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 值得姐
在海外的华人又出事了。
上周,新加坡出了一件被全中国网民大呼“丢人”的跨国闹剧。如今当事人已经认怂,在法庭上鞠躬道歉,但等待她的却是后果严重的制裁。
上周三,这位网红声称自己被代驾撞上了脚,跟对方开口要5000新币医药费未果,两人一起去了新加坡中央医院就诊。
但在等待了三小时还是没见到医生,网红不爽,觉得自己受到了歧视,遂与当场的一位护士发生口角。
过程中,她疑似辱骂了那位护士,然后就发现自己莫名其妙被举报了,两位调查员随后现身,对她进行“是否爆粗口”的一系列盘问。
而网红觉得自己可能被套路,各种顾左右而言他,最厉害的是直接拍了视频,发到网上,号召中国网友来讨伐新加坡医院+警察“歧视”中国人。
可是等来的却不是网友为她声讨新加坡医院和警方,而是几乎一边倒地指责:丢脸丢到国外去了!
而且,她可能被控6项罪名,以及1.5万新币(约合8万人民币)的罚款,甚至还有牢饭要吃。
这些罪名都源于:1. 在公共场所吵闹;2. 辱骂;
不过,作为海外人士身份规划专业提供者,值得姐还发现一个跟我专业直接相关的瓜:新加坡警方调查后也发现,女子涉嫌违反工作准证的条件,已转交人力部调查。
这件事如果是真的就严重了。
据新加坡当地媒体报道,这位网红似乎找不到为她保释的人,现在已经被移交给监狱部门继续关押。
现在看来,她是丢了西瓜也丢了芝麻,两头不讨好。
网红的新加坡工作准证
可能触犯什么问题?
先来说说网红的身份问题。
网红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说,自己是拿了新加坡长期工作准证的人,但是新加坡警方调查中却发现她身份有问题。
截至我写文章时,新加坡人力部已经介入调查,相信很快会有一个结果,我们等待具体通报,也会第一时间在群里跟大家同步。
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入群】
即可加入高净值交流群
但在调查结果公布之前,我们可以先来推导网红在新加坡的居留身份,究竟有何问题。
首先,她看起来住得很好,却没人为她付1.5万新币的担保。
在之前的一次保安报案中(是的,她早就有被调查的记录)显示,网红居住在新加坡的滨海林荫道的The Sail@Marina Bay
网上一查,好家伙,一套这里的公寓售价在119万~200万新币之间(约合650万以上人民币),租金也要5000新币(约为2.7万人民币)/月,被称作“核心区中的核心”。
它对面便是字节跳动总部,近水楼台呀。
住这么贵的地方,却直至被警察载往中央警署,都没人为她保释,包括担保她拿工作签证的雇主,
可以想见,跟她相关的人对她都避而不及,怕引火上身。
其次,她的工作准证类型可以倒推收入范围。
根据新加坡媒体的沙盘推演,她拿的仅仅是WP——也就是普通工作准证,普遍收入是2k~3k新币/月,却可以住5k新币月租的豪华公寓、开豪车,还经常旅游,都是高消费,显然与她预想的收入不成比例。
在新加坡,拿着怎样的签证过怎样的生活是非常好推测的。所以,这位网红的居留签可能有伪造工作内容,并非从事提交文件上所从事的工作。而如果被证明造假,她的雇主和担保人一并被牵连。
这怕不是蝴蝶的翅膀,要煽动一整个暗处产业链被挖掘?前不久新加坡才爆出“中国人10亿洗钱大案”,现在看来,富豪们转移资金过去的黑产还在不断扩大……
八卦的小红旗已经悄悄飘起。
所以,如果想在新加坡长远发展,我们建议走正规渠道。
中国人移民新加坡:
拿工签容易,拿PR难     
新加坡距离中国近,有70%的人口是华人,还有很好的教育资源,并且是东南亚的投资窗口,所以近年来,吸引了不少人咨询新加坡移民。
稍微介绍一下新加坡移民和合法身份问题。
国内的人该如何申请新加坡移民?对于没有大富大贵(一口气能拿出上亿人民币)的家庭来说,比较常见的是拿高级工作签证(EP)转永久居住(PR)。
而当中,自雇移民工作签证是大部分人跳板新加坡PR的首选。因为它申请速度快,而且花费相对少(启动资金约20~30万新币)。
自雇移民也就是在新加坡创业,然后给自己和员工发工资。一般情况下,申请资料解释得合乎情理,获批速度很快,我们就有5天内获批的案例。
而后续续签,主要看申请人在新加坡的公司有否正常经营,并创造当地就业,难度因人而异,关键是要真实经营。
如果只是自己给自己发工资,然后挂一个虚名,人也不在新加坡长居,后续被发现了,不仅要坐牢,而且还将终身不得来新加坡。
前段时间被爆料有中国人因造假被判坐牢
有不少人在拿了EP后想要申请PR,因为PR能在孩子教育、医疗上拥有比EP更多好处。
但是能不能从EP成功转永久居留的PR,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作为拿到永居卡的审核,主要看移民官对申请人提供的各方面资料的合理性的判断,比如收入是否足够他和家人在新加坡的开支,家里有多少孩子,有没有想长期为新加坡做贡献,以及如今给新加坡贡献了多少,等等。
面对这一比较主观的评估标准,有的人不到两年就从EP转PR,也有人等了10年都还没被移民官青睐,
甚至坊间还有传闻,“多生几个孩子,提高点收入,留下来的几率更大。”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在转永居的过程中,你有各种不好的表现,比如谎报信息,像这个网红一样触犯法律(即使是很小的法律问题),就基本与PR无缘了。
如果对新加坡身份感兴趣,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新加坡】向我们领取免费资料,并为您做1V1身份评估,以及定制新加坡移民方案。
当国人在海外遇到事
别用国内老一套维权
网红硬钢调查员的视频我认真看完了,网红(现在在网上被称“小仙女)真正全身心地诠释了法盲的可怕。
有一句古话,入乡随俗(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在国外就要遵守国外规则。网红在新加坡“吃黄莲”,她的经历我们得作为反面教材好好借鉴。
第一步:以为自己“低人一等”,其实是没遵守基本条例。
网红风风火火到了医院,首先就做了件错事:拒绝在候诊区戴口罩。据新闻报道,这也是她和护士起争执的导火索。
但是新加坡医院的防疫条例规定,每个在当地医院候诊的人都要戴口罩。
要说国内也有这一规定,大家去医院也都乖乖戴口罩。所以到这里,她就理亏了。
第二步:不了解新加坡医院的分诊制度,等了三小时就生气跳脚。
新加坡医院实行的是分级治疗,急诊往往先救治紧急病人。公立医院又常常人满为患,所以病情不重的患者等待几小时是常有的事。
甚至在疫情高峰期,急诊有人等待50小时,直接导致新加坡卫生部呼吁——非必要别去急诊。
之前有一位在新加坡生活多年的朋友,父亲是中国籍,在新加坡探亲时遇到意外骨折了,结果到了公立医院等待了整整5小时才看上医生。
所以,对许多在海外生活的华人而言,急诊时漫长的等待基本避免不了。
第三步:遇事不决就吵闹、就要找领导,殊不知可能触犯当地法律。
根据新加坡警方的记录,10月11日凌晨约2时35分接获报案,一名29岁中国籍女子因脚部受伤求医,在中央医院大声喧哗,而且还辱骂了一名护士。
放在国内,患者辱骂护士大概率是警察来调解一下,双方都别上头,消消气。最后还可能因为病人有伤在身,医院方要先行道歉,由此了事。
但在新加坡,她做的这些事情后果很严重。
网红不知道的是,在新加坡有法律针对“公共闹事”进行处罚。据一项公共滋扰法律要求,扰乱医院秩序的,会有罚款,最高不超过2000新币。
其次,她还可能因为公开辱骂而触发新加坡的《防止骚扰法令》中的爆粗口等两项条款,每项可判罚款不超过5000新币,严重者甚至可能要坐牢。
第四步:以为维权就是录视频曝光,反证自己“法盲”。
新加坡警方在接到报案后,当即派出两名调查人员,见面第一时间表明自己是中央警署调查员,胸前也挂着证件,让网红就报案(是否对护士爆粗口)的事情录口供。
然而网红拒不配合,还直接录像,讲话避重就轻。下面的对话看得我啼笑皆非:
调查员问网红:“刚才你对护士骂粗话是吗?”
她答“我对她骂了怎么了?因为他说我TMD不是新加坡人,没有新加坡身份,没有资格在新加坡看病。这全部是他亲口说的。我们当面对峙。”(注:外国人是可以在新加坡看病的,只是不享有政府的医疗津贴,而私立医院则收费不看身份)

调查员继续问重点,“你有没有对护士爆粗口?”
网红说“我在这三个小时我都没看上病”。
调查员没得到自己要的回答,再一次问,“你有没有对护士爆粗口?”
网红被问烦了,改口说:“你猜,你随便猜,你愿意猜就猜。”
网红拒绝回答问题,还要求调查员亮明身份,伸手就去翻警察的证件,甚至把手机怼到免签,要“公开让所有人看到”。
调查员阻止,网红仍说,“你的身份为什么不能公开给所有人看,让所有人都看到。”    
警察说,没有必要公开自己的身份。现在制服警察站在这里,完全可以证明自己就是调查官,“我只问你有没有爆粗口?” 
网红继续说:“这事跟你有什么关系?”
然后,网红就要求去警局调查交通事故的事,还要求代驾司机也一起去。
调查员则回答,我们这次只调查你是否对护士爆粗,交通事故是交警管,不属于我们。
网红不乐意了,她说她要去警局,因为她认为现在当务之急是调查被撞的事情,而且她怀疑代驾“是故意杀人。”
……

这个剧情是不是非常熟悉?在国内互联网上多次上演。
这让我想到之前一个同样录视频上传网络的网红,他的处理方式收到网友一致好评,并称之为“中国人对待歧视的正确范式”。
之前在日本福岛排污水的问题闹的沸沸扬扬时,一个中国男博主看到了日本当地店家对中国人的歧视,店面写着招牌:
“致中国人:本店供应水产全部来自福岛”。
小哥的处理方式是,找来警察,跟店家理论要求撤下歧视招牌(小哥全程说日语,让对方理解自己的不满)。
而理论期间,正好一位日本律师路过,在了解缘由之后选择为小哥发声辩护,最后成功让店家撤掉歧视标语。
只要自己不理亏,总有当地人会出于善意伸手援助。
每每出国,电信公司都会发来一个外交部的提醒:在海外期间,尊重当地风俗,遵纪守法。
到了其他国家,就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这大概是小学初中的课本知识了,怎么到她这就成了“歧视”?
她希望通过互联网来裹挟新加坡的“歧视”,只是她的“正义”没等来,等来的却是海外博主集体科普新加坡法律。
回过头来才明白,原来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互联网,都出现了一种新的态度:
鄙视法盲。

世界格局变化诡谲,身处其中的普通人该如何应对?
不论是为家庭避险,还是后人的发展考量,身份配置都是一个必选项。但移民政策一年一变样,机会转瞬即逝;还有人对自己适合什么移民项目,不太明确。
如果您想了解最新移民政策,想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身份规划方案,我们此前花费一周,准备了一份最新移民政策介绍,帮您快速匹配合适的国家。欢迎扫码添加好友,发送【2023移民】获取。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