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南柱把我整破防了。

- 她怎么你了?打你还是骂你了?

- 都没有,她把我的人生如实描写了一遍。
——读
《发生在徐英洞的故事》
有感

提示:

文末有赵南柱最新小说

《发生在徐英洞的故事》

电子试读本获取方式
担任时事类节目的编剧十余年,韩国作家赵南柱写出了大火的《82年生的金智英》(以下简称《金智英》)。
喜欢这部作品的读者,称赞赵南柱为女性发声、书写女性人生的勇气与立意,但是也不乏指责《金智英》是“女性人生流水账”的读者。
但正如书评人维舟所说,《金智英》是“伪装成小说的社会学文本”——赵南柱真的在写小说吗?不,她只是在一个虚构的“普通韩国女性金智英”的身旁放置了一台摄像机,忠实记录她一生中遭遇的歧视、挫折和困境。
《金智英》之后,社会学系出身、有丰富编剧经验的赵南柱,又将她的“镜头”对准了东亚社会里另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之王”——房产,写出了《发生在徐英洞的故事》(以下简称《徐英洞》)。
这一次,她没有再聚焦某个个体的全部人生,而是虚构了首尔市里一个典型的韩国生活社区——徐英洞。在这个社区里,她的“镜头”一扫而过,一个个人物渐次“入镜”。
有趣的是,“镜头”所及,住在徐英洞的人,个个都在为房子的事而苦恼,苦恼的原因各不相同
有人想让房子升值,用各种手段要求政府开辟地铁口和设置社区图书馆,同社区的居民们对他却褒贬不一;
有人不想让“痴呆中心”建在徐英洞,可一旦得知自己的母亲也得了老年痴呆,立刻变了想法;
有人不停地置换更大、更好的房子,终于在徐英洞住上了理想的家,却遭遇了噪音问题,不堪其扰,邻里关系也一团糟;
有人和幼儿园里问题儿童的家长理论,却发现对方曾是学校里有名的叛逆女孩,如今却成了光鲜亮丽的阔太太,住着比自己家更豪华的房子;
有人出身普通家庭,靠丈夫的家底才住上徐英洞的大平层,觉得自己和丈夫是两个世界的人,她的丈夫却因为自己仅仅提供房子而没有收入感到自卑——与此同时,她的父亲却在附近小区里当警卫,干着又苦又累的活计,让小夫妻俩感到不适与难堪……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人物在前一章节可能还是配角,下一章就变成了主角。在主角与配角、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的交错中,人物形象在一个个复杂的人生难题里变得立体起来。
赵南柱笔下的人生,没有曲折离奇的drama剧情,有的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烦恼。
房子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的东西,可一旦得到了,更多的烦恼又随之而来:升值、贬值、置换、地铁、环境、学区、商业配套、邻里关系……
东亚社会不遗余力地塑造“房子就是幸福终点站”、“有了房子就能体面活着”的神话,赵南柱却一脸平静地“记录”徐英洞的故事,并告诉我们:想得美。
看着徐英洞的居民为了房价而做出的种种努力,读者不免会联想到中国(尤其是北上广深杭)的那些“都市传说”。
譬如,为了把小区配套的学校变成“名校”带动房价升值,小区业主们结成“鸡娃联盟”;
譬如,为了提升小区整体品质,小区业主们自掏腰包,众筹把小区楼房外立面换成“质感更高级”的材料;
譬如,小区业主们彼此监督,确保二手房成交价格高于一定水平,以免自己的财富因为邻居的降价抛售而缩水……
赵南柱在《徐英洞》序言里写到的:“每次乘车外出,看到车窗外全是房子时,我经常觉得很困惑……这么多房子,真的有人住吗?”
读完《徐英洞》才发现,东亚人对房子的执念,原来大抵相同。
最后,就和各位读者分享《徐英洞》的这篇序言吧!
想阅读更多章节,可添加小助手@译个朋友 获取电子试读本(具体获取方式见文末)
序    言
《发生在徐英洞的故事》里的短篇小说大部分写于2020—2021年间,当时韩国房地产正处于飞速增长期。
新闻报道说,住房买卖价格在2020年上涨了8.3%,2021年上涨了15%,但实际的涨幅绝不止于此。有人在看房后考虑是否购买的几天里,房价就上涨了几千万元(注:作者序及正文中的货币均为韩元,正文中情节所处的2018年韩元兑人民币为10 000韩元=60.078人民币。本书中的注释如无说明均为译者注。);还有人在为买房子拼命攒钱的几年间,房价上涨了两三倍。最终,他们不得不放弃买房。每次看到房产中介广告上的金额,我都暗自吃惊。全税价格随着房价的上涨而提高,很多人已经难以承受全税保证金。
我们每天勤勤恳恳地工作,但工资与劳动的价值却一落千丈。买房成为守住劳动价值的唯一手段。由此出现了很多新造词—拼拼凑凑,甚至拼了灵魂而买房的“拼灵族”、担心房价继续上涨而匆忙决定买房的“抢购”、突然赚了很多钱的“暴富”及其反义词“暴贫”等。
在写这个序言的2023年,情况却发生了截然相反的变化。房地产陷入低迷,银行贷款利率却高得离谱。进入高利率时代后,曾使出浑身解数才获得银行贷款的“拼灵族”们现在又因贷款利息而举步维艰。房价不断下跌,房产市场跌入冰点,无人买房,因此,也不可能卖掉房子还贷款。仅仅几年前,政府为保持房价稳定,还不断出台新政策,而现在却担心泡沫崩溃,准备软着陆。
很多人通过辛辛苦苦地工作才置办了房产,但那个房产现在却已经威胁到自己的资产与家庭的安定。我们无从知晓房地产以后的发展趋势,“下降论者”认为,人口不断减少,房地产已经走到了尽头;“触底论者”认为,房价已经降到了最低点,以后肯定上涨;“不动产不败论者”则认为,从长期来看,在韩国投资不动产不会失败。
不管是在涨价期,还是在降价期,无可争辩的事实是,房价高得离谱,已经超出了平凡的工薪层所能承受的范围。而且,房子作为资产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作为生活空间的价值。
每次乘车外出,看到车窗外全是房子时,我经常觉得很困惑。特别是路过以前经常走的路或生活过的小区时,看到老旧的商业街、单独住宅密集的地方乃至空地、小游乐园全都变成了房子,我很疑惑:这么多房子,真的有人住吗?韩国人都只在首尔生活吗?但,我自己也出生在首尔,生活在首尔,所以,竟也无话可说。 
这不仅仅是首尔的问题。据我所知,日本也在经历其顽疾—东京集中化现象;中国人也聚集到深圳、广州、上海等经济中心城市,因此出现了房价暴涨现象。被卷入这个洪流,我觉得非常无力。我们不是房地产业界的工作者,也不是制定政策的专家,所以,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这就是写作《发生在徐英洞的故事》的动机。
我写《发生在徐英洞的故事》不是为了批判韩国的房地产市场与政策,也不是为了揭发现代人扭曲的欲望,而是出于一种苦闷—在个人束手无策的时代与社会的不幸面前,我们能做什么选择?又应该持什么态度?同时也是出于一个疑问——我们如何才能活得像个人?
我小时候生活过的小区现在已经消失了,因为拆迁,她已经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地方。不知道是因为事情发生得太久,还是因为那个小区已经消失了,我并不思念那里。虽然确实无法回去,但我也不想回去。不过,我很好奇:有故乡,有思念的场所、思念的时节、思念的人,是什么感觉?
我不思念故乡,却经常想起“徐英洞”。虽然有过故乡,但她已经消失了。徐英洞最初是不存在的,但我觉得她应该在某个地方。事实上,我现在生活的地方与徐英洞差不多,虽然依然很困难、痛苦、羞愧,不过我希望在很久以后,“徐英洞”以及现在生活的地方成为我思念的地方。
大家有思念的地方吗?
2023年春
赵南柱于首尔
- END -
《发生在徐英洞的故事》
[韩]赵南柱 著

李冬梅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获取电子试读本
扫描上方二维码

添加@译个朋友 为好友

发送“徐英洞”

获取《发生在徐英洞的故事》试读本
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更新

为了确保能第一时间看到上海译文推送

点亮文末
“🌸在看”

或进入公众号主页将上海译文设为“⭐️星标”
更多资讯,点击关注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