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今晚是国庆档的第5部,也是最后一部,这个档期必有的主旋律献礼片——
志愿军:雄兵出击
这部以7.3分成了国庆档评分最高的一部影片,从某个角度来说很意外,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很合理,不是新闻。
说回电影本身,导演陈凯歌,电影讲的还是抗美援朝战争,也同样往里塞入了新兵、兄弟连这样的支线元素,重合度过高到让人很难不拿它和《长津湖》比较,甚至可以说在《长津湖》之后,任何同题材的献礼片都容易被拿来与前者比较。
这倒也不是说《长津湖》本身有多好,只是好像在那之后,在不断重演的规定动作里,反复对比下,《长津湖》的优点竟成了一个稍具标志性的旗杆。
《志愿军:雄兵出击》(以下简称《志愿军》)算是陈凯歌第二次上手这类题材,《长津湖》里的有些问题得到了改善,叙事视角的转换,的确赋予了影片一些不同之处,但又因为视角的固化与单一,成了片子本身的新问题。
只能说,相比下来,《长津湖》还显得更好一些,大家应该能够明白。
正文
(以下涉及剧透)
我们就先说《志愿军》里的一些不同之处,也算能称得上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与《长津湖》以小视角中的人物线来串联故事的写法不同,《志愿军》改用大视角,在抗美援朝这件事上,换用覆盖上中下三层的全方位角度,以此凸显全阶层对于这场战争的高度统一,扩大了故事的整体格局。
这种宏观视角带来的好处,是借由顶层决策的呈现,更直接清晰地回答了“为什么要打这场战”这个问题。
表面上看,这个问题是故事能够成立的动机,但在抗美援朝题材的故事里,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它是让故事连接历史的介质。
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能够帮助建构一种认识,即战争在成为历史叙事之前,是一段具体的历史事实。
在《志愿军》里,通过上至顶层决策人下至作战士兵的视角,“为什么要打这场战”这个问题以及它为什么是需要深思熟悉的问题,被具体化为很多历史事实、历史细节。
比如此时的新中国刚成立一年,内外局势不够稳定;邻国朝鲜请求支援,抗美援朝不只是国家问题,也是政权问题、世界问题;
用性命搏钢铁科技的低胜算率;敌军继续侵犯将影响东北工业基地,但我们在此时又面临着美军入侵台湾海峡等等。
于上层决定之艰难的表现,在叠加片子本身冲突感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还原了很多历史片段,以及遗留至今的历史问题。
且这种视角的好处也在于推动接近尾声的那场外交戏走向顶点,让前线战场与外交战场形成呼应。
一边是前线战场上的流血牺牲,扭转了抗美援朝的局势;一边是外交战场,以伍修权(张颂文饰)为代表的外交团出席联合国安理会。
两个场景的交叉剪辑,加上李默尹(辛柏青饰)与李晓(张子枫饰)这条亲情支线在此处完成交集,回扣前面的伏笔,成为了全片的高光时刻 。
这是它爱国宣传教育上的成功,对于这一类型的电影来说,这点倒反而成了它最直接的目的,这个目的也是被紧扣着完成了的。
但是《志愿军》的问题也来自于此,因为通篇站在宏观视角,缺失了一条足够完整的人物主线,在论证主题的大前提下,时不时伸出很多突兀的群像支线。
这让它成为一部几乎没有任何角色刻画的电影,里面全是行走端坐的人物画像,以及不间断的战争场面戏。
整体下来,影片前三分之一为了说明背景让电影节奏显得拖沓,而后三分之二又因为充斥着大比例的战争场面,让人觉得疲惫。
那缺失的这条人物主线是什么?
以及为什么这条线的缺失会导致上面的这种观影体验?
其实在聊《长津湖》《水门桥》时,我们都有提到过,《长津湖》的优点就是在宏观的战争故事里设置了伍万里这个角色。
无论是里面的文戏还是大型场面战斗,都在递进式地回答这个年轻的新兵为何要去打战的问题,再以此延伸至“我们为什么要打这场战”这个大问题,并且刻画了这个人物的转变,勾勒了他的成长。
而之所以我们能够进入这个故事,也是因为从一开始就带入到伍万里的视角,跟着他的眼睛与内心去看这场宏大的战争。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志愿军》,故事里其实并没有这样一个人物角色,拥有随着进度而递进的成长路线,拥有清晰的人物形象,反而大多数角色都是服务于主题与煽情的工具人。
像新兵杨三弟(张宥浩饰),就是电影中途突然出现又快速消失的一个人物。
他作为通讯兵里唯一活下来的人,认为是因为自己不会用巴祖卡导致了战友的牺牲,一直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后面重新参与通讯工作,也会因创伤性后遗症崩溃逃跑。
但战友(魏大勋饰)突然的一句反问(大意是战友牺牲了,你这就被打趴下了吗),杨三弟就如重获新生般,快速克服了心理障碍,重新加入战斗。至于他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如何改变如何成长都被湮没了。
还有孙醒(陈飞宇饰)、戴如义(魏晨饰)、杨少成(尹昉饰)组成的兄弟连,这条支线就开头和结尾闪现了几次,开头为了铺垫兄弟情,结尾则用他们的流血牺牲来制造情绪点。
至于中间经历了什么样的苦难,三人的成长与彼此关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在电影里都成为不值一提的事情。
每条支线上的人物,都带着需要快速解决的任务,只要按部就班说明问题再服务煽情,就可以潦草收场,观众也只能是出于本身的爱国主义去感受志愿军的无畏与牺牲。
另外,《志愿军》的问题还在于制造正反面上的绝对化,敌人还是《长津湖》里的敌人面貌,都是“印象”堆积起来的一群人。
但因为一些原因这里就不展开了。
最后,补充一些话来收尾。
我们自然会为志愿军的热血,为他们的献身而感动不已,但是我们知道,这种情绪其实是因为过多视觉刺激而产生的生理反应,也来源于共同的历史与记忆,它不在于故事中某个具体的人,它和电影本身无关。
配图/《志愿军:雄兵出击》《长津湖》
音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