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壹点灵心理(ID:yidianling0)
看过一段有趣的对话,是读者与李松蔚的:
一个女士说,她晚上总忍不住煲剧,熬夜到很晚,怎么办?
本以为李松蔚会给出解决方案,但他的回答却让我有点意外。
李松蔚回答:
“不妨利用这个时间好好放松,把环境布置的舒服一些,买一点饮料,好好看剧,更舒服地度过这段时光”。
个人习惯就算了,学习工作的解题思路也是如此:
一个学生说,明知道要交论文,一直拖延,很焦虑又不想行动,怎么办?
李松蔚回答:
“每天花5分钟焦虑论文的事情,剩下的时间想想,如果没有论文的压力,你会做什么?”
为什么心理学者劝你躺平?甚至躺的姿势要再舒服一点?
01
你的
“做不到”,在求救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太久,太久,没有善待过我们的“做不到”了。
在豆瓣上看过一个帖子,一个女生高考失利,只念了一所三本学校。在那之后,只要看见任何高考相关的内容,她都会感到刺痛:
刷小红书,见不得别人晒通知书
回老家,听不得邻家妹妹考上985的消息
连不小心路过名校大门,也加快脚步
因为这些信息,都在提醒她:“我做不到”。
很多年后,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女孩儿才发现,当初高考失利的背后,藏着她更深层次的需求。
原本,女孩儿的成绩一直很好,但这种好,却是自我攻击的成果。
从初中起,女孩儿对待自己,每一天都极为严苛。
今天没看书,赏自己三巴掌
数学没及格,罚自己三天不吃饭
大考没考好,用小刀划手臂

这些方法原本十分奏效,但在高考前夕,却突然失灵了,无论她怎么辱骂,恐吓自己,她就是不愿意学了。
女孩儿更深层次的需求是:“不想再被自我攻击奴役了”。
但她深层次的需求,没有被听到,反而被外界的评判体系,批评的七零八碎:
学历太低,没前途
学习都学不好,还能做什么
女孩儿在这种体系下,落荒而逃,殊不知,这种“做不到”的背后,是一种求救。
同样的求救,还体现在人际关系模式上。
朋友小B,从小到大的交友模式,都是只有1个好朋友。
初中时的好朋友有1个
高中的好朋友有1个
大学的好朋友有1个
她自己觉得这样太孤僻,显得人缘不好,但无论如何就是改不掉。
有一次,和小B聊起了一件事,我们才发现,原来她这样做的背后,有她的需求。
小学时,小B有2个好朋友,她们三个总是形影不离。有一次,她与其中的一个女生吵了架,没想到那个女孩儿笼络另一个女孩儿,一起孤立了小B。
那天晚上,小B痛彻心扉,有一种深深的被抛弃感。
自那以后,为了不再被孤立,小B总是不自觉的交往1个朋友,当第2个朋友想加入时,她会表现出强烈的敌意。渐渐地,这就成了她的交友模式。
因此,小B的交友模式,看似“做不到”,却是一种呼救,它在说:“请别抛弃我”。
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有人熬夜,拖延,李松蔚却劝人家躺的更平?
因为他看到了对方的需求:
总是熬夜,是缺乏独立空间

总是拖延,本质上是讨厌工作,想做更喜欢的事情。
他的回答,解决的是更本质的需求,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被疗愈。
但遗憾地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试图杀死“做不到”。
02
与“做不到”
相处的三种策略?
心理作家Steven Stosny表示:很多人会通过否认,回避,指责,来管理自己不喜欢的特质。
这种不喜欢的特质,多是某方面的“做不到”,例如:考不上更好的学校,挣不到更多的钱,交不到更多的朋友
这三种方式具体是:
否认(denial)
例如,当一个人没考取更好的学校,它会否认学历的意义:“文凭没什么用”。
回避(avoidance)
例如,我的一个高中同学,每次她和别人聊天,当她的成绩不如对方时,她总会搬出一个“更厉害”的朋友,来压制对方,这也是一种对自己“做不到”的回避。
指责(blame)
例如,一个不擅社交的人,可能会说擅于社交的人肤浅,没内涵。
但三种策略带来两种后果是:
巨大的精神内耗:
这三种策略的本质,是在逃避“我不好”这种感受,内在是对“做不到”巨大的羞耻与恐惧,逃避策略,只会让羞耻与恐惧加剧,伤口久久无法愈合,使人痛苦与内耗。
使改进变得不可能:
当我们逃避“我做不到”,就失去了面对问题的机会,更没办法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这3种策略,短期让我们感到安全,长期代价却是惨重的。
0
3
接纳
做不到,才会快乐
开头李松蔚的回答,不仅是一种“看见”,更透着一股深深的接纳。
而这种接纳,才是对“做不到”真正的善待。

我是一个怕出错的人,出门会反复检查钥匙,手机,钱包。
像我这样的人,出门旅行更是灾难片,我会担心很多事,诸如:火车赶不上,宾馆订不到,景点关门。
直到前两天,和一个朋友去旅行,才发现,原来旅行可以是另一种样子。
出发当天,我们什么都没规划,我一直在旁边念叨:“哎呀,万一订不到景区附近的宾馆怎么办,万一景区临时休息怎么办”
她却一副大喇喇的样子:“害,大不了住的远一点嘛,打车过去就行,景区关门也没关系,听说那边好吃的很多,我们可以去吃东西啊”。
我的焦虑,被她的一句句“大不了”给化解了。
没想到,我俩那天晃晃悠悠,竟也逛了很多地方,心情也不错。
我才发现,原来旅行可以这样松弛和惬意,原来那些错误,竟然也能让我们邂逅很多美好。
允许自己出错,允许这份“做不到”存在,反而让我收获了不一样的风景。
这份允许与接纳,不仅让人松弛和快乐,更给人更多可能性。
前两天看《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演员豆豆让我很有感触。
豆豆演的是独角戏,人物剖白细腻又搞笑,很是精彩。
当评委问她为什么会做独角戏,她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一开始也是和大家合作的,但我老是迟到,我怕连累大家,就想着我干脆做独角戏好了,没想到效果还不错”
这段话很触动我,普通人遇到这样的“问题”,通常想的是怎么克服它,但她却绕过这件事,发现了新大陆。
由此可见,允许“做不到”存在,未尝是一件坏事,甚至可能挖掘出不一样的人生。
不仅如此,只有我们允许“做不到”存在,我们才能真正改变。
我有一个习惯:讨好别人,我曾看不惯自己,恨铁不成钢。
有一天,我问自己,究竟什么时候,我变成这样的。
我发现,原来青春期时,有一段时间,父母不在身边,给我很大的动荡和不安感。
我产生了一种生存焦虑,想要赢得所有人的喜欢,从那时起,就开始不自觉的讨好他人。
闭上眼睛,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女孩儿,她衣衫褴褛,在夕阳下,奋力地奔跑。
那一刻,我的脑海中冒出来一句话:“好不容易啊”,一股热泪流了下来,我竟产生了一种悲悯之心。
自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厌恶过这个习惯,当我感到讨好的冲动时,我只是看到那个试图生存的女孩儿。
神奇的是,当我这样做之后,没过多久,我居然再也没有讨好的冲动了。
人本主义创始人卡尔·罗杰斯写道:“奇怪的悖论是,当我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时,我就能改变。”。
接纳我们的“做不到”,不仅给我们松弛的快乐,别样的人生,还会让改变真正发生。
那么,具体怎么做,才能接纳“做不到”呢?
04
如何

与“做不到”共处?
1.看见“做不到”,背后的需求:
熬夜的背后,可能是需要更多的独处时间。
拖延的背后,可能对现有工作的不满。
当你觉得你的某个部分“做不到”,可以试着问自己,背后的需求是什么,我该怎样满足自己。

通过这种方式,真正的疗愈自己。
2.日落心态(sunset mind)
在看日落的时候,我们会说:“哇,是红色的,颜色是渐变的”。
我们不会说:“这个红色好俗气”。
这是一种开放的,观察的心态,而不是一种评判的心态。同样的,我们也要用这种心态,去面对我们的“不到”。
可以从人格特质,习惯,身材外貌,这三个方面入手:
把对自己的不满,写在纸上
例如:
人格特质:内向,人缘不好,不擅长社交
习惯:懒,熬夜
身材外貌:体重不达标,眼纹太多
屏蔽评判,重新观察这个特质:
过去,我认为我很懒,我喜欢画画,但每画一次,半年内就再也不碰画具了。
神奇的是,有一次,我屏蔽掉“懒”这样的评判,认真的观察了我的画画过程。
我发现,我并不是懒,而是不会休息。
每次画画,我都极为投入,画3个小时是常事。正因为不会休息,画画后我极为疲惫,体验极为糟糕,所以才不想再碰画画。
后来,我试着用番茄钟,画25分钟,停下来休息5分钟,没想到,那次居然坚持了一个月。
因此,用日落心态面对“不到”,不仅是开放,观察,更是一种转换视角,重新定义。
3.彻底接纳(Radical Acceptance)练习:
彻底接纳Radical Acceptance的概念起源于辩证行为疗法(DBT),由心理学家玛莎莱恩汉于1993年提出。
指的是不加评判地,接受超出你控制的事情。
这个练习,同样适用于接纳你的“不到”:
a.注意什么会引发阻力,观察什么时候你不能接纳
建议以情绪为线索,来捕捉阻力。
例如,一个人失败后,会痛苦很久,可能是你无法接纳很努力,却失败的自己。
b.想想如果你能够接纳这个特质,你会怎么做?
例如:一个人总是忍不住拖延,怎么办?
不妨放下心理负担,好好享受拖延的这段时光,截止日期前,再全力以赴。
c.使用自由书写了解你的情绪
为失败感到痛苦
为朋友少感到挫败
把情绪写下来,问问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绪?
通过厘清情绪与认知,你会变得越来越容易接纳“做不到”。
d.以安全的方式感受自己的情绪。
闭上眼睛,与这些情绪同在,观察你的身体有什么感觉,哪里有紧绷,哪里有疼痛。
反复练习以上步骤,你会逐渐的学会与自己的“做不到”相处。
写在最后:
世俗的观点,形成了一种外在标准。
我们习惯了被“够好”定义,我们恨不得阉割“做不到”。
但我们忘记了,那个“做不到”藏着我们的需求,也更让我们完整。
而允许“做不到”让我们松弛,快乐,挖掘出不同的人生,更是改变的起点。
从现在起,与你的“做不到”握手言和吧!
END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壹点灵心理,关注个人成长,壹点灵让你离自由更近一点。
不想错过我们的老铁
请动动你们的小手指点亮星标☆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