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占断春光”“千娇万态情无限”的花卉,“生于幽谷”“名在山林处士家”的草木,还是“虫声新透绿窗纱”“明月别枝惊鹊”的虫鸟,在李竹玲的刀下皆栩栩如生,充满灵性,仿佛随时能活过来一样。她将情怀与执着融入作品,将热情与热爱注入泥土,她的作品总是别具一格,浑然天成。
李竹玲,1968年出生,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全国技术能手,三秦工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
李竹玲出身于陶瓷世家,是陕西省铜川市陈炉镇耀州瓷“桥上李家”第十代传人,她的曾祖父、祖父都是很有名望的瓮窑匠师,父亲更是陈炉镇制陶拉坯高手。生长于这样一个家庭里,李竹玲从小耳濡目染,瓷镇的灵韵,家庭的陶瓷基因,使她对陶瓷的热爱深之入髓。
1986年陈炉陶瓷厂招工,高中刚毕业的李竹玲便毅然决定进入陶瓷厂学艺。她天资聪颖,又能下苦功夫,刻花没几天,刀下就有模有样,深受老师父喜爱。厂里竞赛,她连续3个月夺得先进个人奖。从模仿开始,她渐渐有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1992年,20岁出头的李竹玲与父亲李升科在陈炉创办耀州窑李家瓷坊,专门从事耀州瓷的设计和研发,从最初烧制黑釉瓷到青瓷,她的作品不断推陈出新。
素坯前拿起刀刻花的李竹玲,总是神采奕奕,不知疲倦。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艺,她从耀州青瓷上汲取成长的养分,到处寻找散落在田间地头、荒山野岭的瓷片,从中琢磨前人刻花的刀法、技巧;又先后前往西安、广东、北京等地求学,遍访名师。为了把握刻花刀法运用的顿挫、急缓、勾挑、翻转、轻重的不同,使作品呈现出曲折、疏密、刚柔、动静等不同的艺术效果,她苦练出过硬的技艺。
李竹玲技艺卓然,花卉、草木、昆虫等,皆在她的刀下栩栩如生,颇有情趣。特别是在刀技方面,李竹玲苦练内功,刀耕不辍,探索不止,可谓刀刀见彩。她尤以刻花牡丹见长,独具一格,或圆瓶中刚劲豪放的牡丹,或飘逸柔和的折枝牡丹,皆使人赞不绝口。人称“李家牡丹”,名不虚传。她的作品刀法遒劲豪放、线条活泼流畅、纹饰飘逸柔和,无论是对传统艺术的挖掘和继承,还是在艺术创新和探索上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她量器施艺,追求造型、装饰和釉色的和谐自然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家功夫”。
在技艺发扬方面,李竹玲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她从未停歇探索的脚步,不断改进制瓷工艺,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对陶瓷色彩进行了创新。在制作百鹤偏口瓶时,李竹玲借用高丽青瓷的镶嵌装饰手法,在耀瓷绿釉色基础上增添了白、红、蓝等色彩,反复改进摸索,制作出彩色青瓷,使作品的层次更加明显,画面更加多彩。此项工艺精湛独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举改变了耀州瓷单一色调的历史。这也让她的“李家功夫”声名鹊起。
此后,她潜心钻研的新釉“新耀州红”“粉油白”等系列瓷品,为青瓷器添彩,为白釉器着妆,又开辟了耀州瓷装饰艺术的新领域。这些创新为耀州瓷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竹玲的坚持与努力让她收获颇丰,屡获殊荣。她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外观设计专利60余项。作品多次荣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组织的陶艺大会展览及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银奖,广受国内外人士喜爱。
观赏李竹玲的陶艺作品,是一种美的享受,仿佛品茶,意味悠长。田园风光,花草芳香,昆虫灵动,陕西独特的地域环境和风土人情,让李竹玲在创作时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与激情。
近年来,李竹玲依托大师工作室,不断加大对陶瓷工作青年优秀人才的培养。她已先后培养出3名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4名铜川市工艺美术大师及数十名技术人员;并与陕西科技大学签订中国耀州窑陶瓷技艺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为学员传授刻花技艺;还为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的学员传授耀州瓷制作及装饰工艺;并多次受邀作为评委参加“中国原创·百花奖”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青艺杯”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中国原创”全球文化艺术创意大赛等评审工作,为培养陶瓷领域优秀人才作出了贡献。
有人说,李竹玲的成功源于天赋。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的成功除了刻苦认真、一丝不苟,对陶瓷的执着与热爱才是最令人肃然起敬的。
“身上怀绝技,抟泥作女红,素胎为绢帛,竹笔剔玲珑。”从进陶瓷厂当学徒,到成为工艺美术大师,37年来李竹玲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在耀州瓷研究中不断进取,将传统的耀州瓷文化不断深耕发掘。
本文刊载于《金融博览》2023年第10期
投稿邮箱
订阅方式:
1.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2-488
2. 电话订阅:010-6326 5031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