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快速发展,科创企业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根据Corrado(2013)的估算,1995—2007年,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有形资产年平均投资占GDP比例有所降低,而无形资产年平均投资占GDP比例则大幅提升,且无形资产对于劳动生产率提升的贡献已超过有形资产。研究显示,近年来中国的无形资产存量增速也快于有形资产增速,且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已超过30%。传统的金融业务模式多以房地产、生产设备等有形资产为抵押物而展开,难以为缺乏有形资产但专利等无形资产丰富的科创企业提供有力支持,为此中国大力推动银行以知识产权为质押物投放贷款的新模式。近年来,中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快速增长,但“评估难”始终是关键瓶颈。2023年8月,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部分银行推进内部评估试点工作,不再依赖第三方机构出具评估报告,这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但要真正破解“评估难”,未来仍任重道远。
知识产权是金融支持
硬科创企业的关键抓手
科创企业可分为技术创新型企业和商业模式创新型企业。近年来,中国的大批企业塑造了许多成功的商业模式,降低了交易成本并促进了经济发展,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支持。但从目前中国所处国内和国际形势看,需要培育更多优秀的技术创新型企业,特别是能在产业链薄弱环节解决“卡脖子”问题、推动产业链实现突破的硬科创企业,这也成为金融支持的重中之重。例如,证监会发布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明确提出,在科创板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限制金融科技、模式创新企业上市。
当前一般通过人员结构、资金用途和知识产权三大指标来区分硬科技企业。具体来看,不同部门出台了不同认定标准。例如,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证监会出台了《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也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认定办法。总结来看,这些标准一般均要求企业具备三个特征:研发人员占当年员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一定下限、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不低于一定下限、具备一定数量的知识产权(主要是专利)。
金融支持硬科创企业融资,人员结构和资金用途这两个指标一般作为参考,难以成为关键指标。一是这两个指标是过程指标,不能充分证明企业科技实力。科研人员和研发经费占比较高,只能反映企业在科创方面投入较大,不必然证明企业技术水平高,与科创企业和金融投资的未来经济回报关联性不够紧密。此外,一些企业通过“包装”获取科创企业头衔、套取财税与金融支持的例子屡有发生。包括将车间生产、销售、采购等人员计入研发团队,提高研发人员占比;将生产领料记为研发领料,将员工生产工时记为研发工时,提高研发经费占比。外部金融机构很难甄别企业提供的人员结构和资金用途是否准确真实。例如一名员工可能既从事研发也从事生产管理,金融机构难以判断应将其多少薪酬计入研发费用、多少薪酬计入生产成本。在实践中,如在科创板IPO中,申请上市企业的人员结构和研发经费指标往往要明显高于规定门槛。二是金融机构无法用作风险缓释手段。在传统贷款模式中,金融机构以房地产等作为抵质押物,一旦企业经营失败无法还款,金融机构可以处置房地产回笼资金。但一个企业即便研发人员再多、研发经费占比再高,经营失败后也不能将现有研发人员或过去已支出的研发经费赔付给金融机构。
相比之下,知识产权是金融机构准确把握企业科创属性更可依靠的抓手。一是科创企业未来市场份额的成长轨迹和产品收益前景,直接取决于其知识产权是否具有技术突破性和用户普及性,知识产权是巩固科创企业市场地位最可靠的“护城河”。此外,现有知识产权能够折射出企业未来创新的潜力。二是早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就已规定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可质押。企业依托知识产权申请质押融资,一旦无法偿债,金融机构可处置变现、减少损失。
破解知识产权“评估难”的
两种思路
相比房地产等有形资产,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难”是普遍性难题。作为智力成果,知识产权具有附属性和排他性,一般只在特定行业和企业使用下才能产生商业价值,不易形成可比较、可参照的市场价格。同时,其价值易受技术、市场等因素影响,波动风险较大。但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准确把握企业知识产权价值是了解其科创水平的关键钥匙,必须有效破解“评估难”。为此,主要有两种解决思路。
思路一:借助专业化第三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这也是过去多年来政策倡导的方向。2010年,银监会等六部门出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与评估管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知》,提出鼓励商业银行等充分利用专业评估服务,由经批准设立的评估机构对质押知识产权进行评估。从此第三方评估成为业务开展必备条件。
在此模式下,中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取得较快发展。2019年前,中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多年维持在1000亿元左右。2020—2022年,业务实现连续三年40%以上的快速增长,2022年融资额达到4868.8亿元。
但在业务开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知识产权对贷款的撬动能力存在疑问。一方面,中国专利和商标质量不高,市场价值普遍偏低。大部分发明专利价格低于10万元,很少能够达到百万元级;大部分实用新型专利价格低于1万元;大部分商标价格低于5万元。但另一方面,根据公开数据,2020年上半年(此后未披露细分数据),全国专利质押金额651亿元,质押项目数4171项,即每件专利质押后能产生约1600万元贷款;商标质押总金额202亿元,质押项目数507项,即每件商标质押后能产生近4000万元贷款。“低质量专利”为何能带动“高金额融资”,原因值得深思。二是第三方机构评估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令人怀疑。银行一般只按外部估值的20%~30%提供贷款,数千万元的融资额,意味着第三方机构对专利商标的平均估值可达到近1亿元,远超专利商标的平均市场价值,这样的估值结果不太“靠谱”。
在实践中,知识产权撬动融资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对第三方评估报告信任度不高。一些银行主要还是依据企业自身信用资质、业主本人或关联企业担保、能否提供房地产等其他抵押物等条件,利用自身数据模型为企业核定授信。企业知识产权情况及外部估值报告,反而只成为授信的参考因素。
这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评估能力不足直接相关。根据《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2022年该行业55.7%的机构成立不满5年,近八成从业人员从业时间不满5年,整个行业还不够成熟。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达8.4万家,其中大部分从事相对低级的专利商标代理服务,只有约20%从事评估交易、投融资、托管经营等运营服务,对估值、融资等金融业务的支持力度明显不足。此外,部分评估机构间还存在低价无序竞争、独立性不强的问题。例如,实践中存在委托人以另寻机构为由“威胁”评估公司出具特定评估结果,以及不同评估机构对相同知识产权评估结果差异较大等现象。在此情况下,第三方评估机构介入授信,对准确揭示专利商标价值裨益不大,还产生了额外的评估费用,拉长了授信周期。
思路二:金融机构自主评估。2019年,银保监会等三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通知》,虽然仍提出要加强对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合作与管理,但同时提出商业银行要加强内部风险评估、资产评估能力建设,探索开展内部评估。2023年8月,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以《专利评估指引》和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布数据为底层支撑,推动试点银行运用内部评估方法确定押品价值,不再依赖第三方机构出具评估报告,进一步提高业务全流程效率。
在知识产权服务业提供支持相对有限情况下,金融机构自主开展评估,成为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高质量发展的新选择。但也要认识到,金融机构在评估、处置知识产权等方面专业能力较为薄弱。例如,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商业价值最高,也最宜用于质押融资。但发明专利覆盖各行各业,而且往往触及前沿科技,未来金融机构自主评估知识产权价值,对能力建设要求更高,金融机构将面临新的挑战。
金融机构自主评估知识产权
价值开展质押融资的建议
第一,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强化金融科技支撑。可成立专门具备理工科背景的评估人才队伍,建立与相关科研院校、行业专家的沟通合作机制。鉴于全国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数量快速增加,应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强基础数据采集和智能学习,构建智能化评估模型工具,提升知识产权评估效率。
第二,完善金融机构内部配套机制。建立投贷联动、总分行结合的业务模式。在产业园区设立科技支行,着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用好单列信贷计划和优化不良率考核等监管政策,鼓励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健全试点工作内部尽职免责机制,对经办人员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办理过程中已经尽职履责的,实行免责。
第三,建立健全政府引导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建立省、市级知识产权风险补偿基金,由各级财政拿出专项资金,用于金融机构对科创企业特别是初创小微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形成的损失进行补偿,综合运用保险、担保、风险补偿等方式降低融资风险。
第四,优化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合作模式。政策提出“不再依赖第三方机构出具评估报告”,减少了对金融机构的约束,但不意味着拒绝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帮助。从国际经验来看,知识产权融资业务的长远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有力支持。例如美国金融机构在估值时,可咨询Ocean Tomo或Intellectual Venture等公司的专业评估意见,甚至可从相关公司中聘用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进入金融机构从事质押贷款评估工作,也可查询OTBA或IPXI交易所发布相似知识产权的成交价格和信息作为估值参考。中国金融机构仍可根据自身情况和业务需要,挑选实力突出、信誉过硬的服务机构,在知识产权评估、处置等方面展开合作。
(作者单位:中国银行研究院,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
本文刊载于《金融博览》2023年第10期
投稿邮箱
订阅方式:
1.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2-488
2. 电话订阅:010-6326 5031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