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今晚聊刚上映的新片:
《二手杰作》
我是抱了很高的期待去看的,一方面是对主创班底的信任,坏猴子新锐导演王子昭执导、宁浩监制,演员班底也非常不错。
一方面是对讽刺喜剧类型属性的好奇,国内自称是黑色喜剧的片子的确多,可敢说敢骂的,还真没几部,我期待这个班底能制造出惊喜的例外。
看完之后我非常失望。
我期待的东西他们的确有给到,但同时,片子存在我始料未及的缺憾,直接抵消了这些东西所能带来的好感。
正文
先说优点吧,如前面所说,这片还是符合我对其喜剧部分的预期的。
它翻拍自美国片《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框架基本是同一个,儿子意外死亡,父亲为了让他免去名声争议,替他写了遗书,结果让儿子一举成名。
但和原作里父亲最后接纳了孩子是原本模样,即侧重于“父爱”的主题不同,《二手杰作》是以人和时代先行的,整个故事是围绕主角父亲马寅波(于和伟饰),一个写书不畅、意图成名、面临中年危机的男子来展开,同时,儿子马墨(郭麒麟饰)意外坠楼、父亲代笔遗书的一系列后续,都紧扣当下的社会乱象,二者相互作用影响。
这样的改编或许取巧,但也确实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我们对这个本就不断下坠的时代,对范进般的小人物都太熟悉了,对它们所意味着的喜剧和悲剧同在的荒诞性,也有着更多的认同,在这个前提下,这部电影里所有戏剧化的设计,都容易成为现实的讽刺和映射。
如此,编剧一方面能利用技法,让电影带着密集且自然的笑点,比如对大量文学梗,时代流行话语的交织错用。
马墨在因马寅波代笔而出名后,被妈妈勒令好好学习,直播念出妈妈准备的稿子说自己封笔了,在语文考试时被问到为什么不写,他也说:“封笔了。”
出版社成员和马寅波讨论出书事宜时,因篇幅不够,社长下命令说:“字大行稀,说过几遍了?当代诗歌不就是一个句号一行?”
还有对各方相关人物的解构性塑造,把现实中的代表性符号复刻穿插,自然带着很强的戏剧张力,比如复刻自《锵锵三人行》的节目《铿铿三人行》,熟悉的台标和场景配置一搬出来就很好笑。
那个被马墨暗恋的女孩,被塑造为“伪女文青”,随口就是“喜欢是放肆,爱是克制”,同时也说“我懂他,因为我的上升也是双鱼”,这种未必言之有物的自我沉醉状态,也是眼熟且有趣的。
之类的梗还有非常多,整体都是一种心领神会,可堪回味的笑点设计。
另一方面,又能让电影有着足够浓烈的批判性,里面涵盖了多层社会议题,未必存在因果关联,却是别的电影不怎么触及,或者说不怎么敢触及的。
比如最明显的,马墨坠楼后牵扯到校园霸凌,而校方考虑的始终是学校名声。
校长向同学确认霸凌是否存在,问的是“你打他了吗,推他了吗”,恰如现实中对霸凌范围的窄化,为了掩盖或带过那些“看不见的罪行”,保全学校。
和老师讨论坠楼如何定性,也是优先考虑“霸凌对我们学校不利”,个体生命的重要性被一概抹除。
还有始终关注马墨坠楼事件的那个女记者,后面马寅波为了证明书是自己所写,冲到学校演讲,场面一度陷入混乱,而她在一旁悄悄示意摄影助理拍下冲突点。
很显然是批判了无视真相,吃人血馒头的无良媒体。
如此与现实不断地发生互文,达成一层比一层更触目惊心的效果。
包括压在马寅波身上的议题,也就是最深的一层,表达当下造神环境里,自我的迷失。
里面利用马墨死亡又复生这一框架,多次强调神的建立和覆灭,真相与谎言,仅一壁之差。
一封遗书就能让一个素日顽劣的孩子,颠覆印象,变成神童。
也能只因为保安一段录音,不需要核实,马寅波就被认为承认了是孩子给自己代笔,变成了“马斯文”,“马扫地”。(因为他提到了自己斯文扫地)
在这种过度浮躁的氛围浸染下,每个人都失去了对真实的坚持和判断,真实变得不再重要。
电影里每个角色都活在自己坚信的现实里,女孩往马墨身上投射了自己的文学理想,给他的举动都找到一个符合自己认知的逻辑,比如马墨说只想当芸芸众生的“芸芸”,女孩就说他不想学文学,是想学哲学。
出版社社长已经听到马寅波酒后说了“儿子都写了三十多年”,是代笔露馅了的一句话,却还是选择相信眼前儿子出书的“事实”,也为了挣钱,继续鼓吹他出书。
还有马寅波因为代笔后,昔日作品大受欢迎,便选择花钱买销量,办颁奖仪式,活在自以为的才华横溢里。
之所以如此,便是在强调,娱乐至上、易于造神的时代之下,人往往是认知的奴隶,在剧烈的动荡变化中,逐渐趋利而自利,拒绝看清事物本质,也难以看清真正的自己。
而马墨并没有被女孩说服,也没有被眼前荣耀所迷,而是坚持“只做芸芸”,包括结局里马寅波因劝导一个想要轻生的女孩,自己也随之醒悟,“最重要的是自己”,便是在表示对这一层时代氛围的反抗和自警。
但,也因为编剧进行了很大的改编,和原作已然是两种走向和思路,又由于能力不足,在两方面上泄了很大的气,让前面这些好处都变得轻飘了。
一个体现在结局上,为了囊括如此多的议题,已经几乎把所有人都解构塑造成了混蛋,可最后马寅波意外坠楼,却没有一讽到底,而是在没有解决任何问题的情况下,让他们相互原谅。
出版社社长愿意为他出书,妻子不再提离婚,愿意带他回家,女记者也愿意为回家的他让路,不再追赶热点,等等。
这样理想化的结局,显然是对前面的种种批判和讽刺形成了自反的,所有的荒诞矛盾都在这一刻落向了煽情,也落向了平庸。
另一方面是,编剧把孩子的坠楼原因改成了偷拍喜欢的女孩,而且出现了很多围绕这些议题而存在的群像人物,尤其有不少女性角色,这就很考验性别议题和女性人物的书写和塑造。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编剧在这一点上都没有做好,这也导致了这部片子最大的问题。
首先是马墨跟踪,偷拍暗恋的女孩这件事,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形式的消解、反讽和批判,还得到了父母的维护和开脱,比如父亲说他只是卖弄摄影艺术,玩物丧志。
比如母亲说“为什么这么轻易就把他判定成流氓?”(不然呢??)最后还让他考上了电影学院。
与之相对的,是和马寅波一样出了书的女孩小美(刘美含饰),因为被挖掘出陪酒史,而不得不趋于舆论,趋于父亲的责骂而跳楼,形成了巨大的差异对待。
这样陈旧的情节出现在如此紧跟社会时事的电影里,不得不说是最大的讽刺。
为了烘托男性角色,尤其马寅波角色的弧光变化,女性角色塑造也是少见的差劲。
要么是塑造潦草而割裂,比如妈妈潘冬妮(倪虹洁饰),动机非常莫名,明明因为孩子坠楼,到了需要抵押房产的地步,却在马寅波靠代笔和炒作赚到钱的情况下,阻挠代笔,后面还突然提出离婚。
由于前后没有任何铺垫,无论是靠所谓朴素的正义感,还是靠因为靠儿子赚钱而愤怒,再或是嫌弃马寅波太爱面子这样的说辞,都是无法令人信服的。
只能理解为,她只服务于推进马寅波的成长,自己的形象和性格在编剧笔下并不重要。
要么是沦为戏剧冲突的工具,那个被马墨暗恋的女生,完全没有自己的个性和思考,当着学校师生的面就亲了马墨,对马墨的崇拜虽然是服务于造神议题设计,但也过分往盲目方向塑造,整体看下来,更像是男性的一场自大的意淫。
包括那个出了书的女孩,也是往虚荣的刻板方向去塑造的,把她的玛丽苏类型创作和马寅波所谓的传统文学创作,在不涉及质量的比较下,进行粗暴的高低对立,因而让她的形象流于浅薄,一概抹去女孩可能存在的才华和野心,非常失真。
如此现代和如此落后的书写,同时体现在一部片子里,注定了它确实是二手,但大概率谈不上杰作了。
配图/《二手杰作》预告
音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