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编缉老师好。刚看了贵号写的关于孩子青春期的文章,我心里格外觉得焦虑和郁闷,想找您倾诉一下。关于孩子的青春期,我现在深陷其中,内心很痛苦。我的孩子现在稍微遇到不合他心意的事,就跟我们说他不想活了,说觉得活着没意思。这都一年半了。我们前年移民菲律宾,孩子在当地不错的国际学校就读,现在是10年级,孩子很快地度过了语言学习期,科目成绩中上,当地人喜欢打篮球,孩子凭借出生于中国东北的天然身高优势和国内的一点篮球基础,现在是校队的队长。总之,在我的观察里,孩子在学校的生活不说如鱼得水,但也基本愉快顺利。
从他有这种让人不安的言行后,我们找了本地的心理医生,每月去见一次,医生说他并没有自杀的倾向。最近的一次治疗,医生亲自安慰我说,他的那些话,只是口头上的那么一说。可是,这是能随便说的话吗?每次他一说,我都特别难过,禁不住眼泪长流,失眠焦心。我真的很恐慌。虽然冷静下来后,觉得他可能就是抱怨一下,但每次我都花好长时间才能勉强消化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不知您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没有。
祝编安
一位焦虑难安的妈妈
焦虑难安的妈妈,您好。
看完您的信,我的第一感觉是,孩子作为新移民,虽然看上去比家长适应当地的生活,双语流利,但其实,以他的年龄,经历,阅读量来看,恐怕在用母语和英语正确表达情绪和情感上,仍遇到了一些困难。青春期又是一个大脑在飞速运转发展的时期,当情绪,激素达到顶点的时候,心中就像开了锅,只求痛快地发泄郁闷,而口不择言。
这时候,我们家长要学习的功课就是解码孩子的威胁性语言,理解他们这些可怕语言背后的真正含义,从而打开孩子在青春期虚掩的内心的大门,在不远不近的地方陪伴孩子,化解口头和心理的危机,不断提高孩子和我们自己的情商。具体说来,有下面几个步骤供参考
1.理解情绪并解决问题 
脏话与诅咒,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语言,孩子们早在3-6岁,就发现了这个秘密。从“屎尿屁”到“打死你”和“大傻瓜”,一言祭出,父母和老师无不表现出震惊愤怒和手足无措,这让孩子感到惊喜和刺激,感到挑战了身量和能力都远远高于他们的成年人,让他们获得一种虚拟又真实的快感,类似在电子游戏中获得的成功。
随着年龄成长和与之而来的细致和严格的教化,孩子们逐渐意识到脏话与诅咒是不被社会允许的,也会渐渐习得文明礼貌的沟通方式。但是,当一位少年极度失望愤怒的时候,他仍会不由自主地捡拾起语言中的利器。其实成年人也一样,只不过受到更多的牵制和限制,没有那么无所顾忌,试问谁在拥堵的路面上缓慢行驶时不是心中叉叉声呢。
孩子们不管不顾地挥舞语言利器时,并不难想到,父母听到这样的话,是多么地伤心,为什么仍然去说呢?是因为他们知道,对于父母来说,最有力量的话就是“我不想活了”,因为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关心孩子生命安全与健康的人。除了这种诅咒自己的语言,也让父母心碎的还有他们情急时对父母的狠狠怒骂,例如“我恨你”,“为什么要生我”等等,都可以归为一类,在他们这样说的时候,就是想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力量,有点像有人一吵架就说“分手”,“断绝关系”和“离婚”,事后,绝大多数人都会为自己说了那样的话感到后悔,也并不能承受这些话代表的后果。
除了表达力量与征服成人的愿望,孩子使用脏话和诅咒性的话语也是他们大声发出的倾诉和求救信号。
从您的来信中可看出,作为新移民家庭的小王子,孩子高大聪明,在学校的生活较为愉快,但其实,学习新的语言,连根拔起地与之前要好的朋友与熟悉的环境与水土告别,孩子在其中经历的困难和挫折可能远大于您的想象。
回想我们小时的转学,最多是跨区跨省市,现在的孩子则是跨国。只需想象一下我们因工作relocate,可能三五年中已在异国的大公司的一个理想职位上游刃有余,英文说得如母语般流利,但当两个native speakers 彼此交谈,我们恐怕仍要打足精神,才能完全听懂他们的对话,而不像中文可以从任何方向飘来都理解无误。孩子在异国学校的生涯,与这有点类似,大面上风平浪静,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一条细小水草绊住了他。
绝大多数的父母,都不愿看到孩子受苦,宁愿自己受十倍的苦取而代之。然而成长的痛,与生活中的失望,只能凭自己一点点捱过。孩子的痛感来得又更比成年人更尖锐,一半是他们涉事未深,难免大惊小怪,一半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和大脑都在青春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就好像神经长出来了,但皮肤还没有长出来,容易感觉痛不可当。
在孩子大声说“真没意思”,“不想活了”的时候,不要急于纠正他们,更绝对不能气急败坏地说go ahead, 而是试着去像当年对待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小宝宝一样,先去重复他的话:“噢,你觉得这太没意思了”,再用您的立场去翻译“你觉得特别失望”,接住他们的情绪,接受他们的失态。无比的耐心和慈爱,永远是最好的陪伴。
也有读者反映孩子在激动的时候坐在高楼窗台上,或用刀片划伤胳膊,如果说大声说出诅咒的语言是有声的倾诉,则这些行为可以归类为无声的倾诉和求助,家长一定要慎重对待,严密关注,积极寻求有资质的心理医生和精神科医生的介入和专业帮助。
2.夯实与孩子情感交流的基础
我们这一代人经常自嘲的一件事就是,我们小的时候,无论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听话”甚至“棍棒这下出孝子”还是很普遍的教育理念,也许就是因为它简单易行,令行禁止吧。著名演员姜文就曾在访谈节目中惟妙惟肖地讲述,小时候弟弟是如何乖巧讨大人喜欢,而自己经常被母亲“一个嘴巴从这屋打到了那屋”。
而到我们有孩子的时候,因为社会的飞速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普及,我们又要学习用爱与自由,尊重与倾听的方式抚养孩子,我们不仅对父母孝顺,“还要对孩子孝顺”。这虽然是一句玩笑,但也确实道出了新一代父母的无奈与困惑,尤其是大多数人自己就生长于姜文那样的家庭,不是没有爱,但父母严肃,缺乏耐心,较少陪伴,现在大家不仅要照着书养娃,还要照着外文书养娃,有时真让人哭笑不得。
但是,说一千道一万,无论孩子是在幼儿期还是青春期,与他们建立坦承而彼此信任理解的关系,是帮助孩子解决在各个年龄段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情感基础。
在孩子说出最激烈的话语时仍能够以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先去平复孩子的情绪,再帮助他们理清思绪,共同在他们乱麻般的倾诉中捋出矛盾的源头,提出解决方案,这不仅是有利于解决当下当刻的争执,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让激愤的孩子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步习惯并学会通过双赢的方式化解冲突,让他们知道,不论碰到什么矛盾,都有可能提出和解方案,而和解不是屈服,不是放弃,很多时候,解决问题最可行的方式,就是大家都不喜欢但都能接受并推行的做法,小到物业决定在小区里种什么花木,大到是接受去上不称心的学校还是高考复读,都是这个道理。
而唯一无法带来任何解决方案的,就是“不活了”,“不干了”这些激愤之语。
3.向孩子传递新的思维方式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劳伦斯 夏皮罗博士建议,在应对孩子的激烈语言和表现时,有如下方法可以解决13-19岁孩子的问题:
R -重现。重视孩子的情感。对孩子在过激行为中表现的情绪进行重现和描述;
I -忽略
。忽略孩子不得体的话语,情绪,或行为。不要指责和埋怨;

M-示范。为孩子示范得体的话语。父母站在孩子的身份和力场,还原情境,示范更为得体的言语和情绪表达;
E-尊重。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给孩子以无条件的关注和关爱。毕竟,爱,就是恒久忍耐。
希望今天的回复能帮到你。
此致
美国留学妈妈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