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3100+|阅读预计需要8min
刘琳娜本科与硕士均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类专业,毕业后如愿进入了北京一家大型传媒机构,如今的她已在新闻传媒行业深耕了10余年。
在生活趋于稳定后,她开始思考一些更加深入的人生议题。
她说:“我上学的时候一直是一个学习挺好的学生,但就是没有太多个性化发展的机会。所以对自己真的喜欢什么,其实是一个非常迷茫的状态。”
抱着探究自我、了解自我的想法,她报名了2018年的「简单心理Uni·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课程,并于2020年完成学习,顺利毕业。2021年初,毕业后的她经过申请、面试,成功入驻简单心理平台成为实习咨询师,目前已经积累了900小时以上的心理咨询经验。
让我们来听听她的故事。

做咨询把我向外的好奇,带入了我的内心

其实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很喜欢心理学,但当时只是一个心里的小苗苗,对这个行业也不了解。
在2016年的时候,我报名参加了一个读书会,在那个读书会上,我接触到了各种类别的书,然后我发现自己更喜欢跟心理学相关的内容。
当时市面上公开的对于心理咨询师的介绍特别少,我的交际圈里也没有心理咨询师,后来读书会上认识的一个人就跟我说:你要是对心理咨询这么感兴趣的话,你不如先去做个人体验吧,所以我就在简单心理约了心理咨询。
当时只是单纯的对心理咨询很好奇,想知道心理咨询师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是否他们早已看破一切,没有任何世俗烦恼?心理咨询是个什么样的过程,是怎样实现其效果的?
有的咨询师就完全拿我没有办法,也不知道我要干嘛,因为我会像记者一样去采访他们:你们到底是怎么工作的?收入情况是什么样子的?要参加什么培训吗?真的就像个小白一样去请教去了,哈哈哈。
但是我后来我碰到了一个咨询师,她完全没有回答我的这些问题,而是去探究我为什么在30岁+的时候,对心理学和心理咨询师这么感兴趣,这让我产生了对我自己的好奇。她让我把一些很外在、很现实的问题带到了的内心里去。我才发现,噢,我对外面的这些疑问,其实是我内心里边的一些困扰。
接触了心理咨询之后的感觉有点像一见钟情,我越跟它接触就越喜欢,然后就会不顾一切地往里投入。
琳娜在心理咨询读书会上的分享
图/受访者提供
《爱就爱了》这首歌里有句歌词是这样的:“爱一但发了芽,就算雨水都不下也阻止不了它开花。”
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在职业选择的时候总是会想,现在什么东西比较热门,然后什么样的工作收入高,考虑的都是很现实的东西,但其实没有问过自己的内心到底喜欢什么,就算去问,可能那时候自己也是很迷茫的,是不知道的。
但直到你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并擅长的事情,你会感觉人间很值得,就不会再太计较付出与回报,因为沉浸其中就会产生愉悦感、获得感、价值感。

2年心理咨询学习,从小白到心理咨询师

我觉得转行做心理咨询师,没有必要一下子报很多课程,这么多课程你短时间内是消化不了的,也没有时间去上,另外我觉得长程课必须得学一个。
我刚开始做个人体验的时候,我就问咨询师说我想做心理咨询师,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培训项目推荐?然后她就告诉我说,简单心理是一个比较靠谱的平台,它现在也在做咨询师的培训项目,有兴趣可以了解看看。
我觉得简单心理是一个挺认真、挺严肃的一个心理咨询平台,也有它的运营原则和坚守的专业底线。就包括我最早在简单心理上选咨询师和课程的时候,它都很认真、很仔细地介绍每个咨询师的背景,我可以通过这些老师看到,更加专业、成熟的心理咨询师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琳娜的学习笔记(部分),点击查看大图
图/受访者提供
在课堂上学到的这点我觉得非常重要:心理咨询师大都有助人之心,但也要承认自己的有限性,要谨慎评估和选择与自己能力匹配的来访者。你不是一个救世主,不是所有的人你都能帮。尤其是如果你跟督导讨论之后发现还是不能接,你要真诚地、尽早地告诉来访,让TA去找到更适合TA的人。
当时李明晋老师在课上分享了一本书:《助人技术——探索、领悟、行动三阶段模式》,提到了如何理解、共情、回应来访者,里边还有很多具体的案例和练习,我现在也会常常翻看。
刘琳娜的个案记录
图/受访者提供
另外我也特别喜欢张智婷老师,我觉得她很热情、很真诚、又有亲和力。你会感觉到感觉她对来访者也是很热情的,这就会感染到我,时时刻刻都感觉很温暖。她是美国加州的认证心理学家,还是芝加哥洛约拉大学咨商心理学博士,她明明是个学霸,但非常具有亲和力,就像一个邻家大姐姐一样,学员们最真实的想法和困难,她都可以接纳、包容和共情到,并言传身教如何做心理咨询。
团督课的学员席位有名额限制,我都是设闹钟去抢她的课,抢到之后跟了两期她的团督课,特别开心。感觉每次上张智婷老师的团督都是一个被赋能的过程。
我其实对课程选择是比较谨慎的,精挑细选之后,我觉得简单心理的培养计划应该是全网性价比最高的。它可以做到真正的沉浸式的学习,把你开始从一个小白,一直培养成一个成熟咨询师,从学习、实习,再到从业,这些都可以在简单心理平台上实现。

成为心理咨询师,日常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

申请入驻简单心理平台的时候要进行一个面试,我面试的时候特别紧张,面试官真的都太厉害了,尤其是面对我们这种小白,TA会提很多很专业的问题,总能问到你不会的哈哈哈哈,但没关系,坦然接受就好了。
我觉得你是否适合做心理咨询师、是不是具备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些面试官都是能看得出来的。
我现在每周大概可以接10-12位来访,这个数量都是慢慢积累起来的。
刘琳娜在心理咨询读书会上的分享
图/受访者提供
现在的工作状态基本上是这样:工作日上午有时间的话我就读读书、写写个案报告,工作日下午、晚上和周末的其中一天接待来访,一周休息一天。
接面询来访之前,我先去看一下咨询室的布置,把它调整到一个比较舒适的状态,包括空调的温度、窗帘的开合情况、纸巾的位置等等,再简单地回顾一下上次的咨询记录
在咨询之后,我会写下新的咨询记录,不仅仅是记录这次咨询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会写下自己当时的一些感受,对来访者的一些思考,以及一些理论的假设,还有一些让我很困惑的地方,我也都会写下来。
写多了之后会发现自己的觉察越来越敏锐,以前一些细节需要督导提醒才能想起来,后来督导还没有提醒,我自己就有感觉了。
我觉得对心理咨询师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这“三驾马车”:督导、专业学习、个人体验。我是建议不管学什么流派的咨询师都去做一做个人体验。你坐到来访者的位置上,你才更能体会来访者的一些感受,以及咨询当中哪些举措是有效的。
我从2017年开始做个人体验,一直到现在还保持着每周1次的频率,一共做了200多次,我和咨询师商讨的议题非常广泛,亲密关系、过往的未完结事件、还有人生的一些困惑,我都会去和我的咨询师聊。
如果你是一个想要入行的新手咨询师,那么我会建议你做好心理准备,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心理咨询师的成长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你需要了解自己是否只是一时的热情,或是否只是想要帮助自己,而羞于求助。
未来的话,我很希望有一天,能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地方开一间属于自己的咨询室。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真正了解心理咨询,接受心理咨询,把它作为一个很平常化的东西。
当你感觉自己有低落、焦虑,人生处于被“卡”住的阶段,有很多情绪困扰时,或许可以像缺了维生素B、维生素D要吃点保健品一样来做做心理咨询。我们从事的心理咨询也是一种心理健康的保健。
封面图源:受访者提供
编辑:Aurora
责编:Alwaysfifi
点击名片,看看作者的其他文章

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2023冬季班招生开启!
✅ 理论+实习+督导,2年沉浸式教学
✅ 三阶渐进式教学设计,阶段性集训强化
✅ 真实社会个案实践,以成熟执业为目标
名额缩减,限额招生
现在立享早鸟价优惠5000/人👇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课程信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