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件事情我想嘚瑟很久了!
biu上小学的第一天,就靠“会说话”,让老师牢牢记住了她!
事情是这样的,入学报名时,在所有家长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班主任老师给孩子们来了个突击“面试”——
说是面试,也就是通过一对一聊天,了解一下孩子们的基本情况,简单摸摸底,但是由于没有提前准备,也不让家长插嘴,全靠孩子临场发挥,不少不擅表达的孩子一下子就懵了。
很多孩子一紧张,要在老师不断地引导下才结结巴巴说完整的句子,或者一个劲的看向家长,不知道该说啥。
我本来也有一点点小紧张,但biu的表现出乎意料的好,不但回答得又大方又流利,而且思路真很清晰。
有的问题,她会主动解释自己为什么要这么答。
老师问:“你拿到我给小朋友们准备的礼物吗?”
我以为她和大部分人一样,就答一句“拿到了”或者“没拿”。结果她说:“拿到了。不过这些小礼物放得太高了,是外公抱着我,我才拿得到。”
那一刻,我看到老师一下子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她会罗列相关的事实,来证明自己说的话。
老师对每个孩子都例行问一句:“你有什么特长吗?”
她说:“我的特长是跳舞。我学了三年芭蕾,参加了幼儿园的舞蹈队,我们舞蹈队在电视台参加过节目录制,我去过三次呢!”
到后来老师都忍不住转头向我夸了一句说:“你家妹儿语言表达真棒啊,太可爱了啊!”
Biu听了也特别高兴,大大方方地点了点头:“谢谢老师!我的确很可爱。”这下周围的所有人都乐了。
十一放假前,我去开家长会,老师提起biu,第一反应就是“啊就是我们班最会说的那个妹儿嘛”,说起biu写字有点完美主义,想半天才下笔,导致经常写得很慢,班主任也是这么说的:“多鼓励她,让她写字也要像回答问题那样大胆,不要怕自己写不好……”
可见,“会说话”已经成了biu一张金闪闪的“招牌”了。
其实大家应该都能感觉到,在学校里,爱表达的孩子往往更容易让老师有印象、有好感,孩子也就会越来越自信。开学到现在,biu一直适应良好,我和队友开玩笑说,都是她自己靠一张嘴挣来的。
同样的,在职场上,口才好的人也能占尽先机。爸爸妈妈们应该都有过这样的感受,那种敢说、会说、说得有道理、大家忍不住想要听他说话的人,往往更容易得到升职加薪的机会。
逃妈经常会给我们分享美国的趣事儿,有一件事儿我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印度人太会说了,难怪现在硅谷到处都是印度高管,而不爱表达、埋头做事的华人,相同能力的情况下却容易被忽略。
无论如何,你都得承认,在当今社会,良好的表达能力,是一种非常强的竞争力!
2
话说回来,之前开完家长会后,和班上几个同学妈妈一起溜达回家,她们还问我,biu口才这么好,是不是去上过小主持班?
你别说,我还真的想过,要不要让biu去上小主持,也去试听过很多家线下班,但是最终没有报名。
我知道身边很多妈妈会因为孩子“内向”,而想送娃去上小主持班锻炼锻炼。但我家恰恰相反,biu从小就很爱说,是个十足的话痨,但爱说≠会说≠表达能力好
和大家说说几个我家biu曾经有过的讲话“小毛病”,看看是不是天下的娃都一毛一样!
说话不连贯
我之前老觉得biu的嘴和脑子是不同步的,思维跟不上语言的速度,话说了一半,还没想好下一半,结果就一直“嗯……然后……那个……就是……”,磕磕巴巴的。
说话缺乏逻辑
也就是前一句话和后一句话是没有关系的,乱用关联词。biu之前经常兴冲冲的要找聊天,结果就说了几句类似于“其实我是个女孩子,妈妈和我一样就可以去玩了”之类莫名其妙的句子,我也要费老大劲才明白她到底想说什么。
词汇储备不知道怎么调用
她感觉有的东西很有趣,想和我分享,但不知道怎么形容,除了“好看”就是“好玩”,问她“怎么好看,怎么好玩,可不可以说具体一点”,说不出口,还要自己和自己生气。
其实biu的阅读量不小,词汇储备也还不错,偶尔还能憋一句阅读积累的高级词甚至诗句,这时候全家都要欢呼庆祝,但这毕竟是偶尔。
所以我也真心想寻求找专业的指导,老母亲真不想自己来搞。去试听小主持班、口才班,就是希望他们能帮助孩子说话更有条理、更有范儿!
结果呢,结果还是很失望的。
3
我发现,其实大部分小主持班,都是在培养说话的形式,比如说话的语调、语句的抑扬顿挫、断句、普通话的标准发音等等……好一点让孩子练习用关联词、让孩子学会说各种固定的句式等等。
但真正的表达能力培养,绝不仅仅能用简单的“形式”搞定,而更应该关注表达的内核。
美国儿童语言发展学家布伦姆和莱希的研究成果,儿童的语言能力好不好,体现在三个重要的维度:语言内容、语言形式、语言应用
语言内容
主要体现在词汇储备和积累上,是不是有给孩子输入足够的内容,以及对词汇的理解是否准确。
语言形式
主要体现在发音和语法上。发音是否标准,句子是否完整,结构是否正确。大部分小主持班,都是在这部分使劲儿!
语言应用
主要体现在使用的语言,是否符合当下的场景,是否符合当前的逻辑。
但这些还不是全部,在这三点之下,更重要、更底层的逻辑是思维,思维才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
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好比是盖房子,语言内容好比是建筑材料,语言形式是盖房子的图纸,语言应用可以看作是盖房子的地方。
但是要建成一个房子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如何把这些东西组合起来,这就是由思维决定的。
我之前带biu上口才课的时候,遇到过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小男孩,爱说,但是思维过分跳跃了!举个印象最深例子吧——
老师问:大家观察一下大公鸡的尾巴,想想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羽毛的颜色呢?
小男孩抢答说:羽毛!我知道有个词叫“九牛一毛”。
感觉得到这个孩子对自己的表达很自信,只言片语中,也料想得到他的阅读量大,词汇也是很丰富的。一般来说,这样的孩子很容易被认为是“表达能力好”。
可这样的孩子,更需要去规范他的表达,不然他不能在正确的时候说正确的话,也无法把自己的优势展示出来,真的好吃亏啊。
4
自从搞明白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底层逻辑,其实要做什么,就清晰很多了。
有时候我觉得语言的学习,真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后,要怎么做,就是讲究一个“大道至简”。说到底,还是给孩子高质量的输入和输出。
输入,需要用心
不仅要输入丰富的内容的输入,积累词汇、句子、知识、文化……
还要注意表达形式的输入:标准的读音、规范的表达方式、等等。
其实阅读、朗读,都是我在家带biu一直都在做事情,只是既然有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这个目标,在筛选内容方面,就需要更加用心。
而且也得有意识地提醒娃关注好的表达,“哎你看,这样说就很不错,咱们学起来!”
输出,需要练习
输入是长久的积累,但是也不能就这么“静待花开”。
孩子的学习就是这样的,有时候道理都懂了,但是要想她真正的掌握技巧,培养成能力,还需要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不是说,让娃自由的说,说得越多越好。而是适当的给孩子引入一些好的表达工具,让娃让表达更高效和精准,也让她知道不同情况下,可以有不同的表达逻辑。
但想要让孩子彻底内化工具,而不是套用工具,就需要一遍一遍的刻意练习,直到她能够举一反三。
给大家看看我家的黑板墙一些局部(有点乱别介意),什么事件的三要素、五指复述法、流程图(还有biu妈学新闻学时的5w原则
),这些引导孩子思维和表达的好工具,我都是日常写在墙上的。
无论是读绘本、讲故事、看动画,我时不时就会带着biu练习一番,点滴去提升娃的表达力。
EASTWEST
最后我想说的是,语言表达,其实不仅是口头表达,书面表达也是建立在表达能力的基础上的我当初开始做这些事情,也没有思考太长远的效果,比如孩子未来竞争力什么的。支持我一直坚持下来的很重要的“信念”就是——
如果她现在说不清楚话,以后就写不好作文。
如果能引导她好好说话,以后作文写起来就应该轻松多了。
哈哈,我就是这么“功利”,就这么简单!
biu妈的小唠叨
写到这里,我感觉很多妈妈要说我了,培养娃的语言表达能力,你咋说得那么轻松,还不是娃自己给力。
其实别说你们,我自己都觉得今天写得太轻巧了。
但要说具体的实操方法的话,其实展开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而且这个过程真的很考验家长的耐心。有时候长时间见不到效果,教了好多次,娃自己说话的时候,还是颠三倒四,就会特别有挫败感。
但如果坚信一件事情是对的,就应该坚持去做。
今天的“嘚瑟”,不光是想借此机会和大家聊聊表达能力,也想说,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去努力,不要为当下没效果而纠结——
我们以为看不到“效果”,但额外的惊喜其实已经在娃身上慢慢发生。
biu妈最近的分享,看看有没漏读的:
👉《北京中考改革刷爆朋友圈,这是减负,还是更卷?》
👉《今年竟然是“最难入学年”?这届老母亲也太难了吧》
👉《为什么好学校要让娃读新闻?很多人没说到点子上》
👉“娃根本没时间阅读呀!”方法我帮大家找到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