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人工智能,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种担心赶不上车的紧迫感。
毕竟,今年开始,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教育家、科技企业家等各路大佬都纷纷入场了……

有着互联网教父之称的著名科技杂志《连线》创始主编凯文·凯利对此进行了精辟总结——人工智能会是下一个20年颠覆人类社会的技术
说得直白点,人工智能作为人类在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三次革命浪潮,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具体到个人,人工智能之所会让人焦虑,是因为它将逐步替代目前大部分重复性劳动的工作,使得未来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进一步提升,影响我们每个人的饭碗。
要想不被时代抛弃,这就需要我们未雨绸缪,了解一点人工智能的底层原理和基本知识。

所以今天,湘科君想要为你特别推荐这本重磅新书——《人工智能极简史》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单
无论你是想了解人工智能基础知识的职场人,还是出于兴趣或者未来职业规划需求的青少年、大学生、研究生,这本书都堪称人工智能最佳入门读物。
为啥?
不妨先看看它的作者——
1.老少咸宜
“好玩、好读、好懂”的AI入门级读物
《人工智能极简史》的作者,是,中国自动化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军平
老师。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生物认证、智能交通及气象预测,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知名专家,学术之外,张老师对于科普事业也有极高热情。
上一本科普书《爱犯错的智能体》就被打出了8.3的高赞评分。
《人工智能极简史》是张老师的第二本科普书,专业性和知识的可靠性那绝对是没话说,除了陆汝钤院士亲自作序,还得到了王耀南、郑南宁、潘云鹤3位院士的联袂推荐。
除了以上这些,湘科君还想特地向你强调的是,这本书不像你以为的那种严肃教材,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好玩、好读、好懂

从张军平老师自己的在个人社交账号的表现,你就应该可以猜出,这本书绝对不会枯燥无味。

毕竟,张老师私下也是一个兴趣广泛的流行乐发烧友,除了解释高深的学术前沿,还会分享自己弹唱的最新单曲:
在写这本《人工智能简史》的过程中,为了让严肃高深的前沿科技尽量“好玩”起来,张老师除了在文字上下足了功夫,还在视觉和理论呈现的形象化方面进行了仔细打磨。
对人工智能发展历史中的各种概念都用漫画的形式进行了再诠释,让满篇的文字在阅读过程中都更有趣味性和节奏感。
既具有专业深度,又具有生动可爱,《人工智能极简史》力争做到不分男女老少,只要你想对人工智能有一个全盘的入门级认知,都不具备理解门槛。
这本书虽然叫“极简”,但内容却并不粗略,相反在学术上都极具准确性与深度,三言两语的简述背后,都有数十篇顶级AI论文做支撑,没有一定的学术造诣不能为之,某种程度上,只要你愿意,它甚至可以越读越厚。
2.四个阶段
条理清晰,呈现人工智能发展的全景
结构上,《人工智能极简史》采用的是将人工智能分成四个阶段来介绍的方式,同时穿插了一些人工智能分支流派的科普,并在最后一部分,对人工智能的未来做了一些探索性的思考、分析和展望。
人工智能的萌芽期是在1936—1955年间。
大多数人工智能专家们都认为,人工智能的历史应该从1936 年“图灵机”的提出开始算起,提出这一概念的人正是艾伦·图灵
除了图灵机,另一项引起广泛注意、对人工智能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工作是,图灵于1950 年在期刊《心智》上发表的《计算机器与智能》论文。该文被公认为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首篇论文。
文章中,图灵提出了“图灵测试”,但至今,时间已经过去了70 多年了,尚无真正能通过这一测试的。
而图灵因为在人工智能的先驱性工作,被后人尊称为“人工智能之父”。
1956—1980年被视为人工智能的初创期,人工智能的兴起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人工智能研究者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人工智能的命名,发现了神经元细胞的感知特性,凝炼了未来人工智能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早在1955年8月,四位人工智能的先驱者,包括达特茅斯学院数学系助理教授约翰·麦卡锡、哈佛大学的马文·明斯基、IBM 的纳撒尼尔·罗彻斯特和贝尔电话实验室的克劳德·香农,联合提交了一份带有“人工智能”字样的提案。
这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名词出现的时间点。
人工智能成长期(1981-2011),策略应用不当拉大了国与国在智能研究上的差距,日本正是在此时走在了全球前列。
而因为装备了新型训练方法,神经网络得以突破感知机不能求解异或问题的尴尬,成为人工智能主力军。
人工智能从2011 开始直到今天,一直都处于第三次热潮。
这场热潮中,大量科研人员下海,希望形成更多能落地的科研成果,国内国外均是如此。
2006 年,现代逻辑奠基人乔治·布尔的曾孙杰弗里·辛顿首次提出了深度网络的想法和实现的思路。
在第三次人工智能热潮中,汽车无人驾驶、谷歌AI 系统阿尔法狗(AlphaGo)、波士顿动力公司(Boston Dynamics)研发的机器人系列、生成对抗网络、知识图谱等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虽然人工智能目前仍在第三次热潮中,但需要提醒的是,智能研究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不可能一直都站在峰顶。
人工智能领域实际还存在莫拉维克悖论、数字孪生、自我意识等大量未解的难题。
另外,2022 年11 月底OpenAI 开发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让机器与人的对话有了一次质的飞跃,2023 年推出的Midjourney在绘画的精细化和想象力上又上了一层楼。
但张军平教授在《人工智能极简史》中提醒道,其背后的技术路线更像是造飞机,它能像鸟一样飞,甚至比鸟飞得更快、更远。但本质上它不是鸟,无法像鸟一样用极少的能量摄入就能灵巧地在空中飞翔。
从微观粒度来看,飞机上的元件也无法做到鸟类羽毛那么精细。如果用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来区分,造飞机的做法是让其看上去像人,但实际上并不是。
要获得完全让人认同的、真正具有人类意识的智能体,我们可能需要重新找条完全不同于现在依赖于算力、大数据、大模型的技术路线。
到这里我们也能对《人工智能极简史》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它涉及了人工智能从诞生直到今天的一切关键节点,真正做到了完备、前沿,这在现今的人工智能通史类读物中是少见的。
3.中国视角
一本符合中国人理解方式的人工智能读物
搜索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中文图书,你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种类不少,但绝大部分都是由西方人书写的。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科普写作过程中,他们往往会在叙事时采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人物或事例,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这反而看起来更加费解了。

而深入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史时,中国学者、科学家的贡献往往要么无法得到客观评价,要么就被直接忽视。
这些方面,张军平教授的这本《人工智能极简史》可以说在目前的中文图书中,是做得最好的。

在主题切入方面,张教授直接用到了中国古代的传说,说明人工智能并不是某一国家、某一文化的独有发明,它根治于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美好愿望,不分地域、人种。
《列子·汤问篇》记载,在遥远的西周时代(公元前1046—前771年),民间就流传着一个关于“人形机器”的故事。
周穆王西狩时,在遥远的昆仑山区偶遇一名叫偃师的匠人。偃师献给周穆王一个他制造的、几乎能以假乱真的舞者。
以至于周穆王开始怀疑,偃师是请真人来跳舞,于是勃然大怒,要将偃师处决。
偃师造人,唯难于心。
偃师赶紧当场把舞者拆开。大家一看,原来这个舞者是由皮草、木头再刷上颜料制成。虽然五脏俱全,却都是假的,而如果去掉其中的器官,则舞者会失去相应的功能。
我国另一个人工智能相关的故事,则是东汉时期(公元25年—220年)张衡发明的指南车,通过车里的齿轮转动来自动控制方向,以便让指南车上的木人始终保持出发时最初设置的、指示方向。
因此,也可以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尝试过机器人制造的传说之一。
再稍后不久,大约在建兴九年至十二年(公元231年—234年),据说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曾发明了一种载重量达200千克左右的运输工具——木牛流马
从其民间仿制的形态和其所具有的军事意义来看,都可以视为美国Boston动力公司研发的大狗运输机器人的雏形版。
这些故事,可以说是最早有记载的,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梦想和思考。
以上的故事,只是《人工智能极简史》的序幕,在具体介绍人工智能发展史的历程中,张军平教授还极其重视还原中国人在其中的贡献,这些资料是在小众的学术研究之外,公众很难见到的。
比如,早在图灵的同时代,1958 年时,美籍数理逻辑学家王浩就将《数学原理》中有关命题演算的全部220 条定理都进行了证明,且程序在当时的IBM704 计算机上仅用了3~5分钟就执行完成。
他还在数理逻辑的一个命题上提出了著名的“王氏悖论”。因为其在数学定理机械证明方向的开创性贡献,1983 年人工智能国际联合会议授予其首届“里程碑奖”。
我国学者吴文俊院士的几何定理的自动证明也在人工智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吴院士也因此于1997 年获得了“Herbrand 自动推理杰出成就奖”。
进入21世纪,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年轻人的身影更是频繁出现。
何恺明,成为少见的能两次获得CVPR(IEEE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最佳论文的作者。
汤晓鸥、孙剑则分别创立了我国人工智能领域著名的两家独角兽企业,商汤和旷视。
《人工智能极简史》没有出现一个公式,以中国人自己的视角全面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任何未来有意踏足这一领域的人在行动之前都值得放在案头。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单
文章2023年10月27日发表于微信公众号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未来已来,这本漫画版AI简史带你走进人工智能的奇妙世界),风云之声获授权转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