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Coupang在台湾展开一系列投资,誓要与虾皮争到底?
全文共计3977字
预计阅读8分钟

文:喜之羊
Coupang计划扶持大量韩国卖家进入台湾市场,和虾皮抢台湾市场
近日,韩国本土电商品牌Coupang宣布将举办一场招商说明会,以帮助中小企业(SMEs)进入台湾市场。
Coupang举办招商说明会帮助卖家进入台湾(图源:Kedglobal)
Coupang在会上表示,希望借助此次会议,为韩国卖家的跨境销售和长期业务增长提供新的途径。约有200家中小企业会参与这场会议,其中包括在Coupang上销售的企业和个人卖家。Coupang也介绍了其“火箭配送”(Rocket Delivery)和“火箭直购”(Rocket Direct)服务的具体内容,并为卖家提供提供量身定制的出口咨询。
关于开展招商说明会的目的,Coupang表示希望能通过此次会议,为韩国卖家探索跨境销售及业务增长新途径提供跳板。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上半年,Coupang在2023台湾跨境电商博览会中宣布正式启动“Coupang国际开店”(Coupang Global Marketplace)服务,帮助台湾中小企业开拓韩国市场,推动“台湾制造”商品在韩国销售。Coupang表示,今年年底之前,Coupang国际开店将迎来三大品类、超过数千家品牌的加入,惠及希望进军韩国市场的台湾卖家。
Coupang国际开店负责人Gerald Hoe还表示,“Coupang国际开店非常荣幸与台湾卖家联手,将更多的台湾产品带到韩国。”
从帮助台湾卖家出海韩国到扶持韩国卖家跨境台湾,短短半年,Coupang 扮演的角色更像是台湾市场和韩国市场之间的一个“搭桥人”的角色。Coupang 也在借此整合两边的资源,用对面的资源来开拓当下的市场。
而在这个过程中,Coupang也在不断加码台湾市场,这无疑将会影响虾皮的台湾市场。
CORPORATE
走出韩国
韩国
国际
Coupang是韩国本土电商,一向有“韩国亚马逊”的美称。Coupang如今有十三年的历史,论资辈,Coupang算不上是韩国“元老级”的电商,但如今的Coupang却打败了诸多“前辈”,成为韩国赫赫有名的头部电商,并开启了不断向外扩张的道路。
Coupang的发展历程(图源:Coupang官网截图)
-2010年,Coupang创始人金宇彬从哈佛商学院退学,带着美国投资者的200万美元,回到韩国本土,以Groupon为初始蓝图,创建了Coupang;
-2014年,Coupang共完成了两轮融资,两次融资共获得资金4亿美元,投资方包括美国私人基金BlackRock和红杉资本等著名投资机构;
-2015年5月12日,软银和Coupang双方进行尽职调查程序,Coupang 获得软银10亿美元投资,获得Coupang 20%的股权,Coupang的估值也达到了50亿美元;
-2020年底,Coupang在韩国已拥有约1485万用户。当时整个韩国总人口才4800万,也就是说三分之一的韩国人在用Coupang。国内市场已趋于饱和,Coupang也开始了向外扩张之路;
2018年到2020年,Coupang营收上涨到了四倍水平
-2021年3月,Coupang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当天股价暴涨四成,公司市值一度突破了千亿美元大关,紧追京东、拼多多,成为继2014年阿里巴巴集团之后,亚洲公司在美国最大规模的IPO;
6月,Coupang正式开始向外扩张,寻求更大的市场空间。其首站选在了入日本市场,其在日本市场的排名也在之后不断上升;
一个月后,Coupang开始在中国台湾仅进行试点服务;
-2022年4月25日,Coupang正式在台湾地区推出了“Rocket Delivery”快速送货服务,以跨境购买的形式向台湾客户销售韩国产品;
-2023年 3 月 21 日,Coupang停止在东京目黑区和世田谷区开展了两年的试验性食品和家居用品配送服务,退出日本市场。
-2023年5月,有消息称,Coupang正计划进入印度市场。根据印度政府官员的说法,“我们已经收到了韩国政府的申请,其中Coupang官方也表示非常有兴趣进入全球高潜力的电商市场之一,预计与Coupang代表团的对话可能在下个月展开”。
韩国电商巨头Coupang正计划进入印度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Coupang打算进入印度市场的同时,快时尚巨头SHEIN也正在积极为重返印度做努力。只不过前者是寄希望于政府之间的对话,后者是通过与印度本土巨头公司合作。如今SHEIN已经成功重返印度,但Coupang的“印度之旅”暂无后续。
全球快时尚品牌SHEIN正在努力重返印度市场
总体来说,Coupang的优势在于物流。前段时间有报告指出,随着Coupang的物流服务覆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韩国最大的物流公司CJLogistics的市场份额正在持续下降。据报道,自2021年Coupang推出其物流服务CoupangLogisticsService(CLS)以来,CJLogistics的市场份额一直在下降。截至今年上半年,CJLogistics份额已下降至44%。尽管Coupang拒绝透露其CLS服务的市场份额,但据估计其目前已成为韩国第二大快递公司。
CORPORATE
台湾厮杀
Coupang
虾皮
不断的向外扩张也可以看出Coupang巨大的野心。但Coupang的国际战略才刚开始“开疆拓土”,向外扩张的三站中,日本站已被关停,印度站尚未进入,只有台湾站越做越好。
退出日本站时,Coupang曾宣布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扩大其在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业务上,而此后Coupang也确实在台湾站点倾斜了大量资源。
今年以来,Coupang已拨出约4亿美元用于投资台湾及其正在开发的产品部门,该部门负责运营非核心业务,如Coupang Play(视频流媒体)、Coupang Eats(食品配送)和Coupang Pay。
2023年8月,Coupang公布了新一季财报,财报显示,Coupang实现季度营收58.38亿美元、年增16%,并在2023年第二季度的净利润为45亿美元,与2022年第二季度的亏损7540万美元相比,大幅增长了32%。
Coupang的财报表现符合分析师预期,成功连续4季度盈利,其股价也在盘后交易上涨6.2%。
Coupang 2023年第二季财报(图源:Coupang)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季度,Coupang的活跃客户(即至少一次直接从其应用程序或网站上下单的客户)增至创纪录的1970万,较上年同期增长10%。
2023年第二季度,Coupang的活跃客户较上年同期增长10%
Coupang也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台湾市场的投资,Coupang首席执行官Bom Kim说:“Coupang在台湾的营收增长远超预期。我们一直相信,我们在韩国实现的变革性商业体验同样可以取悦全球客户。我们看到,Coupang深受台湾消费者的喜爱。”
事实证明,Coupang在台湾的持续投入也确实颇有成效。
Coupang首席执行官说,Coupang的次日送达服务Rocket Delivery在台湾推出后的十个月内的增长速度,比Rocket Delivery在韩国上线的前十个月还要受欢迎。Coupang也在其最新的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其移动应用程序在4月份台湾省谷歌Play商店和iOS应用商店的下载应用程序排行榜上均排名第一。
进入台湾市场短短六个月,Coupang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如此耀眼的成绩也取决于Coupang本身与台湾极高的契合度与其努力。
提起Coupang的“看家本领”,那必然是其“火箭速配”。Coupang曾凭借“火箭速配”和“火箭跨境”配送服务在韩国电商市场成功打败一系列对手,取得了如今在韩国市场的地位。
为拿下台湾市场,2022年,Coupang调整了对台经营策略,将原本的“十分钟快速到货”的生鲜电商业务取消,并推出了隔日到货的“火箭速配”服务和美韩跨境商品一周到货的“火箭跨境”服务。
Coupang宣布将于2022年4月25日在中国台湾地区推出了“Rocket Delivery”快速送货服务
消费者可以通过Coupang台湾站、Coupang旗下B2B网站Rocket Direct进行跨境购买,而且这两个网站的产品售价几乎与在韩国国内的售价一致。其“火箭速配”服务承诺,在Coupang上购买的所有进口商品将在三天内交付。
Coupang的分销网络和最后一英里的交付物流均通过技术进行精心编排,从而实现了完整的供应链可视性和控制力。台湾面积不大,远小于Coupang的“老巢”韩国市场,所以在台湾搭建尾程派送网络对于在这方面经验丰富的Coupang来说并非难事。其高效的配送效率和优良的配送体验深得台湾消费者喜爱,这也是Coupang能在台湾迅速扎根并茁壮生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Coupang在台湾的迅速蔓延明显给虾皮带来了一定压力。在物流尾程派送这方面,虾皮在台湾也有独特的方案。2021年8月,虾皮在台湾推出了“虾皮店到店”服务,开始在台湾布局其最后一公里的终端物流网络。而台湾消费者也偏爱于超市取货,据MIC调查指出,有85.9%消费者最偏好超商取货,是排名第一的电商物流方式。
2021年8月,虾皮在台湾推出了“虾皮店到店”服务
所以尾程派送将会是Coupang和虾皮的竞争点之一。
但目前来看,Coupang虽然在台湾已经取得了一部分成绩,但虾皮已经深耕台湾多年,拥有一批忠实客户,其市场占有份额也很高。并且虾皮的卖家大都来自于中国,中国制造相比于Coupang的韩国产品拥有更大的优势。因此虾皮的卖家群体比Coupang要强大得多,其产品无论是性价比还是品类丰富度上也都要比Coupang更胜一筹。
虾皮在台湾市场持续推进的本土化也是其重要的“护城河”之一,这需要长时间的经营与投入。
总而言之,Coupang也许能迅速搭建起一张物流网络,但却无法短时期内构建本土化壁垒或是培养一批优秀的卖家群体。
Coupang明显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据韩国媒体报道,近日Coupang一直在积极扩大其第三方卖家市场业务,此前,Coupang一直在努力增加Gomgom和Tamsa等自有品牌(PB)在其自营业务中的比例,以提高盈利能力。
据报道,Coupang最近在“第三方卖家销售”、“FulfillmentService(第三方物流)”等领域大量招聘新员工,以加强开放第三方销售业务。
也就是说,Coupang正在招募更多新的卖家入驻,以实现供应链多元化。但这并非一日之功,Coupang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的Coupang在台湾的扩散与发展虽然对虾皮来说构不成什么实质性威胁,但却实实在在是一大潜在的威胁。
虾皮从去年开始收缩业务,如今只剩下东南亚和台湾、巴西等站点。由于一直以来其它外资企业难以进入台湾市场,所以虾皮在台湾可以说是“一枝独秀”,台湾也因此成为虾皮最稳定、业绩最好的站点之一。
而如今,Coupang的到来可能会让台湾电商市场长久以来的形势发生变化,虾皮也会因为这一对手的发展而增加许多不确定因素。
同时,Coupang的步履不停,有着地理位置优势的它后续有可能会加入东南亚其它站点。
虽然Coupang的扩张会增加虾皮的竞争压力,但这也不一定是坏事。类比SHEIN的发展,原先其在欧美市场有着绝对的优势,但Temu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平静,虽然最初对SHEIN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但在于Temu的竞争中,SHEIN也催生了危机感,并迅速补齐了自己的诸多短板,反而发展的比以前更好。
竞争可以带来活力,也许与Coupang这一对手的对抗过程中,虾皮也将会更上一层楼。
END

往期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