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中国已经逐步进入深度老龄化时代,认知症和高龄照护的需求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而这个长期需求,常常让照护者身心疲惫。
银康养老协同复旦大学出版社引入的《创意关怀--认知症和高龄照护的革命性趋向》(以下简称《创意关怀》)这本书针对这个痛点提出了不一样的解决方案、阐述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理念。为了推广国际上的最新理念及应用方法,供中国的养老同业者们学习和借鉴,并供认知症和高龄长者的家人及亲朋好友参考应用,银康的朱晓波老师将该书翻译成了中文。
作者介绍
《创意关怀》一书的作者安妮·巴斯廷博士(Dr. Anne Basting)是一位美国的艺术家、学者和教育家。二十多年来她深入研究如何将艺术注入高龄长者的护理过程中,尤其关注认知症和认知障碍患者,致力于运用艺术和文化的力量来改变高龄人群的个人生活及社区环境。她的创新理念和实践使她荣获2016年度著名的人才大奖——麦克阿瑟奖,她还曾获得过阿育王奖金、洛克菲勒奖金和其它多项重大资助。她是多本专业书籍的作者和编辑。
巴斯廷博士目前担任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大学教授。她还是非营利组织 “时光流转”的创始人兼总裁,该组织建立了由艺术家和护理人员组成的网络,通过创意关怀为高龄长者的晚年生活带来意义和欢乐,在美国四十八个州和世界二十个国家、地区拥有九百多名获得认证的长者活动辅导人员。
译者介绍
《创意关怀》的中文译者朱晓波,上海银康旗下的美国北加银康老年照护中心经理。早年就职于上海锦江集团,在上海锦江饭店、北京昆仑饭店等五星饭店从事管理工作,任副总经理。1993年赴美。进入养老行业之前,朱先生还曾美国一家大型半导体公司担任亚太区高级经理。
对谈分享
以下为系龄伙伴Iris与朱晓波老师的深度对谈。
《创意关怀》强调了高龄长者的大脑仍然具有创意功能,即使在认知症的情况下也是如此。虽然高龄长者的身体和心智逐渐衰弱和损耗,但是通过结合创意和关怀,可以发掘新的能量和价值,为他们的生活增添意义。Iris结合我国国情和书中精髓做出有针对性的提问,朱老师也给予了深度见解。(Q为Iris, A为朱晓波老师)
Q:中国已逐步进入深度老龄化时代,认知症和高龄照护的需求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而且这是个长期需求,常常让照护者身心疲惫。这次银康养老协同复旦大学出版社引入的《创意关怀》这本书,是否针对这个痛点提出了不一样的解决方案?
A:认知症和高龄长者的照护工作长期以来被局限在单面的视镜之下,人们习惯从单一角度理解照护工作,认为照护就是指照护人员所做的事,包括照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居家护理人员、抑或是长者的家属。然而如果只从照护人员的角度看事情,会形成一种“清空容器”式的照护模式。假设我们把照护者比作一个容器,起初的时候这个容器盛满了液体,这液体就是人的精力和体力;而长者好比是另一个全空的、或者接近于全空的容器。照护人员日复一日地将精力和体力倾注到长者的容器中,渐渐地自己容器中的液体就会减少,直至被清空。这是一种堪称悲剧英雄式的自我牺牲,是让照护人员不堪重负而精疲力竭的方法。一个清空了的容器是无法再把自己填满的。因此在这种模式下我们需要提醒照护人员不要完全清空自己,而是要适时地补充能量,要照顾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我们有必要在照护人员耗尽他们的精力之前中断“清空容器”式的照护模式,不然他们都会病倒。
与此相反,和“清空容器”式的照护模式不同的是互惠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照护人员不是清空自己,而是与长者结成伙伴关系,共同尝试着从这种关系中获益。
科学上的研究支持一个观点:“照护是相互间的交换”。对照护的积极方面的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长者的照护人员如果能够体会到自身的成长和生活的目标感,他们和照护对象就会越来越亲近,能够共同面对困难,共同发掘生命的意义。
Q:从“清空模式”到“互惠模式”,认知症长者是否也有创意呢?
A:所谓创意,是指产生新的原创事物的过程,并且这种事物是具有价值的。
通常意义上的创意显而易见,比如写作,艺术,科研,等等。其实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充满了创意,人们用创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用创意发现快乐。个人的创意能力渗透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创意是人类所独有的特性,是用以区分人与动物和机器的重要标志。
你问我高龄长者的大脑有没有创意功能? 认知症长者还有没有创意功能?答案是肯定的:在被大多数人认为会让痛苦和衰弱压垮的生命点,依然存在着创意,存在着美丽、成长、学习和快乐。
只是有一点,认知症长者大脑中创意的表现形态有别于其他人群。他们的创意往往表现得难以辨认,有时缺乏逻辑,有时时空错乱。但是这种创意能力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
Q:‘创意’是释放能量,‘关怀’是消耗能量,两者结合看似矛盾的特质却能够发掘出新的可能性,能够聚集新的能量。这就是书中提及的革命性理念吧?
A:《创意关怀》这本书提出的一个革命性的理念,就是要把创意和关怀结合起来。这样的结合可以帮助我们塑造出一个从未有过的景象:照护者和被照护者互相协作,共同发现生活的意义,共同为人生增添新的价值,使长者即使在身体和心智逐渐衰弱和损耗的情况下也能不断得到精神上的提升。
在这样的景象之下,照护和关怀可以给双方都带来康复和愈合,而不再是吞噬一切的黑洞。它能使人的自我逐渐变得更加美好。
Q:“创意关怀”是一种药物,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康复手段,有着看得见的康复效果。朱老师能介绍下这种理念的关键几个要素吗?
A: 究竟如何才能引导高龄长者产生创意呢?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自我实践,以及观察其他人的做法,《创意关怀》的作者总结出五项基本元素,或者说是五个技巧。这些技巧从表面上看似乎比较简单,做起来好像并不太难,但其实并不然。
例如我们同认知症长者说话时往往会试图纠正长者的错误,而没有意识到说正确的话并不能治愈长者大脑的创伤。你努力想要像盖房子那样一块砖一块砖地把长者头脑中错乱了的世界重新按照正确的方法搭建起来,其结果却只能是在你与长者之间砌起一堵墙。《创意关怀》提出“是的,没错”的谈话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绕过这堵墙,将我们和长者紧密联结在一起。
但要改变纠错的习惯是很难的,需要经常性的练习。书中告诉我们的这些技巧都是创意关怀的重要方法。然后,这本书还为我们讲述了七个将创意关怀的观念和方法应用到不同场景之中的实例,如何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唤起长者的创意,包括在老年照护机构讲故事和编排戏剧,用两三年的时间完成一个项目,使得创意关怀的活动长期呈现在长者的生活中。
这些实例还包括在居家长者中开展创意关怀的活动,对居家长者作艺术家访,组织长者举办合唱练习和演出,请长者走向社会作有益的宣传,等等。有一个项目特别讲述如何将青年学生带入照护机构,实现代际融合。作者对所有这些项目和活动的描述都很具体、详细,读者很容易模仿或改编。
Q:创意关怀是把关注重点从长者的衰弱和失意上移开,转而投向他们仍然保有的能量,让长者表达内心,与他人沟通,与外界联结,增添生命的意义。请朱老师再总结下这本书的目标读者群体吧,多谢!
A:我想我们首先要把《创意关怀》推荐给从事认知症和高龄照护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及志愿者;还要推荐给认知症和高龄长者的家属及亲友。
我强烈建议已经或即将跨入老年生活的50后、60后人士也应该读一读这本书,了解和掌握认知症关怀的要素。
高校老年护理专业、人文社会学科、艺术学科的教师和学生读了此书可以找到所学专业与未来社会需求的交汇点,同时可以带动年轻一代重视并投身于认知症和高龄照护的行业。
此外,有关老龄社会各种课题的研究人员和关心养老问题的各界人士也值得读一读《创意关怀》这本书。
撰稿人
彭艺女士(Iris),毕业于法兰克福金融与管理大学的国际医疗管理MBA, 曾在约翰霍普金斯商学院进修创新,战略和项目管理。代表德国养老集团以上海老年学学会督导身份参与过静安区社区养老项目实施方案;代表上海老年学会参加第十五届世界华人地区长期照护会议;曾主导国企康养综合体立项和康养地产筹开项目;在《第四届中国养老产业发展论坛》作为嘉宾分享“城区CCRC运营”;上海市医药学校邀约分享”认知症照护的核心”;为险资培训可持续化的康养模式。十几年国内外项目管理经验,专注于精益管理,战略规划和实施,现任银康养老集团副总。
撰稿:Iris
校审:方敏珺
排版:彭冠贤
“系龄人”简介
系龄人”是一个由90后海内外顶尖名校校友创立的国际化、跨学科、网络化的老龄产业研究平台我们希望在“银发浪潮”的巨大挑战里做一个创新解决方案的汇聚者、引领者和推动者目前我们的社群成员主要为来自哈佛、MIT、牛津、复旦等顶级名校的研究人员,来自字节跳动、华为、平安、泰康等头部企业的科技从业者和康养行业人士,来自明星创业公司的创业者,以及康养领域投资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