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上图!收听完整语音内容
五折卖房又被叫停!房产打折销售不容易 20231011
作者:齐俊杰看财经
长假之前,就一直有小作文传言,说要放开限跌令,让开发商可以自主降价,以达到快速回款的效果,降低市场债务风险。但当时我们就对此事将信将疑 ,果然到了长假,惠州的一个新房楼盘,叫做保利阳光城,开始吃螃蟹,宣称5折卖房,直接将房价定在了8000左右,要知道他这个房子确实之前卖到过1万7。所以大体上来说喊五折卖房没毛病,唯一瑕疵就是现在不值这么多了,从周边二手房价格来看,现在也就是1万块钱左右。也就是说,跟最高价比确实打了5折,但跟当前价比,打了2折。
这算是好事吧,但谁承想,很快就接到了惠州市惠阳区房管局的通知,也就是被叫停了。从他促销开始,到叫停,一共也就卖了13套房子。那为什么这次被叫停,据说是被之前的业主投诉了。高位站岗的业主们,基本都是1.5万以上买的房子,现在二手房价格,已经跌到了1万以下,已经亏了30%,如今开发商直接8000卖房。这些业主就真急眼了。
所以这也是未来开发商降价销售的最大阻力所在,每一次开发商想降价的时候,都有房闹出现,企图用社会问题,阻挡降价,而且还屡试不爽。因为当地政府也不愿意看到房价暴跌。所以通常都会给出整改通知,甚至最后演变成了限跌令,你备案什么价格,就得按什么价格卖,不能价格变动超过5%。这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行为,属于是精神胜利法。楼市之前只是阶段性调整,后面又都重新上涨,所以业主们闹一闹,就感觉自己占了大便宜。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首先,楼市预期已经完全逆转,开发商打5折也就能卖10几套,换句话说,即便降价销售,也未必卖的出去。
其次,业主们死保房价,其实也毫无意义,因为现在大家都卖不掉,开发商即便不降价,这里也是一潭死水,谁也跑不了。
第三,当地这种维稳,其实得不到什么效果,现在最大的矛盾就是,房子 褪去金融属性之后,只保留消费属性,但大家发现,这个消费品,实在是太贵。自己根本就负担不起的问题。一个不涨价的消费品,让自己掏空6个钱包,贷款30年,丢掉后半辈子的幸福,大家是根本不愿意的。而且租房成本只有不到房价的2%,而贷款率再怎么便宜也要4%。所以如果房子只是消费品,他现在怎么算都不划算。即便是那些再不会算账的小可爱,现在也终于知道房子不好卖了。
那么为啥业主明知不可为还要闹呢,说白了就是怕开发商冲击,影响自己卖房,如果新房8000,那么二手房1万就没人要了,甚至二手房必须得降到8000以下才行。一旦楼市预期发生逆转,其实新房也好,二手房也罢,都是楼市的供给方,大家都在抢跑道。地方管理者非常为难,让新房先跑,二手房的房东业主们会闹事,造成社会问题。如果让二手房先跑,新房的开发商会暴雷。造成当地的金融风险,也会冲击当地的土地出售,但好在这次惠州的项目方是保利,暂时不会出现这个风险。于是也就息事宁人。
但其实未来还有一个博弈,就是地区和地区之间, 城市和城市之间的博弈,限购都要取消了,那就是全国都在争抢购买力,你这里不让降价,别人那里让降价,购买力就都会被吸走。甚至二三线城市的不少有钱人,会卖掉当地房产,去一线城市购房落户。
所以楼市的大变局已经开启,虽然我们出了不少的政策,但是应对的速度还是不够快。以至于这么多政策之后,楼市的起色依旧不明显。就像老百姓说的,既然是消费品,就得按照消费品的路子来,消费品卖不掉,就要降价促销,只有金融品才是涨价去库存。所以降价到大家能够买的起的程度,一些购买力也就能释放出来了。
但这里的矛盾纠结确实很多,也得让管理部门好好消化,他们也一时半会转变不过来,也有高人给出主意,说不行就让住建部门去管股市,叫停一切贱卖股票的行为,让证监部门去管楼市,他们已经习惯了一直打折,贱卖还无动于衷。这其实也说出了大家的无奈,不该管的地方,总是管的太多,该管的地方,却总是管不起来。
在齐俊杰看财经app上,每天早上我们都有齐观晨会的直播,可以跟大家聊聊市场的热门话题,关注每天的开盘情况,这里还有几套视频大课,带您重返课堂,从头系统的学习投资实战知识,如果您想跟老齐随时沟通,可以下载知识星球app,加齐俊杰的粉丝群,这里我们每个交易日都有投资课程,周一到周五,分别讲行业,宏观,基金,策略,估值和市场复盘,也可以回答您的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在知识星球app,老齐的读书圈里,我们每天10分钟,每年精读精讲50本财经类书籍。如今已经讲了近300本书了,已经有近10万小伙伴在这里默默努力的学习了,您再不来就别人所超越了,在这里您可以建立一个每年365天,每天都读书的好习惯?这个习惯将足以改变你的人生走向。加入后三天不满意可以自主全额退款。欢迎过来体验一下。
想免费参加【齐观晨会】看视频课堂学习的+APP
想跟老齐实时互动交流提问看【每天干货晚课】的+粉丝群
(三天无条件全额免费退)
每年老齐亲自语音精读精讲50本财经书+读书圈
(三天无条件全额免费退)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