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单独订阅“科研圈日报”了——请点击上方 #科研圈日报 话题,点击右侧“订阅话题”按钮即可。“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学术出版
eLife “不拒稿”改革后发表周期缩短至 79 天,投稿量下降 1/4
《科学》新闻(Science News)消息,近期的一项分析报告显示,生物医学领域知名电子期刊 eLife “不再拒稿”的新出版模式在执行大半年后,影响开始显现:发表周期明显缩短,但投稿量也出现下降
在新出版模式下,只要投稿完成同行评审流程,eLife 就会将其连同审稿意见一起以“评审预印本”(reviewed preprint)的形式发表。投稿人依然可以选择以传统的论文发表流程,但今年 2 月至 7 月提交的手稿中超过 9 成选择了新的出版模式。报告显示,与 2022 年同期相比,eLife 收到的投稿总量下降了四分之一,为 3223 份;包含评审意见的预印本平均发表周期为 79 天,远低于旧模式下的平均发表周期 232 天。71% 的审稿编辑认为投稿质量与过往保持一致或有所提高,但仅有 42% 的资深编辑认同这一感受。eLife 表示,尽管投稿量较往年出现下降,但这一数字基本达到目标要求。(Science News,eLife
相关阅读:
· 高等教育
北大学者称本科毕业论文应为选修,取消抽检势在必行
10 月 11 日,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卢晓东在《中国科学报》发文,对本科毕业论文抽检的必要性提出了质疑。
文章指出,每年进行一次的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工作出发点是“保证本科人才培养基本质量”。但按照 2% 的抽检量计算,今年全国高校教师需要完成 9.43 万份的本科论文评阅,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卢晓东认为,本科毕业论文本质上是本科生科研课程的一种。在此前的精英化教育阶段,毕业论文作为本科生科研课程之一,可以是一门必修课。但当我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后,其作为一门必修课就不再适当。如果每名学生都必须参与其中,会引起资源不够、教师精力不够、学生研究动力不足、能力难以匹配等一系列问题,这也致使当下本科生毕业论文实质上无法达到传承缄默知识的目的,反而造成巨大浪费。因此,将本科生毕业论文作为一门选修课是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早该完成的改革。要让本科生论文回归其“选修课”的原本属性,取消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工作势在必行。(中国科学报)
· 器官移植
创造记录:接受猪肾移植的灵长类动物可存活长达 2 年
据《自然》 新闻(Nature News)报道,美国生物技术公司 eGenesis 10 月 11 日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的一项新研究,设计出了可用于临床的基因修饰猪肾脏供体,并在非人灵长动物体内成功实现异种移植和长期存活。为克服异种器官的免疫排斥障碍并提高移植安全性,研究者对尤卡坦迷你猪供体进行了 69  处基因组编辑——敲除了编码 3 种糖类抗原的基因,过表达了 7 种人类转基因,并使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失活。21 只食蟹猴接受了基因修饰猪肾移植以及免疫抑制药物的鸡尾酒疗法。其中,5 只食蟹猴存活了 1 年多,1 只存活时间超过 2 年。研究者表示,这种长期存活率使得 eGenesis 有望满足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启动人类临床试验的要求——接受移植的动物至少存活 12 个月,进一步推动基因修饰猪的肾脏用于人体移植的临床试验。(Nature News)
· 动物行为
雌性青蛙靠装死来规避雄性交配
在欧洲林蛙(Rana temporaria)的繁殖季节,雌蛙面临着数量庞大雄蛙的交配骚扰和胁迫,但它们并非毫无抵抗。一项新研究表明,雌性欧洲林蛙主要有三种逃脱不受欢迎的交配的办法,包括欺骗雄蛙、挣脱控制甚至装死
通过“装死”试图摆脱雄性交配的雌性欧洲林蛙 来源:CAROLIN DITTRICH
在繁殖季节,雄蛙会积极寻找雌蛙,并试图在短时间内与尽可能多的雌蛙交配,这种繁殖策略被形象地称为“爆炸性繁殖”。通常情况下,多只雄蛙会挤在一只雌蛙身上,形成一个“交配球”。新研究中,研究者发现,挑剔的雌蛙为躲避交配,可能会模仿雄蛙的叫声试图让雄蛙把自己当成另一只雄蛙;它们还会旋转身体或利用雄蛙缺乏选择性的特点从雄蛙的怀抱中溜走;或者直接躺在水中,手脚伸直装死,当雄蛙失去兴趣后趁机游走——这种行为称作“强直性静止”,通常被视为一种反捕食策略。研究者认为,这说明爆炸性繁殖中的雌蛙可能不想以前认为的那样被动和无助。不过,也有第三方专家认为现在还不能对雌性这种逃避交配的行为得出重要结论,因为这项研究是在人工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可能会扰乱动物的自然行为。相关论文 10 月 10 日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开放科学》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Science News)
编写:陈妍希、刘亭君、魏潇
编辑:魏潇
封面图片来源:Pixabay
▽ 精彩回顾 ▽
点个“在看”,及时获取最新学术资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