去睡。
注意,不需要担心“今晚睡得少”,睡眠波动很正常,偶尔的睡眠不够也不至于会造成长远的负面影响;另外,身体会利用你今晚的“睡得少”来积累更多的困意,让你在后面的几个晚上睡得更好一点。
以上2个方法都不是为了让你在当天晚上就能睡好,它们的目的是让你在未来更长远的时光里,有更多的时间是稳定的、自信的。
所以,不管是用哪个方法,你都需要坚持下去,但也不用有太大心理压力,试着把这些方法当做“多吃蔬菜水果”这类建议就好。
如果坚持了4周,感觉效果还是不好,那可以预约睡眠专科医生,看看有无其他更复杂的问题。
参考资料
[1] Guo L. The delayed, durable effect of expressive writing on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tress: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studies with long‐term follow‐ups[J].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23, 62(1): 272-297.
[2] Chesson Jr A L, Anderson W M D, Littner M, et al. Practice parameters for the nonpharmacologic treatment of chronic insomnia[J]. Sleep, 1999, 22(8): 1128-1133.
相关阅读
医学校对:神经内科胡晓琴医生
责任编辑:刘宝铃 梁芸

本文作者余周伟医生目前在深圳太古城门诊出诊,10月30日-11月12日的出诊信息如图所示。
如果你有需要,可以点击下方图片或长按识别二维码,预约余医生面诊,有其他科室就诊需求,也可以通过门诊预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