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回来和之前的小伙伴一起烧烤,有个小伙伴是做相声园子的,而且在本地做的还不错。
前两年的生意好到什么程度呢?上半个月可以预售下半个月的票,不然根本就买不到。
不过从2023年初开始,他明显感觉到生意开始下滑了。3月过完年之后先是缓慢下滑,到了5月之后是断崖式下滑。
之前一直都满满当当的相声园子,基本现在能有三成上座率就不错了。
他们算算成本一天有八千块,现在差不多每天营业额也就两千左右。
开始时候他以为只是自己家生意不太好,可能是因为自家生意前面火了两年,观众们对这种娱乐形式疲惫了。
但去了行业协会和大家一交流,发现几乎大多数同行都有类似的情况出现。
整个演艺市场里面,目前听下来情况最好的是演唱会。除了演唱会之外,其他基本都不太好。
大家上座率大概也就是二三成,最多不会超过四成的样子,所以基本都是亏本的。
他说之前自己感觉是因为大家对这种娱乐形式疲惫了,但现在看可能不是这样。
可能是后疫情时代,大家短暂的报复性消费之后发现赚钱比较难,所以捂紧了口袋。
当然也有不少人,经历了过去疫情时代的几年把口袋里积蓄耗光以后,确实是没啥钱了。
他说最离谱的是自己家孩子在上一个培训班,上次听个家长和老师说费用能不能缓一缓交,因为现在手头有点紧张。
烧烤摊旁边有个卖炸鸡的老板娘站在我们不远,听到我们讲话也插了句嘴。
她说我们的情况和你们一样,最近销售额也掉了不少,每天炸鸡也不敢多炸,因为按照原来的量炸根本就卖不动。
现在的生意都比不上疫情时候好,那时候我这边几乎每天在排队,从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
不过你说也怪,我去和老乡聊天,他是在集贸市场里面做粮油的,他们生意也下滑了一大截。
我们这个炸鸡人们当做一个配菜调剂,大家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但粮油这玩意总不能不吃吧。
这东西销量也能下滑一大截,也是个很奇怪的事情,我们自己都觉得完全不能理解。
听完炸鸡老板娘讲的,身边另一个小伙伴插了句嘴说:你们这个卖粮油的是不是很大一块,是给饭店和工地供货的。
今年饭店的生意分化很厉害,之前那种老牌高端可能还没啥影响,但是中档饭店很多生意下滑了快三成。
如果是给饭店供货的话,这个情况就不奇怪了。还有就是工地上,粮油的用量也少了挺多。
去年到现在很多房地产和基建工地,因为资金问题都没怎么开工,工地上干活的工人也不多。
通常这种工地都是管饭的,工人们干体力活吃得多,是米面粮油的消耗大户。
不用说米面粮油了,这两个月冻肉销量下滑也挺多的,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
一般人们自己家里吃,都会去菜场买鲜肉。那些国外进来相对便宜的冻肉,一般都是供给饭店或者是工地食堂的。
身边有朋友是做冻肉的,这块今年因为下游需求不畅,销量也下滑了不少,所以冻肉的批发价也跌了不少。
他说的这个情况,和我们前两个月去深圳考察的时候,听到的情况比较类似。
当时去深圳大家喝茶时候,碰到一个做平价连锁餐厅的老板,他说自己有在大湾区有百来家店。
如果看销售额的话,他们四月份比三月份少了两成,这个事情他也觉得很奇怪。
因为自己也不是啥贵价餐厅,就是那种上班族下班以后图省事,随便吃一口的地方。
客单价整体也不算高,也就是六七十块的样子,突然营业额掉了这么一块,他自己也不太能理解。

对于这个事情,我的理解是现在但凡是销售面对中产群体的东西,尤其是非必需品的销售,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要知道中产群体是最近几个月时间里,工作收入还是心理预期受到影响最大的一个群体。
毕竟特别有钱那部分人由于家底足够,不管经济形势怎么变化也不会受到大的影响,但这部分人数量非常少。
收入特别低的那部分群体,他本来用在非必须消费上的支出,就没那么大。
除了吃喝拉撒,可能那些比较小资的娱乐活动也不会去。比如听相声这些活动,对他们来说都是非必须消费。
从他们的角度看,辛苦省出来点钱还想攒着以备不时之需,不会花在这种没必要的事情上。
正常情况下,也只有中产这个人数相对庞大的群体会在必须消费之外,花点钱丰富自己的生活,或者花点钱为了图个省事。
所以中产这块消费一旦开始收缩,大部分和中产消费关系比较大的行业,感受都会比较明显。
很典型的例子就是,主流消费群体是面向中产的喜茶和奈雪这类品牌,也开始降价了。
过去三年时间因为疫情,不管是居民还是企业部门,不少都把之前的积累消耗的七七八八。
在疫情结束放开之后,居民部门因为口袋里没啥钱,所以大家除了刚刚放开那几天报复性消费了一把,其他时间花钱会更谨慎。
对于企业部门来说,如果居民部门不消费或者减少消费的话,他们的订单就会出现相应的减少。
过去几年时间企业部门口袋里那点家底消耗的差不多,这时候遇到订单需求下行,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减薪裁员降低成本。
在这些企业里面工作,除了少数拿相对比较高收入的,最多的一部分人还是属于中产这个群体。
这个群体日常消费里,往往会有一块会花在相声园子、炸鸡店以及这种平价连锁餐饮店。
但这些消费都不是必须的消费,因为听相声属于娱乐,炸鸡属于零食。下班去平价连锁餐饮吃一口,是为了省事。
当他们预期自己的收入未来可能会出现下滑,或者说已经出现实质性下滑的时候,首先砍掉的就是这部分开支。
毕竟相声可以在家里手机APP上听,零食可以少吃一点。以前在外面吃是为了省事,现在可以为了省钱在家里自己做。
以前总说信心比黄金贵,是因为有信心有预期的情况下,人们就会更倾向于更多的消费。

居民的消费多了,企业部门的需求和订单自然也就多了,员工的就业机会和收入也随之会增多。
这样居民部门消费增多--企业订单和需求提升--订单增加之后大家收入提高--有钱之后进一步提升消费,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现在的情况是由于预期和收入的变化,我们看到居民部门在缩减自己的消费。
甚至不光是不花钱,大家存点钱还提前还贷款。这客观上造成了居民部门的资产负债表收缩。
居民部门消费支出减少,会进一步影响企业部门的需求,进而带来企业资产负债表收缩。
之前我们在这篇《刺激需求的窗口期到了》里面也聊到过,资产负债表的收缩和扩张意味着需求的收缩和扩张。
居民和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出现短期收缩之后,按照传统经济学应该是政府部门的财政刺激把这块需求补上。
为了刺激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也会通过降息降准这类货币宽松的手段来刺激经济。
现在降息降准的动作,我们已经看到了。后面可以期待的是,财政刺激是不是能够跟上。
还是期待这个动作能够早一点出现,因为中间拖得时间越长,想要扭转居民和企业部门的预期,就要花更大的力气。
要是预期没法扭转的话,短期的资产负债表收缩就可能变成中长期,这时候想要扭转就比较难了。
历史上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在居民和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收缩以后,政府部门的财政刺激没有跟上。
最终在总需求收缩的背景下,日本出现了十多年的《资产负债表衰退》。
有了隔壁邻居的教训,再加上我们国家的大智慧,相信我们是可以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的。
全文完,感谢阅读!!如果觉得写的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获取最有用财经信息和投资趣闻,每篇文章都有彩蛋或者惊喜!!
延伸阅读:
300万变成了1500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