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沪生
据国家电影局统计,6月1日至8月31日,2023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为206.19亿元,创下中国影史同期最高纪录。在亮眼的票房成绩和观众高涨的观影热情背后,这个“史上最强暑期档”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首先,是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表现低迷。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碟中谍7》和由哈里森·福特主演的《夺宝奇兵5》尽管不缺少坐镇的巨星、酷炫的特效和宏大的场面,但并没有得到中国观众的普遍认可。究其原因,就是如今的好莱坞电影同质化严重,在叙事层面缺乏创新,一心只想用“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吸引受众。如此不思进取的姿态,使之市场表现持续疲软。
其次,是主打“现实题材”的国产电影大受欢迎。《八角笼中》描述贫困地区儿童通过投身格斗改变命运的励志故事,《热烈》展现了热爱街舞的年轻人如何通过努力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成长历程,《孤注一掷》则表现了境外电诈给老百姓带来的危害,《学爸》《我经过风暴》分别关注“教育焦虑”和“家庭暴力”……这些贴近百姓生活的影片不仅制作用心、情节精彩,而且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均取得了不俗的票房与口碑。
再次,是“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成为当下观众热捧的卖点。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以独特的叙事描绘盛唐气象,甚至一度引发影院内外公众集体背诗的独特景象。这足以证明中国传统文化在快节奏、碎片化的网络时代仍有旺盛的生命力。而国产史诗大片《封神第一部》上映后更是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其恢弘的气势和绚丽的画面让观众叹为观止,也再次证明,只要能充分挖掘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资源,电影工作者就大有可为。
最后,是中国电影工业的日益崛起和成熟。《消失的她》主打悬疑和冒险,在神秘异国他乡发生的一段奇遇让观众欲罢不能,谜底揭晓的瞬间更是让人们唏嘘不已。该片在网络舆论场引发的热议,证明中国电影人完全有能力拍好兼具娱乐性和教育意义的类型片,中国电影产业链与工业化水平已让人刮目相看。
总的来看,“最强暑期档”留下的最大启示仍然是“内容为王”。唯有艺术质量过硬、叙事内容精彩,才能真正在影院留住观众。
在为中国电影的持续进步叫好的同时,暑期档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据统计,今年暑期档平均每张电影票价40.8元,而2019年则为35.4元。看电影成为“奢侈消费”,让许多观众大呼“吃不消”。这也是对电影行业的及时提醒:单纯依靠提高票价来获利,绝不可取。
当然,观众的呼声也是对从业者的激励:想要观众认为电影票贵得有道理,就要拿出更多优质的作品,让公众觉得票买得“值”。因此,中国电影人还是要继续创作优质、吸引人的电影作品。
热点视频推荐
↓↓↓
更多内容
关注“光明时评微信视频号
↓↓↓
关注“光明日报微信视频号
↓↓↓

文字:沪生
图片:网络
责编:王远方
编辑:张永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