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色列当地时间107日,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50周年之际,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了一场代号为“阿克萨洪水”的袭击,对以色列造成了重大伤亡。
据以色列方面不完全统计,至少1300人死亡,仅在靠近加沙的一个沙漠音乐节上,就发现了260多具尸体,加沙附近几个定居点伤亡惨重,一个基布兹农庄有超过160人被杀,一些家庭全家被杀,甚至包括婴儿。其中军人阵亡200多人,多名旅级、营级指挥官战死,3297人负伤,超过150人被哈马斯抓为人质。
以色列在哈马斯的突袭行动中吃了大亏,之前跟以色列跟哈马斯交战,能够打死几名以色列士兵对哈马斯来说都是重大胜利,至于抓到以色列人质更是寥寥无几。哈马斯2006年曾经抓获一名以色列士兵沙利特,最终以色列总理内塔利亚胡在2011年用1027名巴勒斯坦囚犯换回了被哈马斯抓获的士兵。
为何这次哈马斯突袭能够造成以色列伤亡惨重?主要原因还是以色列方面大意了。相比立国之初,以色列的生存环境已经大为改善,埃及、阿联酋已经跟以色列建交,沙特也在跟以色列进行建交谈判,中东乱了这么多年,以色列跟中东国家交恶了大半个世纪,总算要看到和平的曙光了,难免有所懈怠。
而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区,只有363平方公里,却有230万人口,由于加沙处于以色列和埃及严密封锁之下,没有工业、农业、旅游业……数百万人口只能靠外界援助养活。一旦以色列跟海外地区的土豪国和解了,哈马斯幕后的金主们不提供援助了,这日子就没法过了。所以,哈马斯想要闹一场大的,破坏以色列跟沙特的和解。
哈马斯选择的时机也相当巧妙:跟50年前差点打得以色列亡国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一样,选择在犹太人的赎罪日开战,赎罪日是犹太人最为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犹太人会禁食不吃、不喝、不工作,并到犹太教堂祈祷,以期赎回他们在过去一年中所犯的罪过。要类比的话,大致相当于大国的春节西方的圣诞节,不同的是大多数国家最重要的节日都是大吃大喝,而犹太人是不吃不喝。
以色列环绕加沙修建了一圈高墙,高度为8米,顶部配有高压电网,墙上设计有摄像头和传感器,每隔几十米还有一座配备机枪手的瞭望塔,整堵墙全长近700公里,海上以色列也只允许加沙的渔船出海3公里,加沙宛如一个300多平方公里的特大监狱。
以色列方面对于加沙的高墙封锁相当自信,觉得哈马斯不可能逾越。只是被认为是固若金汤的防线从来不可靠,无论是马其诺防线还是长城。哈马斯破坏了监视系统,用铲车推倒墙,一部分人员用动力伞飞越墙,在7日的突袭中,有上千名哈马斯武装人员越过了高墙对以色列发动突袭,猝不及防之下,以色列伤亡惨重。
2
网络上有一种阴谋论,认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因为推行司法改革,遭到持续反对,因而在收到哈马斯情报警告时故意放任,类似于美国珍珠港事件。
以色列司法改革的内容包括以色列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将由政府提名,取消最高法院对以色列基本法的最终解释权,取消以色列最高检察长对政府各部门法律顾问的任命权,法律顾问将由各部长直接任命。这项改革削弱司法系统权力,因为反对司法改革,反对派持续抗议了一年多。
内塔尼亚胡执政靠的是其领导的右翼政党和犹太教宗教极端派的联合,推行司法改革是其宗教政党盟友的要求,宗教极端派在以色列900万人口中占据了20%以上的人口,他们不服兵役,不去政府学校上学,学历低也找不到好工作,只生孩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补贴和生活补助过日子。靠补贴都算了,如今他们还要靠着人口优势获取更大的权力,这自然引发了自由派和左翼的不满,以色列为此持续动荡一年多,也给了哈马斯可乘之机。
这也是西方普选制度的弊端之一,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有公民权,人口多话语权就大,这样难免会出现搭便车的人群,只生孩子靠国家补贴为生,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福利系统崩溃。所以还得像古罗马或者《星船伞兵》中所构想的社会制度:社会分为平民和公民两个阶层,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平民,基本权利受到保障,但只有公民能够参政,要获得公民权,必须为国家作出贡献,例如服兵役等等。
内塔尼亚胡政府因为反对派抗议而焦头烂额忽视了哈马斯的威胁有可能,但要说有意放任不太可能。哈马斯三天两头搞袭击,关于这类威胁的情报数不胜数,这些外部的情报只是一个模糊的判断,估计哈马斯要搞事,并没有具体的行动计划泄密,以色列也不可能根据这类警告就大规模动员部队。
就像以色列差点亡国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其实战前以色列已经收到情报,毕竟埃及和叙利亚军队大规模调动是瞒不住的,但最终以色列方面只是征召了5万人的部队进行防御,结果在埃及和以色列的联合进攻下防线在一天内就被突破,差点翻船。
为何以色列不进行全国总动员呢?以色列虽然军事力量强大,但毕竟只是一个不到1000万人口的小国,一次动员30万以上,国家无法长期负担。1973年赎罪日战争前几个月,埃及和叙利亚进行了部队大规模调动,以色列为此进行了全国总动员,30多万人待在军营中数月,结果埃及和叙利亚不进攻,导致以色列经济和社会大受影响,最终一个月后不得不取消了总动员。所以,后来哪怕是以色列大获全胜,占据了埃及西奈半岛和苏伊士运河,也主动跟埃及谈判建交退还,解除了南线心腹大患。毕竟埃及有上亿人口,跟埃及长期对峙下去,以色列经济上受不了,而现代的文明规则导致以色列征服埃及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小小的加沙200多万人口都令以色列头疼不已,何况是埃及?
这也是为何以色列在哈马斯的袭击初期伤亡惨重的原因。以色列大部分军人都是动员兵,部队是架子师,遇到突袭时战斗力并不强,能打的都是些军官,所以旅营级指挥官只能冲在一线,以至于伤亡惨重。
3
发动一场战争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收场。哈马斯攻击平民和妇孺的视频流出后,其幕后支持者纷纷与其撇清关系,其最大支持者伊朗说不知情,大金主卡塔尔连夜斡旋,希望哈马斯能够释放人质。周边的国家都只是表示口头支持,没有谁为哈马斯下场。
毕竟现代文明有一套公认的规则和底线,就是不得对平民和妇孺进行攻击,并不是中世纪可以为所欲为,动辄屠城。如俄乌战争中俄罗斯被指控攻击杀戮平民,但俄罗斯也是否认三连,抵死不认。像哈马斯这种虐杀平民还上传视频公然挑战现代价值观底线的,除了恐怖组织外绝无仅有,哈马斯也可谓是自作孽不可活。
支持以色列支持巴勒斯坦的网络上均有之,其实西方左翼大多支持巴勒斯坦,像这次在沙漠中召开的音乐节,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加沙地带筹款和祈求和平,参与的大多都是支持左翼进步运动的青年男女,结果却被哈马斯武装人员突突了,无差别杀戮。
哪怕是哈马斯的暴行上传后,各地左翼都还有不少支持哈马斯的,像英国前工党领导人科尔宾就说是以色列对加沙的封锁导致了惨案的发生,美国哈佛大学也有40多个学生团体签字支持哈马斯,美国校园一直是白左进步运动的天下,长期熏陶之下有如此态度不足为奇。
但这次哈马斯干的事情舆论反响太大,左翼兜不住,英国工党不得不出来灭火,说科尔宾仅代表个人,在美国众多大企业公司要求哈佛大学学术团体实名,支持哈马斯的各大公司毕业后加入黑名单不得录用时,这些学术团体也怂了,大多撤回了支持。
就是哈马斯眼看祸事大了,也纷纷洗白自身,躲在卡塔尔的高层和发言人说平民不是哈马斯战士杀的,是愤怒的加沙民众跟随其后进行报复,怪就怪以色列国防军太拉胯,在哈马斯进攻军事基地之际没能保护以色列民众;那位生死不明的德国网红也不是哈马斯拉着游街,而是送她去医院等等,远在卡塔尔首都多哈遥控指挥的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出来声明107日袭击事件超出了控制,并非哈马斯高层的本意,原来哪里都是临时工背锅……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哈马斯信了。
大国网络上倒是有一些人支持哈马斯,这些人其实支持的不是哈马斯,而是对丛林价值观的认同,希望秩序崩溃,唯恐天下不乱好为所欲为。动辄叫嚣把国内民众“挂电线杆”就是这些人,扯上大义名分不过是扯大旗作虎皮罢了。
以色列空军在近几天投弹近10万次,投下6000吨弹药,炸毁了加沙地带5万多栋房屋,加沙民众伤亡2000人以上,大有把加沙夷为平地之势。加沙地区目前已经断水断电,以色列发放传单,要求加沙北部上百万民众迁移到加沙南部。加沙地区面积不大,东西只有数公里,南北也不过20公里,民众哪怕是步行也能够离开北部的加沙市到靠近埃及边界的拉法口岸。但哈马斯发动号召,要求民众待在家中不要去南部,这样才能让以色列地面进攻时有所顾忌。毕竟不像大多数国家军队是民众的盾牌,而在加沙,民众是哈马斯的盾牌。
哈马斯的老巢在北部的加沙市,在其下修建了四通八达的地下网络,用来存放偷袭以色列的火箭弹和武器装备。之前以色列顾忌加沙民众和以色列军人的伤亡,地面进攻均未深入,这次看来是下了狠心准备犁庭扫穴消灭哈马斯了。
4
尽管面临灭顶之灾,但周边国家无一对哈马斯伸出援手,埃及还封闭了加沙地区的拉法口岸,不让加沙民众进入以色列。
这就不得不说起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由来以及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的恩怨了,很多人说是以色列雀占鸠巢,抢占了阿拉伯人的土地,义愤填膺,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
要说自古以来,阿拉伯人其实是后来者,当然,以色列人也不是原住民,人是动物又不是植物,长了脚会四处迁徙,要说原住民,智人都是源自非洲,数万年前都是外来移民。
根据《圣经》记载,在以色列人来到这片土地之前,其上生活着非利士人,以色列人从埃及出走,占领了这片区域,建立了犹太国。
此后犹太人的国家犹如旋涡中的木塞起起伏伏,屡次被灭被兴,直到罗马人到来,犹太国才彻底灭亡,民众四散各地。因为巴勒斯坦地区是亚非拉交会的十字路口,四战之地。
自古以并不能作依据,要说自古以来,君士坦丁堡古以来还是马的首都呢,东马人而今安在哉
族自决、主权家这些都后才形成的规此,谈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法理依据,能从二战时决议谈起。
巴勒斯坦地区自从犹太人建立家之后到国决议之前,从未再建立过家。马征服犹太之后,初还保留了犹太行省,后来于犹太人屡次起义反抗治,罗马撤销了犹太行省将犹太人迁出巴勒斯坦地,导致犹太人流失所。之后阿拉伯、土耳其人先后占据了这土地,1918年奥斯曼帝,巴勒斯坦地的殖民地。
19世纪末,民族主流行,加之犹太人在欧洲受到迫害,犹太复国运动兴起,大批犹太人到巴勒斯坦地区定居,到1947夕,犹太人占巴勒斯坦地区人口之一左右。
联合国巴以分治决议,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的巴勒斯坦地区,被分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国,巴勒斯坦面积为1.12万平方公里,占比为43%,以色列1.49万平方公里,占比57%,耶路撒冷由联合国托管。看上去以色列国面积大些,但以色列的国土包含了荒无人烟的沙漠,而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区都是拥有水源的膏腴之地,大体上公平。
联合国决议后,以色列不久就建了国,但周边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同意,埃及、叙利亚、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在以色列建国第二天组建联军进攻新生的以色列国,要把以色列赶下海去,是为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果以色列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战胜了阿拉伯联军。
是的,你没看错,苏联支持以色列立国,如果没有苏联的支持,联合国决议根本不会通过,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苏联不但出装备还出人,大批参与过二战的犹太人苏联红军,来到以色列跟阿拉伯人作战。
因为当时的国际局势,是美苏跟老牌殖民地强国英法对抗,美苏高举民族自决、民族解放的大旗,瓦解英法的殖民统治。巴以分治、英国退出巴勒斯坦就是美苏合作的结果。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美苏依然保持合作加速了英法在全球殖民体系的瓦解,直到第三次中东战争时苏联才站在阿拉伯国家一方,美国则支持以色列,双方在中东打起了代理人战争。
中东战争打了五次,每次阿拉伯联军都输了,巴勒斯坦的管辖范围也越打越小。1988年,眼看无法战胜以色列,巴勒斯坦才在巴解组织(法塔赫)阿拉法特的领导下,宣布建国。但这时候巴勒斯坦已经全境陷落,以色列不允许巴勒斯坦建国了,在联合国投反对票,所以巴勒斯坦一直都还是联合国观察员,而不是正式会员国。
19931995年,以色列总理拉宾跟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在美国的见证下签署了《奥斯陆协议》,也就是土地换和平方案,以色列吐出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区,给巴解组织管理,流亡国外多年的巴解组织总算回到了巴勒斯坦。
《奥斯陆协议》的最终目标是按照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前的土地占有状况,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分别建国,也就是两国方案。但之后拉宾被认为对巴解组织退让过多以色列极端分子刺杀,阿拉法特患病死亡,两国方案不了了之。
埃及曾经收留巴解组织,但巴勒斯坦人跟埃及极端组织穆斯林兄弟会联系密切,哈马斯就由穆斯林兄弟会在巴勒斯坦的分支发展而来,因而埃及驱逐了巴解组织和巴勒斯坦难民。
之后约旦收留了巴解组织和巴勒斯坦难民,但转头巴解组织想在约旦闹革命把国王赶下台,最终约旦跟巴解组织在1970年翻脸,把巴解组织赶到了黎巴嫩。结果巴解组织介入黎巴嫩MSL和基督徒战,三方混战一团打得亦乐乎,直到以色列介入再一次把巴解组织从黎巴嫩赶跑。巴解组织还干过奇葩事:在海湾战争时期支持达姆,结果又得了沙特等一大批海湾王室土豪。所以这些人基本上把周边支持他们的邻国都得罪了,可谓是神憎鬼厌。
最后就是在中东地区,除了对外一直孜孜不倦输出YSL革命的伊朗和跟伊交好与沙特争夺海湾地区带头大哥的卡塔尔,没谁真正支持巴勒斯坦,除了口头上谴责几句之外。简中网络上所谓的几路大军围攻以色列,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完全是无稽之谈。
5
巴勒斯坦部又分法塔赫、哈马、杰哈德,他们三个一个比一个更激进。法塔赫最初是阿拉法特领导,阿拉法特去世后是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负责,目前掌控约旦河西岸地区。
法塔赫最初在战争失败后也采用种种恐怖主义手段对付以色列,例如劫机、杀害以色列运动员等。要说以色列建国之前也有不少黑历史,为求建国,犹太复国主义团体也对英国人进行了大量的恐怖袭击事件,最终迫使英国人不得不退出巴勒斯坦,让当地的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分治。
但最终法塔赫和以色列还是握手言和了,法塔赫开始转型,一是时代变了,之前那种全面战争的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文明了,例如在二战时期,英美可以无限制轰炸东京和德国鲁尔区,削弱德国和日本工业潜力,在越南这样做就受到了民意的强烈反对,在当下,任何人无差别攻击对方平民妇孺都会被视同恐怖组织打入另册,这也是哈马斯所作所为受到一致谴责的原因。
其次是法塔赫跟以色列和谈之后已经不再四处流亡,而是上岸成为管理机构,有以色列转交的口岸税收和国际援助,小日子过得还不错,自然不愿意打打杀杀。
而受到伊朗支持的哈马斯则认为法塔赫软弱,不愿跟以色列和谈,依然坚持要“消灭以色列”。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了跟埃及接壤的加沙地带,2005年以色列单方面从加沙撤军,把加沙交给了法塔赫管理,2007年,哈马斯和法塔赫在加沙爆发残酷而血腥的内战,哈马斯赶走了法塔赫,掌控了加沙地区。
哈马斯源自埃及穆斯林兄弟会组织,而杰哈德(巴勒斯坦伊斯兰S战组织)则完全是伊朗一手建立的,哈马斯上台之后,有一段时间想要跟以色列和解,伊朗则断了哈马斯的援助,同时大力支援杰哈德与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竞争,用火箭弹袭击以色列,杰哈德成为伊朗制衡哈马斯的工具,结果哈马斯内部激进派再次占了上风。
哈马斯跟叙利亚关系也很糟糕,因为叙利亚反对派是逊尼派,穆斯林兄弟会那些人在闹事,跟哈马斯同出一源。哈马斯在叙利亚内战期间还支持过叙利亚穆斯林兄弟会,结果得罪了阿萨德。叙利亚一是无力二是也不想管哈马斯。
哪怕是俄罗斯普京也谴责了哈马斯对平民的攻击,事实上,苏联解体之后以色列跟俄罗斯的关系一直不错,毕竟以色列有大量的犹太人来自苏联地区,所以以色列在俄乌战争中一直保持中立,不愿开罪俄罗斯。
这次哈马斯在劫难,外面是一心复仇的以色列动员了将近40万大军,而援军一个也无,就是一直支持哈马斯的伊朗也迅速表态划清界限,说是对107日袭击不知情,急得哈马斯团团转。
以色列已经宣布废除一切战争守则,士兵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开火,以暴制暴,哈马斯遭受重击是必然。最终以色列估计会采取跟约旦河西岸类似的政策,再次进驻加沙,将其切割成几块孤立的区域,避免加沙地区再次成为发射火箭弹和对以色列发动袭击的基地。
以色列以泰上压顶之势对付困于一隅的哈马斯,战役获得胜利并不难,但彻底解决加沙问题很难。加沙问题的关键在于人口问题。
加沙地区在上世纪60年代末不过70万人,而今已经增长到230万人。加沙人口中位数是18岁。作为对比,以色列是30岁,欧洲是40岁,加沙地区人口一半以上是儿童和青年,生育率畸高,一个家庭有78个孩子是常态。而加沙又没有任何工业、旅游业,尽管以色列开放了一些去以色列打工的名额,但对于加沙地区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失业率高达40%以上。
越生越穷、越穷越生,加沙地区只能靠伊朗和卡塔尔等幕后大金主援助生存,把反以当做一门生意来做,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就是他们的工作,背后的金主满意了就能获得报酬。
以色列想要建筑高墙隔离起来不管是行不通的,只能介入,但要养活这么多加沙居民,让他们有工作安居乐业,是一项相当困难的挑战。
这不仅仅是以色列的困境,也是西方世界的困境。西方世界民众想要重返孤立主义、用高墙来遏制难民是行不通的,川普和保守派民众的建墙策略,并不能阻止中美洲的民众源源不断走线进入美国。因为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欧洲本身得文化制度都受到了冲击,再过几十年,穆斯林将会占据欧洲主要城市,也许唯有主动出击才有机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