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媛老师
关于作者:
美国硅谷公立小学老师
美国双语教育学硕士
分享美式教育经验谈
坐标加州,10年教学经验
上个周末和家人一起来到旧金山的Asian Art Museum看艺术展,展出的是村上隆的作品,他的艺术风格将波普艺术(pop art)和日本的御宅文化结合,风格卡通又童趣。
我身边一对美国华人家庭,也带娃去看村上隆在旧金山的展。
朋友还晒到:各种各样颜色鲜艳、有趣俏皮的小怪兽,幽默怪诞,精准击中孩子们的心灵。
展厅还设立了一个特别的区域,叫做Monster Lab,让小朋友看完展览后,动手设计出自己心中的小怪兽。
拿笔不稳的小小娃,还可以玩墙上的贴贴游戏,给墙上的小怪兽大变样!
带孩子看艺术展是个极佳的艺术启蒙的形式,通过对艺术的感受和接触,从小培养孩子对事物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国小学的艺术启蒙有个特点:随时随刻都在发生!
曾有国内的朋友问我:你在美国教什么科?我会略带小骄傲的说:美国老师都是全科老师,所以什么科目都要教!

“那你什么时候上美术课呢?”
“我在美术课上教美术,数学课上教美术,写作课也可能在教美术!”
听到这,朋友好像有些不相信了!我立即拿出班上小朋友写的作文给她看,“你看,他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是不是也要练习美术技巧因为只有画出丰富细节的图画,才能写出饱满的文字!
所以,当您走进美国小学的校园,随处可见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因为对于美国老师来说,艺术的启蒙不仅仅发生在美术课,而是各个学科。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又有着独特的艺术启蒙形式。
3岁:涂鸦期
3岁之前的小朋友,最喜欢的事情是涂鸦(Scribble),只要他们能拿到手上的笔或者有颜色的工具,便开始“乱涂乱画”。
这个时候的孩子还在学习如何正确的握笔,他们对于小手的掌控也在一点点增强,从一开始随机画出的“点”和“线”,到画出不规则的形状,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在一点点得到锻炼。
美国西雅图大学人类发展中心的主席Dr. Robert Burns在研究”儿童涂鸦“时提到: "即使这个时期的孩子画的完全四不像,也可能在我们传递着传递着属于他的情感”。
4~6岁:更多的色彩,基本成型
到了幼儿园(4-6岁)的阶段,小朋友开始尝试使用不同的色彩,或者自己喜欢的颜色来描绘他们的天马行空。

我发现
幼儿园的孩子最喜欢画的是人物,但是这时候的人物常常是“蝌蚪形的”:圆圈是头,直线是身体,最后加上一些头发,一个小人就画好了!
这个时期画出来人物有个特点:看起来都差不多!即使加入一些自己的想象,也是很初级的:比如这个人的头发是一条条的线,而另一个人的头发是一个个的圈圈。
孩子的正确执笔也是在这个阶段建立起来的,从婴儿时期的整手握,到3~4岁试图用三脚架抓,再到4~7岁的标准三脚架的正确执笔,整个过程,孩子的小手对文具越来越掌控。
6~8岁:空间概念的形成
到了小学(6~8岁)的阶段,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他们开始逐渐形成空间的概念,画画时也有了baseline的概念。
Baseline就是绘画时的基线仔细看看孩子学前画的作品,很多都是漂浮在纸上的,而到了这个阶段,小朋友开始意识到根据“基线”来布局。比如,下面这幅一年级小朋友Sarah画的“雪人”,她运用了基线的概念,让雪人站在基线上,天空处在基线的最上方。
也是从这个阶段开始,小朋友们上学接受艺术的教育。虽然很多孩子的绘画已经基本成型,但却没有很多的技巧。所以,美国老师们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艺术的启蒙。
以我们学校一年级的学生为例,一年的艺术教育分为五个主题,分别为:记忆、文化、个性、社区、同理心和表达声音。
这些主题听起来挺抽象?我曾专门跑去咨询那些经验丰富的前辈老师:“如何才能通过美术作品,展示孩子的个性identify呢?”
记得一位教学20年的老师,给我拿出了这幅:字母的艺术。
“这和个性怎么扯上边?” 
这位老师噗嗤笑了:“你看,每个孩子运用自己的创意,创作出自己眼中的字母艺术,这不就是个性的张扬吗?
这让我一下子意识到,原来艺术的教育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不需要孩子创作出一个名家画作,只要留意身边的小事物,加入自己的小创意,然后享受这创作的过程,这就是最宝贵的地方!
那么在启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形式,培养孩子一双发现美、鉴赏美的眼睛呢?美国小学的美术课主要围绕着7大艺术形式(7 elements of arts)来开展
1
Lines 线条
线条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形式,在线条的学习中,小朋友要能辨别不同形式的线条:直线、弯曲的线、波浪线、斜线、zig zag线等等。
下面这幅摩天大楼就是一幅很好的线条学习作品。
住在城市的孩子们每天都能看到摩天大楼,可是我们有特别留意过它的线条吗?在上课时我会给学生们看一张摩天大楼的图片,然后和孩子们一起辨别图片中不同形式的线条
2
Shape 形状
艺术的第二大元素是形状,学生在数学课上都会学到不同的形状,把数学知识运用在美术作品中,这又体现了美国教育中的学科融合的理念
在学习形状的时候,很多美国老师会带学生们走出教室,去大自然中搜集落叶,然后坐在一起研究树叶的形状。你会发现小朋友的观察力特别敏锐,在我们成人眼里可能是一片叶子,在他们眼里会是“一颗心”,“一个贝壳”,“一个小扇子”!
研究完了叶子,小朋友结合自己的观察,用水彩的形式把叶子画在纸上。
3
Form 形态
形态(form)和形状(shape)都具有长度与宽度,但是形态还具有深度,是三维空间的形体。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只要是我们可以用手触碰到的物体,都属于形态的范畴。

下方的小村庄作品就蕴含了不同的3D图像,是很好的形态Form学习作品。
(文末附加绘制方法模板)
再如下面的作品,小朋友先在纸上(2D空间中)写下自己的英文名字,然后通过线条将2D变为3D,实现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变。
小朋友在制作的过程中,会发出阵阵地"Wow"惊呼,因为他们发现:平面变立体,竟然这么简单,这真是形态Form的神奇力量呀!
4
颜色 Color
美国小朋友从幼儿园开始就要认识色环(Color Wheel), 学习这三级颜色:
1)基础色(primary colors),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黄、蓝
2)第二级颜色(secondary colors): 当两种基本色混合在一起时,会形成第二级颜色,比如红色+黄色=橙色;蓝色+黄色=绿色;蓝色+红色=紫色。
3)第三级颜色(Tertiary Color): 当第二色混合于基础色时,会形成第三级颜色,比如红色+紫色=红紫色;红色+绿色=黄绿色;蓝色+紫色=蓝紫色等等。
为了让小朋友熟悉三色的概念,可以让孩子们用水彩一起制作一个色环,除了基础色,其他的颜色都需要小朋友自己调配出,在配色的过程中,他们能对三级颜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5
明度 Value
艺术元素中的明度是代表的是颜色的深浅。每年我的Open House作品都会让小朋友们临摹梵高的这幅名画《Starry Night》,在欣赏时,我会问问孩子们:这幅画中的不同色彩明度,传递着作者一种怎样的心声(Artist's Voice)
接下来,美国老师会让小朋友们一起再创作,创作过程中加入了这个大南瓜:
这个南瓜主体就需要运用学到的明度value技巧了:南瓜的影子在下方,色彩比较深,南瓜上方的光比较足,色彩比较浅。在色彩的选择上,先用咖啡色从底部开始,然后中间是橙色,最上面是黄色。这样一幅明度分明的画作就完成啦!
6
Texture 质地
第六大艺术元素质地Texture,说的是作品表面看上去给人的感受:是光滑的、粗糙的、突起的、坚硬的还是柔软的?这里要特别说明是看上去,而不是摸起来。比如在上课时,有小朋友用的会用手摸一摸画作,然后告诉我质地!
来看下面的这个柳橙作品,左边是真实的柳橙照片,右边是运用绘画技巧创造出的柳橙质地:给人表面粗糙、不光滑的质感。
在课堂上,老师会给学生这样的Texture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笔触,绘制出不同的质感,如编织、羽毛、木质、纸巾、还有毛绒等等
(文末附模板下载方式)
接下来,小朋友试着自己创造出“不同质感”的风景画,比如下面的这幅创作中:背景呈流线显得悠扬,高山略显粗糙,大树的叶子郁郁葱葱,而树干的质地又显得凹凸不平。
7
Space 空间
第七种艺术元素Space指的是物与物之间的空间关系,这种关系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
1. 重叠,2.阴影,3. 放置,4.大小,5. 强度与明度,6.线性透视
在下面的作品中,通过脸和手的重叠,展现出手与脸之间的关系:谁在前,谁在后?
又比如在下面的作品中,通过线性透视(linear perspective)的方法,展现出远和近,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
了解了艺术的7大基本元素,孩子就能上“艺术家的眼镜”,开始寻找艺术元素了吗?并不一定!艺术思维的培养还需要大人和老师的引导,而这种引导是通过“有技巧提问”来进行的。
记得几年前我参加了一个艺术启蒙的培训,培训老师带领我们30多位小学老师,驻足在这幅Floating Clouds的作品前。
他问大家,如果我们带学生来看这幅作品,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有个老师自告奋勇,“问一问你在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 
可是培训师却摇摇头,这并不是一个寻宝游戏!”
我们应该问问孩子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see this picture (你看到这幅画时有怎样的感受?), What do you see to make you feel this way?(你看到什么,会让你有这样感觉?),What else can you see? (你还可以看到什么)。
大家发现,培训老师把“可以看到什么”这个问题放在了最后。因为在艺术鉴赏面前,需要的是用“心”去感受,而不是用“眼睛”去看。
后来我有机会亲自带领班上的学生来到这幅画面前欣赏,当我听到有孩子分享道“我感觉这幅画在流动floating”的时候,我别提多欣喜了!
因为这次,孩子们不是单纯用眼睛看,而是在用心在看。我接着问:“是什么让你有这样的感受呢?” 
小朋友们开动脑筋在思考,在寻找...这时有个孩子自告奋勇,他借助我们最近刚学到的艺术元素(texture)大声说道:是画面的独特质地Texture,让我们感觉到它在流动!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启发。下次带孩子去艺术馆时,不要再只是问“这幅画里有什么”,”你看到了什么”,而是多问问孩子“这幅画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因为这才是心灵与艺术的完美对话!
🌈 对啦,本周四我会有一场关于英语启蒙方法和底层逻辑的直播,大家可以来直播间问我各种英语启蒙的问题。我也会跟大家聊一聊原版启蒙到底如何在家来操作。欢迎大家预约收听
本期福利为大家准备了下方7大艺术元素的训练模板,请点击文章底部的“在看”,然后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艺术元素”(注:不是下方留言区回复,而是接收公众号消息的地方
 End
正在团
1. 沉浸式英文美术课,将艺术启蒙和英文启蒙相融合,给孩子一份最好的礼物!
请点击下方图片了解▼
2. 杂志专场来啦,错过又要等半年
请点击下方图片了解▼
前 期 阅 读
💛 点下方“阅读原文”,了解在线课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