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咱们聊过百度的轻舸(《像AI作画一样投广告?终于来了!》)。从大家的反馈来看,这确实称得上是近年来最有创意的商业化产品之一。不过,在看得见的这款产品之外,我内心还有两个未解答的疑问:
一、用自然语言直接驱动广告投放,这背后的支撑引擎是怎么工作的?
二、从擎舵、品牌BOT到轻舸,AI营销这一族的产品越来越多,那么离“用AI把营销重做一遍”的总目标,还有多远呢?
带着这两个疑问,我又来到了今年的百度世界大会。这次大会的的主题是”Prompt the World“,自然是聚焦大模型和生成式AI无疑了。而我关注的生成式AI商业营销发展论坛,则对上面的疑问给出了清晰的答案。一句话概括一下,用AI重做的百度营销,这回就要交卷了。而它给行业带来的,也许将是全新的使用体验和效果。

AI Native营销的引擎和全景图

在世界大会的营销分会场上,百度集团副总裁、移动生态商业体系负责人王凤阳揭开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这次发布的新产品——扬楫。说是新产品,其实这才是百度AI营销体系中,第一个开工建设的产品,据说从去年9月份就启动了。
这个底层引擎是做什么的?您想想看,在轻舸中用自然语言界面驱动广告投放,跟ChatGPT那样的人机对话还有很大的不同:后者生成的是文字,而前者生成的是广告系统的执行动作序列。因此,仅仅有大语言模型,显然是不够的。
扬楫,就是藏在轻舸底层的支撑引擎。他负责理解优化师的自然语言输入,转化成营销的目标,并按照一定的策略拆解成投放动作。
当然,扬楫的运行原理,也并非是将营销目标拆解成原来系统中的选标签、调价格等动作,而是采用了完全不一样的技术路线——生成式定向,生成式创意和端到端拍卖,从技术层面来看,这些对以往成熟的计算广告框架,是一种颠覆式的探索。
咱们这里就不介绍这些技术的细节,只描述性地帮大家理解一下:就拿定向来说,以往的方法是将营销手中的描述转化成一组关键词或人群标签,而生成式定向,可以理解成你给系统粗略地描述营销目标后,大模型直接把它丰富成一段长文描述,而线上的人货匹配过程,则是比较相应的两段长文之间的相关性。显然,这更接近人类的思维方式。
说个真实的例子。有个做面包培训的客户,看看后台,全都是"面包培训哪家好、怎么做面包"这类词,没有一个跟面包无关,这是正常思路嘛!如果有个用户输的词是找加盟店,在过去的系统里,这两者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扬楫”的生成式定向,就有这个推理能力,他知道有些人学了做面包以后,是要去看开面包店的,那是不是需要加盟资质?这是生成式定向带来的能力上的代际变化。
说了这么多扬楫,它跟AI Native营销的全景图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咱们不能把这里的系列产品理解成单摆浮搁的一样样工具,实际上,它们共同组成了一艘朝着营销目标自动前进的大船:船体是轻舸,方向靠擎舵,而船的底层动力则来自扬楫,其他像品牌BOT之类的场景化工具,则像是船队中各司其职的船员们。
这些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AI Native营销打造成一个自动前进和优化的闭环,这就是它的全景图。而这艘大船的扬帆起航,也标志着这个新营销体系,已经基本构建完成。

AI Native营销的产品一族

了解了全貌,咱们还是有必要咱们帮大家理一理,看看这艘大船都有哪些功能,该怎么用。咱们分别说一说。
1.  轻舸:这是大家能看到的船体的主要部分,也是承载营销功能的平台。而它的交互方式,从原来的仪表盘、操纵杆模式,升级成了对机器人发号施令的模式。关于轻舸,我们在《像AI作画一样投广告?终于来了!》一文中已经有过比较详细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2.  擎舵:这是利用生成式AI,自动生产广告创意(包括图片、视频和文案)的工具。而嵌入到轻舸中的擎舵,跟他作为独立工具发布时的体验已经非常不同。因为生成创意需要的原始素材、营销目标和基础信息,在轻舸的交互过程中,已经被收集到了。于是,擎舵变成一个悄悄把活干了的自动工具。
而且,嵌套在投放过程中的擎舵,由于可以根据投放的数据反馈,自动对创意进行调整并上线实测,它的作用已经超越了设计师工具的层次。
3.  扬楫:这个前面说过了,他才是整艘AI Native营销大船的动力。因为跟广告客户没有直接的交互入口,所以容易被选择性忽略。然而,要理解AI Native营销的整体逻辑,扬楫实在是不能错过的重要一环。等我再研究研究有更多心得的时候,回来给大家深入聊一聊。
4.  品牌BOT:这个产品咱们以前讨论的不多,这里稍微展开说说。其实,仅看名字也很容易理解,大家参考下图的介绍可以知道,品牌BOT,就是帮品牌打造的能以自然语言界面进行服务和营销的Agent。用户来了,如果能通过交互把他的顾虑和问题都解答清楚,那转化率的提升空间非常大。这个MarTech的传统理解,在自然语言交互技术产生突破的今天,是增长和经营重要的新动力来源,也是AI时代品牌超级入口。
对于使用AI Native营销体系的客户来说,基本投放和优化流程用轻舸实现,中间的创意生成和优化交给擎舵,再用品牌BOT自动承接用户的咨询,这就形成了完整的新营销体系。更重要的是,它是AI原生的产物,而不是原有框架的修修补补。

AI Native营销的效果与未来

步子大,固然是创新,不过营销毕竟是有明确目标的事儿。百度这种颠覆性的产品思路,卷子是交了,但是到底分数如何,那还得靠市场的实际效果来检验。
从王凤阳的介绍中得知,8月31日轻舸发布以后,客户买单程度远远好于他们的预期。依托于百度推出的”共拓计划“,已经有不少客户在切换到新的范式后,用比原来少得多的人力,做出了比原来更好的效果。
说个我知道的案例,9月份轻舸上线,中国东方教育作为首批使用客户,进行了投放。同样是推广厨师烹饪培训业务,过去先要搭建计划、单元,然后再去找几万的关键词等,最老道的优化师也得2小时才能完成。而在轻舸,只需要462字的prompt就能完成对投放业务的描述,5分钟完成营销方案的创编。最终的投放效果在CPA持平的情况下,转化量提升23.28%。
如果仅谈大家最关心的创意自动化环节,百度释放的AIGC能力,已经与无双科技等多家服务商合作,帮助合作伙伴降低了85%的制作成本和75%的客户上线周期。目前,这一能力已经覆盖了超过14万的客户,可以说渐渐成为显学了。
在了解和试驾了这艘大船后,值得每个增长负责人深入思考的问题是:原有增长团队的能力栈,应该有哪些调整?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全新的营销框架,对使用者而言,最重要的变化是人机协同的边界发生了迁移:原本广告系统暴露的是一些功能的操作按钮和数据统计报表,要靠人解读数据、操纵按钮,向着目标优化,这个过程由于操作本身的专业性太高,反而让增长人员留给对营销本质的思考和把握时间相当有限,更像是手忙脚乱地低层次重复。
而新的AI Native营销体系,将人机界面变成自然语言驱动,上下文信息和战术性决策全部交给AI。这能把大家的头脑和双手解放出来,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花更多精力去深入理解营销目标,准确表达提示语,激发出精彩营销思路的可能性,肯定是更大了。

@-@

上半年,听到“用AI将营销产品重做一遍”这个说法的时候,我是有些不以为然的。总感觉这就跟营销圈多年以来大谈的AI概念一样,其实不过是在后台升级了个模型,作用当然是有,可是蹭热点的嫌疑也不小。
可是今年一路跟踪下来,还是真的要给百度营销的产品经理们点个赞,他们搞的这套AI Native的理念和实践,确实跟以前是彻底不同的思路。虽然市场上应用的效果还有待验证,但是能把步子迈的这么大,敢于打破舒适区,挑战前人没做过的路线,绝对是值得肯定的。
经此数役,用AI将营销产品重做一遍,百度在一年的时间中交出了完整的答卷。它并非对过去计算广告框架的修修补补,而是全新的范式和闭环体系。对于在AI时代如何彻底重塑数字营销体系,它至少给出了创造性和启发性俱备的回答。

加入星球,探讨用户增长与变现专业话题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