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支持童行,请:
进入公众号主页-右上角点击“...”-星标
我们,从此不失联!
本文看点
孩子从四岁多开始学习武术,在五岁多的时候参加了第三次段位考试。因为不是第一次参加考试,考前孩子也没有流露出过焦虑紧张的心理,我事先并没有太把这次考试放在心上。没想到,孩子在这次考试中出现了较大失误,中途忘了动作,老师提醒了两次也没做对,最后补考了一次才通过。
这次经历之后,孩子就患上了“考前综合征”,开始对考试、表演这一类活动产生恐惧感。段位考试之后很快就有一场武术表演,孩子从表演前两三个星期起就开始陷入焦虑:
  • 我要是又忘了动作怎么办?
  • 我学不会怎么办?
  • 我不管怎么练习都做不好怎么办?
在孩子不算漫长的人生中,这算是第一次遭遇自信心上的重大危机,整个人都陷入了紧绷状态。我们知道,一个人在压力面前出现短暂的紧绷,这是一种正常的压力应对反应,这种反应可以帮助我们集中精力调用资源来应对挑战,从而消解压力。但是,如果这种紧绷状态被拉长变成了生活常态,压力之弦时刻拉满,那就对身心健康百害而无一利了。
套用一个流行用语,长期处在压力之下的人,是无法营造出松弛感的。
那么,面对一个紧绷的孩子,我该如何帮助她消除紧张感、建立一种松弛的心态?并不意外地,我在《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的课程中找到了答案。
 周三
思维 🌏
全文共5187字,阅读时间13分钟
🌿🎨🌏
一、紧张感从何而来?
与松弛对应的状态就是紧张。人为什么会处于紧张状态?在父母俱乐部《为什么孩子会大哭耍赖》这一课的学习中,我了解到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提出的动机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人在紧张和松弛状态之间的转换机制。
勒温认为,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心理紧张感,而这种紧张感是导致个体行为发生的根本动机。勒温所谓“紧张感”的本质,其实是一种内在的心理需求。比如:
  • 作业没做完害怕被老师批评,由此产生想要远离老师的心理需求(恐惧带来的紧张感);
  • 看见商场里的玩具想要,由此产生想要拥有玩具的心理需求(欲望带来的紧张感);
  • 别的孩子都会跳绳,由此产生我也要学会的心理需求(比较带来的紧张感)。
勒温指出:
“处于特定生活空间下的个人,其身心需要与发展愿望往往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紧张或张力。通常情况下个体倾向于不断消除或者缓解自身的心理张力,实现心理平衡。而心理张力的消解依赖于需要与愿望的满足和实现,这就需要个体在紧张性力场下,不断调整自身的身心状态、认知理念、动机水平、行为意愿等,以此更好地实现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达到个体内在心理和外部环境的平衡和谐状态。”
简单地说,就是个体处于紧张状态是因为有某种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要消除紧张感就需要让这种需求得到满足。
有些心理需求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比如想吃冰淇淋、想玩游戏、跟朋友吵架生气、开学前作业还没做完的焦虑等等,这些需求可以较为快速地得到满足,或者即使一时没有得到满足也不会造成长期影响。
有些心理需求更为长期。比如想要考一所好大学或者完成出国留学的目标,或者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或者金钱完成的一件作品,这种需求就需要长期的规划和努力才能实现,相应实现目标给个体带来的满足感也更为强烈。
还有一种情况是短期需求被长期压制,逐渐转化成了长期需求。比如孩子每天都想玩,但是每天时间都被上学、兴趣班、作业塞得满满的,很难真正满足痛痛快快玩一场这个需求。日积月累下来,孩子的精神状态越来越紧张,这个时候就算让他/她去玩,他/她也不能真正放松下来,反而觉得自己“不配”浪费时间玩而加重紧张感。
除了心理需求之外,勒温提出紧张感的强度还与两个因素有关:目标任务的吸引力和完成任务的自我效能感。前者是指个体对目标的渴求程度,吸引力越强,渴求程度越高,紧张感就越强烈;后者指个体对自身完成任务能力的预估评判,越觉得自己能够轻松胜任,自我效能感越高,紧张感就越低,反之紧张感则越高。
二、拆解孩子的紧张感
根据勒温的理论,可知紧张感与三个因素有关:
  1. 心理需求,即想要完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任务
  2. 目标任务的吸引力
  3. 完成任务的自我效能感
用这个理论框架来分析我家孩子现在面临的情况,就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拆解她的紧张感:
  1. 孩子需要得到满足的心理需求是什么?是要圆满完成表演。
  2. 这个任务对孩子的吸引力强吗?比较强烈,孩子很希望去参加这个表演。
  3. 针对这个任务,孩子的自我效能感高吗?不高,孩子现在正处于深深的自我怀疑中,不相信自己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再从这三个方面来一一分析如何制定消除紧张感的策略:
1. 这个心理需求可以不予满足吗?
并不是所有的心理需求都必须得到满足。个体有心理调节机制,对于未被及时满足的需求,可以通过调整认知(“我并不是真的需要这个玩具”)、调整期待(“我可以等到周末再去找朋友玩”)、调整行动(“我更努力学习,下次就能考到前十名”)等等方式来缓解紧张感。
那么,针对孩子这次的心理需求,可以不满足吗?
首先观察孩子的心理状态。虽然她对表演有很深的焦虑,但在行为上面并没有表现出退缩逃避,仍然照常认真参加训练。由此我判断压力尚在她的承受范围之内,没有到需要放弃任务的程度。如果孩子表现出紧张感过于强烈,那家长可能需要考虑暂停任务或者取消任务,可以设置其它相似或者相关目标先部分满足需求,等待合适时机再回到当前任务。
其次,判断不予满足的后果有多严重。有些心理需求就算没有得到满足也不会对孩子产生长期影响,比如不想上学想留在家里面玩,这种需求哪怕很少得到满足,孩子也能够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因为他们知道这种是“不合理”或者“不必要”的要求。
而有些心理需求哪怕只是一次没有得到满足,都可能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长久烙印。这类需求往往和孩子的自我发展相关,比如主动示好交朋友被拒绝、努力考了第一名却被父母忽视甚至训斥不要骄傲、认真准备参加比赛却惨遭失败等等。
孩子这次遭遇的情况,恰好就属于后一种。抓住这次机会,也许就能为孩子建立自尊、自信和自我效能感献出关键的一块奠基石。而如果现在放弃,可能需要将来付出很多额外的努力才能弥补回来。
出于以上考虑,我毫不犹豫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孩子这次的需求,一定要尽力去满足。
2. 可以想办法降低任务吸引力吗?
任务吸引力过于强烈的话,会加剧孩子“我一定要得到/做到”的执念,从而加剧紧张感。因此,我向孩子说明这次表演只是未来很多次表演/比赛里的一次,就算这次没做好,以后也还有很多机会可以做得更好。
如果想要劝说孩子放弃当前任务,也可以通过降低任务吸引力或者引入其它更有吸引力的任务来完成。其实很多家长早就无师自通熟练掌握这个策略了,比如:这个炸串不干净吃了会肚子痛;这个玩具你已经有类似的了,不如把钱留着买个其它的;某某不跟你玩就算了,爸爸妈妈带你去游乐场玩。降低任务吸引力,就算没有满足心理需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紧张感。
3.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前面两个因素都是在认知和情绪方面进行分析调整。最后一个因素,提升自我效能感,则需要家长真正提供落实在行动上的支持帮助,因此也是最考验家长实际育儿操作的因素。具体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效能感,以顺利完成任务,最终消除紧张感、达到松弛状态呢?我主要采取了一个策略:调换角色,变学为教。
三、如何帮助孩子完成任务,
达到松弛状态?
首先我向孩子保证,只要她多练习动作,就一定能顺利完成表演。但是在课堂上的训练时间有限,因此我向孩子提出陪她在家里练习,每天放学之后都练20分钟。孩子答应得很爽快,但真正到了练习的时候,却开始各种作妖:
  • 要不磨磨蹭蹭半天不下楼;
  • 要不做动作的时候东倒西歪根本不认真做;
  • 要不站着发呆;
  • 要不直接一屁股坐地上开始摆烂,我多说几句还要开始发火。
刚开始那几天,基本上每一天都是固定流程:催促孩子去练习——孩子不情不愿下楼——开始摆烂——我耐着性子哄着劝解——劝解无效孩子继续摆烂——我忍不住发火——孩子情绪崩溃大哭。
这样过了两三天,我意识到不能继续这个模式,不然只会起到反作用。那么怎么才能激发出孩子的热情,让她愿意认真完成练习呢?
我先试着代入孩子的视角感受了一下,她为什么不愿意认真练习?其实还是因为自我效能感不足。她害怕自己做不好,更害怕自己就算认真练习了还是做不好,这种对失败的恐惧让她不自觉中采取了一种自我防御机制:逃避。只要不去努力,就不用面对努力后的失败;只要不去努力,在失败之后就还能给自己找到一个借口:我只是没有努力而已,只要我努力了也可以成功。
这种防御机制的狡猾之处在于,外界越加给她“要努力才能成功”的压力,她就越会逃避努力以逃避失败。所以我觉得,需要彻底撤除外界加给她的外部动力,然后激发她的内部动力。
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灵光一闪,想到了以前看过一个妈妈分享的陪写作业经验:不是家长教孩子怎么写作业,而是让孩子教家长——让孩子当老师来讲述出他/她学习的内容,并且要保证让家长理解。
这个方法的好处在哪里呢?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
第一,强调了孩子作为任务完成者的主体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存在,挑选教学材料、决定教学方式、考核学习成绩,这一系列的过程都是由老师或者教育者一方决定的,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客体,因此在学习上就难以产生主动性。
而如果转换角色,让孩子承担教学任务,他们就从客体转变成了主体,需要自己进行规则设定、内容选取、方式调整等等相关的教学准备。这是一个完全主动的过程,会大大提高孩子参与的积极性。让孩子作为教学的主体,这其实也是在PBL课程中贯彻的一个核心原则。
第二,自带内部奖励体系,可以充分激发孩子的内部动机。通常来说,我们都希望减少外部动机的使用,尽量去激发孩子的内部动机。但在很多日常活动中,家长和老师都会不可避免地使用各种外部奖励,比如:“做一件好事就可以得一朵小红花”、“写完作业就可以吃冰淇淋”、“考了第一名就买手机”等等。
外部奖励往往很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得到不少家长喜爱,也常常成为他们激励孩子的手段。但外部奖励使用过于频繁有可能导致一个副作用,就是会损害孩子的内部动机。比如学习原本有其自身固有的乐趣,掌握一项新技能或者学会一份新知识,这本身就应该是值得开心的事。而如果过度使用外部奖励(食物、玩具、金钱等)去刺激孩子学习,就会破坏学习本身的乐趣,让孩子感觉自己是在为了那些奖励而学习。
采用教学角色互换这种方式,一大好处就是强化了内部奖励体系。孩子在教家长的过程中就能体会到角色调转带来的无限乐趣,而如果成功“教会”了家长,更是成就感满满。这种快乐将远远大于任何物质奖励。
既然有这些好处,我立马就开始动手实施。孩子一听到这个提议,非常感兴趣,甚至马上给我设计了一套考核体系:我学会了之后就去她那里考试,如果考试通过了就给我发初级的白带证书,但是如果我学得很好就可以拿到跟她一样的绿带。
接下来的过程就非常顺利了。孩子每天主动监督我学习,动作有不清楚的地方还会催促我去找教练要教学视频,最有意思的是她还经常会用我以前的话术来鼓励我:“妈妈,你已经做得很不错了”,“这个动作很难,多练习几次就好了”,“你一定可以做到的”。让我经常内心忍俊不住却又不得不装出一副严肃的模样。
最后的结果也很圆满,她成功完成了表演,我也成功通过了她的考核。从这次经历之后,没有再听她说过“害怕考试”,取而代之常常挂在嘴边的是:“我只要多练习就可以了”。


小结
其实这一类引导孩子完成任务的策略很多家长都会自发使用,哪怕他们不知道什么紧张-放松理论,也说不出为什么激发孩子的内部动机比使用外部奖励更好,仅仅是基于爱和尊重这个基本的育儿前提,很多人也能凭本能探索出一些优秀的育儿策略。
但这一次,我完全依托于一个理论框架来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结果竟然出奇地圆满。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把理论作为日常育儿的指导准则,毕竟尽信书不如无书,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才是关键。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结合呢?其实还是老生常谈的两个原则:
第一,  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你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只有你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策略。
第二,  建立良好亲子关系。任何育儿策略的顺利实施都依托于良好的亲子关系,如果没有这层关系作为基础,所有的策略都是空中楼阁。
“育儿即育己”,并不是空话,教养孩子,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一同成长,并且坦诚相待。

孩子内心的强大,对于生活挫折的自我抗挫力,对于学习的自驱力……都和家长自身息息相关。
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和孩子更好相处,不如1元体验「不焦虑父母俱乐部」,让自己从自身到育儿,都得到根本的提升
作者 | 苏薇
发展心理学博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与孩子在成长道路上共同探索的妈妈
支持童行,请:
进入公众号主页-右上角点击“...”-星标
我们,从此不失联!
互动话题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你和孩子会时常感到紧张和焦虑吗?对于培养孩子的松驰感,你有什么见解和想法呢?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