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就有中美两本护照,和爸妈一样成为世界公民。一个人能拥有家里6-7个大人专注不移的宠爱。你放心,妈咪已经体验过了,确认人世间是幸福的。”
/图源网络/
江浙沪独生女的身份,自夏季从社交平台引爆之后,逐渐成为一个大众使用的符号。据此,给下一代提供优渥的物质基础也成为不少人对于“养育”课题努力的方向。但是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这件事并不完全正确:拥有不用为之焦虑的物质基础,人生就一定会幸福吗?
实际上,幸福并不由物质丰厚程度定义,社交平台上的状态也只是人一生一个很短暂的切片。比起物质上的富养,培养孩子稳定的精神内核更重要。否则,物质堡垒很容易成为孩子逃避困难与挫折的任意门,让孩子无法拥有真正面对世界的坚韧,他/她未来的生活也可能变得很脆弱。
我们可以反向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没办法给孩子提供如此“富养”的条件,他这一生距离幸福就远一些吗?在今年C计划秋季L3的课堂上,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批判性阅读《亲爱的汉修先生》和孩子们一起走近一个没有“富养”、甚至有些拮据的男孩的成长世界
/Bee Johnson/

记录普通人生活的童书

《亲爱的汉修先生》曾获得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本书的作者贝芙莉·克莱瑞也因为此书赢得了1983年美国文学最杰出贡献奖。这样一本宝藏童书却写着一个平实的故事,内容以男孩鲍雷伊与汉修先生的书信往来展开,通过这些信,作者展现了普通男孩雷伊成长中的苦与乐
作者:(美)贝芙莉·克莱瑞
C计划L3秋季思辨阅读课用书
雷伊遭遇父母离异,心情很糟糕。他偶然间看了一本喜欢的书,便和这本书的作家汉修先生通信,倾诉心中的烦恼。在信中,雷伊说出了他父母离异的实情、自己生活在破旧小屋的窘迫、转学后没有朋友甚至午餐经常被偷……
通过和汉修先生的书信往来,鲍雷伊慢慢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理解了父母无法共处的原因,而且还练就了一手好文笔——一篇描写他和爸爸坐卡车出游的文章使他获得了小作家征文的荣誉入围奖,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要成为作家的决心。
这本书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剧情,却处处透着生活哲理,如果没有进行批判性阅读,可能很多孩子会错过这本宝藏童书,又或许读完后也不明所以。
在课程开始之时,我们也曾询问孩子读完的感受,不少孩子觉得它没有那么吸引人,但在上完课程后,孩子们好像和雷伊一起成长了,在思维和生活态度上都更积极了
/Linn fritz/

一堂扭转生活态度的思辨课

“我只是个很普通的男生……我也不像学校里其他人那么喜欢踢足球……我其实就是那种不大引人注意的小孩……全班最中等的人……我在这所烂学校里没有半个朋友……我烦恼有人偷我的午餐……”
在故事的前半部分,小说的主人公雷伊认为自己的生活平凡,甚至有点糟糕。
对于雷伊的“糟糕的”生活,其实不少同学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相似之处。
“我的爸爸也是大车司机,常常出差。”
“我的铅笔、橡皮也老是不见。而且明明不是我弄丢的,回家还容易被妈妈骂。”
“我和雷伊一样,个子很矮,这样总是有一些高同学看不起我。这是让我最烦恼的一件事。”
随后,我们让孩子们给雷伊这样看起来很糟糕的生活打分。大部分孩子都填写了不及格的分数。
此后,雷伊听取了老师的建议,可以尝试换位思考,理解一下别人。听完建议后,雷伊的生活虽然没有太大改变,但他的生活态度却改变很多:
“法兰德林先生问我愿不愿意每天早点儿到学校帮他升旗……有人注意到我,让我感觉真好……我一直没查出那个小偷是谁,不过现在想想……也许他妈妈总是给他很难吃到午餐……也许家里根本没什么东西可带……”
这时候,我再次问同学们,为什么雷伊开始转变了,他怎么会去理解小偷。
“因为雷伊开始受到大家关注了。”
一个孩子觉得是生活里的好事让他更开心了。
另一个孩子更清晰地还原了故事场景:
“因为一开始,他见不到爸爸就难过,午餐也被偷了,所以就更恨那个小偷。但是后来见到爸爸了,他就觉得那个小偷也挺可怜的,没什么东西吃。”
这个三年级的孩子开始隐隐意识到,雷伊对生活的愤怒只是投射到了小偷身上,当他如愿见到爸爸,对小偷浓烈的恨也消失了。
在讨论后,我们再次让同学们给雷伊的生活打分,虽然雷伊的生活并没有实质性改变,但孩子们给出的分数却提高了不少,大家开始觉得雷伊的生活其实也没有看上去那么糟。
是什么改变人的生活态度?生活本身肯定会影响,但“正面思考”也很重要(正面思考是指在遇到挑战或挫折时,人们会产生“解决问题”的企图心,并找出方法正面迎接挑战)
/Petra Eriksson/

正视更习惯负面思维的大脑

相比起正面思维,为了确保我们不再陷入不利处境,大脑就会产生惯性负面思维。科学研究表明,这一结论最早可溯源到远古时期。在当时,弱势的人类依靠负面思维能躲过很多生存危机,而这一惯性,也被写入我们的潜意识习惯中。
因此,我们应当认清,这一个惯性只是为了确保我们的安全,而非我们真的时刻身处糟糕的境遇之中
当我们深陷负面思维,这就会产生负面偏差。在雷伊的故事里,我们带着孩子一起看看雷伊的一次负面偏差:他编写了一个名为《十尺蜡人》的小故事,但最后编不下去了,就觉得自己写的故事是垃圾,而把它们丢入了垃圾桶。
雷伊的故事是这样写的:“有个十尺高的人开着一辆大卡车,就像我爸爸开的那种。这个人是蜡做的,每次他横越沙漠的时候,他的身体就会融化一点。他横越了太多次,融化了太多蜡,最后终于没法换挡或踩刹车了。”
在课堂中,孩子们真正读到这个开头却不赞同雷伊的看法,大家都觉得雷伊的想象力很丰富。也开始渐渐用上正面思维,思考这个问题。
“换个角度看,他已经从不会写故事到会写故事了!”
“如果一次写不完,他可以继续连载下去!”
其实这个问题也存在于孩子们的写作中,不少孩子因为存在负面偏差,也会觉得自己的作文很差,而排斥写作。在我们这堂课上,就有一个孩子一直对自己的作文没有信心。但课程进行到这里,她却一口气给雷伊补写了三种结局。我想,她应该也开始用正面思维去看待自己的写作了。
当然,负面偏差并不只存在于写作文这件事。孩子们也纷纷回忆起生活里的丧气时刻。我教了孩子们一个造句小技巧,可以使用“虽然……但是……”造句,一起试着去解读负面事件中的“积极”信息
“考试的时候只考了95分,但是95离100很近,虽然这次没到,但我进步了……”
“虽然我有点邋遢,但我在改进了。”
“虽然只剩下一半假期,但是还有一半玩的时间。”
一串串正面思考的话语开始从孩子们嘴中跑出来,我知道,子们有意识地进行正面思考的种子,也被悄悄埋下。
/Chiara Ghigliazza/
没有被“富养”的雷伊也能获得自洽
现在再回头看看开始的问题,实际上,我们对于“富养”的渴望、对于贫穷的恐惧也来源于这种负面偏差。
不可否认,很多人都拥有对于贫穷年代的回忆:物质较匮乏时,生活中会出现更多的阻力。但这不代表,人只有在不缺乏物质时才快乐,也不代表我们在那段回忆里没有快乐的记忆。我们能改动的生活范围或许很小,但每个人生活里也都会有快乐和悲伤的事。
当人深陷于悲伤的事无法自拔,比悲伤事件本身更可怕,而这才是困苦的根结
因此,比起物质富养,培养孩子稳定的精神内核、正视大脑的各类思维惯性才能让他们更靠近幸福
再回到故事里,虽然雷伊的生活还将继续,他的父母也没有重新在一起。但他开始从他人的角度理解问题、开始正面思考后,他也不再深陷自己的悲伤中。他能慢慢明白,爸妈离婚与自己无关,他会牵挂父亲,但也能接受或许父亲的承诺会落空。此外,他也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写作尝试,让自己的表达能力提升,能更科学抒发自己的情绪了。
生活依旧在继续,在这样平实的成长中,雷伊平和地接受了生活,也能感受到很多快乐。
撰文|大麦
排版|番茄
编辑、校对|袁振、许栩

最新课程
C计划思辨阅读课,可以引领孩子从阅读、思辨中逐渐掌握思考工具,拥有思辨能力,让他们能更好应对未来的挑战
如果想让孩子——
懂阅读,爱思考,善沟通,
会选择,负责任
  点击下方图片,来体验我们课程吧!
更多信息请扫右下方二维码
添加客服
微信咨询

回复[独立思考]可领取礼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