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是母校的最好名片,也是母校的宝贵财富。问渠源基金资助的【校友风采】旨在宣传校友事迹,展示校友风采,发挥校友育人力量,引领青年成长发展。
\ | /
吴伯庆
1964级本科
上海市金茂律师事务所创始主任
原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
从军营到校园的
“梦想启航”
      1964年,中央下发关于教育改革的决定,从军营部队中招收学员进入大学学习。当时吴伯庆校友所在的部队召集有学习基础的人进入初选,初选之后前往江西进行一个月复习,随后参加当年的高考。而吴伯庆有幸成为这批学生中的一员,开启了与法律结缘的旅程。
      吴伯庆这一代人的大学生活很特殊,刚进校时有三门课,哲学、党史和古典文学。哲学的教材是毛泽东的经典著作,古典文学教材则是从《洗冤录》中选取篇章。1964年,全国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吴伯庆和同学们来到宝山参加社会教育运动,后来又参加了长征队活动,1967年1月从重庆回到上海。
      当时学校的院长魏明对学生非常好,无论授课和劳动,都亲力亲为,他每周参加学生小组的学习讨论,教大家练毛笔字,并且对学生的习作进行签点。魏明院长每天在校园跑步,鼓励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强调身体健康对将来参加政法工作的重要性。这些给吴伯庆留下深刻印象。
从机关到律所的
“华丽转身”
毕业时,吴伯庆先到江苏一个部队的农场锻炼,接受再教育,后来回到上海,被分配到隧道工程公司,1972年调到城市建设局工作。律师制度恢复之后,中央要求政法学子回归到政法队伍中。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吴伯庆于1982年到上海律师协会报道,后来进入第一律师事务所工作,成为最早归队的律师之一,是上海律师恢复重建阶段最早的法律顾问处的执业律师和负责人。
吴伯庆报到后不久就被安排参加中央政法干校培训,培训对象是县级法院院长、检察长、公安局局长和部分律师。那时最顶级的学者——著名教授江平、应松年等都给他们讲过课。学校的藏书量相当大,7个月的时间里,吴伯庆除了听课,还看了苏联的《民法典》《刑法典》《行政法典》,抄了三本概要。这次培训非常及时和重要,让吴伯庆收获很大。当时律师制度刚刚恢复,上海只有80多位律师,没有太多前辈的经验,要边做边总结。吴伯庆坚持当天的法律问题即时解决,对于当事人提出的问题,及时查找法条和案例。他将办案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总结成日记,查漏补缺,扬长避短,这也为后来出版法律专业的著作打下基础。
(2013年,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向时任金茂所主任吴伯庆律师颁发了“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育实习基地”的铭牌)
金茂所律师心中的
“定海神针”
1988年12月,经贸律师事务所正式成立,这是吴伯庆参与创办的第一家合作制律师事务所,后改名为金茂律师事务所。金茂所的发展跟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紧密联系,其自主核心竞争力很强,一直保持在前沿,出现新的经济领域和法律业务课题时,金茂所总是第一时间进行研究,如参与杨浦大桥、市政府一号工程等上海重大建设项目。金茂所成立之初的4位合伙人成为全所律师的“定海神针”,在遇到困难挫折的关键时刻,吴伯庆总是挺身而出,引领事务所走出困境,走上蓬勃发展之路。他在1988年上海律协最早组织的评优活动中获得 “优秀律师”“最佳法律顾问”等荣誉称号,并连续担任多届律协的领导,为律师的行业管理做了许多工作。这一连串的“最”,使吴伯庆在上海律师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金茂所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律师都是从华政毕业,吴伯庆对他们给予很高的评价,工作能力强,法律功底好。吴伯庆时常告诫青年律师,做律师,要先做人,需要人格上的提升。在对待当事人时,不管他是什么身份,大富翁还是外来务工人员、食堂炊事员,都必须一视同仁、耐心倾听。善待每一位当事人,这做律师的一个底线。
寄   语
吴伯庆校友鼓励学弟学妹们,条条大路通罗马,律师、法官、检察官等没有好坏高低之分。相较之下,律师职业的自我发挥空间大一点,律师行业只要扎扎实实做,总有一天能出头。吴伯庆也祝福华政越办越好,成为国际领先的法学教育机构,培养更多优秀的法律人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