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荐读:
《暮色与跳舞熊:2022年中国女性文学作品选》,张莉主编,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3年出版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这一节日的设立本是为纪念女性为追求权利平等所做的抗争和努力,今天的我们习惯叫她“女生节”“女神节”。
女生,女神,如此轻盈和欢快的称呼,仿佛弱化了女性身上的责任和压力。种种角色中,若问对女性改变的最大的,恐怕会是初为人母时。
在我们普遍的感受里,妈妈是和“无私的爱”连在一起的。妈妈,好像天然是温暖的化身,给予孩子无限的爱,但妈妈的心理是否会随着孩子的出生无缝连接般到来?
恭喜你,你要成为一个妈妈了呢!
看着襁褓中的婴儿,大家都说:奥,多可爱的孩子,多幸福的妈妈!
……
是啊,我应该高兴,我要做妈妈了,不过,等等,我好像,没那么欣喜?
这些曾经在心里暗存过的貌似邪恶和错误的小火苗,从未敢和人倾诉过,因为,怕亵渎了“妈妈”这个神圣的字眼,但这本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主编的《暮色与跳舞熊:2022年中国女性文学作品选》中的妈妈们的故事,却让人共情地落泪了。
张天翼,阿依努尔,杨知寒三位女作家,有85后,有90后,她们毫无保留地袒露内心,让人看到了直面自己内心和生活缺憾的勇气,也被看到妈妈们在自我和付出中挣扎成长,有无助,有茫然,和面对困境的力量。
文中配图选自电视剧《摇滚狂花》。
(路路)
所有的母亲都欢天喜地,
你为什么就不能开心一点?
“当别的孕育者筹划如何把四季果蔬编织入胎儿食谱之际,她想到的是四季中的自己。我得说实话:她一开始对它的态度就很漠然。”
这是张天翼《春之盐》中的她,新生命在体内的孕育,当然给准妈妈带来了欣喜,但还夹杂着沮丧,日渐臃肿的身材当然是不好看的,那个轻盈清丽的身影已不复存在;饭菜也是无法合意的,好像有什么在阻挠她的味蕾……
他们说:大家都这样啊,身材总会变化的,不想吃也要多吃的,为了孩子啊…….
他们说:你要成为一个妈妈了,不能这么自私呢!
“面对这种‘谆谆娓娓’,她实在无话可说。几十万几百万无形的人们站在‘常理’背后,雄辩非凡地否定她的坏心绪。‘常理’是怎样一个妖怪?”
每个即将成为妈妈的我们,都或多或少面临这样的劝说吧:“为了孩子”就这么润物细无声地潜入你的意识,在今后的岁月中焊死在你的认知里。
孩子来了,兵荒马乱的适应后,是漫长的哺乳期。她和婴儿单独和育儿阿姨睡在了一起,每天讨论的都是吃什么,如何吃,婴儿每天的洗澡、拉撒情况,周围的她们兴致勃勃地讨论,争吵,说服对方。
她们也几乎每天都会轮换准备猪蹄、鲫鱼豆腐汤,还有满满一碗米饭,这样是为她好,为孩子好。
在大家热切的围观中,她费劲地吞咽着这些索然无味的营养,甚至想,怎样打开喉咙把它们全都倒下去?
爸爸照例是缺席的,因为他每天还要上班,婴儿毫无规律的吃喝睡眠会影响他的健康。她只能得到他歉意的一吻和迅速睡着的背影。
但他还是爱她的啊,他跟着她说:春天到了,我们出去赏花吧!桃花正是香美的时候;又有一处郁金香开了;牡丹与芍药也旺盛起来。她摇摇头:我太胖,太丑了。
“不,你还跟以前一样美,穿宽松衣服就很好。她根本不会相信他的话。怎么可能跟以前一样美?
这些困惑,她和谁说呢?这些左突右冲的不安向谁倾诉呢?
“可别说出口!年轻未婚未孕的人无法明白为什么不能爽性按自己的想法来、为什么不树立自己的权威;已婚已育的人则宽容地一笑,觉得你并不足够到达怨怼的级别,因为她们总是经历过更悲壮的。”
满月的饭桌上,被庆贺气氛烘托的人们打趣她讲经验,她望着那些期待的笑脸,终于平静地说出:
“如果你没想周全就千万不要生孩子,别在乎别人怎么劝,装聋作哑总能混过去,万一你不得不妥协,跟你丈夫签一份他要承担的义务的合同,让他用姓名担保不丢弃战友。你也不要允许任何人插手这个过程,他们插进来就不会放弃干预的,否则你就会一败涂地什么都丢掉……”
她终于在他们异样难看的眼光下哭着笑着讲出了她心底想说的一切,那些被关怀包围的孤单与无助,那些不适与困惑,这也许不是一个世俗意义中的好妈妈应该有的心态和表现,但它属于真实的存在过的自我淬炼。
我褪下了一些社会赋予我的女性性格,
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个无性别的人
26岁时,阿依努尔有了女儿柯幕孜,但她也决定和孩子父亲分开。她称自己为“单亲母亲”:“单亲母亲”用来称呼未婚生育的女性,而有过婚姻经历并婚内生子的女性则是“单亲妈妈”。
《单身母亲日记》用近20篇日记,记录了阿依努尔和3岁的女儿在北京开始二人相处的故事。
在女儿没有来之前,阿依努尔称自己是咖啡馆女孩,每个周末都和朋友混迹在三里屯、798艺术区、美术馆大街,参加各种文艺活动,过着标准的都市女孩生活。
女儿来之后,她称自己为家庭妇女。有句俗语叫“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阿依努尔就有这种适应新生活的转变能力。柯幕孜刚来的第一天下雨了,地上有许多的蜗牛,她和每一只蜗牛谈心,原本10分钟的路程,她们两个走了快一个小时。
虽然阿依努尔筋疲力尽,强打精神,但她觉得自己完全被孩子的童真打动,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忐忑。
虽然怀有忐忑,阿依努尔还是不断调整节奏:最初会带孩子去超市买菜,发现这样的战线会被孩子无限拖长后,马上改变了策略,每天在美团上买菜,节省出外出购物的时间;带孩子上班影响工作,她就通过单位暑期实习的学生找到了兼职照顾孩子的大学生,在工作时没有后顾之忧……
但每天周而复始的做饭、清洁、陪精力充沛的孩子玩耍还是耗费她极大的精力。可贵的是阿依努尔有直面生活困境的勇气,她写道:
“我非常不喜欢在生活选择中过分感性,那只会显得懦弱。我收起情绪,在淘宝上买了一个容量很大的妈妈包,把我的那些坤包都收在柜子里。”
对于生活中的辛苦和角色转换的不适,她没有一味地压抑,而是选择了这样的方式:
“到了晚上她睡着的时候,我会坐在餐桌前呆坐许久,用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平复自己。生活中多了柯幕孜,以及由此衍生的一系列家庭劳务,我也需要时间也适应。我不希望自己负面的情绪展现在白天和孩子的相处中,因此会花时间调整身心。”
她知道自己的无助,甚至有时觉得自己失败、无能,但她也有着强大的自省精神,允许和接受自己的懦弱,让自我净化来调整身心,恢复面对生活的平静,继续坚持走下去。
阿依努尔是天生这么坚强乐观吗?当然不是,她也称自己选择作为“单亲母亲”的生活曾是劫后余生的慌乱。虽然她自认为这只是一种选择,和去超市选择买不同的东西一样。但周围人们和对待单亲母亲讳莫如深的态度,也让她想到:为什么在中国几乎没有讲述单亲母亲生活的著作,自己能否同时扮演好父亲和母亲的角色,给孩子一个完美家庭?
但随后她释然了:
“成为更加丰盈的人,献出足够的爱意,才是我最应该做的。我希望不断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完完全全爱她、让她永远够得着的人。而这需要我自己首先成为一个足够丰盈的人。”
阿依努尔的日记真实、坦诚,她不回避自己偶尔会有的孤独和无助(真实生活中大部分妈妈都会有,但很多时候被很好地掩盖了起来),她选择了面对,选择打开心扉走出去。
陪伴孩子的成长之路永远起起伏伏,但精神的独立却可以让我们抵御外界风沙,搭建自己富足的精神家园。
哪怕等到她七十岁仍不理解我,
我也无非是做了我自己的补救
阿依努尔无疑树立起了正面积极的妈妈形象,同样年龄的单亲妈妈,杨知寒《起舞吧》里的李芜,却只想做自己,只想做一个爱抽烟喝酒,染发,肆意跳钢管舞的妈妈。
迟迟7岁了,平时我(芜)很少见到她。我和她的爸爸3岁就分开了,是我主动提的离婚,他人好,会赚钱,会做饭,对我好,对孩子好,而我,全是他的反面。
离婚时,所有人为他庆贺。对我却是:你也该好好过日子了。
就是这么一个妈妈,因为爸爸出差的关系,短暂地和孩子开始了共同生活。早上要送迟迟去上舞蹈课,但我不会给孩子盘头。
“姑娘,今天扎马尾行吗?妈白天练练这个盘头,明天指定给你扎上。她干脆说不行。我也干脆,你弄死我得了。”
就是这样的母女相处模式,她不喜欢我身上的酒精味,也不喜欢我挑染成蓝紫色的短发和紧身T恤,卯着劲不理我,自顾自去上课了。
不是没有挫败感,我把母女一场比作学习课程,可好像所有的课程都结束了,我还是考最后一名的学生。
但我确实想肆意地做自己啊,知道自己自私,又不可遏制地遵循着自己自私的本能。我放弃了婚姻和迟迟,继续追求一种更自我的生活。后来遇到了和我一样——玩音乐,泡酒吧,呼朋唤友自诩艺术家的张辽。
怀着挫败感的心情,我给他打了电话,作息日夜颠倒的张辽叫我奥菲利亚公主,并向我卖弄自己灵感突发创作的歌,听完后我原地乐了:
“真好,张辽真好,他又一次成功把我从必须战斗的生死前线,拉回午睡过后,排排坐吃果果的幼儿园。”
妈妈的责任和自我的任性,就这么任由自我占了上风。我想做个好妈妈,可要怎么做呢?我不会温柔细声细语地和她讲话,我不会做饭,也不会陪她讲故事,我开心做的,是喝酒,是去酒吧跳舞。
我以为,如果不和女儿相处,我就会忘记了自己是个母亲;我以为,哪怕放弃了对女儿的抚养权,血缘关系也会让她天然是属于我的;可我不知道,母亲是要有很多付出的。
张辽看到了我沮丧的心情,安慰我,这不是你擅长的事:
“你好久没去听我唱歌,你自己也好久没去跳舞了。他诉说的是另一世界,在迟迟突然到来前,那个世界充斥我的日与夜,酒吧昏暗且变幻的光线里,张辽唱完一首歌,我继而上台,奉献一支舞。”
晚上把孩子独自留在家中,自己去酒吧跳舞,这样的妈妈,是不是很不靠谱?可我就是这样的妈妈,那个生活才是我爱的。我让张辽帮我录制了我跳钢管舞的视频,希望爸爸能在迟迟成年后给她看,让她看到真实的妈妈是怎样的。
女儿被爸爸接走了,我和她的母女缘分,就这么轻飘飘地连接着,可我自由了,我还可以继续去跳舞…….
这就是三位年轻妈妈的故事,她们对自我的生活的展现,毫不掩饰,坦诚书写自己内心的世界。就像主编张莉老师在序言中所说:“面对同一个故事,不同作家的理解角度也不同。即使是在同一女性的内部,我们对不同事件都有着不同的立场和看法,女性视角从来不是单一和狭隘的。”
愿我们,在这个节日,在过自己日子的每一天,都能在多元的世界里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三位女性故事中,你对哪个更有共鸣?欢迎到公号后台留言,我们会从中选出两位读者,送出这本《暮色与跳舞熊:2022年中国女性文学作品选》。
今日主编:路路,热爱阅读,关注女性成长、女性故事。
谢谢阅读。欢迎留言交流你喜欢的女性作家或女性故事,感谢转发分享~
 Read More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