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 北京展览馆剧场
腾讯科学WE大会

耕耘十载再启程
▼点击下图购票▼
01.
新药双重机制杀灭癌细胞
尽管癌症免疫疗法近年来屡有突破,但依然只对少数癌症患者有效,大多数患者要么对治疗无应答,要么容易产生耐药性。10月4日,
Nature
上发表了一项重要进展:Broad研究所、马萨诸塞州总医院与AbbVie公司团队
发现了一种全新小分子候选药物ABBV-CLS-484(简称AC484),它能同时靶向肿瘤与免疫细胞,既能增强肿瘤对免疫疗法的敏感性,又能提高免疫细胞活性,从而减缓肿瘤生长。
此前研究已知,PTPN2/ PTPN1基因与抗肿瘤效果有关,但传统抑制剂很难与其活性位点结合发挥作用,而新研究发现的AC484却能解决这一难题,可进入细胞并与PTPN2和PTPN1磷酸酶结合。通过抑制PTPN2/PTPN1,AC484能提升免疫细胞(T细胞和NK细胞)杀癌能力,也让肿瘤细胞更易遭受攻击。另外,阻断PTPN2/ PTPN1也有助于减少T细胞耗竭,缓解免疫治疗耐药性。在小鼠实验中,接受AC484治疗的小鼠肿瘤生长更缓慢,存活时间也更长。目前AC484已开始1期临床试验。

论文 👉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575-7
02.
只需半滴血,即可检测多种癌症
目前许多癌症评估方法诊断类型有限,敏感度不够高,同时可能十分昂贵。日前,Cancer Discovery 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哈佛大学怀斯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等机构组成的联合团队,开发了一种低成本、超灵敏的血液测癌方法,只需半滴血(25微升)即可检测多种常见癌症的高度特异性生物标志物ORF1p的水平。根据对数百例结肠癌和食道癌活检组织样本的分析研究,ORF1p蛋白普遍存在于癌症和高危前驱病变中,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可以忽略不计,而团队开发的新方法首次实现了在血液中检测ORF1p。通过一系列评估,他们证实通过血检ORF1p,有助于进行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提供胃食管癌的早期治疗反应监测,以及反映胃食管癌和结直肠癌总体生存的预后潜力,这能方便医生实时监测患者对癌症治疗的反应,并及时作出调整。
论文 👉
https://doi.org/10.1158/2159-8290.CD-23-0313
03.
发现逆转心脏衰老的“开关”
10月2日,一项重要研究登上 Nature Aging 封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合作,揭示了SIRT2蛋白延缓心肌衰老的新机制,并通过SIRT2基因疗法实现了衰老心脏功能逆转。研究人员对比分析了年轻和年老食蟹猴的心脏,并通过基因编辑实验发现,缺失SIRT2的人心肌细胞加速衰老、异常肥大,SIRT2蛋白表达下调是驱动灵长类心肌细胞衰老的关键因素。研究人员向老年小鼠心肌内注射编码SIRT2蛋白的慢病毒,这些小鼠心脏之后表现出明显的“年轻化”特征。这意味着,SIRT2可作为干预心肌衰老的分子开关,未来或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心脏衰老及相关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论文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587-023-00486-y
04.
人类在2.5亿年后面临灭绝?
近日,Nature Geoscience 上发表的一篇论文称,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团队通过计算机模拟,推测在2.5亿年后,地球上所有大陆将挤在一起形成一个生存环境恶劣的“超级大陆”,在超过40℃高温和高湿度下,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哺乳动物都可能会灭绝。这块超级大陆形似甜甜圈(如上图),圈内是曾经的大西洋所剩下的一个内陆海,而周围的太平洋将覆盖大部分地表。超级大陆带来三重打击:大陆效应、更热的太阳,以及因火山频繁爆发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这使得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环境恶劣,气温高达40℃~50℃,哺乳动物将丧失食物和水源。另外,届时的二氧化碳水平可能是目前的2倍,人类和许多物种可能会因为无法出汗排热冷却身体而死亡。
论文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3005-6
05.
2023诺贝尔奖揭晓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匈牙利科学家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和美国科学家德鲁·韦斯曼(Drew Weissman),因为他们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发现,使开发对抗新冠病毒的有效mRNA疫苗成为可能。
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科学家皮埃尔·阿戈斯蒂尼(Pierre Agostini),匈牙利裔奥地利科学家费伦茨·克劳斯(Ferenc Krausz)和法国/瑞典科学家安妮·吕利耶(Anne L'Huillier),以表彰他们“用实验方法产生了可用于研究物质中电子动力学的阿秒(注:阿秒是10-18秒)量级光脉冲”。
他们在实验中制造出极短激光脉冲,可以拍摄极快电子运动的快照,探测能量快速改变的过程。这为人类探索原子和分子内部的电子世界提供了新的工具,并且有望带来电子设备和疾病诊断方面的飞跃。
202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籍法国-突尼斯裔化学家芒吉·G. 巴文迪(Moungi G. Bawendi),美国化学家路易斯·E. 布鲁斯(Louis E. Brus)和俄罗斯物理学家阿列克谢·I. 叶基莫夫(Alexei I. Ekimov),因为他们“发现和合成量子点”。
量子点是非常微小的纳米粒子,具有独特的特性,已应用在多个方面(如电视屏幕和LED灯的光线传导;催化化学反应;清晰的光线为外科医生照亮肿瘤组织等)。这三位科学家成功地制造出量子点,其在纳米技术中非常重要。量子点未来可为柔性电子产品、微型传感器、更薄的太阳能电池和加密量子通信作出巨大贡献。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