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今晚和大家聊一下前几天上了热搜的词——性缘脑。
那个热搜的完整词条是#有的甜宠剧能不能别太性缘脑#,央视的话是“观部分甜宠剧有感:男女主爱情驾到,通通闪开。明明新的婚恋观已在萌芽,而有些甜宠剧似乎仍停在过去。部分创作者明不明白,哪怕剧情设定的职业再新潮,服装搭配得再时尚,不更新陈旧的价值观,就还是土得掉渣。“
大意是说,部分甜宠剧创作观念陈旧,为爱而爱的无脑剧情过于泛滥。
因为以画图的形式“内涵”了多部热播偶像剧,导致那个词条内有大量剧粉和主演的粉丝的反对意见,话题也逐渐偏成了央视是不是对“甜宠剧”的彻底否定,双方就着这个在热搜上驴头不对马嘴的吵了一整天。
这种争吵和焦点的偏倚,其实在于央视在讨论这点的时候,忘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在这个词被拿来形容一部国产剧之前,它先是用来被形容一种社会现象的。
你很难脱离掉现实去只谈影视作品,毕竟你回答不了为什么那么多“性缘脑”国产剧都那么火热,受众那么大,你批评了还有那么多人骂你。
在批评国产剧怎么了之前,必须先弄弄清楚我们怎么了。
一.
性缘脑可能很多人还不清楚是什么意思。
搜索引擎出来的解释是,“一种将性视为关键因素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为,比如遇见一个异性,你会下意识地审视ta的各方面条件,看会不会成为自己的男\女友;准备开启一段关系时,会不自觉地观察、猜想对方是否也对自己有意思等。
听上去虽然有点学术距离感,但其实它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广泛程度,已经能算得上是一种固有思维了——
我们从小生活在男女生稍微走近一些就会被起哄的氛围里,我们整个校园时代,也时常在接受对性别要保持距离的强调,并且这种强调中其实布满了“你不能和异性走太近,是为了防止早恋”“男女之间只有爱情”这类的暗示。
这某种意义上造就了当我们“被允许”自己决定和异性的相处关系时,大批的人的无所适从,看到外表合乎审美的异性,第一反应是往男女关系方向,建构一些浪漫的对话和相处,而不是当朋友等,形成了一种性缘脑的多见。
这种思维也非常明确的折射在我们从小到大的熟悉的各种影视作品里,那时候荧屏上充斥着贯彻浪漫爱意识形态(爱、性和生殖在婚姻之下的三位一体)的偶像剧、甜宠剧,港台出品和舶来品居多,里面的各种言情范式,霸道总裁剧情还因为首创,一度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经典”。
所以与其说我们在批评影视剧,不如说,我们在批评的是一种很多人无意识养成的固有思维,只不过恰好影视作品成了时代的镜子而已。
所以,不管是央视,还是今晚我们接下去的内容,在批评的同时,必定不再是单纯的影视批评,其实也是在关照我们自己的处境。
二.
首先回答一下,这面镜子里有些啥呢?
先说泛滥成灾的职场剧吧,最新的《他从火光中走来》,披着消防员的皮谈恋爱,伤员和消防员必定存在“命定”了的爱情关系,只要救过命就必然要发生爱情,更远之前的同题材《我的人间烟火》、律师题材《爱的二八定律》、电竞题材《你微笑时很美》等更不必细说了,无论职业多么千差万别,都归于同一种玛丽苏配方。
校园剧也在不断强调性缘脑,今年的《偷偷藏不住》、《白日梦我》等剧集,都固化了青春言情的路数,青春时期萌生的一切复杂情绪,都必然要往深情虐恋方向走。
非亲情向的家庭剧同样受到波及,《以家人之名》、《亲爱的麻洋街》等,设定上是以琐碎的温情家庭、街邻背景,串联起时代的变幻和人物成长,但里面发生的所有关乎生存与生活的羁绊,都是为了谈恋爱作铺垫,等于身边人所生发的一切亲密联系,也得归纳为爱情。
一切男男女女男女,似乎都只剩下了一种关系,足见性缘脑思维与性缘脑影视的相辅相成。
讲到这里,开头热搜里很多人争执的“爱情剧”是原罪吗其实也有答案了。
我们不是在拒绝爱情作品,而是拒绝一种不必要的爱情。
必要的爱情是《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样,爱情从发生、进展再到人物选择,与当时社会、时代切实相关的背景密切相关,因而有着或警醒世人,或表达反抗,或寻找本体的普遍性意义,爱情只是映照个体和时代的形式或手段,是对真实的披露。
或者至少要做到最终把重点落在整个爱情过程里,人的心理变化和情感思考,近几年这类比较好的例子应该是《花束般的恋爱》。
但不必要的是反过来的,爱情是重心,是目的,是即使牺牲现实、人物、时代背景也要努力营造的粉红乌托邦。
从区别来说,前者当然不能算原罪。因为越活在甜蜜的梦里,才会越觉得爱情(婚恋)可期,且唯有它可期。
这让现实里的我们也越来越不期待人际关系的过程,更热衷于直奔结果。
三.
在寻找这种泛滥的原因时,我们势必不能只是去粗暴的归结于编剧的创作问题。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在我们的教育氛围里男女被以如此狭隘的关系定义进行暗示和隔绝,那么在我们的影视作品里,男女除了谈恋爱,还能允许被写些什么?
爱情是最安全的。
环境越严格,能上映的题材就越局限,只有爱情主题尚且安全,换句话说,为了主动或被动地躲开上头那把剪子,爱情实际是唯一还能被剩下来的东西。
就比如职场剧,如果想往现实拍,像医疗题材,很可能要涉及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不同阶级所能获得的待遇差异等。
校园题材,可能要触及贫富悬殊的矛盾与不公,微型社会里权力之间的争斗;
(韩剧《猪猡之王》)
非亲情的家庭剧,可能要涉及边缘群体的生活状态,父母缺位对儿童的影响等。
这些除了纪录片显然连碰一碰都难,更别说作为主题,那剧当然也只能是甜水剧了。
包括为了规避可能的红线,贴合主流倡导,导致很多人物形象呈现出来,基本不存在太多的暗面和现实面,也不存在复杂和多样的人物羁绊,而是显得一派的善良,专一和深情。
就比如校园爱情剧《点燃我,温暖你》就删去了原著里男主在和女主相爱前,找过很多女朋友的情节,职场爱情剧《装腔启示录》也模糊掉了原著里女主曾经想要傍大款的情节,类似的简化安排数不胜数。
连人都是为性缘而存在,被美化过的产物,进一步促成了以性缘为核心普遍局面。
还有一个原因,是快节奏时代对观众观看诉求的改造影响。
近年我们不断能听到一种声音是,“看点无脑小甜剧下饭怎么了”“我就喜欢下班后看看帅哥美女恋爱,磕磕cp,不用思考。”
这样的声音一直存在且越来越响亮,真的是观众的问题吗?我觉得还必须注意到这一想法背后的渊源,也就是人们身上负载的生活压力
大家的学业、工作任务都过于饱和,情感诉求也愈发难以满足,因而需要从别的地方寻找与现实相反的慰藉,这种慰藉势必是富含感情,又无需过多思考的。
影视剧自然是其中一种适合的方式,尤其是爱情主题,把一切情感都提纯为一种极简的梦幻情爱关系后,就可以不符合现实逻辑,仅仅靠演员或表演的赏心悦目,或靠台词的暧昧深情等任一方面,给观众提供这种补偿性的能量。
所谓“性缘脑”的创作,某种程度上就是迎合观众心理日益疲惫的消遣产物。
它未必多么有益,长期浸淫甚至有害,但恰恰好能够不间断地提供一些精神支持,让人不至于过度消极,生活和感情都无所寄托。
再加上父权社会对于婚姻制度或明或暗的提倡和引导,与这样的主题表达不谋而合,类似的剧集和描写自然大行其道。
这和《娱乐何为》里提到的“快适艺术”是非常相近的,意思就是“只以享乐为目的的艺术”,以直接取悦感官的方式达到消遣娱乐的目的,没有任何值得思考的内容。
无论创作者是被动还是有意,当下的我们,都已经在这种“快适艺术”里浸淫得太久。
四.
那为什么批评了这么多次,现象并没有什么改变,我们还是要坚持提呢?
一个是出于对影视剧行业的全局考虑,近年国产剧其实也是虚假繁荣,看似数量可观、水花很大,实际分数逐年下降,国产爆款也越发难出,大都是粉丝独自狂欢,随便翻开一部新剧,豆瓣短评区都是没法认真看的。
包括越来越多读者也都在后台说对国产剧提不起什么兴趣了,连文章都没办法读下去。
这就说明其实观众并非真的都愿意耽溺于此,而是愿意看见更多元,更优质的影视作品。
对这一现象的持续批评,便是给未来的可能性投票。
另一个是,我认为影视剧很可能对现实有着隐性的催化作用。
如此长期的单一塑造,一方面从情感意义上,对于观众来说,很容易模糊掉对感情、对人的丰富认知,变得狭隘,觉得性缘至上,所有好意和靠近都势必要落向婚恋的结果,这自然很大程度减少了对别种感情的理解,不同关系体验的开拓。
同时,也没那么容易理解别人的感情和关系,更容易粗暴盖章定论。
另一方面,父权制下的性缘脑,起源其实就是针对女性而言的,性缘脑的创作对于女性处境而言尤为不利,势必需要时时自警。
因为男性的性缘脑其实就是客体化女性,认为女性都是自己性幻想的标的物,比如把空乘人员、秘书、警察等行业内的女性,与性感划等号,比如给女性外形打分、随口评判适不适合结婚等等,这些在戏里戏外都已经出现得足够频繁。
在这种理念下,女性的存在意义容易被持续窄化为婚恋、交配与繁衍,让性化女性成为了惯性。
(2023《云之羽》
女性的性缘脑,很大程度上也是在客体化自己,把本体存在的多种意义自动抹除,只有作为伴侣这一价值被标红高亮,在认知自己、探索世界的道路上更为难行。
那这种现象有没有办法改变,或者说什么时候才会改变呢?
这个我没办法回答,也实际不属于我们能够回答和改善的范畴。只能说,在《娱乐何为》那本书里,我认同康德的一个观点是,快适艺术和美的艺术是截然相反的,因为从美的艺术中生发的快乐,是“引发反思”的快乐或对客体冷静的评判后而讨人喜欢的快乐。
这样的美可能欣赏起来没那么轻松有趣,但它是以认知为目的,能让主体因为它,“感受到自己多种认知能力的协调统一”。
我的理解是,更多地唤起既有理念的颤动和调整,而不是一再妥协于自身的动物性。
无论娱乐化时代如何掩盖,甚至摧毁这种艺术的美,也无论我们多么无力,至少我们自己要清楚,我们在后退。
我不想后退。
参考资料:
1、《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上野千鹤子
2、《娱乐何为》,【德】韩炳哲
配图/网络
音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