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家长认为孩子没有能力做决策时,习惯了主导一切,让孩子在自己的庇护下成长;当家长认为孩子应该主导决策时,又突然发现孩子已经逐渐习惯于等待家长替自己做决策,对父母的依赖成为难以突破的天花板
这时,家长发现自己想放手却放不了了,往往只能和以前一样, 再一次挺身而出,沿着最稳妥、对今后立足社会最可能有帮助的轨迹继续为孩子出谋划策。

本文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撰写,以纪录片式的分镜头细致呈现了县域教育的生态,深度剖析了诸多教育困境:大部分家长如何权衡“即时幸福感”和“长远幸福感”?“保护型”家长从何而来?他们有哪些特征?应该如何参与孩子的教育?文章略长,但相信会有启发,欢迎阅读。
县域教育生态面临什么困境?
久前,河北省某县中受访家长们在谈论孩子高中教育选择的过程中,几乎不会主动提及孩子个人的想法,家长非常自然地成了孩子教育选择过程中的“主角”,由家长来做决定也仿佛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其中有两位家长谈到了孩子的想法,但讲述的都是自己如何说服孩子改变想法的经历。
小孩当时说想去外地上学。因为我是当老师的嘛,孩子说,从小在学校玩,一切都熟识,体验不到提着行李等待家长来接的感觉。但我肯定还是要综合考虑她个人的情况、未来的发展之类的,还是觉得在县里上好一些。(贝贝)
在整个择校的过程中,给孩子也商量过,也有点冲突,但最后还是孩子尊重了我的想法吧。当时孩子是愿意在市里继续上高中的,他考虑市里学校的环境他比较熟悉,教学质量也比县里好。但是我在县一中教学,起码跟他接触的时间比较多,可以辅导他,对他的情况了解得也可以比较多一些。而且生活上也可以照顾他,比较方便,所以才叫他回来的,最后他也同意了。(兰兰)

/Francesco Bongiorni/

家长如何权衡“即时幸福感”
和“长远幸福感”?
一般来说,家长和孩子的常见分歧主要在于:应该追求“即时幸福感”还是“长远幸福感”。家长通常不仅会关注孩子当下的感受,也会关心孩子未来的幸福。父母的教养方式可能反映了他们对这两个目标重要性的权衡。一些父母认为,童年应该是人一生中最幸福的阶段,因此应该主要帮助孩子享受它,而非为未来忧虑。与之相反的是,另一些父母认为,童年正是播种的时节,只有小时候付出汗水,长大以后才能收获幸福,因此会引导、推动孩子在现阶段就为未来生活进行必要投资。显然,包括这两位在内的受访家长普遍属于后者,认为自己比孩子“更有远见”,并且希望孩子能够明白:为了以后能够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就算牺牲当前的幸福感也是值得的。
这也符合我国诸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先苦后甜”等传统观念。这一点在择校过程中的想法冲突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孩子的考虑会更在意自己近期的感受,家长的打算则更注重长期的结果。就孩子而言,对于未来上学环境的熟悉程度会影响其择校倾向,甚至希望“体验提着行李等待家长来接的感觉”也可以作为择校依据之一,真实中透露着些许“幼稚”。家长的考量看起来“周到”很多,纳入了对现实情况的考虑、对未来状况的预期等多方面的权衡。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作者:林小英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可见,家长在教育选择过程中不会完全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而是试图引导孩子摒弃孩童视角的思考和行为,推动他们从成年人的视角来权衡利弊,采取成人风格和成功导向的行为。这里隐含的前提就是,家长比孩子更懂得孩子需要什么,“中国父母相信他们知道什么对孩子最有利,因此会忽视孩子的欲望和偏好”。例如,家长乐乐当时为孩子设定了考上正定中学的中考目标,认为正定中学这样竞争激烈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更加有利,在这个目标设定的过程中孩子的想法也是缺位的。
我自己是老师,所以从初一开始我就抓紧他的学习,让他为中考努力。当时给他定的目标是正定中学,正定中学的名声很好的,我就觉得在这种竞争比较激烈的环境中吧,更能激发他的潜能。但他中考没发挥好。(乐乐)
越是文化程度比较高的家长,越倾向于通过“苦口婆心”地陈述理由来让孩子信服,哪怕是通过“喋喋不休”的灌输,多多少少能让孩子听进去一些也好。很多时候家长可以察觉到孩子并不能完全理解自己的想法,甚至谈不上认同,但还是乐于看到孩子按照家长的想法行动。因为他们坚信,孩子现在无法理解是因为年纪还小,长大后应该就能了解父母为其付出的良苦用心。
她是有自己想法的人,阳奉阴违的时候居多。反正不管怎么样吧,她基本上还是会按我们说的去做,也许她心里有别的想法。我们做决定的时候也会跟她说我们是怎么想的,尽量去说服她,有没有真的听进去也不知道,但还是会照着做,还好。我们都是为她好嘛,她也会知道。(丽丽)
这些家长并不排斥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更不会像专断型家长那样直接强硬地无视孩子的想法,只是希望在孩子想法还不够成熟的这一阶段,自己能够起到一个好的引导作用。同时,大部分家长很“用心”但并不“贪心”。他们会竭尽所能为孩子铺好前行的道路,但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态度坚决则也不会苛求。并且,家长在达到了基本的教育期望后,看到孩子有一定的能力立足于这个社会了,往往愿意放手。
当时孩子自己没有出国留学的想法,觉得自己没有做好准备,态度很坚决,就是不去。最主要的还是他自己不想去,所以(我)就放弃这个想法了。(阿彦)
我觉得作为家长,就是为孩子提供这条路,到底要不要走肯定还是要考虑她的想法。(华华)
作为家长我是这样想的,如果孩子到时候真的不愿意学了,那我们也不能强压着他。我就觉得作为家长我可以给你建议,但你来做决定。我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比方说在现有的经济基础之上,给你提供一个外在的保障,在生活、物质基础方面提供最大的保障。(阿蝈)

/ranganath krishnamani/

如何平衡学业和兴趣爱好?
有研究认为,随着家长整体素质的提高,很多父母已经不再仅仅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择校的唯一依据,孩子个人的兴趣和特长在相当程度上会影响最后的择校决策。但就我们对县中家长的调研来看,对于家长而言,不论是选择县里、县外的学校,还是权衡重点、非重点的班级,孩子的成绩都是最具关键性的核心依据,甚至就是唯一依据,孩子个性化的兴趣特长并未对其教育选择结果产生影响。
虽说依据孩子的兴趣特长进行教育分流不失为一种美好畅想,但目前的教育现状是,学生们绝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规定科目的学习上,他们很难有机会去发掘或发展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哪怕对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兴趣,在中学阶段也只能暂时搁置一旁,以学业为重。因为站在家长的角度,从现阶段来讲兴趣爱好能否发展为孩子未来的“饭碗”是要打个问号的,充满了不确定性,甚至有的家长从内心就否定了其可能性。但成绩是客观的、确定的,是大家所公认的,所以只要孩子学业表现好,能够获得具有社会认可度的文凭,就相当于走上了一条不会太糟糕的路。
比而言,注重学业的前景是明确的、可指望的,而投入到兴趣爱好之中的未来是模糊的、不可靠的。那么,从稳妥性和可控性的角度考虑,家长自然会引导孩子暂时搁置兴趣爱好,为学习让路。
她之前挺喜欢跳舞的,就自个儿对着网络上的视频跳,我就跟她说有这爱好是好的,多才多艺准没错,至少还能锻炼个身体。但这个阶段肯定是学习最重要,高中之后(功课)抓得也紧,也没工夫跳了。当然她自己也没有强烈的意愿说要往这方面发展。这肯定当不了饭吃, 现在人长得好看、会唱会跳的小姑娘多了去了。(丽丽)
/Lucas Wakamatsu/
在紧张的高中学习面前,过于凸显的兴趣爱好仿佛并不是那么受欢迎。但在高中生涯结束之际,家长又会期待孩子是拥有个人的兴趣和偏好的。对于即将面临大学选专业的高三学子来讲,家长会有意识地关注孩子的兴趣所在,因为此时孩子对某个领域或某个专业的偏好可能会影响到他今后的发展方向。但这时家长往往会发现, 孩子的兴趣在单调又高压的学习之下已经很难再浮现出来,此刻的兴趣缺位又会对其下一阶段的关键选择造成困扰。
怎么说呢,就是一天天被学习压的……作为孩子来讲,我也问过他,比方说高考结束之后想学什么专业啊,因为这个专业可能会决定你今后的职业方向,这个专业技能可能就是你获取今后生活保障的一个基础吧。他也说不上他喜欢啥,也不知道自己想要啥。经过我的观察啊,我觉得他可能对部队这块儿比较有兴趣,但也不太明确。这个也很头疼……孩子现在就是没有一个对今后的规划,不光是他,包括我们同事、朋友的孩子都是,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往往就是靠家长来做决定,比方说让他去学个医、计算机还有银行金融什么的。但是这些东西也未必是他们自己所需要的,就算给他这个选择权他也选不出来。(阿蝈)
不难看出,家长高密度的干预对孩子来说,是保护伞的同时也是天花板在家长认为孩子没有能力做决策时,习惯了主导一切,让孩子在自己的庇护下成长;当家长认为孩子应该主导决策时,又突然发现孩子已经逐渐习惯于等待家长替自己做决策,对父母的依赖成为难以突破的天花板这时,家长发现自己想放手却放不了了,往往只能和以前一样, 再一次挺身而出,沿着最稳妥、对今后立足社会最可能有帮助的轨迹继续为孩子出谋划策。

/cecile gariepy/

“保护型”家长的来源和特征是什么?
黛安娜·鲍姆林德(Diana Baumrind)依据“父母要求”(父母是否会干预孩子的选择)和“父母回应”(父母对孩子的回应程度)这两个亲子互动维度区分出了四类教养模式:专断型(Authoritarian)、权威型(Authoritative)、放任型(Permissive)和忽视型(Neglectful)具体来说,专断型教养方式是指父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并且对孩子施加严格控制;权威型教养方式采取了折中手段,他们像专断型父母一样试图影响孩子的选择,但不是通过命令和约束,而是通过说理和努力塑造孩子的价值观来达到目标;放任型父母遵循了一种自由放任的方式,让孩子们自主决策,鼓励他们独立;忽视型则是很少与孩子交流及实施管教至此, 受访家长教养方式的特质已经隐隐出现了。
结合鲍姆林德提出的两个维度,县中家长的教养方式并不完全适配四类教养类型的某一种,更偏向于权威型和专断型教养方式。一方面,“父母要求”程度很高,表现为家长高度干预孩子的教育选择,并对孩子抱有高教育期望并实施严格教养,对孩子的干预程度在权威型和专断型家长中都属于偏高的水平;另一方面,“父母回应”处于不高不低的模糊状态,表面上看家长们也会进行积极回应,但并不是在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回应,而是从一开始就抱着说服孩子接受自己想法的目标进行沟通,只是象征性地听取孩子的想法。家长通过商量而非专断的方式给孩子以回应,“合理”地压抑了孩子的需求,是一种流于形式的积极回应。从实际效果来看,回应程度的确比专断型家长高,但并未达到权威型家长对孩子的回应。鉴于家长采取这种教养方式的初衷是尽己所能保护孩子更顺利地成长,可将其称为“保护型”教养方式。
保护型教养方式是一种带有专断色彩的权威型教养方式。保护型家长往往采用权威型教养方式的行动策略,达到专断型教养方式的实际效果。他们表面上是权威型家长,但出于更强的保护欲,他们对于孩子的学业表现、选择活动有着更高密度和强度的参与。当下两类以形象比喻为名的家长类型均属于保护型家长范畴,一类是“直升机式家长”,他们如同直升机,时刻盘旋在子女的上空,采取高参与度、高时间密集度、高控制度的密集型教养方式:另一类是“割草机式家长”,他们总是走在孩子前面为其清除成长道路上的杂草,尽可能避免孩子直面障碍。”这两个形象的比喻恰好构成了保护型家长的两大特征:密集参与、清除障碍。
相形之下,村小的家长则倾向于对孩子“低要求”和“低回应”的水平,他们的教养方式落在了图5-1中的“忽视型”和“放任型”的区域,可称之为“无奈型”。由于行动者在场域中的行为是特定情境中机会与制约和行动者倾向之间互动的结果,在这场游戏当中,村小家长手中的“筹码”实在有限,他们欠缺陪伴孩子的时间、辅导孩子的能力和教育孩子的意识,所以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中是缺位的,常常以自我淘汰的方式被动参与或者放弃参与孩子的教育,忽视自己的教育责任,“管不了”成了他们的口头禅,只能将孩子推给学校,还没有理解家庭教育应当承担的责任。他们所有的期待只是希望孩子能够脱离像自己这样的生活轨迹,不要像自己这样“受笨苦”。他们能够看到的、能够调动的、能够期待的都比较匮乏,他们遍尝农村人的辛苦,在孩子教育的事情上形成了“习得性无助”,放任孩子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
当通过“小升初”和中考两轮筛选,孩子考入县中就读的家长似乎因为有了更为弱势的村小家长作为比较对象而感到“后怕”,以及有了孩子在市里就读的家长作为攀比对象而感到“有奔头”,他们采取保护型教养方式的初衷是尽己所能保护孩子更顺利地成长,“前怕狼,后怕虎”,但很可能在高中阶段就已经为自己最爱的孩子修造了一顶无形却难以突破的天花板。

/Min kyung/

实际上,多数在读学生的父母都是社会弱势群体,他们没有任何资源和关系帮助孩子离开这里,也无法为孩子提供适切的咨询和帮助,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其实是缺乏成为保护型家长的条件。他们虽然采取了放任型的教养方式,但并不是完全放任不管,他们仍然鼓励并支持着孩子所做出的教育选择。这里并不是要否定家长对孩子的引导作用。安全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保护型家长悉心呵护着孩子慢慢长大,固然会给足孩子安全感。这些爱护措施也许能够塑造孩子的偏好和态度,并且使得孩子不惹麻烦、少走弯路。但可预见的是,随之而来的代价是孩子向成人的自然过渡阶段向后推迟。”
因此,对于保护型家长而言,放任型家长的做法也是有借鉴意义的。或许,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最重要的意义不是让自己免于走弯路,毕竟弯路有弯路的风景,更何况可能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直路和弯路。父母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孩子学会独立做出选择并且明白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以及不管他们选择了什么,身后的家庭一直都在,父母一直都爱。

/Bee Johnson/

* 本文来源于《县中的孩子》书摘,正文原标题为“是保护伞也是天花板:县中保护型家长的两难处境”,文中标题为编者所加,经出版社授权转载。

最新课程
怎样让下一代包容多元观点,学会独立思考?

C计划研发出给孩子的思维训练课,并且与阅读、写作结合,开设了儿童思辨阅读在线直播课。希望帮助更多孩子,从小接受好的思维训练,成长为独立思考、能够理性交流的人
点击下方链接立即报名!👇
更多信息,请扫右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老学员可向客服小思咨询。
推荐阅读
点在看,不迷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