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千妈。
如果你是小学生家长,最近肯定从自家娃或者新闻上听说了“萝卜刀”这个词。
继《孤勇者》后,“萝卜刀”已成为全国小学生的新宠。
孩子们手持萝卜刀,互相戳来戳去,伴随着出鞘的啪嗒声,获得某种神奇的乐趣。
这是一款塑料仿刀玩具,因为外形有点像胡萝卜而得名。
配色以多巴胺为主打,玩法就是借助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滑动。
来源:网络 
听千寻介绍后,我去抖音观摩了下玩法,觉得有点我们小时候单手甩笔的神韵。观摩完,顺便下单买了把她中意的紫色库洛米款,要求就两个:
1、不带去学校;
2、不用来伤人。
我知道最近很多专家在劝家长令行禁止,认为“萝卜刀”虽是钝角刀口的塑料制品,但总归有一定伤害性。
但我觉得,遇到啥都令行禁止的教育方式其实比较LOW。
凡事堵不如疏,与其禁止孩子玩“萝卜刀”,倒不如在共同约定好规则的前提下,大大方方买一把,并以此为契机来场关于“萝卜刀”的思辨讨论。
这样一个掀起热潮的从众商品,本身就包含了经济、人性、心理学等元素,绝对是引导孩子独立思考的好机会。
接下来,我就把跟千寻讨论的主要内容分享出来,大家可以参考下,如果你有兴趣,也不妨跟孩子互动试试。:)
#1
“买买买”背后的从众效应
我问千寻,你知道这场“萝卜刀热潮”里,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吗?
她琢磨了下,反应倒是快:
“卖萝卜刀的商家!”
我说对,我们一起在网上搜了下数据。
义乌一家专门制造玩具的工厂,最近的销量冠军就正是“3D重力抖音同款萝卜刀”,已经达到两万多单,淘宝上的萝卜刀商品页面甚至标明了“全网热销30万+”字样。
来源:网络
功能上甚至出现了夜光萝卜刀、闪光萝卜刀、萝卜手指、超大号萝卜刀等各种变种。商家更是精准瞄准小学生市场,推出联名萝卜刀,比如我们买的库洛米款。
来源:网络
“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大家争先恐后购买同一种商品的现象呢?”

这就是典型的从众效应,而很多商业营销都会巧妙利用从众效应,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让你感觉如果不从众,就好像失去了买到这个商品的权利,这时候,你就会把不从众这个行为当作一种损失来看待。
从心理学看,人都是有损失厌恶症的,当损失可能性产生,大家就会不由自主地跟风消费。
妈妈以前上杜克大学的行为经济学课时,教授还特意讲到了东亚人的从众心理,受集体主义的影响,我们东亚人的从众心理其实是更为严重的。
你也可以观察下身边现象,看看是不是隐藏了这个经济学原理。
比如,我们一起来感受下这两句广告词:
“报名参与,你将获得一次暴富的机会!”
“如果这次不报名,你将永远失去一次暴富的机会!”
第一句话的预设场景是“你本来没有暴富的机会,报名参与,就有了一次暴富的机会”,你是从“无”到“有”得到这次机会的,如果不报名,你只是“踏空”了这次机会。 
第二句话的预设场景是“你本来有这次暴富机会”,但因为你选择无视它,就从“有”到“无”失去了这次暴富的机会,强调的是失去。
有没感觉力度大了那么一丢丢?:)
这其中的微妙差异,就在“损失厌恶”上。
我们很多时候在消费上的从众行为,都是基于这个心理基础。
正因如此,很多商家都会利用这点,而当你看清楚,理解到这点,就不会那么容易上当了。
关于萝卜刀引发的消费从众效应讨论,还有本很棒的绘本推荐给大家:
《我要买“什么都没有”》
 来源:当当
因为愚蠢的苏西太太要买“什么都没有”,全城都刮起了买“什么都没有”的热潮,乔恩·艾吉这本风趣幽默的绘本,把消费主义中的从众效应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你的孩子还比较小,或者你觉得讲一些内涵给他听有点儿难,就可以试试共读这本书,效果也很不错。
#1
人为什么会从众
刚刚我们讨论了消费上的从众行为,大多基于损失厌恶心理。
其实还可以再挖挖,在其它方面人们是不是也体现出了从众效应。
“比如,新学期报社团活动,当时你们班很多同学报编程,其实你自己喜欢是剪纸艺术,但你很纠结,觉得大家都报编程,本来向往的剪纸艺术好像就变得让人嫌弃了。
这种纠结的心理状态,就是从众效应带来的。
人为什么会从众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渴望正确。
从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别人的行为通常能提供有用的信息。
比如,一个旅行者,他在国外为了弄明白如何买一张车票,他就会仔细观察其他人购买车票的行为:他们去哪里买票,能否用手机支付,买完票要去哪检票。
通过观察,这位旅行者成功掌握了买票的方法,对不对?
潜意识里面,人们总是更相信群体掌握的信息,而对自己一个人掌握的信息缺乏信心。
就像大家都报编程课,你自然而然会觉得编程课更好,却没有想编程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
当你能觉察这点,以后再面对自己想跟随大众的行为,就不会急着做决定,而是懂得多想想。
事实上,并非群体掌握的信息就完全是对的,我们需要清除外界影响,结合自己的独立思考,多角度去判断。
很庆幸你后来还是坚持选择报了剪纸艺术,而你也从中得到了比编程更大的收获。:)
从众的另一个原因,是渴望认同。
作为群体动物,我们天然渴望获得其他人的认同,下意识避免反对。
我们希望别人能接受自己,喜欢自己,友好地对待自己。
当人们为了社会接纳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时,从众的规范性影响就开始起作用了。
比如,当我跟几个喜欢养生的朋友聊天,我会假装对素食感兴趣,尽管我其实是个典型的“肉食动物”
好在大部分情况下,渴望认同的从众只是使我们临时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并没有改变自己的个人信念。
当你能觉察这点,就会知道,如果你是少数派,想要取得说服效果,就得更坚定地坚持观点,同时还要有清楚的主张、通顺的逻辑,只有足够有力,才能打破人们下意识的从众联结。
不过,从众也不总是坏的,只是过度的从众行为会削弱我们的主体性。
想要避免人云亦云的行为,我们就要提升个人阅历和能力。
尽可能多的阅读能使你的思想更深邃,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更加深刻;
而更多的经历能让你勇于承担责任,在面临选择时,会更加从容。
EASTWEST
千寻说,一番讨论下来,感觉“萝卜刀”好像从一个随手玩玩的小东西,变得有意思了。
她还联想到了之前小学生里流行过的“咕卡”“盘手串”“火漆印章”等等,它们都是诞生于从众效应的“社交货币”。
这就是我选择的教育方式,遇到任何问题,不是直接否定或者肯定,而是引导孩子辩证地看,深入地思考,尽可能去做一个能跳脱出现象的人,而不是现象中被牵着鼻子走的人。
同时,我也很认同《南方周末》谈“萝卜刀”时,写的这段话:
“不要小看孩子”早就是教育学的共识。家长与学校都不应过度保护未成年人,或是完全否定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
未成年人总有一天会长大,不可能一直将他们严防死守在无菌环境里,为每一丝可能的安全风险担惊受怕。
正确的做法应是引导他们正确地评估风险,教会他们独立对抗风险的能力。否则,中文世界里就不会有“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样的名言了。
如果你觉得今天文章不错,想看更多引导孩子在日常中思辨的案例,就随手点亮“赞和在看”吧!
文章封面:福州日报
文章配图:采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