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少女们晚上好~
最近挖酱刷到了一个帖子,有个女生晒了自己的自拍,说参加卡颜局被卡出去了很不甘心。
一时间,评论区里众说纷纭,竟然在人均摆脱了容貌焦虑的今天、还能为女生长得美不美吵成一锅粥。
有好心的网友安慰女孩别灰心,是那些卡她出去的人有眼无珠:
也有严苛的网友认真执勤,说美颜滤镜太厚,更何况本来也看起来“土土的”。
更有颇有心得的卡颜局搭子认为,既然参加就接受游戏规则,而且线下的游戏规则,何必上网找网友“评理”?
倒是还有正义爆棚的网友,(虽然不知道卡颜局是什么)但明白“不能因为颜值嫌弃他人”的道理,挺身而出给博主抱不平!
同时,也有一个人上网挺无助的朋友们真诚发问:所以,你们说的卡颜局到底是什么啊?
卡颜局,靠脸吃饭的机会来了?
卡颜局,字面意思就是:给颜值设卡的酒局
具体怎么个卡法?

普通的酒局就是几个朋友约好一起去,但是卡颜局更多是陌生人之间的聚会。
有的卡颜局AA制,有的是其中一个人请客,然后想来一起玩(也可能是蹭酒喝)的人就必须服从“因为颜值不够可能会被请出去”的规则。
比如这位网友分享了自己被卡的经历:酒钱都已经A了,都准备在酒桌上大杀四方了,结果见了面被主办方退货了…原因只有一个,长相不过关呗。
说到A酒钱,卡颜局还发展出另一个玩法:谁A钱,谁评判
比如有男A女免局,男生A钱女生免费,所以男生就有请(他们认为)颜值不过关的女孩离开的权利。女A男免局则是相反的玩法。
这个听起来很邪乎的新型社交游戏,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参与。不管是卡人还是被卡,好像都成了大家乐于参与讨论的话题。
有博主演绎了被卡颜的情况,该说不说这还真的是勇敢者的游戏,都走到酒吧门口了被通知“颜值不过关”,只能双脚抠地忍痛离开。

不过,虽然有被卡出来的风险,卡颜局也不会让每一个心碎女孩男孩空手而归
有人晒出聊天截图说,虽然被退了货,但是小姐姐不仅把A的酒钱退给了他,还额外报销了200块钱的路费。
本来已经流下来的眼泪就这么戛然而止,这怎么不算是靠脸吃饭呢?
于是就有一部分爆卡王已经偷偷地先富起来了:“就喜欢卡颜局,每次去了都给我200让我打车回去。”
甚至有男大学生投稿说,自己已经变身被卡刺客,靠被卡一个月赚了1万块,衷心地希望卡颜群越多越好,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遍地开花。
以至于在卡颜局的相关评论区出现了一种离谱又合理的现象:第一次听说卡颜局的网友们比久经卡座的搭子们还兴奋,感觉来活了!
格局打开,心态立刻就不一样了。
若干年后,靠被卡发家致富的爆卡王们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被卡出局的窘状:羞愤、破防,早知道不来了!
然而,当他们找到财富密码后再遭遇被卡:来来来,我长得丑,收款码直接扫这里!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被卡出去的人倒是快乐了,成功入局的人却不见得都喜笑颜开。
有人从现场发回了报道,邀请大家沉浸式体验卡人的快乐。
放眼望去,美女倒是不少,可根本没看到什么传说中的帅哥,女孩全程黑脸,似乎连伸手玩游戏的心情都没了。
聪明的网友们立刻对规则活学活用:这肯定是男A女免局吧!所以男生的颜值可塑性才这么强…
看到这里,你发现卡颜局的华点了吗?
虽说是卡男卡女都有,但是男女选手的水平却是参差不齐。

作为女孩,卷了一辈子的容貌身材了,随便一出手都是中等偏上水平。

但是对面的男孩呢?有姐妹掏钱参加了卡颜局,结果男生人均照骗,卡到最帅的长得像包贝尔…(注:此处的包贝尔是一种颜值度量衡,没有吐槽包贝尔本人的意思)
还有人明明参加的是女A男免的卡男局,结果发现主办方根本不作为,说是帅哥结果来了几个土豆。
上哪说理去?卡颜局到底有没有消费者保护协会啊喂?

打一个恰当的比喻,前几天国风大典,有人看了各路博主拍的视频之后感叹道:怪不得没人发男的。

总结起来就是,和卡颜局是一样的局面——女生都好漂亮,男的也是男的
卡丑、卡学历,为找搭子应卡尽卡
既然局面对女生不太公平,就有人出来整顿卡颜局了。
博主顾蚊子在上海办了个卡丑局,要求是“只有长相普通的人才能加入”
说是“卡丑”,其实没有人真的丑。打眼望去,其实都是长相端正的普通人:
倒是这些帅的、美的,平时在卡颜局里“作威作福”的,被毫不犹豫地卡了出去。
并且也照例转了50块钱,作为被卡出去的打车费。
看了顾蚊子为普通人撺的卡丑局,有注定要一个人喝酒的社交黑洞悲伤地控诉:
“我,卡丑局和卡颜局都进不去,简称卡bug。”
要知道,这个世界是多元的,不只有美和丑。于是,在咱们高校云集的首都,有人已经开始组卡学历局啦!
名校颜值局,颜值学历双卡双待,清北人大中科大,硕士博士海龟云集。
学霸聚会,想要赚被卡费就没那么容易了,要报名需要提前验证身份,说不定还要提供学信网截图哟。
首都开了先河,其他地区的大学生也紧跟步伐,搞起了卡颜学习局。

这下谁还能分清985和98了?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不好了,原来是当初被卡出去了。
卡颜学习局甚至发扬到了国外,有留学生在滑铁卢大学组了个卡颜学习局,带照片来审核,进门直接就开学,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

评论区有同在加拿大的同学诚心发问:作业也是男A女免吗?
卡颜的对酒当歌,卡学历的寒窗苦读。
只有一生都只想上岸的中国宝宝,想求一个卡编群
,能在月黑风高的夜晚一起讨论体制内经验。

被骂惨的卡颜局,新型女性陷阱?
卡颜局发展了这么多条分支,看起来大家参与其中似乎也都其乐融融。
但是,还记得今天文章一开头大家吵得不可开交的那篇帖子吗?很多人对女生参与卡颜局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其实,大家也并不是真的在针对某个女生的容貌,而是在质疑卡颜局这种明显在评判女性容貌的玩法。
卡颜局的一开始,大多数都以卡女生颜值为主,再加上酒吧夜场也喜欢玩女士免费入场的营销套路,于是乎,女生就成了颜值首当其冲被审视的一方。

因此也有人觉得,社会都已经如此不公了,女生为什么还要这样主动物化自己,把自己变成货物让别人定价审视、甘愿被人指指点点呢?
一片骂声中,可能只有打工人对卡颜局心存希望吧。

工作太忙了,调休太苦了,除夕当天还得赚窝囊费,有了卡颜局再也不用受那个委屈了。
有人甚至做起了白日梦:干脆让上班也变成卡颜局,就把我卡出去吧!
说回卡颜局,其实换个思路,我们确实应该为大家的敏感而欣慰。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社会对于女性的不公平,体察到了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向下的陷阱。
但是我们也应该对当代的年轻女性抱有信心。
她们不再是轻易就能被矮化、物化的工具人,也不是无法独立思考的儿童,她们有权利、也有能力决定自己吃什么饭、和什么人玩、参与什么派对。
这时候,当我们打着“出于安全或性别平等”的考虑,将“女性参与卡颜局”等同于“自我物化、陪酒女”,是不是也是在助长另一种黄谣的诞生呢?
保护女性的方法,是鼓励她们走出门,去面对大千世界的历练,去体验各种各样的人生,为她们的勇敢冒险兜底。
而不是禁锢她们的双脚,把她们关在家中,还美其名曰这是为了你好。
生活的压力已经够大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想了那么多理由,找了那么多借口,无非就是想要找几个帅哥美女在一起玩。
既然有卡颜一说,必然是本质对自己的颜值有一定的认知,初衷是俊男美女借着这样的方式互相认识,入不入局、入哪个局的决定权也在你自己。其实无伤大雅。
不管是线下生活还是赛博冲浪,与其怒不可遏地到处审判,不如尊重他人命运,过好自己的人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