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始于北宋。1976年,在宜兴陶瓷产区道窑建设工程中,发现羊角山古紫砂陶窑址和大量早期紫砂陶残器,根据专家鉴定,这处古窑的烧造年代在北宋中期。从而成为紫砂始于北宋的实物佐证。
不过,宋代知识紫砂的原始初创阶段,那时的紫砂壶器,用龙窑裸坯烧制,断面呈紫红色,常有火疵现象。
据史料记载,真正的宜兴紫砂壶在明代中期极为盛行,被誉为各种茶具中的上品。
宜兴窑紫砂柿蒂起花扁壶,清雍正,故宫博物院藏
在《茗壶图录》中紫砂被形容为:
“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脱俗如衲子。”
紫砂艺术经历数百年潮流变化,紫砂壶自然古朴、素淡清雅的品质恰与文人心境契合。
清代时,宜兴紫砂陶工艺愈益精湛,开创了采用篆刻、书法和绘画作装饰的新风格。清中期,能书善画的艺术通才陈曼生即是其中杰出代表,将文人意趣注入紫砂制器中,其壶制形式雅而不俗。
十八种壶式的设计把金石、书画、诗词与造壶工艺融为一体,开创了文学书画篆刻与壶艺完美结合的先河。石瓢壶造型相传为清嘉庆时期的陈曼生所创,为曼生十八式之一。
北宋苏轼有诗《试院煎茶》:“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他煎茶所用的石铫壶,也被后人称为东坡提梁壶。
石瓢,一开始称为“石铫”。陈曼⽣从苏轼⽯铫壶中获得启发,创制出了⼀款形似瓢器的壶,由此开启此类壶型的制作。
顾景舟制子冶石瓢
极大地带动了紫砂壶上的铭刻和款署名盛行,把文人参与紫砂创作活动提高到前无古人的新境界,对当时和后世的宜兴紫砂发展影响尤为深远。
石瓢壶的造型是紫砂壶最为经典的造型之一,称其为紫砂壶中的明星款式也不为过,从古至今,无数能工巧匠以其独特的智慧和审美眼光,衍创出丰富的石瓢新形态。观复博物馆推出「诗文诗意石瓢壶」诗风茶意,雅俗共赏。
石瓢壶,紫砂壶传统代经典造型之一,梯形壶身,上窄下宽,无壶颈,恰似饮水之瓢,故称石瓢。
此「观复扁瓢」,以青灰泥为之,壶身平曲下压,素处以默;壶嘴外张直出,瘦劲挺拔;压盖式,盖面平整,边沿直中带曲,正合壶口,上隆桥钮,钮孔珠圆,提拿适宜。
三角壶把,续子冶石瓢之瘦骨清风,转折有力,捏握处平直,正与外张流口相合。
壶身装饰书画相依,正面取秋菊一丛,执刀如笔,刀力有轻有重,深入浅出,不失墨意。
另面书刻:“幽然见南山”,妙机其微,期以晋陶渊明靖节公之野逸,醍醐提壶茗饮之人。
此「观复福瓢」,以青段泥为之,壶身主体呈稳定的三角架构,但线条的处理更加圆润,故在稳重之中透出饱满的感觉。
壶把不是传统的三角形,而是略取方意,仍以拿握舒适为首要;底承三足,足型修成倒置围棋子状,视觉上机巧圆润。
壶身装饰仍以刀笔刻绘为主,一侧为诗文,一侧为图画。书画一侧刻绘数株绽放的水仙花,斜刀入泥,刀随指腕轻重变化,深入浅出,不失墨意。
诗文一侧刻:“清风徐来,沁我心脾”,“清风徐来”本为宋苏轼《赤壁赋》中一句,连接一句“沁我心脾”,顺理成章的增添超尘脱俗之感。
紫砂雕刻艺术集文学、绘画、书法,篆刻于一体,加上造型艺术,形成了一种独特而成熟的紫砂艺术风格。
10月12-10月15日,【观复诗文诗词石瓢壶】,特惠中~

进入店铺,搜索“紫砂”、“紫砂雕刻”、“紫沙壶”等,即可查看更多相关好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